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江戶旅人》第558章 30.朝廷示意要改元
  第558章 30.朝廷示意要改元

  不必說,江戶上至將軍,下到庶民,都在談論著德川慶篤和松平慶永兩人無理登城的事情。連帶著整個江戶城的綱紀都好上了不少,畢竟就算是殺雞,德川慶篤也是一隻大雞。保不齊井伊直弼先找兩個不開眼的小雞殺了,用來震懾人心。

  反正忠右衛門登城之後,就看到原本經常站在走廊傳閑話的身影都消失不見,相熟的旗本見了也只是打個招呼便走,不敢多留。

  “不曾嚇著群猴,且先將鳥雀給驚了不少啊。”

  望著眼前照舊一副一絲不苟模樣的井伊直弼,忠右衛門微微一笑。反正也不怕有人聽著,這不過是說了句實話罷了。

  “亦是好事一樁!”井伊直弼沒有抬頭,繼續寫寫畫畫,也不知道弄的是什麽。

  前頭普魯士送來的德萊塞撞針擊發步槍,經過松平齊宣實測使用之後,頗為好評。本來這個槍要到普奧戰爭的時候,一下子摧垮了奧軍的前裝滑膛槍後,才會大放異彩,為人所熟知。

  現在好了,起碼在幕府這裡被松平齊宣大大的認可了。這槍不論是精度、射速還是射程,都遠勝於幕府軍使用的戈貝司火銃。所以按照松平齊宣的要求,幕府向普魯士下了六千支德萊塞的訂單。

  新兵拿著汰換下來的戈貝司火銃操練,老兵自然是要換裝更加好用的步槍咯。等到曼利夏七連珠步槍出來,再行更換就是了。

  不論是現在的幕府,還是歷史上未來的明治政府,這個學習的勁頭還是可以的。見到德萊塞步槍很不錯,井伊直弼除了向外訂購以外,也命令幕府直屬的槍炮方以及佐賀藩的銃炮鑄造機關進行仿製。

  “獨伊士(德意志)國贈送上様的步槍,明石侯說效用極好,須得撥款仿製。”終於落筆,井伊直弼原來寫的是給佐賀藩的公文。

  “是該仿製。”

  忠右衛門點了點頭,人家的東西好,那就去學,沒有什麽丟人不丟人的。就像佐賀藩,歷史上硬是靠著荷蘭人的書籍,外加再觀察俄國人一部燒酒精的蒸汽機,就給他攢出來了一部可使用的蒸汽機。

  更是在之後自行全部國產出了一條蒸汽小火輪,與歷史上不同的是,那條蒸汽小火輪現在被進獻給了德川家定,沒有和歷史上一樣,被明治政府給征用。

  到是歷史上薩摩藩自行建造的小火輪,航速不及4節,還老出問題。最後更是直接被英國人給打沉在港內,屬於仿製相對失敗的范例。

  “橫濱造船廠情形如何了?”井伊直弼知道忠右衛門剛從橫濱送完留學生回來,自然是要詢問橫濱情形的。

  現在井伊直弼的目標就是幕府有裝備近代武器,受過操練的雄師數萬,還有大小戰艦十余條,可以抵禦英美洋夷於國門之外。槍可以買可以自己仿製,畢竟就那麽大一個東西,幕府本身還有製造戈貝司火銃的經驗。

  可是軍艦大船就不同了,因為大船禁止建造之令,全日本都沒有幾個合格的造船工匠,能夠製造幾百噸的大船。眼下就真是摸著石頭過河,憑幾個留過洋的人,外加一大幫只會造小船的工匠,勉強上馬工程。

  “兩個船台都在建造,第一條木殼明輪船,很快就能下水。”百十噸的小船,船用蒸汽機也是荷蘭提供的。

  說白了橫濱造船廠也就是造了個木殼子罷了,可也別看不起這個木殼子,就這玩意兒,全世界也沒多少國家能夠全部掌握,並且正常建造出來。

  “一切順利便好。”前後也就一年多,能夠做到這一步,已經很好了。

  “恩……那個水戶侯的事……”忠右衛門來就是為了德川慶篤和松平慶永的事的,肯定要開口問問。

  “我自有安排,不必多言。”井伊直弼又提起了筆,完全不接受勸說。

  “總是茲事體大。”

  “再大能大過幕府安泰,天下治平?”

  得,井伊直弼都這麽說了,忠右衛門肯定也沒辦法再繼續勸下去了,還勸什麽呢?人家心裡已經打定了主意,根本勸不動了。

  只不過看井伊直弼的樣子,似乎並不是很著急處置德川慶篤和松平慶永,除了等待更多的人跳出來保人以外,難道還要什麽說法?
  總不會是就捏著這張牌,始終不往下打,用以威脅德川慶篤和松平慶永吧。按井伊直弼的性子,他說今天要殺你,你絕對是活不到明天的。真就是和水野忠邦一模一樣,出口即成約,絕對不扯謊。

  “你有主意便好……”忠右衛門也不多嘴了。

  “大人,京都有信來。”門口一名屬吏報信。

  “送來。”

  京都有信來嘛,那肯定是德川慶保有信送來。京中無非就是德川家定同近衛敬子的大婚一事,或者是對京內那些攘夷傻胚的處置一事。

  接過屬吏的信,井伊直弼快速瞧了一眼,沒多久就順手遞給了忠右衛門。顯然不是什麽緊要的大事,不然不至於這樣風輕雲淡。忠右衛門接過來一瞧,寥寥幾行字。

  改元!

  朝廷又準備改元啦,眼前這個嘉永年號,明明是個好年號,可是在這樣的年號內居然發生了洋夷入侵日本,幕府被迫打開國門的事件。說明這個年號相當的不吉利,不應該繼續使用了。

  加上又逢幕府與公家之間的大婚,這是普天同慶的大喜事,不能夠在一個不吉利的年號下進行。所以孝明天皇馬上就要派遣武家傳奏,到江戶來同幕府會商,是不是要改一個年號,換換運道。

  就和人走霉運的時候,有人會選擇改個花名外號,甚至直接改本名一樣的,朝廷現在也是這麽一個想法。

  這種事情,幕府一般是不會和朝廷對著乾的。既然孝明天皇覺得這個嘉永年號不好了,那換就是,隨便換。無非就是公文寫日子的時候,換個抬頭罷了,能有什麽問題呢。

  按照忠右衛門的記憶,看來“安政”這個年號要出世咯。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