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江戶旅人》第870章 47.憧憬普廷雅斯克
  第870章 47.憧憬普廷雅斯克

  “什麽?”

  忠右衛門接到岩崎彌太郎的回報,一時間滿頭霧水。普廷雅去武裝調停?他有這麽大的好心?還武裝調停了?他不直接武裝佔領,那就是給鹹豐皇帝面子咯。

  等等!

  武裝佔領?忠右衛門腦子裡突然有點思路了。俄國人是什麽德性?咱真是太清楚了啊。要是帶清允許普廷雅帶兵進駐天津,那天津就沒了,以後徹底就姓俄了。這種事俄國人乾得不是一次兩次,從以前到將來,會不斷地乾。

  “彌太郎是怎麽說的?”一旁的助六接過岩崎彌太郎的回報。

  “露西亞人準備武裝調停。”忠右衛門說得很慢,腦子裡還在想這麽一個事情。

  兩人閉著門,自然是造不出車的。這在江戶,肯定也是猜不到遠在上海的普廷雅的心思的。普廷雅這小子在和租界內的英、法、美三國公使會面之後,就率先北上,去大沽,準備和鹹豐皇帝對一對線了。

  有他這麽多人馬頂在前面,很清楚俄國人是什麽鳥樣的各國公使,也點算人馬,帶著五六百海軍陸戰隊,準備去天津試一試。

  有一說一,因為清軍在第一次中英戰爭,以及之前第二次中英戰爭第一階段的糟糕表現。令列強認為清軍都是廢物中的廢物,一觸即潰就是最好的標簽。甚至只需要鳴響大炮,就能夠驅趕著上萬清軍跑路。

  事實上也確實如此,清軍在這最近十幾年內,確實是非常的糟糕。得等到鎮壓太平軍的湘軍淮軍都起來了,也就是漢族團練武裝建設完畢,軍隊的戰鬥力才又有所恢復。

  如今的清軍,確實令列強大有“我只要幾百人在手,就可以橫行中國”的想法。

  基於此,有普廷雅的一千多人頂在前面,他們自然也都十分囂張的跟著去了天津,瞧瞧清軍還有幾分顏色。

  對了,應該不會有人相信什麽武裝調停的屁話吧。帝國主義列強,一邊殺你的人,一邊喊著我是來維護和平的事情,可沒少乾啊。

  普廷雅完全可以一邊對著大沽開炮進攻,一邊喊著我是來維護各國的和平,為調停而奔走的。反正沒皮沒臉的事情,帝國主義列強乾得都順手極了。

  至於此時已經在軍艦上的普廷雅?

  他正在憧憬著為沙皇在遠東,獲得一座不凍港的未來。沒錯的,他此番的目標就是表面武裝調停,實則相機進佔天津。

  就算不能夠實際佔領天津,獲得天津九十九年的租借權也是一樣的。九十九年後,保不齊帶清已經被分割成了好多塊,都不在了是吧,那還不是就歸他英明神武的沙皇陛下了。

  只要天津一到手,普廷雅甚至都想好了。天津將來的名字就是普廷雅斯克,到時候他就是遠東渤海的總督,功封伯爵什麽的,也是一定的。

  那可是為他的沙皇陛下奪取了一座遠東不凍港呢!
  整個策略什麽的,普廷雅也早就計劃好了。俄羅斯同清朝廷的交往,自順治、康熙時期就已經開始了。事實上整個清朝,帶清和沙皇俄國都有穩定的外交聯絡和外交渠道。

  沙俄的東正教使團,一直駐扎在京師。京師的那座東正教堂,還是用一座關帝廟給改的呢。只不過因為在京師實在是屁事沒有,那幫留駐在京師的俄國人,就偷著搞著,差點把廟都拆了,拿去換錢買酒喝了。

  對於清朝廷的內情,俄國人是要比英法等國列強更清楚一些的。起碼現在帶清的外強中乾,普廷雅是非常篤定的。

  而且普廷雅也知道帶清的底線是什麽,只要強硬的表示一定要在京師派遣公使,而且還要在京師劃定使館區,那麽剩下的其他東西,就都是可以商量的。

  不論是通商口岸,還是賠款什麽的,咬死了“公使進京”這一條,就都沒問題了。

  對普廷雅而言的最優條款,自然是直接割佔天津。這地方有現成的居民和建築,只需要清理河道,開辟擴充碼頭,就能夠在短短兩三年之內,變成沙俄在遠東的第一海軍軍事基地。

  比那些遠在外東北或者西伯利亞的港口要好不知道多少倍,那些地方還得俄國人一磚一瓦的建造起來,天津這邊就都是現成的。而且天津不論是開展貿易,還是獲得補給,征集賦稅,都是上上之選。

  唯一需要擔憂的就是其他列強的反應,這一點普廷雅也已經想好了。不就是租界嘛,我佔一半,剩下的全讓帶清劃給你們做租界是吧。

  慷他人之慨的事情,有什麽不好做的,普廷雅做的非常的順手。

  如果列強都不肯答應的話,那他就退而求其次,只求租借天津九十九年。然後劃定大片大片的租界,在事實上為俄國擭取一個遠東的不凍港。

  還有一個最下策,就是帶清死活不答應,列強也死活不答應。那麽萬般無奈之下,普廷雅就只能來一手硬的了,直接派兵佔領,造成既定事實。

  真是下策嗷,雖然這種事俄國人做多了,可是普廷雅還是不太希望事情發展成這樣的。畢竟他就一千多人,倒不是怕帶清什麽的,主要是未必能夠敵得過其他列強。

  鎮壓印度人民大起義,和第二次中英戰爭第一階段的戰事,使得普廷雅很清楚的意識到,即使是在遠東,列強也有投送幾萬大軍來作戰的實力。

  況且英國人還有一條叫幕府的狗,咬起人來非常用心。聽說英國人和法國人都在協助幕府建立新軍,保不齊過兩年他們都不需要從遙遠的歐洲本土調兵了,直接從幕府這裡雇傭人馬,須臾間數萬大軍糜集。

  以普廷雅在日本的見識,雖然幕府軍戰鬥力也就那樣,但是絕對夠得上這年頭一般步兵的及格線了。

  而俄國,剛剛經歷了克裡米亞戰爭的大戰敗,實力受到嚴重的損傷,根本就不可能向遠東投入幾萬十幾萬的大軍。

  所以為了避免刺激英法,最下策的強行佔領,還是盡量不考慮的。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