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3章 劃分市場
既然來到了東南亞,李建輝自然不可能只在文萊一個地方,在3號上午,李建輝、蘇江婷以及欣建系部分高層乘坐專機前往了星洲。
李建輝這幾年前往了多個國家和地區,東盟這邊更是每年都會前往,馬來、泰國更是前往過多次,唯獨星洲,李建輝這還是第一次前來。
東華會在星洲產業也相當少,有一個已經劃歸南華石化的石化基地,主要生產船舶用油,一個會德豐廣場,一個欣慧酒店,還有一個黃埔航運集團倉儲基地,另外就是一些銀行在這邊的分支機構和零售門店。
這次李建輝等人前來,一是出席星洲會德豐廣場開業典禮,另外則是與南洋會溝通東盟市場發展事宜。
南洋會可不僅僅邀請欣建會,新鴻會、新亞會、南江會核心成員們也來到了星洲。
現在幾大協會內部,已經沒有明顯的地域區別,東華會裡面有著東南亞和寶島籍成員,新鴻會、新亞會、南江會同樣如此。
南洋會會員也不僅僅只有東南亞籍成員,同樣有香江、寶島籍成員。
幾大協會共同點就是,都是華人或者是華人後裔成員,並且都認同自己是炎黃子孫。
這次南洋會邀請幾方聚在一起,主要還是為了東盟市場,目前這邊市場雖然東華會實力強勁,但歐美日韓實力也不弱,在多個行業競爭都比較激烈。
壓力最大的就是東盟華資家族,尤其是主要產業都在東盟的南洋會。
對於東盟市場目前的一個情況,各方內心都十分的清楚,對於南洋會提及的合作,各方態度也不盡相同。
李建輝出言道:“由於我們各方旗下產業都比較多比較雜,一些競爭難以避免。
我們要看到,不管日韓還是歐美,進入東盟主要是以零售、家電、汽車、工業設備等產品為主,對於各家核心的地產、金融、酒店紡織等並沒有多大影響。
也就零售上面,各家面臨的壓力比較大,不管是家樂福、沃爾瑪、伊藤洋華堂、樂天、麥德龍等,實力都比較強,在東盟各個市場與我們旗下零售企業競爭。
但我們旗下實力也不弱,不管是連卡佛、屈臣氏、成功百貨、科士威,還是SM、豐隆超市等企業,在東盟都有著強大的潛力和競爭力。
我認為目前東盟市場發展還算可以,沒有必要進行什麽大的變動。”
南洋會內心吐槽不已,東華會實力強勁,多個產業佔據著東盟市場龍頭,自然不會有改變目前局面的想法。
要說起來,新鴻、新亞、南江以及南洋幾大會在東盟發展壓力越來越大的原因,主要還是產業相對來說比較單一,沒有太高的技術含量,面對競爭很容易吃虧。
看看幾大會主要產業,包括欣建系在內,排名前二的就是金融和地產,酒店也是每家手裡都有,影視傳媒也沒少,零售也都在做,紡織服裝同樣不缺。
在看看旗下較有技術性含量的企業,欣建系還好一點兒,另外幾大財團還真找不出幾個。
現在香江幾大財團產業都進入東盟市場,這就造成了幾家自己競爭。
其實南洋會提及的壓力,並非是來自歐美日韓的壓力,更多是來自香江幾大財團的壓力。
但這事南洋會顯然不能夠直接提,因此特意將歐美日韓拿了出來,希望幾大財團合作,放下彼此間的競爭,共同狙擊歐美日韓企業。
李肇基出聲道:“目前東盟市場具體情況,我們大家都心裡有數,在家電、汽車、電子半導體等方面,主要還是東華會和歐美日韓的競爭。
在服裝上面,體育運動服飾也是東華會和歐美競爭,高檔服裝上面,佔據主流的也是西歐,欣陽服飾雖然發展不錯,但寡不敵眾。
在工業設備上面,基本是歐美日壟斷,我們各家基本沒有發言權。
郭賀年先生提及我們華資家族在東盟市場面臨歐美日韓企業壓力大,實在有些站不住腳,唯一的壓力估計也就零售而已。
既然大家今天齊聚於此,我認為還是開誠布公為好,也只有這樣,我們幾方才能夠真正的達成合作。
同時,我們新鴻會希望將北方市場納入此次討論議題,希望我們幾方能夠合作開發北方市場,避免前期過度競爭讓其他勢力將利益搶去。”
鄭煜桐也發言道:“我們幾大協會主要產業都比較雷同,在東盟市場,因為欣建、東亞、道亨、永安、嘉華、南隆幾大銀行在東盟的快速擴張,使得南洋會在銀行金融市場上面確實受到了比較大的擠壓。
地產方面,盡管東華會旗下和記置業、華人置業、光華建業、九龍建業、興隆地產等比較控制,主要開發新山、吉隆坡、宿務、曼谷、萬隆、羅勇幾個城市。
但這幾個城市也是東盟經濟發展極為迅速的城市,一定程度上也擠壓了南洋會地產市場。
另外,新鴻基、恆基、周興置業、華懋、長實、恆隆、希滇置業、信德等地產企業大規模進入東盟市場,並且在主要中心城市快速擴張,同樣在擠壓南洋會產業生存空間。
我認為,大家同根同源,應該合作共贏,而不是這樣內鬥。
我建議大家能夠各自調整發展方向和區域,避免在一個地方多家競爭,導致都不賺錢,內地市場也應該如此。”
李超人同樣進行了發言,意見也差不多,就是希望幾方溝通商議各自重點發展區域,避免在同區域幾家進行慘烈競爭,著重提及了內地市場。
東華會這邊一聽,哪裡還不清楚這幾方只怕私下早已經通過氣,其目的就一個,那就是不希望東華會佔據北方絕大部分市場,至於提及東盟市場,這更多只是借口。
李建輝笑著說道:“東盟市場已經發展成如今這局面,我們暫時先不提,先說說北方市場,不知你們是什麽意見?”
各方顯然早有計劃,幾方幾大主要產業,金融暫且不提,這方面北方卡的比較嚴,短時間是不要想了。
地產方面,幾方希望東華會以西部為中心,另外鵬城、滬市、鷺島、京城大家共同開發,粵省湘省鄂省主要由新鴻會和南江會開發,閩省贛省由南洋會開發,江浙由新亞會、新鴻會開發,魯省由南洋會與新亞會開發,華北市場由南江會和南洋會開發。
都不待幾方說後續,李建輝立即出聲道:“這一劃分我們東華會絕對不會同意,若大家真不想出現大規模競爭,也不是不行。
以川蜀省為起點,包括鄂省、湘省、皖省、蘇省、浙省、滬市,加上滇省、黔省作為我們東華會重點發展區域,華南、閩贛、華北、魯省、東北西北市場都可以讓給你們。”
這幾方顯然不會同意李建輝這一提議,他們相當清楚,長江一線才是北方市場精華所在。
幾方爭爭吵吵,甚至一個省份市場一個省份市場爭執,在不斷交換退讓妥協之後,達成了一個大致協議。
時間暫定為十年,這期間,西南市場主要由東華會資本進入,不管是地產也好,還是融資當地企業也罷,另外幾家都不會進入。
閩省市場,除了鷺島之外,主要是南洋會資本進入,至於到時候可能面臨香華會競爭,這就要看南洋會自己。
粵省除了鵬城、汕頭、百島,則由新鴻會進入,這邊同樣可能面臨香華會競爭,畢竟霍胡二人對於粵省感情相當深厚。
魯省則由新亞會進入,華北市場除了京城,包括津門在內則由南江會資金進入。
東華會這邊進入蘇省,南洋會進入浙省,新亞會進入湘省贛省、新鴻會進入鄂省皖省,西北東北以及鵬城、鷺島、百島、汕頭、滬市、京城幾市不做限制。
初定十年,這十年之內避免因為幾方在北方市場相互競爭,而給歐美日韓等資本提供可乘之機。
李建輝之所以願意接受這一協定,主要還是不希望香江幾大財團相互爭鬥,而導致整體實力停滯不前。
其實這方面日本六大財團做的更好,他們各方雖然旗下都有各種產業,但並不會進行慘烈的競爭,更加不會大打價格戰,這也是對方有底氣和美國財團爭鋒的原因。
而相對來說,香江幾大財團則差了很多,這不僅僅是實力上面的差距,在做法上也相差甚遠。
有一句話叫內鬥內行,這用來形容目前香江幾大財團相當的貼切。
也就是因為東華會實力相對於另外幾家來說太過強大,因此幾方才有心思一起坐下來溝通,避免出現太大的競爭,要是沒有東華會壓著,只怕早就刺刀見紅,哪裡會有這樣的會議。
因此,在會議將要結束之時,李建輝特意說道:“我們企業要有競爭力,僅僅靠這樣是不行的,還需要有領先全球的技術產品,這樣才不會害怕競爭。
我也希望大家不要把心思都放在金融、地產、影視傳媒、酒店等產業上面,更多進入技術型研髮型企業,這才是一個成熟商業財團應該做的事。
半導體產業方興未艾,這是一個極其龐大的產業,大家為何就不願意投資這方面的產業呢?
我希望的是,我們幾大華資商業財團在未來能夠和日本幾大財團比肩。
一個東華會強不算強,當我們幾家都有實力與世界頂級財團匹敵的時候,再面臨歐美日資本打壓,我們將不會再孤軍奮戰。
這也是我們東華會一直以來都並不怎麽針對你們幾大協會的原因,就是南洋會,在誤會解開之後,我們東華會擴張也相當克制。
只是我希望大家能夠真正為自己財團長期發展著想,一家沒有擁有某些行業領先技術的財團,在世界上是沒有什麽影響力的,更加不可能成為世界頂級財團。”
李肇基、鄭煜桐、李超人等很清楚東華會建立以來,除了稍微找了一下遠東會和香華會麻煩之外,一直都沒怎麽針對他們,也讓他們發展相對穩定。
只是對於進入研髮型產業,這幾方顯然內心並沒什麽底,這麽多年來,他們已經習慣了靠金融和地產賺錢,既輕松又沒什麽風險。
不過他們也清楚李建輝說的是事實,看看東華會就清楚,其鳳凰集團、華芯集團、華鴻集團、東華通信集團,一個市值都位列香江前列。
目前來說,新鴻會還好一點,盡管對方和美國加州財團德州財團合作比較多,但也確實進入了不少製造研髮型企業,比如新鴻科技集團、也有葵青電器集團、另外還有與羅浮合資的南華汽車公司。
其在半導體產業方面,新鴻會僅次於東華會,旗下不僅有研發集成電路,還有顯示器(屏),芯片封測車間在2號的時候也正是投入使用。
另外幾家則要差的多,屬於製造業的估計也就紡織服裝業,而從今天這會議來看,幾方依舊想著重點發展地產業,哪怕是只能夠合資,這幾家也依舊趨之若鶩。
李建輝也只能夠提一下,具體怎麽發展,還是要看他們自己,他也從來沒有寄希望在未來東華會面臨困境之時,這幾家能夠給東華會提供有力的幫助。
這次會議,幾方也達成了一些合作,首先是在港幣發鈔權上面,幾方一致支持欣建銀行成為發鈔行。
另外則是幾大影視傳媒集團與佳藝達成合作,今後拍戲將主要使用佳藝片場。
最重要一項合作,則是幾方共同投資建設一座城市中央商務區,地點暫時定為滬市。
至於具體規劃,以及滬市政策方面,則由老家在滬市的曹文錦去溝通。
短期內李建輝是不抱什麽希望,核心之處是土地問題,若是合資,以目前的情況來看也行不通,主要是這投資規模實在太大。
按照幾方規劃,總投資只怕要超過千億港幣,這個時候內地城市財政都比較緊張,滬市也不例外,對方拿出那麽多資金來合資。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