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章 火炮
新野城西五裡,圈出來好大的地方,是專門用於研究火炮的。鑄造、試驗都在這裡,是王宵獵軍中保密等級非常高的地方。新野軍城建立的時候,王宵獵便設立了此處,算起來兩年多了。
官廳外面的院子裡,一株大銀杏樹下。宋炎帶了幾個最重要的研究人員,向王宵獵、李彥仙和汪若海介紹著火炮的性能。院牆外的榆樹上,不知什麽時候鑽出了今年的第一隻蟬,不時叫上兩聲。
宋炎道:“遵鎮撫令,末將等經多次試驗,確定了三種火炮形製。均製出了樣炮。”
汪若海道:“這三種炮各自威力如何?”
宋炎道:“依鎮撫令,三種炮均需能隨大軍行進。最大的一種,炮重一千一百斤。加上炮架、炮車等共重兩千斤。戰時用十斤重彈丸,射三百步。行進時需用三匹上好健騾,才跟得上大軍。中炮則重七百斤,加上炮架、炮車等約重一千五百斤。一樣是用三匹健騾。小炮則重五十斤,且省去了炮車,只有簡易炮架全重不過七十斤。可以用一匹健騾拖拽,就足以趕得上大軍。”
李彥仙道:“七十斤的炮,人扛著也可以走了。何必還要健騾。”
宋炎道:“鎮撫要求炮都要隨大軍前進,還是要騾。不過拉的時候,車上可以放火藥、彈丸。”
李彥仙點了點頭。其他的幾種炮,還要單獨的車拉火藥,相當於兩輛以上的車。這種小炮一輛車就可以把火藥、炮彈裝在車上,確實方便很多。
汪若海道:“你說大炮射三百步,其他兩種射多少步?”
宋炎道:“大炮和中炮都是最遠可及八百步,使用時射三百步。小炮不同,大多數時候發射的是許多小彈丸,最遠可及四百步,一般的時候是五十步到兩百步。”
汪若海點了點頭。對李彥仙道:“足夠用了。金軍弓箭射時都在百步以內,多數時候,他們都是五十步以內放箭。只要過了百步,就可擋金軍。”
炮的作用,很大程度上與以前軍中的勁弩相像。開戰之前,依炮的射程選定安全距離,擺開己方陣形。如果軍陣在對方火炮射程內,很容易被齊射轟散,仗也就沒法打了。
火炮怎麽用,汪若海和李彥仙並不清楚。所以他們最先關注的,是射程和威力。只要火炮的射程超過金軍弓箭,那必然有大作用。
王宵獵道:“以前軍中有石砲、床弩,威辦大,但耗用人力。現在不同了,石砲改成火炮,發射時方便了許多。而且更加輕巧,可以隨著大軍行進。由此帶來的作戰方式改變,絕不是一兩句話能夠說清楚的。所以我讓他們製炮時,特別強調,一定要隨大軍行進,真正能用。”
汪若海道:“十斤彈丸,實在不小。只是不知道真正用起來,是什麽樣子。”
王宵獵道:“明天邵凌和牛皋就都到了,那時再試射。今天大家先看看炮的樣子,了解一下。”
王宵獵的規劃裡,除了野戰炮,其實還有城防炮。不過金軍攻堅能力不行,只要有堅城,有沒有城防炮沒有什麽區別。有限的資源,先放在野戰炮的製造和裝備上。
有炮和沒有炮,對軍隊來說是質的變化。有了火炮之後,整個軍隊的編制、組織、陣形以及防守和進攻的形都會發生很大改變。此時王宵獵正在對軍隊進行整編,這個時候火炮成熟非常及時。
又問了一些雜事。王宵獵道:“那邊棚子裡,就是新製的火炮。我們去看看。”
院子西邊用竹子搭了個棚子,門口有士卒把守,不許閑雜人等靠近。裡面擺著三門火炮,棚子外面還拴了七匹騾子,一切都是成套的。
進了棚子,汪若海問宋炎:“這裡就是你們新製的火炮?”
宋炎道:“回參議,是的。這一邊的是大炮,炮架、炮車都已經裝好。那邊是中炮、小炮,都是已經裝好了的。只要駕上健騾,就可以拉著走了。”
走上前看了看。李彥仙問道:“為什麽顏色不一樣?小炮好似是鐵的,其他兩門是銅的。”
宋炎道:“都統慧眼如炬。兩門大一些的,都是用銅鑄的。那門小炮則是用熟鐵打製。”
“為什麽?”上前仔細看了看,李彥仙奇怪地問道。
宋炎道:“若說好用,當然是鐵製的好。不但是輕便,而且特別結實,不會炸膛——”
“炸膛是什麽?”汪若海聽了,插句話問道。
宋炎道:“所謂炸膛,就是火藥裝多了,在炮管裡炸了。此事極為危險,不好就要傷人。如果炮管再不結實,就更加可怕了。一個不好,炮周圍的人性命不保!”
汪若海聽了怎舌:“如此厲害嗎?”
王宵獵道:“火藥是利器,炸了非同小可。使用火炮,不能像從前那樣隨意。”
汪若海點了點頭。道:“既然鐵製的好,鐵又比銅便宜得多,為什麽大炮不用鐵打製?”
宋炎道:“參議不知,用鐵打製炮筒費工極多。而且哪怕不計成本,我們現在的技術想打製這麽大的炮筒,也是辦不到的。所以大炮隻好鑄造,就要用銅了。如果用生鐵鑄造,質量太差。”
汪若海和李彥仙點了點頭。
圍著火炮轉了一圈,李彥仙問道:“這炮既然是炮管越粗,打得越遠,威力越大,為什麽不製造更大的炮呢?我剛才聽你說,那邊中炮彈丸是大炮的一半,重量卻相差不多,不是越大的炮越好?”
宋炎道:“此事鎮撫吩咐得明白,必須要能隨著大軍行進。我們現在的車,大車就是三匹馬拉著合適。三匹馬的車,拉兩千斤已經不少,再多就難拉動了。”
三匹馬拉的車,或者叫三套馬車,在中國是中間的一匹駕轅,兩邊各有一匹馬幫著拉。行進一段時間之後,把中間駕轅的馬換到旁邊,旁邊的馬換到中間來。如此循環往複。
這是中國兩輪馬車的特點。駕轅的馬不但有牽引力,還要承受車的一部分重力,特別勞累。換到旁邊之後相當於休息,把旁邊的馬換進來。這樣可以不用休息長途行進。
歐洲的四輪馬車則不同,三匹馬都是利用的牽引力,換了位置用處不大。
新中國建立後,中國從蘇聯引進了三套馬車。到了中國之後,把四輪改成了兩輪,車的載重提高不少,而且可以長時間工作。
四輪馬車可以提高舒適性,但大部分情況下,載重是遠低於兩輪車的。如果是運貨,當然是用兩輪車較好。如果拉人,則是四輪車更好了。
宋朝的大車有太平車,有四輪的,也有更多輪子的。這是大車,而且大多不用畜力而用人力。長途動貨的車輛,多是兩輪。
這個道理非常複雜,三言兩語很難解釋清楚。勞動人民在實踐中,早就明白了這一點。比如以前農村常用的獨輪車,運的貨物較重時,會把推的一側裝得較重。為了更加輕松,會在車把的位置拴一條布帶,掛在推車人的脖子上。這條布帶叫車襻,是一種常見的農具。
為了適應這種兩輪馬車,王宵獵下面的車輛,最多就是三匹馬,再多馬就不好布置。一匹馬拉的車載重不超過一千斤,三匹馬則是兩千斤。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