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三國從單騎入荊州開始》第294章 黃祖的敗績
  第294章 黃祖的敗績

  根據劉曄對劉琦的分析,潁川荀氏一族中,已經舉支族遷移北境,將寶壓在袁紹身上的荀彧、荀諶兄弟,劉琦已經是無法招攬了。

  他現在的選擇,最好的便是荀氏一門中荀爽一支的後人。

  雖然對於劉琦而言,還是荀彧的名氣更大一些,但對方既然已經北上,便是注定與他無緣,他也只能望天興歎,任其自去。

  劉曄在與劉琦暢談一番之後,便向劉琦請辭離去,

  他響應陸康的號召,前往舒城任職去了。

  而劉琦則是繼續駐兵在天柱山,一邊招納丹陽郡的山越家眷,一邊開始將這些山越軍細劃分營,以求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將他們融入到自己的治下。

  三萬三千的軍隊,這可不是一個小數量。

  就在這個關鍵的時節,從襄陽那邊傳來了重要的消息,
  漢都長安中,司空荀爽亡故後,朝廷以厚葬之禮為其鑄高墳,並敕其侄孫荀攸在喪後可先行返回潁川,命荀氏諸子守孝,荀攸本人其後則可前往益州的蜀郡上任。

  得到了這個消息的劉琦,精神立時一震。

  他沒想到劉曄在臨行之前,剛剛與他闡明了關於潁川荀家的事,而長安那邊竟是這麽快也開始行動了。

  漢朝極為重視孝道,越大的官死了,這停屍祭奠的時間就是越長,普通的氓頭死了最少也要停屍七天,荀爽這種位級三公者亡故,怕是最少也要擺祭招魂滿七七四十九日才可。

  喪葬之期如此長,一則是為了彰顯身份,二則是為了後人盡孝道,三則古代的交通工具較為落後,若有人亡,生活在外地的至親以及好友得到消息趕來吊喪很是不便,近點的還好,遠點的怕是都得嫌七七四十九日也不夠用呢。

  若是人的屍體不會腐爛,古人恨不能將屍身擺上一年。

  但是荀爽的屍體此刻已經在長安入土了,潁陰那邊荀氏本宗主要是以拜祭英靈為主,沒有屍身作為牽絆,想來這擺孝祭奠的時間肯定不會短,最少也得兩三個月。

  這對於劉琦來說乃是一個跟荀氏搭關系的好機會。

  吊喪!

  雖然他沒見過荀爽……但他可以借父之名!

  眼下他正愁沒有和潁川荀氏打好關系的通路,如今荀爽死了,這豈不是正是一個和荀家建立聯系的大好時機?

  畢竟劉表在雒陽離任前,荀爽也在雒陽,就算他倆不熟……但誰知道?
  不過山陽劉氏和潁川荀氏並無往來,冒冒然的去吊喪,怕是多少也有點跌自己南陽郡守的身份。

  多少得有幾個引路之人才是,不會顯得那麽尷尬。

  至於為劉琦引薦去潁川吊喪之人,其實倒也並不難找。

  如今在荊州,被劉氏父子引之為五業從事的潁川人趙儼、杜襲、繁欽,便都是潁川郡內有名的士族。

  當初雒陽動亂,中原浩劫,此三人通財和計,共同前往荊州避難,被劉氏父子引為上賓,並請入長沙學宮,以為重用。

  歷史上,這三個人也曾入荊州,但因為南郡本土的士族專橫,幾乎壟斷了荊北所有的職位,再加上歷史上的劉表並未能打下荊南,使得這些從北地遷移來的士子大多不能委以官職而展其才,

  最終這潁川三傑終究還是在建安年間回返北地,投入了曹操麾下。

  但如今情況不同了,荊州七郡已為劉氏父子所得,劉琦通過戰亂肅清了當地弊政,山陽劉氏中人皆任郡守,整個荊南已是劉家父子的一言堂,這些北方士子都得以在荊南得到入仕的機會。

  因此這三人目下也已經融入到了劉氏父子麾下的團體中。

  劉琦寫書信於劉磐,派人送往長沙,請趙儼,繁欽,杜襲三名潁川名士北上,隨他一同前往潁陰縣給荀爽吊喪。

  劉琦的書信送出去沒多久,從汝南郡那邊趕來了一個人,乃是劉琦目下所任的掾史李錚。

  李錚給劉琦帶來了一個令他深感頭痛的消息……

  “黃承先戰敗……已是被公孫越和張勳等人驅逐於陽安?”

  劉琦聽了李錚的匯報,差點沒氣暈過去,
  他急忙令人拿汝南郡的皮圖來,仔細的查看。

  “陽安縣……陽安縣……”

  劉琦在地圖上認真的尋找了片刻,終於找到了陽安縣的地址,

  再仔細一瞧,劉琦恨不能把皮圖撕了。

  “這陽安縣……距離南陽郡已是近在咫尺,再打,我黃叔父就得讓公孫越給趕到荊州境內去了!他這讓對方攆著跑的路程,可委實不是一點半點啊,少說得有百裡了吧?”

  李錚一臉無奈:“百裡……好像都有些說少了。”

  “先前奪下的戰船呢?也丟了?”

  “那倒是沒有,因為府君事先將戰船皆分藏於船塢內,戰船不曾被敵軍繳獲。”

  劉琦板著臉,皺眉看向李錚:“我臨出汝南時,不是讓承先叔父聯合譙縣的許褚和朗陵縣的李通麽?公孫越雖然有一千戰騎,但人數終歸不甚多,只要聯合這兩方,憑城廓而戰,當不會輸,為何會造成這般結果?反被他驅逐出了安眾?”

  聽了劉琦提起李通和許褚,李錚的臉上露出了更加苦澀的表情。

  “屬下奉府君之命,往來與黃府君與萬億,還有那許褚之間……唉,果如府君所言,那許褚欲尋仇於公孫越,但恐自身勢力不濟,故而不敢應戰,倒是有意與我等聯合,而萬億終歸與我有同族之好,他居於朗陵,雖自成淮汝一霸,然朗陵西向便是江夏郡,我弟也想尋個靠山,以荊州眼下在南境之勢,億萬甚想與荊州聯合,怎奈……黃府君他……”

  李錚的話雖然沒有說的那麽明白,但劉琦又怎麽會聽不明白其言下之意?
  毫無疑問,黃祖這是聽調不聽宣了,
  自己臨行的時候讓他與李通和許褚交好,但想來他是自持身份,在兩名豪強那裡擺足了架子,惹的人家膩煩,因而這聯盟之事,怕是遲遲定不下來,最後反倒是被公孫越,張勳等人鑽了空子。

  若不是黃祖和自己地位相等,且還是劉表的至交把持著江夏郡的大權,劉琦一定會諫言劉表把他換了……然後在派人弄死他。

  他先前還是看錯了這個人,黃祖遠不如自己想象中的那般好用。

  他和蔡瑁一樣,地位太高,權柄太重,自主性太強。

  劉琦沉默了半晌後,突然吩咐道:“去將黃校尉、沙摩司馬、張司馬找來。”

  “唯。”

  少時,黃忠、張任、沙摩柯來到了帥帳,向劉琦問安。

  “豫州那邊,還有幾件事不曾辦理妥當,我需率領五千人馬北上汝南郡,黃校尉替我在天柱山,繼續處理山越諸事,我帶子義和文長去豫州一趟,辦完即回。”

  黃忠拱手言道:“不知府君需要辦的,是何大事?”

  劉琦遂將豫州境內諸事大致與他訴說了一遍。

  黃忠聽了之後皺眉,道:“有文長在府君身邊,更兼有江夏之軍,陣勢上倒也是不輸於彼,但公孫越有一千騎兵,府君當多帶弓卒以為策應才是。”

  “黃校尉放心,你隻管在此帶領大軍看好山越,待我和黃府君歸來之後,咱們自遷山越回返江夏郡,便可抽手往南陽去了。”

  ……

  當下,劉琦便帶著五千兵將再奔汝南境而走。

  他這一次是要徹底的擊潰公孫越的騎兵!

  對付騎兵,在平原上正面作戰是肯定不行的,就算對方只有一千騎,正面對敵也足矣對己方產生巨大傷害,
  劉琦要廣招盟友,對其施以策略。

  此番進入豫州境,劉琦請劉繇隨自己一同前往,因為他知道,目下代表袁紹在豫州北部依舊還未走的兗州刺史劉岱,是劉繇的同胞兄弟。

  需得讓劉繇想辦法,將劉岱和鮑信也一並連縱到己方這邊來,如此擊潰公孫越的騎兵,便不是難事。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