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三國從單騎入荊州開始》第105章 願披三重甲斬敵(第十更)
  第105章 願披三重甲斬敵(第十更)
  審箭,心無旁騖,全神貫注,是審查自己與目標的位置以及風向等。

  彀!指拉滿弓弦,前肩下捲最為重要。

  勻力,在近彀狀態時最後一段背部加力,雙臂用力以隨時協調。

  輕乃指撒放之時,講究那股齊收齊放,無需多力的身心合一之境。

  注乃是在張弓搭箭的最後,氣力已竭,精神易散,此時卻要集中精力,以取後繼。

  這是黃忠要求劉琦謹記的六字要訣。

  何時融會貫通,何時箭術便會有所大成。

  聽著麻煩,但若是真要實際操作起來,跟駕駛學校的:準備起動掛一檔,車動之前開左燈,鳴號然後放手刹,起動必須半聯動……那一套口訣差不多。

  好記的很。

  “著!”

  劉琦謹記口訣,按照平日裡的練習發揮,一箭射出。

  “嗖——!”

  那羽箭夾裹著風勢而去,竟是精準無誤。

  劃破空氣,羽箭正中在一名西涼騎卒的頸上,直接將他側面的脖頸射穿,他鮮血飛濺,翻身落馬。

  “好!”黃忠在一旁喝彩一聲,眼中閃爍出興奮之色:“少君隨吾繼射之!”

  說罷,便見黃忠再次彎弓搭箭,在劉琦身旁又射出一箭,將一名西涼騎兵軍射翻在地。

  他的動作流暢,且速度奇快,幾乎都沒怎麽瞄準,好像真的能夠做到那‘射聲’的境界了。

  劉琦敬佩的看了黃忠一眼,隨後亦是從自己的箭壺中取出一支箭……

  從射中第一箭開始後,劉琦的信心明顯增長了許多,心態也自然而然的隨之沉穩了許多。

  那種適才有些茫然緊張的感覺,隨著這一支箭的命中,竟雲消雲散了大半。

  但是他的弓術依舊是有諸多不足之處,在一箭一箭的射出之後,旁邊的黃忠亦是一邊射殺敵軍,一邊給劉琦做一些短評指點。

  平日裡,一百天的練習,對於劉琦來說,似也沒有今天一天在戰場上的進步快。

  他今天增強的不是箭術,而是心態。

  臨陣的心態。

  對面街道上,其中一間屋舍上的孫堅突然衝劉琦和黃忠所在的方向喊了一聲——

  “射馬!”

  劉琦聞言一愣。

  射馬是什麽意思?
  黃忠只是微微愣神,接著露出恍然大悟的神色。

  他對著一匹被射翻的西涼騎士所遺留下來的戰馬,一箭射出!
  那戰馬的側顱中箭,揚起蹄子廝鳴一聲,濺起來好大的沙塵,接著便重重的側面摔倒在地,發出沉重的頓響聲。

  “這是為何?為何要屠戮那些良駒?”劉琦詫異道。

  黃忠的臉上露出了惋惜之色。

  “孫破虜與涼州軍幾番鏖戰,應是看出來涼州戰馬有識途之能,故讓我等射之!”

  劉琦明白了。

  好的戰馬不僅能認主,而且還能識途歸家。

  馬畢竟也是一種群居動物啊。

  它們不只是能識別誰是他們的主人,更能記住日常的居住地,同時也能知道自己生活於哪個軍中,哪個軍中之人和馬匹是它的同伴。

  說白了,西涼戰馬已經把西涼軍當成了它們的族群,他們背上的騎兵僅僅只是他們族群中的一名夥伴,或許比別的夥伴更親些,但也是夥伴。

  有騎士在,戰馬會遵循騎士的駕馭而奔馳,但若是沒有騎士,它們則會憑借自己的感官返回屬於它們的族群……也就是涼州軍的大營。

  孫堅等人沒有時間收攏並馴服這些戰馬,但是若讓這些畜生自己返回西涼軍,則他們日後就會繼續馱著別的西涼騎士,繼續來與己方為敵,成為巨大的威脅。

  可以說,對於孫劉聯軍來說,西涼戰馬要比西涼騎兵的射殺價值要高,而且是高的多!

  借著火光,劉琦仔細的觀察了一下,果然那些被射殺的西涼騎卒,他們的戰馬並沒有在原地停留……

  沒有了駕馭它們的騎兵,它們在原地轉了幾個圈後,便開始掉頭向著縣城外的方向奔去。

  這些戰駒居然真的是原路返回了!

  戰馬的價值真的很高,其價值相當於這個時代的坦克一樣,好的戰馬可不僅僅是拿錢堆就能堆出來的,非得有天時地利缺一不可,若是能把這些西涼戰馬繳獲歸營,那自然是撿便宜的好事,但若是不能……

  劉琦暗道一聲:“可惜!”

  便見他彎弓搭箭,瞄準一匹戰馬,一箭射出……

  西涼軍的戰力確實很強,他們衝入街道後,便一直不停的向前推進,致使荊州軍和孫堅軍的步卒在不斷的傷亡著。

  當然,憑借佔據製高點的弓弩手,和勇猛善戰的孫軍,西涼軍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僅僅是衝入縣城的西涼騎兵,眼下竟折損了近一半……

  反觀西涼軍的弓弩手,因為地利的優勢,在這場戰鬥中的作用就非常之小。

  孫劉兩軍埋伏在房舍上的弓弩手,就如同索命使者,箭矢四面八方,如狂風暴雨般的向著西涼軍襲去,令涼州軍死傷不斷增加。

  誠然,孫劉聯軍的步卒損失也確實太大。

  兩軍目下的戰況,其實就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

  眼下的局勢,荊州軍或是孫堅軍,若想要將戰局的天秤向己方壓下來,除了要用埋伏在屋舍上的弓弩手壓製西涼軍外,還需要在巷戰中挽回局勢。

  可談何容易!
  但也不是不可能。

  ……

  荊州軍的步卒,目下的指揮者是文聘。

  文聘很穩健,他沒有親臨前陣,只是在後巷指揮調度,並冷靜的觀察著戰場的情況,派人不斷的去前陣搜集信息,從各街巷的戰況中搜集可以反壓西涼軍的情報。

  通過北面進入陽人城街道的外街共計八條,這八條中,孫堅軍的朱治和孫靜、孫賁叔侄各自指揮兵馬穩守三條,而有兩條則是交給了文聘。

  由於要防守的街道較少,相比於朱治和孫靜、孫賁,文聘這邊的壓力要小許多。

  也因此,他就能夠騰出手來,去探聽到更多的消息,做更多的布局。

  文聘雖然一直在穩健的防守,但他心中清楚,這一切都是為了反敗為勝。

  “文司馬!”

  一名渾身血跡的曲長從前街巷戰撤了下來。

  他的左臂有些輕傷,但並無大礙,手中的環首刀刃上,鮮血正順著劍刃一點一點的低落,灑在土道後,夾裹著灰塵逐漸乾涸。

  “你受傷了?”文聘皺了皺眉,上前觀察了一下他手上的傷勢:“可速速去後街調養。”

  “小傷爾,不礙事。”那曲長衝著文聘道:“當務之急,是想辦法除掉對方在街口的西涼賊首,某適才在前陣,觀我軍負責鎮守的左街街口,步卒匯簇,弓弩手列陣,壁陣嚴密,如沒猜錯,當是這支涼州軍賊首親臨前陣坐鎮!”

  文聘聞言頓時精神一振。

  他急忙找過過士卒,將一架竹製高梯搬了過來。

  那梯子立在房沿邊上,文聘順著木梯“噔噔噔”爬上去,借著火光往北方瞧去……

  街口處,果有一小隊人馬已經來了街口,卻不向縣裡衝鋒,只是坐鎮於外,靜觀縣內戰事。

  那些手持弓弩的西涼軍步卒,圍繞在一個騎馬者的身旁,虎視眈眈的注視著縣內的巷戰。

  看來,城北久戰不下,涼州軍傷亡慘重,對方的主將似已躁動不安。

  這是親自來前陣督戰了。

  八條街道中,文聘負責一這塊的壓力對於西涼軍來說不大,因此那領軍主將便坐鎮在此。

  文聘估算了城北這支來進攻的西涼軍數量,估計對方最少也是校尉級以上的人物。

  戰場之上,要傷一個校尉級的人物……很難,很難,但並非不可能。

  畢竟對方心急了,來了前陣,這就是有機會。

  文聘下了竹梯,自言自語道:“彼雖臨前陣,但護侍頗眾,恐難取之。”

  那曲長道:“文司馬說的是,彼雖輕率,然我軍卻需有敢於冒死的勇武之士不可。”

  就在這個時候,卻見文聘身後一人閃身出來,拱手道:“文司馬,卑下願意一試。”

  主動請纓的人,是魏延。

  那曲長大喜,道:“魏隊率豪勇,或許可當此重任!”

  文聘卻顯得很猶豫。

  “魏隊率雖勇,卻為公子深愛之人,不便輕使有失。”

  魏延急忙道:“司馬放心,卑下力大,願披三重甲去,事若不成,定也能折返。”

  文聘聞言長歎口氣,很是無奈。

  這小子真是初生牛犢,說出的話猶如十幾歲的孩子一般。

  雖然他確實就是個不到二十歲的孩子。

  古代步卒基本都是近身作戰,若穿重甲根本不適合機動,還談什麽斬敵?
  再說天底下哪有人能披三重甲?穿的下嗎?

  思慮了片刻,方聽文聘緩緩而言:“沒有什麽三重甲,你要去,便著單甲大氅而去,我親自帶兵護持著你,能成就成,成不了便退,可千萬不要逞強。”

   十更了,本來應該在章節的後面對打賞的朋友們表示感謝,但今天打賞的小夥伴挺多,真是寫不過來了,就不一一列舉了,其中有挺多大額打賞的兄弟,為了表示感謝,我這幾天都會盡量多更,謝謝諸位小夥伴們的支持,多余的話不說,我盡量多寫多更,這是唯一的報答方式。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