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三國從單騎入荊州開始》第492章 漢書成
  第492章 漢書成

  伏完吊喪領來個女人,按道理來說也不算是什麽大事,可是劉琦對此事卻頗為敏感。

  畢竟,他從後世來的,後世時候在這方面看的挺多,知道古代人會利用女人去作為貨品用來魅惑對手之心的事,從而達到瓦解對手,或是折服對手的目地,這種例子實在是太多了。

  而伏完既然是代表朝廷而來慰問吊喪的,那就說明他一定是帶著任務來的,畢竟吊喪是一件臉面上的事,死的人是一個諸侯王、是漢室宗親,非同小可,他辦這事的時候若是犯老不正經,因為私事而帶著一個女人借著吊喪的名義遊山玩水,估計他的好日子也就到頭了。

  等回頭消息傳回雒陽,別說他的仕途算是走到了勁頭,王允第一時間就得弄死他。

  身為大漢中樞一員的伏完肯定是不會犯這麽低級的錯誤的。

  既然他沒有犯這麽低級的錯誤,那就說明他帶這個女人來此,是有所指向的。

  那這個所指向的人會是誰呢?

  劉琦放眼看向整個南鄭城,覺得高矮胖瘦也就屬他自己最合適。

  以伏完自己的角度,斷然不會輕易將什麽雜七雜八的女人送到自己這裡,這當中一定是有朝廷的授意。

  這個授意不是天子的,就是王允的。

  仔細想想,這個時代的人真是奇怪,總是願意管人家的床幃之事。

  “公達,派人想辦法,在伏完抵達南鄭城之前,將他所帶來的那名女子身份給我探查清楚。”劉琦一邊向著火盆中扔舊物,一邊低聲道。

  荀攸的反應速度何其之快,他自然是明白劉琦的用意,也大概能猜度的到朝廷的用意。

  但是這種事一般都比較敏感,荀攸不方便直接向劉琦指出,故而先試探了一句,來看一看劉琦的態度。

  果然,劉琦的表現和荀攸想象中的一樣,這才是乾大事的人才應該有的表現。

  荀攸站起身,打算去辦這件事了。

  劉琦突然招呼住了想要離開的荀攸,向他谘詢了一件事。

  “公達先生,聽說荀家中的文若先生,已經投靠到了曹操的麾下,不知可有此事?”

  荀攸聞言一愣,接著拱手言道:“正是如此。”

  “令叔文若,在潁川士林中名氣極大,他到了曹操的麾下之後,就不曾招攬過先生麽?畢竟你們是同族之人。”

  荀攸沉默了一會,方才慢悠悠地開道:“攸不瞞使君,族叔確實派人招攬過攸,他言曹孟德乃是當世英雄,勸我與他一同輔佐曹使君。”

  劉琦聽了這話,表情很是平靜:“知道了,先生去辦事吧,我最近幾日都需要在這裡給翁翁守喪,外面雜七雜八的事宜,就有勞先生幫忙操辦了,若有為難之處,盡可前來問我。”

  荀攸頗為詫異地看向劉琦,斷然不曾想到劉琦居然這麽輕描淡寫的就將事情掀過。

  “劉使君難道不好奇,族叔招攬末吏之後,末吏是如何給他回復的麽?”

  劉琦清輕輕地撥弄著火盆:“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公達先生如今還在南鄭,還站在我的面前,這不就足矣說明你是如何回答荀文若的麽?”

  說到這,劉琦轉頭笑看著他,道:“公達先生、文若先生、曹孟德、還有我劉琦皆非尋常之人,如果有一天公達先生當真要棄我而去,前往他處,那劉某人也不會有任何的奇怪,畢竟這天下的非常之人,並不是只有我劉琦一個。”

  說到這,劉琦笑著看向他:“人,不都是有自己刻意做的選擇麽?”

  荀攸沉默了半晌,方才轉過身來,對著劉琦長作一揖。

  “荀攸雖年長於使君,但論及心胸氣魄,卻不如使君多矣,今日聽了使君之言,心中當真是服了使君。”

  劉琦啞然失笑:“不至於吧?我雖不自認為是小肚雞腸之人,但擁有我這種氣度的人,在這個天下,肯定是非常多的吧?”

  荀攸道:“似府君這般心胸的人不少,但似府君這般年紀,就有此心胸者,確是極少的。”

  劉琦哈哈一樂:“別人看不透的事,我能看透……跳槽麽,不是很正常的事情?”

  荀攸不明白‘跳槽’是什麽意義,不過他也沒有多問。

  ……

  荀攸走後,第二天一早,一個讓劉琦有些意想不到的人前來祭奠劉寵。

  是蔡琰。

  其實劉寵下葬之時還有祭奠上,蔡琰都親自來過祭拜,只是礙於當時有諸多陳國軍尉在場,蔡琰有些話不方便當著劉琦的面說。

  如今只有劉琦一個人在守靈,蔡琰在此出現在劉琦面前的時候,兩個人之間才好說些不方便對旁人說的話。

  “昭姬,你瘦了。”劉琦一見面,就直接伸手就去摸蔡琰的臉頰。

  “幹什麽你……”

  蔡琰下意識的向後一躲,但劉琦卻沒有給他這個機會,另一隻手也伸出來,一拽她的水袖,就將蔡大家給拉扯了回來,而另外一隻手,則是準確無誤的撫摸到了她的臉頰上,溫柔的來回蹭。

  這當中還偶爾用力捏兩下。

  蔡琰掙脫不開劉琦的手掌,只能紅著臉任憑著劉琦在自己的臉頰上撫摸把玩,嘟著紅唇看著劉琦,雙眸中幽怨頗甚。

  少時,劉琦方才將手從她的臉頰上拿了下來,然後放在鼻子下輕輕一聞,嘴角露出了一絲浪浪的笑。

  “我這手掌,如何嗅起來盡是清新脫俗之氣,便猶如昭姬你本人一樣。”

  蔡琰微蹙俏眉,微氣道:“你這人怎麽這樣?剛一見面便動手動腳的。”

  劉琦將身子向前俯了一俯,笑道:“想我麽?”

  蔡琰白了他一眼,沒吭聲。

  但她沒有遮掩住的嘴角,那甜甜的笑意卻體現了她此刻內心中的喜悅。

  “上一次我出征之時,昭姬你曾在路旁相送,並為吹簫一曲以為壯行,我今日得勝而歸,不知昭姬當如何相待?”

  蔡琰微微張了張嘴,似是想說些什麽,但隨之又顯得有些猶豫。

  少時,卻見她對劉琦道:“使君昨夜為陳王守靈一夜,現白日可能出靈堂?”

  劉琦點頭道:“昨夜守靈,今日白天可暫出一會。”

  “那請使君隨蔡琰來,琰兒有一物,想給使君一觀。”

  什麽東西還要背著人一觀?
  該不是那個吧?

  劉琦的眼光不自覺的掃向蔡琰的腰肢處。

  ……

  劉琦隨同蔡琰出了靈堂,來到後院的亭中安坐,蔡琰隨即命人送來四個大箱子。

  將箱子打開之後,裡面則是一卷一卷的簡牘。

  “這就是琰兒為慶賀使君功成的禮物,還請府君一閱。”

  劉琦見狀恍然大悟,心中大概已經知道這裡面是什麽了。

  但即使如此,他的心還是有些‘砰砰’的直跳。

  少時,便見劉琦緩緩打開了木箱中最上面的那一卷簡牘。

  展開之後,但見裡面赫然寫著:“光武帝紀——世祖光武皇帝諱秀,字文叔,南陽蔡陽人,高祖九世之孫也,出自景帝生長沙定王發……”

  毫無疑問,是《後漢書》中十紀的第一篇章。

  那筆跡端莊秀美,小巧之中隱隱然還帶有幾分大氣。

  這字體劉琦認識,正是蔡琰所書。

  “這是?”劉琦抬起頭,詫異地看著蔡琰,奇道:“是《後漢書》的成稿麽?”

  蔡琰輕輕地額首道:“正是,雖然還有一些地方需要調整,但當中的列傳文章皆已做全。想來可以傳播於世了。”

  “三年……竟然隻用了三年。”劉琦驚喜的站起身,一把握住了蔡琰的手道:“昭姬,我本以為此書若要得成,最少要窮盡七八年之功,誰想居然可以完撰的如此之快?”

  蔡琰亦是喜道:“多虧了龐先生他們。”

  劉琦搖頭道:“這當中固然有尚長老師,還有德操先生他們的編纂之功,但也少不得昭姬你從雒陽帶來的絕跡孤本,更兼你南北行走,為這《漢書》的編纂往來奔波,尋取各方意見,若沒有昭姬,想來這《漢書》也不可能這般快的問世……昭姬,你不虧為天下第一奇女子也。”

  蔡琰被劉琦誇讚的臉色有些發紅。

  這個浪蕩子,怎麽一點都不會誇人?

  什麽叫奇女子?叫人家一聲才女不好麽?

  其實當初蔡琰剛剛攜帶蔡家得的書簡進入荊州的時候,對於這後漢書的著書工程,心中也是非常的感興趣,畢竟她出身高門士家,又是中原有名的才女,自小便受到其父蔡邕的文化熏陶,眼見山陽劉氏在荊州組織了這麽大的一個項目,她自然是想參與其中的。

  這也是她頻繁跟劉琦接觸的最初原因。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她的心思開始從文學著書上向劉琦本人的身上轉移。

  劉琦想要著什麽書,或者他想要做什麽,蔡琰都願意為他去做。

  這套《漢書》成書時的喜悅,現在對於蔡琰來說並無所謂。

  她有了比之書籍更讓她牽掛的東西。

  現在對於她而言,著成了這套書使得劉琦歡喜,才會使她能夠感到開心。

  “甚好,甚好,此書一旦傳播於世,則必為天下所側目,我荊州書香之地的名聲也算是就此打出去了,日後十年乃至數十年間,荊楚之地必將吸引天下士人傾心向往。”

  劉琦轉頭笑道:“昭姬,你說我若是將這套漢書,作為我荊楚學宮的著作,放於各學宮之內,用以吸引諸郡學子,可行否?”

  但蔡琰的回答卻有些超乎了劉琦的意料之外。

  她對劉琦說道:“依蔡琰來看,使君將這套成書,先行送往雒陽,並上書陛下,重新修葺蘭台,才是正道。”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