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我在明末有套房》第886章 光明磊落
  第886章 光明磊落
  第八二三章光明磊落

  鐵甲三號靠近登州碼頭的時候,立即響起了劈裡啪啦的鞭炮聲。

  足足上千名心系著鐵甲三號試驗的各界名流,齊聚登州港六六六號碼頭,迎接著這艘小小的鐵甲三號。

  懂的人都懂,知道的人都知道。

  風帆船雖然不用像蒸汽輪船一樣耗費大量的淡水和煤炭,只要有風就可以滿載著貨物前進,可是事實上,風帆船的製約因素也非常大。

  首先是風向,滿載著貨物離港南下,順風順水,確實是可以做到事半而功倍,可是一旦逆風航行,不僅速度慢,卻容易出現事故。

  大明現在有將近七八萬船大海的艦隻航行在海面上,如果算上大江大河湖泊裡的小船,這個數字,估計要翻上幾番。

  特別是商人,非常著急。

  因為南方的水果、稻米因為大明百姓的生活水平提高,原來隻為貴族和富戶才能享受的水果,開始進入尋常百姓之家。

  可問題是,因為北上逆風,可新鮮的水果卻有著幾天的保質期,根本就沒有辦法運輸到北方,只能爛在南方的地裡或者果樹上,造成了極大的浪費。

  現在這種蒸汽輪船,從旅順到登州只需要三個時辰零一刻鍾,這個速度已經算得上非常快了。

  隨著鐵甲三號的試驗成功,大明的商人開始圍上去,打探蒸汽船的最新消息。

  進入了工業化時代,時間就是效率,效率就是金錢,沒有人不會關注這個問題。

  正所謂屁股決定腦袋,腦袋決定思維。

  全旭並沒有接到鐵甲三號的試驗的消息,他並不知道鐵甲三號已經成功,在抵達大名府的時候,他注意到溝渠裡的水位已經降低到很低的位置。

  大名府的灌溉設施非常齊全,而且不用全旭吩咐,當地官府就帶著百姓開始疏通河道,現在看來,旱災已經不可避免。

  在全旭走到歸德府境內的時候,旱災已經影響了地裡的莊家,麥苗長勢萎靡,幾乎快要乾枯了,也就意味著,如果再不灌溉,恐怕麥子或其他莊稼會乾枯死。

  經過詢問得知,今年自從進入四月份,就一滴雨都沒下。

  現如今的大明,還真不缺乏糧食,各地的常平倉已經儲備了足夠三年的糧食,各地的官府也不太擔心這個問題。

  從理論上來說,全旭是皇帝,他才是天下最大的地主,所有的土地都屬於他的,原本想從歸德府一路坐著火車抵達朐縣,也就是後世的連雲港出發。

  全旭就打亂了自己的行程,一路觀察著官府以及民間處理旱災的情況。

  特別是進入夏邑縣境內的時候,在朱明時候,由於李自成曾率領兵馬攻打過歸德府,當時因為歸德府守住了李自成的進攻,但是夏邑縣慘遭破城後,闖王之子小秦王因追殺官軍而戰死,憤怒的李自成就屠城。

  後來,全旭又組織夏邑縣百姓遷徙遼東,於是這座面積多達一千五百多平方公裡的平原地帶,又遇到了多次黃河水患,人煙極度稀少。

  哪怕到了鼎新四年,夏邑縣人口仍不滿八千戶。

  “疏通河道並不困難,甚至還很簡單,這河裡的淤泥,都是上好的肥料,把這些淤泥挖出來,曬乾以後,撒到地裡,比什麽化肥、磷肥,可都管用!”

  一名年過半百的男子,打著赤腳,一邊指揮著百姓疏通河道,一邊笑道:“你們要是不要這些淤泥,可給我,我給你們錢……”

  大明現在已經形成了自己的體系,雖然不知道這名男子的真正身份,看著這名男子身上的穿著,這是一件已經褪色的黑色道袍,道袍的袖口上,有一道銅色的胸部口袋,就像後世的西裝小口袋一樣,這是為了方便放置圓珠筆或鋼筆。

  也就意味著,這名男子應該是官府中人,至少是一個鎮長,在邊境地帶鎮堡是由鎮守和鎮長二領導製,在大明兩京十三省則屬於一領導製。

  說實話,夏邑縣的抗旱工程進展順利,全旭卻並沒有多開心,隱隱約約間,他感覺自己好像是忽略了什麽。

  一路走走停停,全旭雖然身邊護衛眾多,還攜帶著數十輛四輪馬車,不過由於現在大明商業興盛,並沒有引起百姓的注意。

  在路過酂城的時候,全旭、海倫娜、三娘在一處平時驛站休息。

  “今年這邊旱情相當嚴重,官府怎麽說?”

  “我昨天見過永城縣的顧大人,顧大人說,如果想讓洨河對周圍的農田充分發揮作用,那麽我們就應該建一個水庫,因為每到旱季,洨河就會斷流,退化成一個一個的小池塘,不能為周圍的農田提供足夠的水源,如果我們修建一個水庫就沒有這方面的問題了……”

  聽到隔壁行人念念叨叨,全旭恍然大悟。

  水庫,對,就是水庫!
  水庫對於農業的作用不需要強調,特別是大明有明顯雨季、旱季的地區,建一個水庫,就能在雨季河水泛濫的時候把水存起來,然後在旱季的時候保證農田有足夠的供水。

  而且,水庫是可以升級為水電站的,一旦水電站建成,就可以提供穩定的電力供應。

  在北京周圍,官府已經建立了好幾個水庫,這其實並不是為了農業興建的,而是因為北京城的人有足夠的水喝。

  北京城擁有一百多萬人口,加上順天府境內的人口,人口也有近千萬人口,按照每個人正常消耗0.54噸淡水的消耗,也意味著順天府一天就要消耗五百多萬立方米的水。

  這只是理論上的數據,北京城的駿馬和牛、羊、以及其他牲口也需要耗費大量的水,當然,除了人和牲口的正常消耗,北京周圍的蒸汽機,那才是耗費水資源的大戶。隨便一個工廠,一天消耗的水就是一個天文數字。

  一旦旱災嚴重,對於北京的影響將是致命的,

  全旭並沒有大規模修建水庫,主要的原因是大明現在對於電力的研究非常落後,雖然柴油機的仿製工程已經完成,越來越多的柴油機開始服務於大明的工業製造領域內,特別是一些不方面使用蒸汽機的地方。

  雖然全旭也不了解水電站的技術,但至少全旭很清楚水電站的前景。

  進入永城境內的全旭,經常沉默了。

  三娘關心的問道:“相公,你的身份不舒服嗎?要不要讓醫生過來看看?”

  “不用,我只是在想一些事情!”

  雖然現在搞水電工程的技術並不成熟,全旭卻看到了另外一項危機。在酂城到永城的公路上,居然出現了收費站。沒錯,出現這種情況全旭是知道的,由於大明政府也沒人規定基礎建設工程必須由政府承擔。

  不止是永城,這一時期的所有工程,其實都是可以私人投資的,比如鐵路支線這種基礎交通設施,甚至完全是由私人投資,政府也想投資,但是沒錢,所以為了經濟發展,政府甚至要提供附屬條件以吸引私人投資。

  資本的目的是盈利,所以私人投資的基礎交通設施,定價錢就不在政府那裡,人們想要使用那些私人投資的基礎交通設施,要付多少錢就都是資本說了算。美國的那些大富翁,基本上都和鐵路、航運有關。

  現在想徹底解決旱災問題,還是相當困難的,別說現在,就算是後世如此發達的科技,一樣無法徹底解決旱災所帶來的影響。

  雖然這一路上旱災的災情很是嚴重,卻沒有多少影響到百姓的生活,這很顯然,大明的工業化進程已經逞現了明顯的效果,永城是糧食主產區,以小麥、玉米、大豆生產加工形成了規模產業。

  在這一路上,全旭看到了大大小小至少二三十個麵粉加工工廠,這個時候的技術相當原始,在後世百萬噸級別的麵粉加工企業,區區幾十個甚至上百人就可以搞定了,在這個時期,則是需要打人海戰術。

  也就意味著,糧食絕收,百姓也可以做工或參加政府組織的賑災工程,獲得足夠的收益,滿足基本的生活保障。

  到了城西的收費站,全旭的十五輛四輪馬車,每輛馬車征收五文錢,每個人征收一文錢,共計一兩三錢銀子。

  全旭想到後世的一個段子,就不由的調笑道:“以前土匪攔路搶劫,就會說,此山是我開,此樹是我栽。要想從此過,留下買路財……這多麽粗魯野蠻,現在好了,你看現在,前方一裡有收費站,請減速慢行,停車請領卡,請繳費,謝謝合作!祝您出行平安……多麽的文明有禮貌啊!這說明了什麽?”

  三娘有些不解:“說明了什麽?”

  “事實告訴我們,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

  三娘轉念一想,瞬間就明白了全旭的所指,現在的收費站,可不就是攔住搶劫嗎?而且非常黑,他們從酂城進入水泥路,到了城西,才四十多裡就收了一兩三錢銀子,這也太黑了。

  三娘可清楚,攔路打劫可是技術活,因為這個時代人們很少出行,像全旭這樣的龐大隊伍,多少都有護衛,一旦打劫。還會遇到傷亡,現在好了,自覺繳費。

  三娘問道:“那官府怎麽不管?是不是當官的跟這些人是一夥的?”

  全旭莞爾一笑:“其實沒有辦法管,朝廷的稅收是有限的,咱們現在又不向農民收農稅,而且花錢的地方實在太多了,官員、士兵、教師、方方面面都需要領俸祿,也需要吃飯,可是百姓沒有路那也是不行的,沒有路地裡的糧食收了運不出去,只能爛在地裡,有了路就可以變成錢!”

  全旭讓修建水庫的事情,交給政務院去討論。

  他只是一個人,做不了所有的事情。

  進入永城之後,全旭發現事情逞現了兩個極端,由於永城東南方向河流較多,河流逞網狀,所以這邊的旱情並不嚴重。

  河道上大大小小的水車,將河水引到農田裡,現在莊家一片翠綠,微風吹過,綠波蕩漾,甚至是壯觀。

  在永城城東,全旭還遇到了一個大戶人家正在辦喜事,路邊擺滿了桌子,桌子上放滿菜肴,無論是四裡八村的同鄉,或者是沿途路過的外鄉人,都被邀請到宴席上吃酒。

  一名管事的人來到全旭的隊伍前:“客官,麻煩一下!”

  “何事?”

  “若是閣下不太忙,不妨移步歇息片刻,吃杯水酒!”

  全旭好奇的問道:“這流水席規模可不小,貴主人是……”

  “要說我家主人,那來頭可就大了!”管事一臉得意的笑道:“我家主人乃濟南都督……”

  濟南都督?

  全旭微微一愣,濟南都督其實是秦承祖麾下的義子秦正陽,由於濟南與後世的濟南戰略地位並不一樣,這個都督府其實是一個三等都督府,像安東、安北、包括安西、中南、北非、新華,屬於一級都督府。

  成都、蘭州、包括南京、廣州、呂宋等屬於二級都督府,級別不一樣。

  如果是秦正陽辦喜,全旭還真需要參加一下。

  結果那名管事接著道:“濟南都督府長史宋大人!”

  哦,宋大人,全旭明白過來,這是宋獻策。

  古人雲,富貴不還鄉,如同錦衣夜行。

  宋獻策是永城人,也因為身材矮小,被人稱為宋孩兒,在這個時空,他失去了效忠李自成的機會,而是成了秦承祖的心腹謀士以及小舅子。

  不過,這種私人謀士可是沒有官身的,後來,全旭統一天下,秦承祖開始宋獻策謀出身,全旭也不在乎官員的身高和長相,就這樣,宋獻策成為了濟南都督府長史,這相當於上校級別的武官文職。

  永城人對宋獻策可不算友好,直到現在他成親以後,生了一個兒子,在其妻宋燕娘的支持下,前來家鄉顯擺。

  流水席一開就是十天,無論是誰,有沒有禮物,都可以參加。

  大明的官員,只要問心無愧,光明磊落,是可以該吃吃,該喝喝的,宋燕娘與朱微媞的關系不錯,朱微媞的好多產業,宋燕娘都有參股,包括羽絨加工、紡織、還有罐頭……

  PS:非常抱歉,昨天晚上下班的時候凌晨一點多了,寫了不到兩千字,老程趴在電腦桌上睡著了,七點半才醒,剛剛碼完,非常抱歉!今天稍後加更一章,彌補老程的過錯!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