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我在明末有套房》第771章 負心多是讀書人
  第771章 負心多是讀書人

  第七六八章負心多是讀書人
  不僅貨幣本身沒有價值,事實上,就連商品本身也沒有實際價值,比如說,那些奢侈品的機械手表,任何一款機械手表,對於時間的精準度,比不上電子手表,功能性更是沒有辦法比。

  隨便一款小米或華為電子手表的功能,可以吊打全世界的奢侈品機械手表。

  商品真正的價值,與稀缺性有關。

  就像大網紅某寧,前一段時間她爆出與某國民老公的緋聞,讓大家這才知道,某國民老公居然也是舔狗。

  某寧是真正的經濟專家,或者說背後有經濟高手在指點她,通過這麽一翻操作下來,她一場直播,60w+用戶在線觀看,一夜之間漲粉185w,兩個半小時吸金七十萬。

  從經濟學的角度來分析這件事,其實很好理解,如果她接受,這不算新聞,只不過是一個傍大款的女表而已,這種人太多了,但是她的拒絕,就成為了商品經濟裡最有價值的稀缺性,就算不玩抖音,也想看看拒絕國民老公的美女到底長啥樣?

  某寧瞬間成功了。

  可惜,能看透這一點的人並不多。

  即便是以英明睿智聞名的鐵血首相俾斯麥,也在普法戰爭中犯下了同樣的錯誤,開口向法國索要五十億法郎的戰爭賠款。

  結果銀行開遍全世界的法國隻用了不到半年時間就把五十億法郎堆到了他的面前,眉頭都不帶眨一下。

  倒是俾斯麥佔著死活不肯歸還的阿爾薩斯和洛林讓法國痛徹心扉,最終以打光一代青年的代價奪回了這塊擁有極為豐富的煤炭、鐵礦資源的領土。

  對於個人而言,錢就是財富;

  但是對於國家而言,錢只是債券,他們發行了貨幣就等於向老百姓借了債,而這筆債是要用對應的物資來還的。

  否則就只能是物價飛漲民不聊生了。

  就像當初皇太極,在京城搶了五六千萬兩銀子,可是京城壓根就沒有足夠的物資,這些錢就是一堆沒有用處的貴重金屬。

  放在全旭手中,這些錢,那就不一樣了。

  通過戰場繳獲的這筆巨款,全旭拿出來一部分賞賜立功的將士,然後又拿出了一部分規劃了一條鐵路。

  這條鐵路,就是從北京直接抵達河套的鐵路,這條鐵路一旦修通,可以實現長安至河套,河套至北京的物流運輸。

  同時,參與修建鐵路的數百家工程公司獲利,參與修建鐵路的數十上百萬百姓也受益,同樣,遼東的蒸汽機車廠也受益,鐵路沿線的城池和百姓也因為這條鐵路受益。

  可以說,皆大歡喜。

  全旭在登基之後,開始帶著孩子裡遊玩起了紫禁城,同時,全旭也在紫禁城裡建了一些現代化的設施,可以聽聽音樂,看看後世的電影。

  全旭不是不願意管江南,而是讓江南士紳使勁兒作,他是不想在北方沒有徹底穩定下來之前,大舉南下。

  對於全旭而言,江南的問題就是小問題。

  隨著江南士紳把江南搞得烏煙瘴氣,到時候,百姓們自然是不再信任這個階級,這個階級就算想招魂,也招不過來了。

  全旭的新朝也試圖想用和談的方式與江南縉紳集團溝通,想找到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但結果卻讓他們很失望。

  在全旭登基七天之後,江南的弘光小朝廷反而給北京送來了一份國書,上面寫著恭賀全旭克複帝都,驅逐韃虜,一大堆花團錦簇卻沒有多少實質性意義的華麗詞藻之後。

  他們提出了解決江南騷亂的條件。

  第一點,全旭大功於國朝,然而朝廷不曾虧待全旭,作為大明之臣,全旭應該去帝號,弘光朝廷加封全旭為遼王,世襲罔替,世鎮北疆。

  後面其實不用看了,這僅僅這一點,全氏大明是不會同意的,就連脾氣袁樞也大罵作死了。

  雖說全氏大明的絕大多數文臣官員都是傳統文人出身,天然偏向那些已經被逼入絕境的江南士子集團。

  包括沈明澤在內,都很樂意看到南京小朝廷與北京達成和解,在他心中,江南卻是人文薈萃之地,寸土寸金,戰火一起,這塊膏腴之地就算毀了,想要再發展起來又不知道要費多大的力氣了,真的要毀掉它,都舍不得,頗有點兒投鼠忌器。

  可是看著他們列出的條件,別說全旭不會同意,只要但凡腦袋正常點的人都不會提出來這種根本就是逼著全旭向江南開戰的條件。

  現在並不是南強北弱,全氏大明打不過南京小朝廷,可以委曲求全。

  全旭坐在禦座上,一臉淡淡的笑著,看著這份國書:“廢除墨學和雜學,獨尊儒術,他們是真敢想想?”

  袁樞憤憤的道:“陛下,臣建議,立即起兵南下,掃平這些垃圾!”

  其他那些新朝大臣們沒有說話,也氣的罵娘,廢除墨學、雜學…你他娘怎麽不去死!
  我們宗族多少子侄苦心研習墨學、雜學多年,已經學有所成,眼看就能出人頭地大展拳腳了,這個時候來廢除墨學、雜學?信不信我們先廢了你!
  繼續前朝優待士人的政策,減免商稅?乾你娘的,自太祖以來,大明優待士人兩百余年,都養出了些什麽奇葩

  不是除了撈錢就啥都不會的大貪官就是除了罵皇帝就啥都不會的大噴狗!
  這種垃圾趁早拔管停藥送火葬場好了。

  還優待?優待你奶奶!
  還有減免商稅,大明的商稅還不夠低麽?都低到歐洲商人瞠目結舌的地步了好不好,就這點商稅你們也不肯納,還想繼續減免,你們到底想怎麽樣!
  至於後面的那條,像非士人不得參政,這一點其實是新朝官員心裡偷偷讚成的,他們看來他們就不該參與到政治中來,這一直是他們士人的特權。

  那個操蛋的實在太可惡了,最最操蛋的是,有這幫家夥盯著,不好撈錢啊!

  他們是一百個讚成解散的。但也只能在心裡想一下,因為這是一股令人膽顫的能量,而士人的力量正在急劇衰退。

  這個時候提出繼續重農抑商的國策,剝奪他們參政的權力,他們都不知道能不能看到明天的太陽!
  傅宗龍也忍不住搖頭長歎:“這幫孫子怎麽就這麽喜歡作死呢?”

  全旭緩緩放下這份國書,看著眾人道:“眾位愛卿對此有何看法?”

  沈明澤拱躬身道:“回稟陛下,斷然沒有跟他們談下去的必要了。必須給他們一個比較銘心刻骨的懲罰。”

  李信道:“陛下,臣以為,可派遣第一師、第九師沿運河南下,第七師自南陽南下荊襄,第十五師南下巴蜀,三路進攻江南,海軍可派出飛魚艦隊進入長江,直抵南京,第二艦隊從江浙登陸,第十四師、第十三師從福建登陸,一舉殲滅他們!”

  “他們勾結外敵企圖顛覆大明的時候可沒有考慮過這些問題啊,為什麽要我們替他們考慮?他們老幾?朕認為這事根本就沒你們想的這麽麻煩,要麽繼續封鎖迫使百姓逃離江南,要麽直接出兵將江南縉紳集團連根拔起!至於江南繁華毀於一旦…”

  全旭的臉上,露出一絲讓人不寒而栗的冷笑:“你們要搞清楚,江南的繁榮是建立在北方和湖廣百姓流離失所、餓蜉遍野的痛苦之上的!沒錯,他們是在兩百年的發展中積累下了巨額的財富,但是他們可曾把這些財富拿出過分毫來回報國家?非但沒有,還挖空心思逃稅,挖國家的牆腳!這種建立在整個國家的痛苦之上的繁榮,要來何用!”

  全旭一言既出,金鏖殿的氣溫直線下降,大家都知道,江南縉紳集團的命運,算是注定了!
  憑心而論,江南如果願意解決大明的財政問題,其實崇禎想要扭轉乾坤,半點難度都沒有。

  同時,江南士紳政治集團那幫人,簡直是愚蠢透頂,船沉了,國賣了,他們就如願了嗎?

  事實上,滿清時期,江南的反抗鬥爭持續不斷,因為他們發現,滿清比大明對他們狠多了,簡直不把他們當人看。

  當然,這個時候,後悔是沒有用的。

  什麽天地會,洪門,都是在這種背景下成立的,據不完全統計,僅僅康熙一朝,發生在江南的超過千人規模武裝起義超就多達五百四十余起。

  但是,沒有一次成功。

  其實,全旭也知道江南那些人,並不是因為腦子不夠用,也不是因為傻,而是因為屁股決定腦袋,他們的階級決定了他們會說什麽話,會做出什麽事情。

  當年曹操殺邊讓,整個兗州皆反,是邊讓名聲夠大嗎?

  不是,這是因為士人在維護他們的地位,進行的猛烈反撲。

  朱元彰優待士人、薄收商稅的國策的時候,社會背景是因為儒家被打成了九儒十丐,地位僅僅比乞丐強一點。他需要提高讀書人的政治地位和社會待遇。

  事實上,厚待讀書人有兩個朝代,既大宋和大明,這兩個朝代被坑得最慘。

  全旭不願意重蹈覆轍,他當既下令,加喬孟恩為平南將軍。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