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世界任務激活
“恭喜宿主,完成主線任務3——反清複明,獲得隨機抽獎機會一次。”
腦海中響起的任務提示,讓剛剛登基稱帝的吳彥心情更好了。
他之前還擔心,主線任務3一定要推翻清廷的統治,可現在看來,反清複明並不是滅清複明,比與預計之中要輕松了很多。
“主線任務已經全部完成,激活解鎖世界任務——大明帝國權限,是否解鎖?”
吳彥略微猶豫,因為世界任務有些太難了。
比他剛來這個世界的時候,想象中的要難很多,八國之恥唯有血償這一點,說不得要打到八國本土去。
有了佐拉的人物卡,以及在這個世界生活了兩年多的時間之後,他對於這個世界也有了很深的了解。
歐洲的第一次工業革命已經要結束了,幾年之後就會開始第二次工業革命,電氣化對於工業能力的提升簡直不可想象,武器軍備的升級換代速度,同樣也是幾十年的時間,就超越了之前上千年時間的進步。
而他雖然有佐拉人物卡,但只有他一個人的情況下,以目前華夏的工業能力、科技發展速度而言,甚至是對世界的認知而言,都遠遠落後於歐洲列強,也比不上沙俄和美國。
在這種情況下,想要完成主線任務,說不定得二三十年的時間。
“難道我拿到世界任務的獎勵世界之門後,會以五六十歲的年齡繼續穿越?就算那個時候我已經《九陽神功》大成,年齡也是太大了啊。”
在第一次穿越的時候,他的身體回到了20歲,25歲進入第二個世界待了三年,又在這個世界又已經待了兩年多,此時吳彥的身體年齡已經31歲了。
等他變成了老頭,還真的有機會利用穿越的機會,獲得長生不老,甚至是永生不死的力量嗎?
吳彥回想著他猶豫的原因,又想著他在這個時代親眼見證的那些,以及記憶中這個時代華夏大地會經歷的那些恥辱。
終究是一咬牙。
“激活世界任務。”
“世界任務大明帝國已激活。”
系統的聲音響起。
“世界任務第一階段:守衛大明,期限六個月。”
“世界任務第二階段:覆滅太平天國,無期限要求。”
“世界任務第三階段:覆滅清廷,無期限要求。”
“世界任務第四階段:寸土必爭,無期限要求。”
“世界任務第五階段:八國之恥,唯有血償,無期限要求。”
“宿主每完成一個階段的世界任務,可獲得一個世界之門碎片,並獲得隨機穿越機會一次,穿越規則如前不變,穿越之後完成主線任務,可用世界之門碎片回歸目前所在世界。”
“五個階段的世界任務完成,可獲得完整世界之門。”
“世界之門碎片,可攜帶其他人回歸宿主目前所在世界,人數隨任務階段提升而提升。”
“階段一世界之門:可攜帶一人。”
“階段二世界之門:可攜帶兩人。”
“階段三世界之門:可攜帶三人。”
……
聽完系統的一大堆話,吳彥忍不住哈哈大笑了起來。
之前的猶豫擔心,在這一刻徹底消失,因為按照系統的說法,六個月之後他就可以再次穿越了。
而世界任務的第二階段到第五階段,也沒有任何期限要求,也就是說,只要他完成了任務,就可以繼續穿越。
雖然目前並不清楚幾個階段的任務細則,但想來都用不了多長時間,無論是太平天國還是清廷,幾年時間都可以完全搞定。
“系統。”吳彥又有了一個新的問題,問道:“我穿越走了,那這個世界的時間怎麽說?別告訴我,我在下一個世界待了幾年時間之後,一回來家就被人偷了?”
系統這一次非常快速並準確的回答了吳彥的問題,說道:“在獲得完整的世界之門之前,宿主離開目前所在世界時,目前所在世界時間暫停。宿主可以理解為,您利用世界之門回到這個世界的時候,所穿越的時間節點,為您離開之後的第1秒。”
系統突然間好說話了?
吳彥趕忙問道:“那獲得完整的世界之門之後呢?”
可系統的毫無反應,讓吳彥明白,他的系統還是以前那個系統,說好聽點可以說是高冷,說直接點那就是智障。
放棄了詢問系統,反正那是不知道多少年之後的事情了,吳彥著眼於眼前。
“守衛大明,期限為六個月,也就是說,在系統看來,這六個月的時間裡,我將會遭遇最為猛烈的攻擊,只要守住了,那我的大明帝國就算是暫時穩了。”
其實不用系統做這個提示,吳彥自己也能夠分析出來這一點。
首先,因為克羅米亞地區的緊張局勢,英法和沙俄,以及一些歐洲國家,現在確實沒有精力來打自己,撐死了也就召集兩三萬聯軍,還多是雇傭兵。
如果打不掉自己,那在克羅米亞戰爭結束之前,他們都不會再來找自己的麻煩。
甚至有可能因為克羅米亞地區的緊張局勢和戰爭,目前飄在海上的那一萬五千正規列強聯軍,也不會對自己動手,而是回援,等待自己和清廷、太平天國分出勝負之後,列強才會出手,最多在其中打秋風。
其次,清廷因為太平天國的叛亂,已經快要撐不住了,之前太平天國都已經打到天津那邊了。因為自己打了太平天國的原因,清廷緩了一口氣,糾集兵力來打自己,也肯定是在六個月之內。
幾戰無果之後,清廷就會選擇徐徐圖之,就像是原本的歷史進程中,清廷對付太平天國一樣,打了十多年的時間才打贏。
最後,目前對自己威脅最大的就是太平天國,因為之前的戰敗和楊秀清之死,太平天國甚至把北伐之師都喊回來了。
也就是說,目前距離自己最近的太平天國,也是兵力最雄厚的。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太平天國必然會想辦法先解決自己,然後再應對清廷。雖然自己和清廷也是敵人,但造反這種事情,可沒有敵人的敵人就是盟友的說法,太平天國也必然會利用清廷打自己的時機,來解決自己這個威脅。
總結來說,只要抗住六個月的時間,戰爭就會進入慢節奏之中。
想明白了這些,吳彥就開始修書了。
不是聖旨,因為他要寫信的這個人,並不是他的手下,現在說起來應該算是他的敵人。
“來人,安排使者密會曾國藩。”
……
曾國藩不是沒想過他能夠接到趙無極的書信,這本就在他和幕僚們的意料之中。
造反這種事情,真正的敵人其實只有現任的皇帝,也就是鹹豐帝代表的清廷,其他人包括朝堂上的大臣,甚至是那些領兵要平叛的將領,其實都可以成為盟友。
不過因為有太平天國,所以吳彥造反的真正敵人,還有一個陳秀全。
但曾國藩萬萬沒想到的是,這封書信之中的內容,完全不在他和幕僚們的預計之中。
“首相?”
曾國藩第一個沒想到的,就是趙無極說要封他為首相,總領大明帝國所有政務,也就是所謂的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但曾國藩和他的幕僚們,都沒有討論這個職位,除了因為只是口頭說辭,以及大明國現在實在太小了這兩個原因之外,還因為書信之中說的另一件事情。
總體概括的話其實只有五個字。
“君主立憲製?”
曾國藩看到這五個字的時候就有些懵,因為他無法理解。
不過湘軍之中人才輩出,如果不是因為歷史已經被改變,左宗棠、李鴻章都算是湘軍培養出來的,晚清四大中興名臣,湘軍就佔據了三個。
李鴻章創建淮軍,也是在曾國藩的幫助之下。
另一個張之洞之所以沒和湘軍有聯系,也和張之洞此時才十七歲,去年才考中順天府的解元有關系,他跟前面三個人即是一個時代的,又不是一個時代的。
有對於世界史還算了解的幕僚,雙眼明亮的說道:“大人,我知道何為君主立憲製,英國就是君主立憲製國家。”
英國?
這個時候的清朝人,對於英國可以說是非常熟悉了,畢竟第一次鴉片戰爭清廷就是和英國打的。
聽說是強大的英國所用的制度,曾國藩就更用心的詢問了起來。
“所謂君主立憲製,簡而言之,就是君主統而不治。”幕僚興奮的介紹道:“英國的制度,其實也可以叫議會製君主立憲製,所有的律法制定,都是由議會來完成,君主無權插手。然後由議會來選舉出內閣,掌管行政權力,負責處理政務,君主同樣無權插手,而內閣最高負責人就是首相。”
曾國藩的呼吸沉重了一些,相比於之前他知道趙無極要封他為首相的時候,認為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職位,現在聽起來,好像沒有一人之下,只有萬人之上啊。
“議會是怎麽產生的?”
“議會是由議員組成,而議員的組成就有些複雜了,據我所知,英國的議員有貴族、商人,甚至是有通過選舉出來的普通人。”
“選舉?”
“是的,所有公民都有投票權,他們可以用投票的方式選出議員,然後由議員來代表他們,通過表決提案的方式,通過各種律法。”
“所以,議員還是有權有勢的人。”
“是的,有權有勢才能夠獲得選票,普通人成為議員的可能性非常低。”
“那這和我們也差不多。”曾國藩聽明白了之後,突然問道:“你們覺得,趙無極真的願意統而不治嗎?”
有幕僚毫不猶豫的回答道:“肯定不願意,因為統而不治最大的關鍵在於兵權,趙無極怎麽可能會願意交出兵權呢?”
“是啊是啊,趙無極本就是武狀元出身,還說他於世間無敵手,這很明顯是一個熱衷於掌兵打仗的人,不交出兵權的話,什麽議會內閣,又有什麽真正的權力呢?還不是他說什麽就是什麽。”
“我覺得,趙無極應該是願意統而不治的。”一個幕僚說道:“你們想一想,他在檄文中說的那句話:絕不居於朝堂之上,每戰必身先士卒。所以,趙無極雖然登基為帝,但他卻是把自己當成了一個武將,畢竟年號都只有一個‘武’字。在這種情況下,他如何有精力時間處理政務呢?”
這個分析,讓曾國藩莫名的心動了起來。
和英國人已經習慣了君主立憲製,君主統而不治不一樣的是,這個時候的清朝人,還很習慣頭頂上有個皇帝。
相比於鹹豐帝這種兵權政權兩手抓的皇帝,趙無極這種喜歡打仗的皇帝,更被文臣喜歡。
至於打仗勞民傷財?
能組建湘軍的曾國藩並不是一般的文臣,他不會這樣想,在他看來,現在是不能不打的時代了。
又有幕僚說道:“可仗總有打完的那一天,趙無極現在其實難以成事,不過有了我們的幫助,加上他戰無不勝的軍事能力,很有可能……到時候,他會不會在無仗可打的情況下,插手政務,恢復帝製?”
湘軍高層有人說道:“但那個時候他該有多大年紀了?趙無極就算是天下第一高手,也不可能長生不老、永生不死,只要掌握了一定的權柄,他說了也就不算了,畢竟打仗是要花錢的,而掌握了政務就掌握了錢。就算是他強行恢復帝製,他的子孫,難道還能和他一樣能打?”
“是啊,趙無極是會死的,而君主立憲製,卻能夠讓我們擁有更多的權柄。”
“說不定,趙無極身先士卒的時候,就被人亂槍打死了呢,而趙無極還沒有後代,那豈不是……”
曾國藩是地主階級之中的厲害人物。
這句話足以說明這些人為什麽會這樣想,地主階級也就是士紳階級,他們一直都渴望掌握更多的權柄。
君主立憲製,是最符合他們利益的一種制度。
曾國藩聽到這些幕僚的分析,感覺到這些幕僚們,以及湘軍高層們口風的變動,心也跟著動了起來。
首相?
聽起來,好像很不錯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