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吉與太史慈等人大約是在第三日的傍晚趕到不其縣縣城的。雖然沒有碰上漫天的飛蝗,但放眼望去地上、山上、樹枝上落滿蝗蟲的場景還是讓蔡吉看著一陣頭皮發麻。不難想象一旦這一座座黑壓壓的蝗山騰空飛起那將是一副怎樣令人毛骨悚然的景象。不過不其縣上下顯然已經從最初的恐慌之中恢復了鎮定。官道上不僅沒見大批拖家帶口的災民逃難。就連不其縣城乍一看上去也是一副嚴陣以待的模樣。
策馬立於官道之上的蔡吉見此情形不禁由衷地讚歎道:“童縣令不愧為治世能吏啊。”
一旁的太史慈聽蔡吉這麽一說不由好奇地問道:“小府君也知不其縣的童縣令?”
“恩,吉曾聽家父提過童縣令以前的事跡。此公的忠貞不貳真是令人欽佩。”蔡吉半真半假地點頭應道。其實自打蔡吉接任東萊太守之後便私下裡調看過東萊治下各縣縣令的資料。像是之前幫助過她的曲成縣段縣令。本名段勰,字穆父,不僅是東萊人,還是段奎的族親。由此可見段氏一族能在東萊呼風喚雨也不是段奎一個人的功勞。不過在東萊一乾縣令之中最蔡吉感興趣的卻並非根基不淺的段勰。而是出身並不起眼的不其縣令童恢。童恢,字漢宗,琅琊人。早年在州郡當過下等官員,奉公廉潔。司徒楊賜對其十分賞識,便把童恢召至府中任職。後來楊賜官場遭難,以往的追隨者紛紛離走,只有童恢為楊賜表白,直到楊免罪獲釋。蔡吉所說的忠貞不貳指的正是這一件事。而從童恢經歷來看,此人是個有真才實學的能吏只可惜出身寒門,故而就算名氣響最終也只能在不其這樣一個偏遠小縣做縣令。]
不過正當蔡吉才同太史慈聊起童恢之時。不遠處的縣城那邊已然有一群人簇擁著一個白須老者朝這邊趕了過來。卻見為首的那白須老者一見蔡吉便躬身施禮道:“不其縣令童恢見過小蔡府君。”
蔡吉見來者正是童恢連忙翻身下馬還禮道:“童縣令無需多禮。吉一路趕來生怕誤了災情。如今眼見不其縣人心安定吉甚感寬慰。想來這都是童縣令治災之功啊。”
“小蔡府君過獎了。老夫只是依令行事而已。”童恢平靜地起身作答道。
而童恢這種不卑不亢的表現恰正印了歷史上的評價,這讓蔡吉更加相信童恢確實是個肚裡有貨色的人物。於是蔡吉也不再廢話多加寒暄,在是將太史慈等人一一介紹給童恢之後,她跟著便直奔主題道:“童縣令,不知眼下不其縣的災情到了何種程度?”
“不瞞小蔡府君不其縣自受災至今已損失了九成的良田。飛蝗所過之處不僅寸草不留,就連樹枝上的嫩葉也不放過。”童恢說到這裡蒼老的臉上不禁露出了一絲痛意,不過緊接著這個倔強的老者卻突然神色一變凌然道:“可越是如此吾等就越不能放飛蝗過境再去禍害其他府縣的百姓!故老夫與不其全縣百姓願在此與飛蝗決一死戰!”]
“童縣令說得好!吉與諸將亦會與爾等並肩戰鬥。”蔡吉深以為然地抱拳道。
童恢見蔡吉在看過周圍令人生畏的蝗山之後依舊能如此堅定地參與滅蝗,不禁有些詫異地打量了一下眼前的少年太守。其實當初童恢對於蔡吉被推選為東萊太守一事頗為不屑。在他看來這完全是段奎等豪紳在利用已故蔡太守的遺子玩弄權勢。不過眼下看來這小蔡府君似乎不像是個被人左右的傀儡。再一聯想之前郡裡分發下來有關滅蝗防蝗的文案,童恢不由試探著問道:“聽聞此番滅蝗之策乃小蔡府君所著。不知可有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