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鳳穿殘漢》漢朝家具
  小蔡上京咯,見的都是公卿貴族喲~~~貼點有身份人滴~生活資料。———————————————————

  秦漢時期,中國封建社會處於一個大統一的時期,文化、經濟繁榮,尤其是絲綢之路的開通,溝通了中國與西亞、歐洲和非洲各國的文化和經濟交流。當時人們的起居方式仍然是席地而坐,室內的家具陳設基本延續了春秋戰國時期的席、床、榻、幾、案的組合格局,漆木家具完全取代了青銅器而佔據主導地位。

  從秦漢時期的壁畫、畫像磚、畫像石、漆畫、帛畫、雕塑和板刻中可以推斷,床榻是當時使用最多的家具之一,主要供人坐、臥、寢,逐步形成了以床榻為中心的起居形式。到了漢代,床的使用范圍更加廣泛,日常生活中的各種活動如宴飲、待客、遊戲、讀書和睡眠,乃至朝會、辦公都在床上進行。河北望都漢墓壁畫中的“主記史”和“主薄”各坐一榻,兩榻形製、尺寸基本接近,腿間有弧形券口牙板曲線,榻面鋪有席墊。另外,在江蘇徐州洪樓村和茅村的漢墓畫像石上,有一人獨坐於榻上,而徐州十裡鋪東漢墓畫像石中,也有一人端坐榻上的刻畫。河南鄲城出土的漢榻為長方形、四腿,長0.875米、寬0.72米、高0.19米,腿足截斷面是矩尺形,腿間也有弧形曲線,榻面上刻有隸書:“漢故博士常山大傅王君坐榻”。床榻興起盛行,對其進行裝飾也悄然升溫。《釋名》載:“帳,張也,張旋於床上”。可見,秦漢床上始施以床帳,冬設幔帳避寒,夏施蚊帳避蠅。

  漢朝人許慎在《說文》中稱床為“安身之幾坐也”,明確說是座具。還有一種稱為“匡床”,又叫“獨坐座”,顯而易見是單人的座具。漢代劉熙《釋名·床篇》雲:“人所坐臥曰床裝也,所以自裝載也。”當時的床包括兩個含義,既是座具,又是臥具。西漢後期,又出現了“榻”這個名稱,是專指座具的。河北望都漢墓壁畫、山東嘉祥武梁祠畫像石和陝西綏德漢墓石刻中,皆有坐榻的圖像。《釋名》說:“長狹而卑者曰榻,言其榻然近地也。小者獨坐,主人無二,獨所坐也。”《通俗文》說:“三尺五曰榻,獨坐曰枰,八尺曰床”。《後漢書》中記東郡太寧“冬日坐羊皮,夏日坐一榆木板蔬食出界買鹽鼓食之”。床與榻在功能和形式上有所不同,床略高於榻,寬於榻,可坐可臥;榻則低於床,窄於床,有獨坐和兩人坐等,秦漢時期僅供坐用,後演化變成可坐可躺。

  秦漢時期仍保持商周以來席地而坐的習慣,因此幾、案、床等家具都比較低矮。幾、案外形不一,上面大多塗有黑漆或紅漆,並繪製出各種精美的花紋,少數還在表面施有浮雕。它們與漢代精美的漆器杯、盤、尊、壺風格大體一致。漢代的案比先秦的長些。有的還做成重疊的二層案,好放更多的器物。食案則多做方、圓二形。前已述及,此處不贅。

  漢代的小坐具是枰,它比較矮,枰面為方形,四周不起沿。它和大小與之相近的食案之最重要的區別在於足的形狀:食案之足接近細圓柱形,而枰足的截面呈矩尺形,足間呈壺門形,比食案更能承受重量。《釋名?釋床帳》:“枰,平也;以板作之,其體平正也。”枰上隻可坐一人,所以也稱獨坐。《埤蒼》:“枰,榻也,謂獨坐板床也。”《釋床帳》也說:“小者曰獨坐,主人無二,獨所坐也。”河北望都一號東漢墓壁畫中有獨坐板枰的人像。不過枰除板製的外,也有石製的。河北邢台陳村西漢劉遷墓、定縣八角廊西漢劉修墓中均出土過石枰,後者還裝有銅足。…,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