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晚清民國120年》第四十五節 我是帶路黨,跑跑更健康
  我是帶路黨,跑跑更健康。

  記欽差大臣陸建瀛的跑路之旅。

  其實這一節的題目可以叫做“定都天京”。

  但是所有人都寫定都南京的時候,本大叔不願拾人牙慧,於是搞出 了上面這個題目。

  1853年1月12日,武昌城破,就在武昌城破的同一天,身在北京的鹹豐帝又做了如下任命:
  第六位欽差大臣:琦善。

  此時琦善的職位是“代理”河南巡撫,已經68歲,這個人是鴉片戰爭之後被罷黜但是又重新起用的最出名的3個人之一,前有林則徐,姚瑩,後有琦善。

  他之所以被委任為欽差大臣,和他所處的地方有很大的關系:他是河南巡撫,位置在武漢的正北面。

  此時琦善大概有1萬人駐扎在河南信陽,距離武漢大概300裡的位置。

  鹹豐任命他為欽差的原因很簡單:從北面封堵太平軍,防止太平軍北上進入河南。

  第七位欽差大臣:陸建瀛。

  此時陸建瀛的職位是兩江總督,時年62歲。

  他之所以被委任為欽差大臣,也是因為自己所處的地理位置,他管理的是長江下遊的兩江:當時的兩江其實是包括現在的江西、安徽、江蘇、上海四省市的。

  陸建瀛的位置在太平軍的東面:鹹豐帝希望陸建瀛可以從東面圍堵太平軍,防止太平軍沿著長江順流東下。

  再加上我們前面說的第五位欽差大臣向榮:

  位置在武漢外圍,太平軍的南面。

  當時鹹豐帝同時任命三位欽差大臣的目的,就是希望從北面、東面、南面同時圍堵剛剛攻破武漢的太平軍。

  鹹豐帝還發出上諭:三個人同力合作,將太平軍圍困聚殲在武漢城下。

  所有人都知道,經過武昌的“6光政策”,太平軍的部隊已經由之前的10來萬人,迅速擴充到了50萬(號稱),並且補充了大量的物資供應,還搜刮了數千萬的銀兩,這個時候要想剿滅太平軍,送你四個字:白日做夢。

  之所以鹹豐帝會發出這樣的指令,只能說明這個時候他已經手足無措了。

  可悲的鹹豐帝。

  一下子任命三位欽差大臣,這在大清歷史上也是絕無僅有的。

  大清國此時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

  被鹹豐帝委以重任的三位欽差大臣,能否挽狂瀾於即倒呢?

  我們來看看三位欽差大臣的情況。

  三個欽差大臣收到任命的時候,心態是完全不同的。

  向榮:混日子,能混一日是一日。

  事情就這麽個事情,情況就這麽個情況。

  向榮已經和太平軍打了2年多,也知道自己無法剿滅太平軍,但是當時的自己奇貨可居:雖然我很差,但是放眼整個大清朝,已經沒有誰比我更好了。

  琦善:向天禱告,“太平軍的大爺們你可千萬別往河南來”。

  當時琦善在河南,太平軍當時如果要是一念之差北上進入河南,他的腦袋和烏紗帽瞬間落地。

  因為到了河南之後基本一馬平川無險可守,以他手上的1萬綠營兵,只怕連給太平軍塞牙縫都不夠。

  陸建瀛:我的死期到了。

  最悲壯的是陸建瀛,他明確知道:自己的死期到了。

  太平軍屯兵武漢,有戰船近萬艘,大軍50萬人,以雷霆萬鈞之勢遮天蔽日順流而下,官軍在長江幾乎無一船一炮,太平軍向東順流而下必然到我的防區,如何能夠抵擋太平軍的東下?

  “死無期矣”。

  陸建瀛發出這樣的哀嚎。

  確實如此:他很快就要死了。

  很快是多久呢?

  2 個月。

  所以這個時候最緊張的就是陸建瀛,也就是我們題目中的陸跑跑。

  我們先把陸建瀛的結果先說一下:2個月後他死在了欽差大臣兩江總督的任上,按說他應該算是殉國了,說以身許國有點高抬他,但是大小也算個烈士,但是鹹豐帝可不領情,在他死後,不光革了他的職,還把他的家抄了。

  太平軍一路打來,死的最冤的3個封疆大吏:
  前有廣西巡撫鄭祖琛;
  中有湖廣總督程矞采;
  後有兩江總督陸建瀛,
  個個都是大腕,個個都是封疆大吏,這三個還只是“冤死”的,前面死的那些我們都還沒算上,太平天國就是晚清的高官粉碎機。

  而在所有死難的封疆大吏中,陸建瀛又是他們中職位最高的,也是死的最冤枉的一個。

  我們來看他的故事。

  陸建瀛本來辦公室在南京,接到上諭防堵太平軍東下江南的任務之後,他行動還算積極:他從南京出發,上到了九江,準備坐鎮九江,就近指揮上遊的防禦工作。

  而正是因為陸建瀛的“積極上行”,導致了他最終身敗名裂。

  這是為什麽呢?

  又到了考驗人性的時候。

  陸建瀛知道自己擋不住太平軍,但是他又不能坐在南京城裡看著太平軍一路打下來。作為欽差大臣的他,有責任趕赴前線,如果他不去,身在北京的鹹豐帝一定會要他的腦袋,當年第三位欽差大臣塞尚阿坐鎮桂林,就是被鹹豐帝一頓臭罵。

  所以陸建瀛跑到上遊來“督戰”,當然督戰的意義小,做出一個“敢戰”的姿態給皇帝看才是他此行最大的目的。

  當時的三個欽差,都有這樣的“敢戰”行動:
  向榮就不說了,三天兩頭報告鹹豐帝自己在前線有多“英勇”,實際情況你懂的,“坐困”,隻“坐”不“困”而已;

  河南的琦善也帶著手裡僅有的1萬人,向南迎著太平軍趕來,做出“狙擊”太平軍北上的姿態,當然兩軍相隔300裡,琦善也只是擺擺造型拍個自拍發給鹹豐帝看看,算是給皇帝一個“敢戰”的姿態,對上面有個交代;
  陸建瀛駛向上遊,是出於同樣的戰略考慮:聖旨裡明確寫著“赴上遊防堵”,你怎麽能一直呆在南京不去上遊防堵太平軍呢?
  難道要抗旨不尊?
  從這一點說,陸建瀛並沒有做錯。

  這裡我們又要表揚一下向榮同學,雖然向榮一路和太平軍膠著,POSE擺了一路,從江西到湖南再到湖北,但是卻從來沒有出過事,為什麽陸建瀛一擺POSE就身敗名裂了呢?
  陸建瀛的方向錯了:

  向榮是個老兵痞,知道打仗的玄機,他一路都是“尾隨”太平軍,而陸建瀛卻不同,此次逆江而上,是去“迎擊”太平軍。

  從廣西到湖南再到湖北,一路打下來,從來就沒有人敢“迎擊”太平軍,陸建瀛因為是在下遊,且長江只有一條水路,所以不得不“迎擊”太平軍。

  就因為這一點不同,最終向榮成了鹹豐最信任的人,而采取同樣“敢戰”動作的陸建瀛,卻被罵成陸跑跑,最終殉國了還被革職抄家。

  有些時候這就是人的命吧。

  2月9號,太平軍從武昌開拔,這次開拔的時間是在上午,這是太平軍第一次在白天轉移隊伍,之前都是晚上偷摸開拔,這次大白天,也反映了太平軍的自信。

  當時太平軍號稱50萬大軍,萬艘戰船(民船漁船夾雜其中),從武漢向下,遮天蔽日的鋪過來。

  太平軍水陸並進:
  水路將領:秦日綱,羅大綱,賴漢英,唐正才
  陸地將領:胡以晄,李開芳,林鳳祥,吉文元

  陸上走的是長江北岸。

  向榮看到太平軍開拔,啥也沒說,就回營睡覺了。

  大白天睡什麽覺?

  閉著眼睛的人不一定都是睡覺的,還有裝睡的。

  向榮一覺睡到第二天凌晨,看著太平軍都撤走了,向榮下令進入武昌城,原本想順手偷摸拿點戰利品,但是很快失望了:武昌城已經是一座空城了——武昌經過楊秀清的“6光”政策洗禮,毛都沒給向榮剩一根。

  看到太平軍已經走遠了,向榮傳令:“可以追了”。

  於是組織人馬,帶著自己的小弟和春,沿著南岸追。

  太平軍不是在北岸嗎?
  為什麽向榮要沿著南岸追?
  正是因為太平軍在北岸,所以才沿著南岸追啊。

  忘了嗎?
  要保持安全距離!
  這就是一個老兵痞的智慧。

  這一段太平軍東下,經歷了3個省份,佔了3個重鎮,這三個省份又各有一個巡撫,我們來看看這三個巡撫各自不同的表現,我們一個一個看。

  太平軍東下第一站:江西九江。

  就在2月9號太平軍從武昌開拔的同一天,新任欽差大臣陸建瀛帶領5000人逆流而上,進入九江。

  5000人如何能擋住太平軍沿江而下雷霆萬鈞的數十萬大軍?

  更何況他還將5000兵分兩處:3000兵駐守老鼠峽,自己帶了2000駐扎在龍坪,兩地距離30裡。

  陸建瀛知道不可為,但是他要戰一場,哪怕是落敗,也要給皇帝一個交代:自己是“敢戰”的,這就是姿態。

  他召集了向榮,還有江西巡撫張芾,準備和太平軍剛一下。

  2月15號太平軍到達老鼠峽,駐守此處的3000人瞬間就沒了——連“敗”都算不上,人直接就全跑沒了。

  躲在後面的陸建瀛聽說前面的3000人沒了,撒腿就跑,自己坐了一艘小船就奔九江去了。

  至於他帶的2000人馬,更是不知道怎麽沒的。

  陸建瀛臨走的時候握住向榮的手:“兄弟,這裡的軍務就交給你了。”

  江西巡撫張芾逃回南昌,連和向榮握手都沒握。

  兩個大佬都跑了,空留向榮在風中垂淚。

  向榮在這個時候作打油詩一首:
  既無口糧,

  前阻大江,

  一望茫茫,
  無舟可渡,

  種種掣肘,

  殊費周章,

  挺押韻的。

  佩服向榮的文采,作為一個武人,才情比後來我們的另外一位主角“狗肉將 軍”張宗昌高多了。

  2月18,太平軍克九江,城中實無一兵一卒。

  提醒:這個時候陸建瀛犯了一個最終導致他身敗名裂的錯誤,我們後面分析, 這裡不說。

  太平軍東下第二站:安徽安慶。

  2月23號,剛剛從九江順流而下的欽差大臣陸建瀛到達安慶,他前腳到,太平軍後腳就尾隨他而來了——確實是“帶路黨”。

  陸建瀛連安慶城都不敢入,他給安慶守軍去了一封信:“兄弟們,給我頂住,頂住。”然後自己一溜煙的往下遊跑去。

  此時駐守安慶的是安徽巡撫蔣文慶,城內有守兵7000人,依靠安慶堅固的城防,加上糧草供應充足,出擊不行但是自保有余,畢竟太平軍沒有重武器,攻城是其軟肋,只要官軍據城死守,還是可以一戰的,至少能夠僵持一段時間。

  但是欽差大臣陸跑跑一走,徹底瓦解了城內士兵的士氣,大老板都跑了,我們還守個什麽鬼?

  於是大家都跑了。

  安徽巡撫蔣文慶是個有氣節的文人,踐行了一個文人的操守:城亡與亡。

  他寫好遺書,然後服毒自殺。

  壯哉。

  提醒:陸建瀛繼續在犯錯誤。

  太平軍東下第三站:江蘇南京。

  來的是真快啊!

  3月7號,太平軍抵達南京城外,守城的將士有兩萬多人,但是多數都是臨時拉的壯丁民兵,正規八旗軍和綠營兵不過5000人而已。

  此時的陸建瀛,已經做好了和太平軍決戰的準備,他是有點底氣的。

  因為南京城是六朝古都,城牆實在是太堅固了,有2萬人至少能支撐幾個月,有幾個月的時間,城外的援軍肯定到了。

  他的想法和當時武昌的巡撫常大淳很相似。

  當然結果也很相似。

  之前陸建瀛之所以去上遊,除了要擺出“敢戰”的姿態給鹹豐帝看,另外還有一個想法就是希望能節節防禦,結果太平軍實在是太猛,以雷霆萬鈞之勢就衝過來了,自己一直被追著屁股跑,所以被人戲謔“陸跑跑”也沒辦法。

  但是他之前的“潰敗”不是沒有“成果”的。

  陸建瀛之前的“潰敗”是有“成果”的:

  “潰敗”能讓陸建瀛免於受到鹹豐帝的處罰。

  很奇怪是不是?

  潰敗了怎麽還能免於處罰呢?
  設想:如果陸建瀛不去上遊,單單在南京召集人馬準備城防,太平軍攻克上遊的那些城市之後,即便陸建瀛最終守住了南京,他也是個死:鹹豐帝會覺得既然你能把南京守住,那麽如果你早點增援上遊,上面的九江安慶就不會丟失,必然要問他的罪。

  而有了之前一路“潰敗”做鋪墊,至少讓鹹豐帝明白:上遊確實守不住,你陸建瀛只要守住南京,就是大功一件了。

  到最後清算的時候,陸建瀛也能夠將功折罪,烏紗帽保不保得住不知道,但是腦袋肯定能保住無虞。

  陸建瀛所做的事情,都是為了最大化自己的利益:上遊的潰敗,雖然不符合大清朝的利益,但是符合陸建瀛的利益:這些潰敗,就是為最終在南京城決戰做的鋪墊,只要南京城能守住,我陸建瀛還是有翻身的機會的。

  因此,守住南京,就是陸建瀛唯一的生機。

  以上都是陸建瀛的小算盤小九九,但是這樣的做法,卻並不是最務實的做法。

  對大清朝有利最務實的做法是:

  陸建瀛收到欽差大臣的任命,就在南京設防,放掉長江上遊所有的據點,專門防守南京,把南京守住。

  這是最現實也是最可能的挽救大局的辦法。

  但是這個做法最終的結果就是陸建瀛就算能守住南京,一樣被鹹豐帝乾掉。

  這就是當時陸建瀛矛盾的地方:明知上遊守不住,還要往上遊跑,隻為堵住鹹豐的嘴。

  有了之前的鋪墊,現在陸建瀛只要守住南京城,基本自己的烏紗帽就保住了。

  所以到了南京之後,陸跑跑就停下來了,再也沒有跑。

  他準備和太平軍死磕一次:勝則活,敗則死。

  生死存亡,在此一舉。

  陸建瀛當時和守城的江寧將軍祥厚一起都上到了城頭,祥厚守儀鳳門,陸建瀛守聚寶門(就是現在的南京中華門,建議去南京遊玩的同學一定去看看城牆的厚度)。

  作為一品大員封疆大吏,陸建瀛親自守城,於大節上不虧:他是陸跑跑不假,但是真正到了需要他不跑的時候,他也站得住。

  陸建瀛雖然被非議,但他也是條漢子。

  不過這個時候陸建瀛又犯了兩個錯誤:

  過高估計了南京城的城防能力;
  過低估計了太平軍的攻城能力;
  最終因為這兩個誤判,他兵敗身死。

  攻城的過程非常簡單:
  3月12號,太平軍將南京城團團圍住。

  3月13號,太平軍挖掘的攻城地道完工。

  3月19號,爆破,儀鳳門被炸塌了2仗多,說來也諷刺,當時負責鎮守這個地方的,正是南京城的最高武官滿人祥厚。

  隨後南京城破。

  這次最先攻上城牆的,和攻破武漢城牆的兩個人一樣,還是林鳳祥、李開芳。

  雖然外城已經城破,陸建瀛還想往滿城跑(當時大的城市有一個專門供滿人居住的內城),此時守衛滿城的,正是江寧將軍祥厚,祥厚一直非常鄙視陸跑跑,所以拒絕了陸建瀛不讓他進去。

  隨後跑無可跑的陸欽差被太平軍抓住,隨即被殺掉。

  這就是陸建瀛最後的結局。

  不夠壯烈,不夠華麗,但也“不失城亡與亡之義”(《清史稿》對陸建瀛的評價),陸建瀛作為一個文人,能做到這一步,可以了。

  沒有100分,但是60分是有的。

  不可求全責備。

  3月20號,南京城內只有滿城還沒有被攻破。

  守衛滿城的江寧將軍祥厚,展現了自己英勇的一面,帶領旗兵和太平軍死磕。

  太平軍連續攻擊3次,都不能攻破滿城,傷亡千余人。

  隨後楊秀清親自坐鎮指揮,命令太平軍將士輪番進攻,一刻也不給滿城旗兵喘息,滿城裡的旗兵人少,外面攻打的又急,一刻喘息的機會都沒有,旗兵漸漸不支。

  一直攻擊到下午,終於在滿城西門打開缺口,太平軍衝上滿城。

  祥厚看大勢已去,拔劍自刎。

  壯哉。

  兩江總督陸建瀛和江寧將軍祥厚都死了,江蘇巡撫呢?
  此時的江蘇巡撫是楊文定,早就借口要協助鎮江防務,3月頭就一溜煙跑出南京城,跑到鎮江去了。

  通過這件事,外面也可以給陸建瀛平反:
  楊文定逃跑的時候,陸建瀛其實也可以一起跑,但是他並沒有離開南京,而是在南京城與太平軍死磕。

  最終成全了自己 “城亡與亡之義”。

  而逃跑之後的楊文定,在陸建瀛殉國之後,還糾結了一幫人,狠狠的參了陸建瀛一本:說陸欽差作為封疆大吏,望風披靡節節敗退,從上遊一路“陸跑跑”,最終導致下遊軍心渙散,兵敗如山倒,應該革職拿問,抄家殺頭。

  鹹豐帝最終也聽信了讒言,對死後的陸建瀛不光不開追悼會,還將他革職抄家,造成陸建瀛背上“陸跑跑”的罵名十幾年,直到太平天國被平定之後,才由曾國藩幫助陸建瀛平反昭雪。

  一個逃跑的巡撫,參一個守城殉節的總督,皇帝居然還信了。

  陸建瀛如果死後有知,內心肯定充滿了絕望。

  這世道,還有天理嗎?
  也是生無可戀。

  太平軍東下終點站:鎮江 / 揚州。

  4月1號,太平軍派出一股部隊繼續東下,取鎮江、揚州,城內無一兵一卒。

  太平軍分別派人駐守此兩處長江下遊的重鎮:
  鎮江守將:羅大綱,吳如孝。

  揚州守將:林鳳祥,李開芳。

  都是猛將!

  江蘇巡撫楊文定不是前面跑到鎮江“協助防務”了嗎?
  這個時候人呢?
  這小子又跑了,跑江陰去了。

  如果太平軍一直追趕,我估計他能一路跑到太平洋對面的美國去,這小子才 是真正的逃跑將軍。

  南京攻破之後,死難官員名單:
  欽差大臣兼兩江總督:陸建瀛

  前廣西巡撫:鄒鳴鶴

  江南提督:福珠洪阿

  江寧將軍:祥厚

  副都統:霍隆武

  布政使:塗文鈞

  督糧道:陳克讓

  總兵:程三光
  副將:佛爾國春

  副將:沈鼐

  據記載:“死節者 10 萬人”,這個數字有點誇張,死了不少人是真的。

  太平軍從武漢東下,一直到攻克南京的經過,大體就是這樣了,最後我們來為帶路黨陸跑跑平反。

  就在南京城破的前幾天,鹹豐帝還使出了最後一個殺手鐧:

  將陸建瀛革職,隨後還氣不過,將他抄家。

  革職和抄家的原因很簡單:
  他是帶路黨,他是陸跑跑,因為他的“逃跑”,造成了其他守將的效尤,最終使得長江防線一潰千裡。

  這樣的論斷一旦出來之後,滿朝文武又開啟了“痛打落水狗”之旅:不打白不打。對陸建瀛痛加批判參劾,甚至無中生有的中傷。

  但是我們回過頭來看看,陸建瀛其實沒有做錯任何事情。

  當時陸建瀛背的黑鍋主要有 4 個:
  黑鍋一:長江潰敗因他而起。

  黑鍋二:他從九江一路潰逃。

  黑鍋三:南京城因他而破。

  黑鍋四:南京城破之後他逃跑了。

  其中黑鍋四也是他被革職抄家的直接原因,這個黑鍋就是赤裸裸的誣陷了,陸建瀛是在南京城內死的,最後平定太平天國之後,曾國藩還派人在南京城內找到了他的屍骸,給他平反,所以說他逃出南京這個黑鍋現在不值一駁。

  我們分析前 3 個黑鍋。

  長江潰敗:

  長江防線潰敗怪他嗎?
  太平軍有50萬大軍,戰船萬艘,清軍片板沒有,綠營兵望風披靡,陸建瀛守不住,就是諸葛武侯來了也守不住。

  實力使然,非戰之罪。

  陸建瀛不該背這個鍋。

  一路潰逃導致全線潰敗:
  前面我們已經分析了,這些“潰逃”是必要的,是做給鹹豐帝看的,如果沒有上遊的潰逃,後面他無論守不守得住南京都得死。

  只有表演完上遊的“潰逃”戲碼,他才有生的機會:守住南京就能活,守不住就得死。

  這是他唯一的機會。

  人都有生存的權力,陸建瀛這麽做只是想把握住自己的一線生機,沒什麽大錯。

  並且他“潰逃”到南京之後為什麽就不逃了呢?
  如果他確實是要潰逃,還可以跑去鎮江啊,江蘇巡撫楊文定不就是這麽乾的嗎?

  所以陸建瀛的潰逃是有苦衷的,這個鍋他頂多背一半。

  南京城破:

  這個更和他沒關系了,城破的直接責任人是祥厚,是他守把的鳳儀門被爆破了才導致城破的。

  陸建瀛作為一個文人,作為欽差大臣兼兩江總督,親自跑到中華門上面去守城,你還要他怎麽樣。

  除了向榮,欽差大臣親自和太平軍剛正面的,只有陸建瀛一人。

  他的表現,沒有那麽不堪。

  並且城破之後,陸建瀛也死節了:城亡與亡。

  所以陸建瀛在“南京城破”這一點上,並沒有“罪”,不應該被革職,更不應該被抄家。

  陸建瀛無罪,但是卻犯了錯誤,他犯的錯誤有以下幾個:

  陸建瀛錯誤之一:

  一味迎合鹹豐帝。

  鹹豐帝在任命他為欽差大臣的時候,給他的指示是:“於上遊扼要堵剿”,並要求三路欽差大臣“約期會剿,三路並進”。

  當時陸建瀛手上就幾千人馬,上遊肯定是保不住的,鹹豐帝此時早就方寸大亂,所以才提出不切實際的要求,作為兩江總督這樣的封疆大吏,居然不直接拒絕皇帝,還真的跑到上遊去“堵剿”,節節防禦,最終一錯再錯,兵敗身死。

  後來在曾國藩領導湘軍的時候,皇帝也一樣瞎指揮,曾國藩卻顯露出了牛人本色:不管你皇帝如何催促,我就是不動;只要我認為沒有準備好,我就是不挪窩,皇帝的話,曾國藩就當是耳旁風。

  正是這樣的強硬,最後曾國藩才成就了剿滅太平天國的偉業。

  “將在外君令有所不受”,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陸建瀛面對鹹豐帝的瞎指揮,不敢反抗一味逢迎,實在是太過軟弱,這也是大多數文人的弱點。

  所以平心而論,陸建瀛這個被唾罵了好多年,被人鄙視的陸跑跑,身死之後被鹹豐帝踏上一腳的帶路黨,其實本人並沒有什麽大錯,他唯一的錯誤就是對皇帝太過軟弱唯命是從,最終因為自己太“聽話”而送了性命。

  有些時候,說“不”是件需要勇氣的事情,陸建瀛就是因為不敢說“不”而死的。

  後來建功的胡林翼和曾國藩則是說“不”的高手,我們後面就能看到。

  陸建瀛錯誤之二:
  誤判太平軍的行進速度。

  太平軍一進入長江,就像瘋了一樣往前衝,不得不佩服楊秀清是個天才:
  他命令士兵,一半在陸地行進,一半在船上休息,一天之後水陸再換一換,累了的士兵換到船上休息。

  這樣太平軍整個大軍一直勞逸結合精力充沛,行軍速度快如閃電。

  並且在路上沒有絲毫耽擱,兵鋒直指南京,連攻陷的城池都不要,這種不要命快速推進的打法之前從未出現過,楊秀清的這種戰術可以和二戰時期希特勒的閃電戰有一拚。

  從武漢到南京1800多裡,太平軍一個月就搞定,一天行軍60裡,在當年沒有機械化的年代,這速度在當時人的眼中,無異於二戰時候的閃電戰。

  陸建瀛錯誤之三:
  太相信南京的城防。

  大家去南京旅遊的時候,建議一定要上中華門上面去看看,去感受一下南京的城防。

  雖然城牆的高度在現代人看來一般,但是那個牢固程度,真不是一般的土炮土槍能打得動的。

  太平軍的“穴地攻城”這個戰術,之前幾百年也沒出現過,只有在剛剛過去的全州和武昌城用過,大家對這個新戰法還沒有什麽破解的辦法。

  一方面盲目信任城牆的作用,一方面低估了太平軍“穴地攻城”的威力,導致南京城輕易的就被攻破。

  以上是陸建瀛犯的 3 個錯誤,這其中只有第一個錯誤是因他而起,另外的 2 個錯誤說實話他責任不大:今天我們可以開上帝視角在這裡一通瞎 BB ,但是 如果你生在當年,就當年的認知水平,你確定你能做的比陸建瀛優秀?

  是你你也錯,你跺你也麻。

  陸建瀛犯了這麽多錯誤,就死定了嗎?

  有沒有活的機會呢?

  哪怕是苟且求活?

  有,但是一般人看不到活路在哪裡。

  陸建瀛也沒有看到。

  所以他死了。

  就在九江的時候,我們提示說陸建瀛犯了個重大錯誤,最終導致他兵敗身死。

  在那個時候,陸建瀛是有機會活的。

  怎麽活?
  很簡單,三個字:學向榮。

  陸建瀛之所以一路向下跑,一路當“帶路黨”是因為長江只有一條,他走長江,太平軍也走長江, 所以造成太平軍一路“追趕”他的假象。

  就好比你在一個獨木橋上,你身後有一頭野牛也要過獨木橋,所以你覺得它一直在追趕你,其實它何嘗是在追趕你,只是它要過橋而已,而這裡又只有一條路一座橋,你只是恰好和它同路,它不“追”你追誰?

  太平軍也是一樣,他們不想追誰,他們隻想去南京,而你也走在去南京的路上(長江),你在他前面跑,那他就只能一路“追趕”你了。

  陸建瀛如何擺脫這一困境呢?
  上岸嘛。

  你不要擋在人家前進的路上,他不就不“追趕”你了麽?

  上岸之後,陸建瀛可以和向榮合兵一處,從南岸“追趕”太平軍啊,這樣就變“堵截”為“追趕”了,主動權就在你陸欽差手上了。

  只要保持和太平軍的安全距離,尾隨太平軍到南京,不要進城,就駐扎在城外,太平軍攻破天京城之後,陸建瀛不就變成江南大營的最高領導人了麽?

  之前的向榮,不就是靠著上述方法一路升官發財的嗎?
  之後的向榮,不就是靠著上述方法,最終成為江南大營的最終BOSS嗎?
  雖然手段不那麽光明正大,總比自己兵敗身死還被人踩上一腳舒服吧。

  至此,長江上的6大重鎮(武漢,九江/湖口,安慶,南京,蕪湖,鎮江/揚州),都已經陸續淪陷,後面太平軍和大清朝雙方將圍繞這6個城市展開你死我活的爭奪,其精彩程度,不亞於一盤大棋。

  大叔用象棋的“車”“馬”“炮”將這 6 鎮對應起來:
  長江上的 6 大重鎮:
  武漢:炮
  九江 / 湖口:馬
  安慶:車
  南京:車(本來是個“車”,被太平軍自廢武功,錯誤的用成了“帥”)
  蕪湖:馬
  鎮江 / 揚州:炮
  太平軍後期最大的戰略問題:

  南京:本來可以當個車來用,但是被當成了帥來用——帥和車的區別是車可以衝鋒陷陣所向無敵,帥只能成為對方攻擊的焦點且無法轉移(結合後期南京保衛戰你就明白這個比喻有多貼切)。

  把車走成了“帥”,是太平天國最大的戰略失誤(他們戰略從來就沒對過)。

  後面我們將看到大清朝和太平天國雙方,如何圍繞“車”“馬”“炮”,下一盤爭奪天下的大棋。

  (第一部完結)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