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三國:開局就死了諸葛亮》第121章 陸遜的空城計
  四更時分,巴東隘口的廖化、張嶷率著三千兵卒,悄悄摸到丁奉的營寨四周,蹶張弩、強弓、連弩一陣亂射。

  由於寨中吳軍的猛烈還擊,蜀軍暫時沒能攻破寨欄。

  陸遜得知這隊蜀軍偃旗息鼓而來,立刻意識到這支蜀軍不是佯攻,他們是為薑維的大軍打開通道!

  陸遜不敢輕視,令丁奉全力阻截的同時,另派張承引兵五千前去支援。

  縱然糧草將盡,劉閃還是舍不得自己帶來的那批裝備,將其拆裝後全部扔到獨輪車上,這才開始起行。

  “丞相!探馬來報,蜀軍棄寨而走!”胡綜欣喜地前來報告。

  “張翼實在太可恨!他既然離開了大寨,這正是好時機!丞相,請撥我五千兵馬,末將前去追殺!”周魴請命道。

  “哼!張翼也不笨!廖化和張嶷攻打丁奉的大寨,他就趁機遁走!”陸遜冷笑道,臉上掛著詭異的笑容:“可以去追,但是,不能像往常那樣追!”

  “丞相,這是何意?”周魴不解地問道。

  “張翼被我隔在巴東郡,他已是孤軍,糧草將盡。”陸遜冷笑道:“我三麵包圍他,故意留空南面,就是想將他趕到建始城中。”

  “丞相,這是何意?蜀軍裝備佔優,身處寨中時我亦難攻取,若讓張翼進入建始城中,我要殲之,豈不更難?”

  “他有命逃到建始城中,卻沒命再出城!”陸遜自信地說道:“我已在建始城布下“空城計”!不怕他入城,就怕他不敢入城!”

  “空城計?”

  “不錯!此時的建始城,看似城門大開,但並非空城!我已秘密從夷水要塞,抽調一萬兵馬伏於城中。”陸遜滿臉的殺氣,冷冷地說道:“張翼是糧草將盡、援兵無望才退走,我若引兵追趕,他慌不擇路時,一定會進城尋糧,我就在建始城中來個甕中捉鱉。”

  “丞相,該如何追趕?”胡綜和周魴終於明白陸遜之意,都想領兵前往。

  “你二人可各領五千兵馬前去。你們在追趕時,張翼必會有兵馬斷後。蜀軍弓弩佔優,你二人不可拚命追,只需遠遠地跟在他身後,不時襲擾其側翼。如此一來,張翼必會入城。”

  陸遜說罷,當即令胡綜、周魴領兵前往。

  在陸遜的“空城計”中,伏於城中的一萬吳軍由裨將軍周承、呂霸和呂睦統領。其中,周承是膽氣絕倫的前“奮威將軍”周泰的次子,呂霸和呂睦,則是智勇雙全的前“虎威將軍”呂蒙之子。

  胡綜、周魴追來時,二將按陸遜的指示,時近時遠,時左時右,主要以襲擾為主。張翼卻不敢大意,令兵馬遠遠地拒止追兵 。

  吳軍在追趕時,馬背上的幾名史官引起了胡綜的注意,周魴也注意到了身披甲胄,並且身型臃腫的劉閃。

  二人心頭無比激動,猶如發現了寶貝一般,立刻派人向陸遜報告。

  在這個時代,普通兵將在外征戰時,絕不會有史官隨行!陸遜根據胡綜和周魴的描述,也對那個“有史官跟隨”、“身形臃腫”的人很感興趣,立刻讓朱然引兵一萬前往建始。

  這支蜀軍行出三十裡,大軍停下休息時,劉閃突然改變了主意:他還是擔心會遇到武陵方向吳軍的阻截,不打算進入武陵郡地界。

  “張將軍,朕認為,我軍到達恩施之後,立刻改道往西,然後沿夷水而上,經利川、萬縣回到蜀中,這樣行軍,路程會更近一些。”

  “陛下,末將認為,此途實在不妥,變數太多!”張翼解釋道:“夷水一線道路難行,哪怕只有一千吳兵埋伏在隘口,我縱有五萬兵馬也難以順利通過。”

  張翼說得很委婉,在他看來,這五千兵卒就算全軍覆沒,這也是小事,陛下的安危才是大事。

  “陛下,我往南行軍則不同,雖然路程稍遠,但道路較為平坦。就算遇上吳軍阻截,末將哪怕豁出性命,也能保陛下上突圍,況且陛下身邊還有武藝高強的向將軍,這樣一來,可保萬無一失。”

  “報……”

  “陛下,張將軍:建始城四門大開,只有治所的百名舍吏把守四門;往南的恩施、宣恩和鹹豐仍示發現吳兵。”

  “繼續打探!”

  “諾!”

  休息半個時辰後,張翼令兵馬加快行軍速度,爭取在傍晚之前趕到建始。

  劉閃考慮到張翼常年領兵征戰,他在很多方面比自己有經驗,於是不再堅持走夷水一線返回。

  讓劉閃沒想到的是,僅僅是路線選擇一事,也被史官詳細地加以記錄,其間還加上了“禮賢下士”、“善聽忠言”等溢美之詞。

  其實,據《呂氏春秋·先識篇》記載,史官的存在可以追溯到夏、商、周時期。

  到了春秋時期,各國都設有大史、小史、內史、外史、左史、右史等史官。“大史掌國之六典,小史掌邦國之志,內史掌書王命,外史掌書使乎四方,左史記言,右史記事。”由此可見,春秋時期的史官的分工和職責十分細致。後世人熟知的司馬談、司馬遷父子就是漢代著名的史官。

  自古以來,帝王和史官幾乎處於對立面,一個要"自稱我長"、"掩惡揚善",一個要"直書其事,不掩其瑕";一個要文過飾非,一個要"君舉必書";一個要為自己樹碑立傳,一個要對後人"申以勸誡"。

  對於帝王們的言行,正直的史官都會詳細地記錄下來,也就是“君舉必書”,不管帝王"舉"得對不對,都要"直書其事",那怕有屠刀架在脖子上,也要如實地記錄,絕不能說假話。在封建君主專製下,史官們屢遭厄難,原因就在這裡。

  到了唐太宗李世民當政時,他開創了“皇帝左右史官”的先河,在此之前,史官的權利相對來說還是很大的,就算是皇帝也絕不能干擾史官的記錄。前陣子,魏國的多名史官突然暴斃的例子,在唐代以前幾乎很少發生。

  這裡隨行的幾位史官在記錄時,他們加上自己的溢美之詞,將劉閃“睡大覺”記錄成“養精蓄銳”,其實這也算不上說假話,因為他們來晚了20多天,“養精蓄銳”也是從向寵、張翼以及鞏志的口中所得。

  大軍行進時,先頭的幾名哨探陸續來報,建始城仍舊空虛,城內有少量的吳國百姓,並沒有大量吳軍入城的跡象。

  稍後時,又有探馬來報,建始城中的兵卒逃去無蹤,四門再無兵卒把守。

  眼看距離建始僅有十余裡,劉閃和張翼不容有疑,令兵士加快行軍速度。

  兵將們都明白,只有到了建始城中,才有可能弄到糧食,今日的晚餐才有著落。

  此時,胡綜、周魴按陸遜的指示,加大了襲擾和強度,追擊的吳軍離蜀軍的後隊不過2裡地,部分吳軍加快速度,試圖運動到蜀軍的兩翼和前方,大有阻截蜀軍進城的陣勢。

  在種情況下,就算劉閃和張翼不想進城,也會被吳軍逼入城中。

  五千蜀軍比預計的時間晚了半個時,終於在天黑前進入建始城中,待蜀軍全部進城後,四面的城門皆被關上。

  少時,城中響起一陣騷動和喊殺聲。

  胡綜和周魴擔心城中的吳軍有失,多次想率兵進入,皆被守衛城門的兵卒拒絕,二將隻得屯兵於四門。

  天明時分,城內的喊殺聲逐漸停止,城上的吳軍戰旗迎風招展,吳將呂霸、呂睦引一千兵卒,威風凜凜地立於城頭。

  北門,城門大開,十幾名吳兵筆直地站在城門口,胡綜和周魴見陸遜的“空城計”已經奏效,未等朱然的大軍前來,欣喜地準備入城。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