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三國:開局就死了諸葛亮》第344章 諸葛謹之謀
  滾滾長江東逝水,幾度夕陽紅。

  “弱者就要挨打”,這是亙古不變的真理。

  當然,弱者並非馬上就會挨打,這要看強者想不想打你。人與人之間是如此,國與國之間更是如此。

  長江之上,江水滾滾東去,不時有商船匆匆而過。

  抬眼望去,一條特殊的艨艟戰船逆流而上。

  船頭,矗立著一個身形單薄,年近七旬的老者,他手持符節,須發皆白,臉上帶著幾分滄桑和惆悵。

  這名老者,正是吳國當前的宛陵侯、豫州牧、大將軍諸葛謹。

  現在的吳國,西有即將東進的蜀軍虎視眈眈,北有司馬懿趁虛兵進九江郡。在吳國的揚州,東、南面皆是無邊無際的大海,吳國已經無路可退。

  此刻的劉閃,不用猜也知道諸葛謹來此的目的,他是想給身處夾縫、風雨飄搖的吳國尋得一線生機。

  兩國交兵,不斬來使。加之諸葛謹是大漢前丞相諸葛亮之兄,劉閃感其才能和忠貞,對其禮遇有加。

  入殿之後,未等酒菜齊備,諸葛謹就拱手說道:“陛下!今,司馬懿大軍南下,屯大軍於合肥,他看起來是謀我吳國江北二郡,實為對蜀不利。外臣懇請陛下明鑒!”

  諸葛謹即是謀略之臣,又是舌辯之士。

  諸葛謹所說的“司馬懿的企圖”,不論劉閃是肯定還是否定,都會被諸葛謹引到“吳、蜀聯盟”的話題上。

  劉閃不想被諸葛謹牽著鼻子走,為了斷絕諸葛的念想,他不動聲色地說道:“大將軍,自朕親政以來,我朝中君臣一心,將“複興漢室”視為最終的目標,不論司馬懿是否南下,這個目標都不會改變。”

  劉閃的話回避了“一統天下”或是“滅吳”的說辭,顧及了諸葛謹身為吳國使臣的的身份,但其野心已經袒露無疑。

  諸葛謹見劉閃並未上當,隻得說道:“陛下,現天下三分,魏強而吳蜀弱,魏國一直在籌劃著南下伐吳或伐蜀,蜀、吳兩國唯有聯盟方可圖存;近年來,蜀、吳兩國不斷地陷入摩擦,魏國大軍趁虛南下,陛下不可不防!”

  諸葛謹還是回到自己的話題,劉閃索性只顧飲酒,未置可否。

  “陛下,魏國若大舉南下,我吳國就算不敵,卻可暫時退守江南,依靠長江天塹與其對峙;魏國雖奪我九江、廬江二郡,卻未傷我吳國之根本。然而,魏國卻增加了一條平坦的伐蜀通道!正所謂唇亡齒寒,魏軍受阻於長江,大軍必會轉向西邊,對陛下來說,這可是後患無窮啊!”

  諸葛謹說的話確實有道理,這也是劉閃最擔心的事情。在劉閃看來,設法將司馬懿調回洛陽或南陽,這才是上上之策,不過很難實現。

  在劉閃看來,司馬懿大軍南下,必是覬覦九江、廬江二郡。

  對於蜀軍來說,就算拋開已經存在的“魏、吳聯盟”不談,僅從攻城掠地來看,蜀軍從吳國手上奪取這二郡比較容易,要從魏國手中奪取這二郡,則會難上加難。

  劉閃正是考慮到“魏、吳”聯盟,劉閃已經考慮過魏軍會沿長江以北的大道西進。與此同時,吳國也有可能沿長江以南西進,再加上吳國神出鬼沒的水師,蜀軍真是防不勝防。

  對蜀軍來說,這是最糟糕的境況,劉閃不得不有所準備。正因為如此,劉閃才緊急調回交趾郡的馬忠、霍弋和五萬無當飛軍,同時在蜀中征兵五萬以做後援。

  即使有了這些準備,魏、吳兩國將近三十萬的聯軍屯於揚州,蜀軍的東進戰略受阻不說,一不小心就會傷亡慘重,恐怕幾年也難以恢復元氣。

  “依大將軍之見,我該如何?”劉閃問道。

  至此,劉閃不得不進入諸葛謹設計好的話題中。

  “陛下,蜀、吳兩國素來交好,其間多有摩擦,但兩國間的聯盟仍佔主流。今,魏國大舉南下,對蜀、吳兩國皆有不利。外臣以為,兩國應該拋棄前嫌,暫且罷兵止戰,共同抗擊曹魏,方為上上之策!”

  諸葛謹說罷,劉閃始終默不作聲。

  劉閃已經做好應對魏軍西進的措施,但這畢竟是無奈之舉。在劉閃看來,如果雙方暫時罷兵,吳、魏兩國必會圍繞著合肥、壽春大打出手,自己坐山觀虎鬥,這也不失為一個好辦法。

  然而,對蜀軍來說,“坐山觀虎鬥”的最終結果,必須是吳軍獲勝,或是魏、吳兩敗俱傷,這才符合自己的最終利益。劉閃最擔心的,反而是吳軍戰敗:若是吳國戰敗,司馬懿必會率軍席卷揚州。

  司馬懿向吳國“借”九江和廬江二郡,此事劉閃並不知道;司馬懿已經有了取揚州的陰謀,劉閃也不知道。但是,不論劉閃知道與否,他肯定不能容許司馬懿先取揚州!
  這個道理很簡單,其實就跟九江、廬江二郡的歸屬一樣:蜀軍從吳國手中取揚州,要比從魏國手中取揚州容易得多。

  “想必大將軍也知道,盟約不過是一張廢紙。就算蜀、吳兩國暫且罷兵止戰,孫權必然對我有所防備。孫權必不敢撤走柴桑、武穴的兵馬!以吳國現有的那點軍力和國力,如何與司馬懿的大軍抗衡?”

  “陛下之言,確實不假!”諸葛謹坦然說道:“對吳國來說,西大門的武穴、柴桑絕不能有失,我皇必會以重兵把守。想必陛下已經知道,我國正在征召一支十萬人的新軍,我很快就能集結十五萬大軍與司馬懿作戰。只要蜀、吳暫時休戰,我定能擊退司馬懿!這對蜀、吳兩國皆有利。”

  諸葛謹並未提“聯盟”二字,他從兩國利益出發,隻用了“休戰”二字,這已經反應出兩國勢如水火的境況。

  “在朕看來,就算我與吳國暫且罷兵,就算我全軍退出江夏,吳國也勝不了司馬懿!原因很簡單:魏國在西面的潼關、武關駐有重兵;在南陽郡也駐有重兵,我無法從這兩個方向調回司馬懿!大將軍所言之“共同抗曹”,這很再難實現。”

  “唉!現在的吳國,國力衰弱,早已今非昔比!”諸葛謹長歎口氣後說道:“不瞞陛下,這幾日,我吳國朝堂一直爭論不休,鑒於蜀、吳兩國勢同水火,魏軍又勢大,朝中眾臣皆向陛下上表,紛紛建議向魏國稱臣納降!唉!大廈將傾,國之將亡,以老臣一己之力,實在難以力挽狂瀾……”

  諸葛謹說著,突然掩面涕泣不止,此情此景,見者無不動容。

  此時,劉閃卻不為所動,手中的酒碗即沒送到嘴邊,也沒有放下。

  劉閃正在苦思諸葛謹的本意,特別是諸葛謹提到朝中眾臣皆在請降,這又是何意?

  直覺告訴劉閃:諸葛謹肯定知道吳、蜀聯盟難以修複,他來此意欲何為?絕不是痛哭流涕這麽簡單!
  “唉……罷了!罷了!”諸葛謹起身向劉閃請辭:“外臣一生致力於蜀、吳兩國之聯盟,奈何世事變幻無常。今,吳國大勢已去,再也無力逐鹿中原,外臣告辭!告辭!”

  一葉孤舟順江而下。

  建業。

  所有人都在等待諸葛謹出使的結果。

  在孫權和文武眾臣期待的目光中,諸葛謹叩拜後自信地說道:啟稟陛下,阿鬥之意,臣已探明,我可按計而行!”

  “甚好!”孫權欣喜地說道:“我大吳的興亡,在此一搏!就請陸丞相和大將軍依計而行!只要能退魏、蜀兩軍,朕重重有賞!”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