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三國:開局就死了諸葛亮》第489章 兩路出擊
  不論是魏國還是大漢,就算從未到過雍州的吳國舊將也知道:在長安以東,東北有潼關,東南有武關;若漢軍取了潼關,可沿著黃河流域往東直取洛陽;若取武關,亦可沿著武關道往東南而下,直入南陽郡。

  然而,這兩座關隘易守難攻,魏國自有重兵把守,絕非一朝一夕可以攻取。當然,即使取了潼關,黃河沿途深溝萬壑,魏軍處處皆可設防,處處易守難攻,大軍很難東進直取洛陽。

  如今,薑維和鄧艾相持於淮水,縱然東線大軍突破魏國的淮水防線,北上佔領廣闊的平原地帶,若要西取洛陽,仍會面臨著“天下第一關”的阻礙,仍會面臨三萬魏騎的威脅。

  所以,以現在的形勢來看,漢軍若要攻取洛陽,最合理的路線就是中路:出襄陽,北取宛城,然後沿東北而上取葉縣,再折向西北取洛陽,這是繞過虎牢關的最佳路線。

  可惜的是,這一路看似空虛,此時卻有滿寵的十萬大軍駐守。去年,燒戈、李球二將引著騎兵從此路繞回襄陽之後,司馬懿給滿寵增派了三萬騎兵,牢牢把守著方城和葉縣。因此,要想從此路進兵,必須擊敗滿寵和魏國的主力騎兵,極為不易。

  正如司馬懿預計的那樣,唯有騎兵才能擊敗敵方的大隊騎兵。而此時,漢軍的主力騎兵卻在雍州!當然,這也是不得已而之:在前幾年,漢軍的主攻方向是東面的吳國,在兵力不足的情況下,只能以主力騎兵鎮守關中平原,再以襄陽之險阻止魏國南下,從而集中主力步卒與吳國決戰。

  此時,天下二分,漢軍若要北上伐魏,最大的威脅就是魏國騎兵,司馬懿卻狡猾地威脅著關中,使得漢軍的主力騎兵不敢輕易調往襄陽和淮水。

  ……

  兩日後,成都,華鳳樓。

  此時,華鳳樓並無黃梅戲上演,正是難得的清靜之所。

  “陸兄,奉陛下和大將軍之命,我將在半月內兵出漢中。想要與陸兄一同看戲,不知要等到何時了。”

  “諸葛兄,何出此言?”陸遜倒滿酒後笑道:“諸葛兄此次領兵北上,有朱然、丁奉、張承、胡綜、張梁、甘瑰、呂翼、羅蒙等人助陣,加上大散關和長安的王平、馬岱、趙統、牛金,兵力已近十六萬,可謂兵強馬壯,猛將如雲。不出一年,我定與你相會於宛城,咱有的是時間看戲,哈哈哈!”

  “陸兄,我大漢步騎兵和水師共計四十余萬,從大將軍的部署看,他很可能將主力放在雍州和宛城,這……似乎有些不合常理吧。”

  “魏軍的主力看似集中在雍州和淮水,實則,司馬懿最擔心的卻是宛城。宛城若失,我大漢的步、騎兵北上就暢行無阻,洛陽亦難保。”

  “不錯!”諸葛謹肯定地說道:“當年,孫權與魏國鏖戰於淮水,所圖者,乃北進之水道。淮水發兵,龍遊入海,魏國的東部平原無險可守;然,此路水軍雖能佔得大片土地,卻易受阻於黃河與虎牢,待到魏國騎兵一到,所佔之地極易得而複失,不能久也。”

  “司馬懿令鄧艾屯重兵於合肥,擺出與我決戰的架勢。可惜我大漢的兵馬仍有不足。若我沒猜錯,大將軍必會以虛就實,令我引大軍從襄陽北上,與諸葛兄兩路夾擊,打通武關之道,與你會師於宛城。”

  “陸兄,此言差矣!莫非你也跟大將軍一樣,認為我只能取武關,而不能取潼關?”諸葛謹不以為然地笑道:“我若取了潼關,就可與襄陽之兵夾擊宛城;當然,也可以襄陽之兵拖住宛城的魏軍,由我沿黃河直取洛陽,為何一定要從武關道繞行?”

  “潼關乃三秦鎮鑰,四鎮咽喉。南依秦嶺,有禁溝深谷之險;北連渭洛,匯黃河抱關之要;西面又有險峻的華山為屏;唯有東面,山峰連接,谷深崖絕,中通羊腸小道,僅容一車一騎而行,要取潼關入洛陽,誠為難矣。”陸遜說罷,無奈地笑道:“不過,想取武關也不易啊!魏國也能在武關處處設防,阻你兵進南陽。”

  “確實如此!”諸葛謹點點頭說道:“大將軍在密信中,令我北出漢中,其戰略目的只是“拒魏軍於潼關、武關以東”,並未提到要攻取這兩座關隘。由此看來,你想兵出襄陽,與我相會於宛城,不過是咱倆的空想而已。”

  “我看未必!”陸遜鄭重地說道:“想必大將軍也知道,就算他戰勝鄧艾破了淮水,縱有數千戰船相助,若缺乏主力騎兵坐鎮,他也不敢輕易北上去破虎牢關;同時,正是因為沒有主力騎兵,我在襄陽的大軍受到魏騎之威脅,也不敢輕易北上;此刻,大將軍令你去往雍州,絕不會是“東拒魏軍”這麽簡單!”

  諸葛謹思索著陸遜的話,過了很久才謹慎地說道:“陸兄,我只是一個降將,數敗於薑維。縱得陛下賞識封了個三公將軍,竟會被大將軍如此看重?”

  “諸葛兄,切不可妄自菲薄。”陸遜正色說道:“大將軍調你去往雍州,這是我對魏作戰的關鍵節點,大將軍對你,可是寄予了厚望啊:若你取守勢,要在缺少騎兵的情況下力保關中不失;若你取攻勢,則要盡快打通武關道,使我雍州的騎兵能迅速兵進南陽。”

  “陸兄,你此論甚高啊!雍州的戰局,關系到我主力騎兵的動向,也與襄陽和淮水的進退密切相關。我初降大漢,卻被賦予如此大任,內心甚是惶恐啊!”

  “諸葛兄,羊祜雖是小將,他卻與鄧艾一樣,獲得司馬懿極大的賞識,年紀輕輕就被賦以重任,絕對不能小視;魏將蔣濟,富有謀略,常以隨軍軍師的身份出現在軍中,也常在司馬懿身邊出謀劃策,更不可等閑視之。”

  諸葛謹點點頭,陸遜繼續說道:“再過幾日,若陛下和大將軍未有任命,我將主動請兵去往襄陽,希望與你兩路出擊,合力打通武關道。”

  “陸兄,若能打通武關道,兩軍會師於宛城,對我漢軍的北伐助益甚大。然,你我皆與滿寵數次交戰,各有勝敗,不知陛下和大將軍……能否以重任相托。況且,此刻鎮守襄陽的魏延……恐與你不睦,陸兄勿要強為啊!”

  聽了諸葛謹的話,陸遜很是顧忌:此時的陸遜與魏延相同,兩人都是“三公”將軍。不過,在眾人看來,魏延的驃騎將軍是靠著戰功一步一步升任而來,而陸遜始終是個降將,面對漢軍少有勝績,其聲望肯定比不過魏延。

  另外,魏延早就放出話:他對中路,也就是襄陽這一路的領兵權志在必得。據說是幾年前在大散關時,劉閃親自給他承諾過。

  其實,陸遜和諸葛瑾並不知道:薑維發往成都的密信中,他不僅讓諸葛瑾兵出漢中,也有讓陸遜兵出襄陽的部署。劉閃正是考慮到魏延的性格,擔心他與陸遜多有矛盾,這才遲遲沒有下令。

  在劉閃看來,薑維已經做好了三路北伐的部署:他將西路的領兵權交給諸葛瑾,中路的領兵權交給陸遜,自己負責東路的淮水,這確實是最佳的北伐方案。

  然而,薑維雖然足智多謀,他卻忽略了心高氣傲的魏延。

  兵將之間若有矛盾或不和睦,輕則影響某場戰鬥的勝敗,重則影響整支部隊的勝敗,最終也可能影響全局。

  ……

  宣室殿。

  “襄陽這一路,不知費大人有何建議?”劉閃問道。

  “陛下,若是微臣沒有猜錯,大將軍必是傾向於陸遜吧!”

  “確實如此!”劉閃也不隱瞞,把薑維的密信遞給費禕。

  “陛下的意思,是讓微臣從中斡旋?”

  “不錯,朕正是此意。”劉閃點點頭,滿心期待地說道:“當年,諸葛丞相北伐期間,魏將軍與楊長史多有不睦,全靠費大人從中調和,這二人才能暫時放下分歧,共同對敵;眾所周知,魏將軍戰功卓著,有勇有謀,但要統率全局,獨擋一面,朕以為,還是陸遜更加適合。”

  “陛下所言甚是!這中路領軍之職,魏延志在必得。若交由陸遜統領,魏延必然心生不滿,也難以聽從陸遜之調遣。”費禕稍稍思索後說道:“陛下,若要解決這個問題,其實也不難。”

  “哦?不知費大人有何建議?”

  “陛下,只需將中路大軍的領兵權,暫時交由微臣掌管,一切問題,皆可迎刃而解。”

  “此法甚妙,那就有勞費大人往襄陽一行!”劉閃秒懂了費禕之意,欣喜地說道。

  “陛下放心,微臣定不辱命!”

  有費禕出馬,劉閃自然放心。

  以費禕的官職、名望以及他在軍中和朝中的資歷,若中路交由費禕領兵,魏延雖有不悅,卻不會有強烈的抵觸或反對情緒。屆時,費禕再尋找合適的機會,以大家都認可的方式,正式將領兵權轉交陸遜,魏延也就無話可說。

  ……

  興漢五年(公元240年)三月,經過半年多的休整和籌備,興漢將軍諸葛瑾、大司馬費禕,各奉詔令,出兵北伐。

  當日,北上、東進的兩路漢軍延綿數十裡,沿途相送的百姓人山人海,北伐將士個個豪情萬丈,鄭重地許下了“不複中原絕不歸”之誓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