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軍根本沒法在這種野外與明軍作戰,尤其是小股清軍在遇到小股大明近衛軍時。
因為清軍的單兵戰鬥力已經大大落後於近衛軍。
所以,往往清軍一遇到近衛軍就只有逃命的份,哪怕是一小股清軍遇到的只是一個近衛軍,也最多只是將其逼退,而不能將其消滅。
而也因為這樣,清軍屠掠附近村落的行動變得越發的艱難。
尤其是到後期近衛軍利用他們在軍隊中學習到的百姓動員方法,用幫忙勞動和購買農產品的方式或直接用錢惠濟的方式獲得當地民眾的支持與當地民眾熟絡以後,清軍想靠屠掠當地民眾獲得給養就顯得更加困難。
甚至許多百姓開始主動給近衛軍當其向導和哨探,將哪裡有清軍的動向都能很快地告知給近衛軍。
近衛軍第五鎮的官兵在入川前就做了入川的準備,學了些方言。
而且在組建近衛軍第五鎮時,大都督府就刻意讓近衛軍第五鎮盡量以川籍黔籍湘籍鄂籍官兵組成。
所以,近衛軍第五鎮在入川本就對這一帶的地勢風俗要更比清軍容易代入,且也更容易跟當地百姓打成一片。
近衛軍第五鎮因為漸漸獲得了當地百姓的支持。
而清軍又因為不注重軍紀使得他們一下子就毫無生存之地。
所以,許多清軍接二連三的被主動尋上來的近衛軍予以殲滅。
連豪格和羅洛輝的清軍主力都遭摸上來的近衛軍合力攻擊過數次,逼得他們不得不立即逃走,有時候還得連夜逃走。
數日後,豪格也不知道自己現在身在何處,他身邊除了羅洛輝和孫可望這些人,也就只剩下不到千來人。
而且豪格感到非常饑餓,但偏偏他們已經沒有任何辦法去外面靠屠掠百姓來維持自己的軍需。
所以豪格現在非常苦悶,他甚至在午夜時分也會忍不住哭泣:“本王想回家!這裡太可怕了。”
好在這個時代的四川還有比較多的野獸,如老虎豹子什麽的,而豪格身邊的許多生女真本身就是當地優秀的獵手。
所以,他們也就還能靠捕殺野獸為生。
但為了不被明軍發現,他們不敢燒火,只能吃生肉。
因此,豪格這些人漸漸的和野人已經無異。
陳子龍見此懶得再親自指揮剿滅清軍的事,隻將進剿大獲山一帶豪格部清軍殘余勢力的任務交給了杜亭松和他的警備營,而他自己則帶著李定國趕回重慶,準備迎駕他們的皇帝陛下朱由檢。
另外,樊一蘅則依舊率曾英、劉文秀、白文選、馬唯興各部繼續北上,並相繼攻克少量清軍留守的蒼溪、劍門關、昭化、利州衛、朝天關,然後一路進入漢中的七盤關。
在大明大舉北伐前夕,清軍已經徹底失去南下進攻甚至是局部進攻的能力。
肅親王豪格和僖郡王羅洛輝還有孫可望等清軍殘部已經和外界徹底地失去了聯系,在時隔半月後,備受疾病、野獸襲擊、饑餓、炎熱等困擾的他們不得不主動衝出了山來。
而也因此豪格、羅洛輝、孫可望三人迅速被在外面等候已久的明軍近衛軍所活捉。
……
與此同時,在豪格、羅洛輝、孫可望三人被活捉後的一天。
朱由檢也剛剛抵達重慶。
陳子龍和前大學士王應熊等早已在此等候已久。
待朱由檢一上岸,就在重慶府一眾官紳的迎接下住進了王應熊在重慶的別苑。
現在的朱由檢權勢大到沒邊。
畢竟如今的他親掌著近二十萬近衛軍的兵權。
已經沒有任何人敢挑戰他這個皇帝的權威。
所以,朱由檢想去哪裡巡視也沒人敢阻攔他。
朱由檢來四川巡視是決定在這裡開啟北伐他的北伐序幕。
因為從四川北上便是陝西,而東進便是湖廣,是西南地區聯通南北的一個重要樞紐。
偏偏這裡還有最後一支沒有招撫的農民軍政權以及最後一支還在南侵的清軍生力軍。
所以,朱由檢必須來這裡居中調和,爭取在北伐前夕讓這一帶安定下來,以避免將來北伐時,這一帶又生出大亂。
但讓朱由檢欣喜的是,他剛到重慶,陳子龍就告訴他清軍豪格部已經被明軍打得大敗,並被圍在了大獲山一帶,張獻忠也已經陣亡,而其四個義子有兩個已經攜其部歸順朝廷,一個陣亡在抗清前線,一個則投降了清軍。
“如此甚好!宣李定國來見朕。”
雖然在這個時代對於其他人而言,李定國不算什麽了不起的人物。
但對於朱由檢而言,作為穿越者的他,自然知道李定國對於這一段歷史有多麽重要,在歷史上被封為晉王的他是華夏最後一位能連挫清軍的名將,也是一位差點讓大明翻盤的名將,甚至打得讓順治都想放棄西南五省。
因此,朱由檢對李定國是一直敬佩的,也一直念念不忘。
而讓朱由檢沒有失望的是,陳子龍真的成功招降了李定國。
“臣李定國見過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李定國一見到朱由檢就行起了大禮。
此時的李定國還很年輕,才二十七歲,相貌堂堂,朱由檢看了後倒也不得不承認大明將來是不缺一統全球的統帥的。
也因此,朱由檢對隨同一路作為身邊顧問處理西南軍務的秦良玉老將軍問了起來:“秦老將軍,你看此人如何?”
秦良玉笑了起來:“聞名不如見面,想不到當年給我們川地官軍造成如此大麻煩的李定國竟然是俊小夥子!”
原來的歷史上秦良玉本該已經病逝,但這一世因為朱由檢很早就把她征召到了淮安負責軍官培養,並以國醫精心護理之,所以使得秦良玉已經還身體健朗,沒有像原來歷史上因為國破家亡而懷恨去世。
朱由檢聽秦良玉這麽說也笑著點了點頭。
朱由檢在重慶沒待多久,就得知了豪格等被活捉的消息,也因此,朱由檢立即下旨讓人把豪格等人抓到重慶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