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三國:小喬,把你姐叫進來》第886章 諸葛來信,孫權認罪?
  包括長江董襲軍、南部胡綜兩軍在內,孫權此戰共出動軍力十一萬人。

  張遼所部,北面朱靈守軍六千人、宛陵守軍七千人,連帶南面於禁在內,共兩萬余人。

  這重要嗎?

  這不重要。

  人們只會記住:擊垮孫權部,兩次差點要了孫權命的,不過是那數百人而已!

  以驍勇善戰著稱的孫家人,帶著十萬大軍,讓人幾百人給懟了回來,連命都差點丟在那。

  孫權出手前氣勢有多囂張,現在就有多丟人——不對,更甚!

  敗軍後,吳國內除了畏懼張遼之外,便是一片唏噓。

  反周野的人人自危,中間派開始琢磨其他出路,反孫權的人,無疑更加堅定。

  孫權憑借平衡術穩住的江山,統治根基大為動搖。

  傷員回來後,民間更是謾罵聲一片。

  “說的好聽,結果打仗不行,做人也不行!”

  “要武略沒武略,要仁義無仁義,這算個狗屁王!”

  “十萬人讓七八百人打的抱頭鼠竄,著實丟人……”

  外面罵聲一片時,孫權傷勢依舊很重。

  但為了穩住局面,他拖著傷體主持工作。

  得知張遼將傷員送回時,憤怒不已:“其心可誅!”

  當他掃向下方時,發現人少了一片。

  “魏通呢?”孫權問道。

  張昭沉默不語,以目視孫權。

  看我幹嘛?看你麻痹……孫權正在氣頭上,吼道:“魏通呢!?”

  “大王。”張昭沒辦法了,道:“死於丹陽。”

  孫權:……

  我不想說的,自己硬要提……張昭默然退下。

  眼神猙獰變幻後,孫權忽痛哭起來:“害諸臣喪命,孤之過也!”

  “此戰飲此痛敗,使吳國名聲掃地,孤怎敢以殘軀求活?”

  言罷,抽出佩劍,就要自刎。

  “大王不可!”

  眾人很配合,連忙上來奪劍。

  進入表演模式,說明孫權腦子還是很清醒的:現在最大的問題,是穩定內部人心。

  現在吳國之內,想砍自己腦袋去將功贖罪的,只怕不少了……

  略作思索後,孫權有了主意:他得徹底把各大族捆綁死!

  這有可能嗎?
  有!
  “經此一戰。”

  沉默中,孫權再度開口,眾人不敢打斷,側耳傾聽。

  “足見周雲天兵將之強勁。”

  “倘若他興兵來伐,九郡之地,只怕要淪為齏粉。”

  眾人大驚:本來士氣就跌的慘,這時候還說這話?
  “周雲天從不寬容叛徒!”

  終於,孫權說出了他最想表達的:

  我雖然菜,但你們只能和我抱團取暖;

  一旦讓周野打過來,大家都得死!
  這些人反了孫策,扶持孫權對抗周野,不就是叛徒嗎?
  而依照周野眼裡不容沙的性格,再加上沒必要妥協的實力,吳國一旦被破,他們哪有活路?

  眾人心頭一凜,齊齊彎腰:“誓死追隨大王!”

  這樣的手段還遠遠不夠……等尋找其他方法震懾他們……孫權輕輕點頭,扯開了話題:“周公瑾那邊,如何了?”

  “之前我得到消息,周瑜與夏侯惇滿寵等人戰於奉高以東,大勝。”張昭道。

  氣氛再次沉了下去。

  孫權那張臉也如同一潭死水。

  自己以強擊弱,跌這麽大的跟頭;周瑜卻節節推進,這讓吳國人怎麽看?
  周瑜兵勢越勝,對自己的威望打擊就越大!

  對付不了周野,我還收拾不了周瑜?……孫權眼中,殺氣一閃而過。

  如果除掉周瑜等人,正好徹底吃下孫策舊部,那自己實力將再不跌反漲。

  威望,也將一波拉回。

  “機會,便在此中!”孫權心思堅定下來。

  “大王。”

  恰此時,顧雍自外而來:“泰山戰事有變。”

  “元歎請講。”

  “北面曹昂董昭向北海進軍,濟南方向李典率軍南下攻周瑜,以策應夏侯惇。”

  “周瑜受其壓力,或會退兵!”

  聽到顧雍這話,張昭當即松了一口氣,道:”當催促魏王,速以兵平亂黨。”

  孫權望了他一眼:“魏王平的人,與孤有多大好處?”

  “這……”張昭無言以對。

  “再則,周公瑾外柔內強,未必會輕易服輸!”

  孫權冷哼一聲,道:“傳孤令,於吳郡陽羨、烏程,下邳東城一帶增兵,嚴防周軍來襲!”

  守家,那是為了保命,眾人積極性還是相當之高的。

  張昭拱拱手,轉身而出。

  “報!”

  又有人來:“稟大王,諸葛亮來信。”

  “諸葛亮?”孫權眉頭一皺:“他是周雲天心腹,來信作甚?”

  “諸葛亮受命至揚州,據說帶來了許多錢糧。”來人道。

  在場的文武,都心頭咯噔一聲。

  帶了錢糧來……這是要搞事情啊!

  “拿來!”

  孫權親自打開了那封信:

  “汝父文台,討黃巾、伐董卓,英名達於四海,本為漢室棟梁,卻遭紹與徐州、吳會各族所謀害。”

  “周王仁慈,馬躍千裡,救你孫氏老小脫難。”

  “吳侯(伯符)感於恩義,從王製四方。數年以來,袁術、劉表、烏丸等皆平、呂袁亦至末路,天下已見祥端,百姓將脫水火。”

  “爾聽讒言,心懷貪念,外聯曹操,內害兄長,陰謀登位;以至功臣殞命、天下再亂!”

  “從袁紹之命、聯叛亂之族登位,是為背父不孝!”

  “以九郡之地聯四賊反周王,是為忘恩負義!”

  “謀兄登位,絕情絕義,世人不齒!”

  “使將安之天下再亂,罪莫大焉,是為之大不仁!”

  “爾身負諸罪,不思懺過!反自持擁殘暴之徒,欲逞貪心於揚州,興十萬之眾折於八百,定為青史笑談。”

  “夫據道討淫,不在眾寡。”

  “昔光武創跡舊基,莽以強旅四十萬,被破於昆陽之郊;今你以十萬之眾,慘敗於丹陽——此有道之勝無道也!”

  “周王奉詔平天下,萬眾歸心,據南洛督天下;部有百萬,據正道而臨有罪。”

  “爾負罪小輩、弱戰之徒,以盜取彈丸之地,亦敢自取死路耶?”

  “今亮至揚州,正為奉命調兵,以梟爾首!”

  “念及文台、伯符於大漢之功,夫人與我主之情,寬以待爾。”

  “信至之時,倘若有悔,未遲!”

  “執迷不悟,命隕於刀劍之下,名落於萬世唾口!”

  孫權閱信畢,大怒!
  大怒之後,他卻很快鎮定下來,做出一件驚人之事:
  懺悔!

  他接受了諸葛亮的譴責,並且給諸葛亮回信:表達悔意,希望諸葛亮向周野傳達他的意思,給他一個機會!
  在信中,孫權說了自己身不由己,還言此事另有內情。

  以哭訴的口吻,表達自己被人挾持,一切非自己所願。

  只要能夠贖罪,使吳國之地再歸漢土,天下歸一之後,他可自刎謝罪。

  信不經由他人,而是他親筆所書,寫的言情意切。

  寫下這封之後,孫權當即派心腹給諸葛亮送去。

  同時,他又寫了一封信——給孫賁的信!

  孫賁孫輔是親兄弟,和孫策孫權是堂兄弟。

  幾兄弟之間,孫賁年紀最大,資格也最老。

  孫策還小的時候,他就在孫堅手下擔任重要職位。

  孫堅死後,孫策繼位,對於這個能力極強的堂弟,孫賁自然盡心輔佐。

  孫策再死後,孫賁便和周瑜那一片人走到一塊去了。

  孫權打仗不行,摸內部關系還是有一手的,他很清楚一件事——孫賁對徐琨是不服的。

  孫策沒了,就算挑個人出來領導,那也已經該是我們孫家人,憑什麽讓你來摻一手?
  他服周野,但不服徐琨。

  而孫賁的巨大價值,是在於他對東海和琅琊的掌握能力。

  知道內情的孫權,一直沒有放棄爭取孫賁,說辭還是一樣的——身不由己!
  暗示對方,自己無法擺脫身後的力量。

  而這一次,他將利用諸葛亮的信,將孫賁徹底拉攏過來。

  “弟進丹陽飲敗,諸族與賊亦受重創。”

  “諸葛來信,我已明言此事。”

  “願請兄來起事,使局勢再複清明!”

  大哥你快來吧!

  我身後的力量遭受了慘重打擊。

  諸葛亮來信了,而且他大概率會發兵過來。

  你趕緊過來,到時候幫助我解決挾持問題,從內策應諸葛亮。

  闡明陣營和打算之後,再就是利益了:

  “此功之大,何人能比?”

  憑這一手,你還壓不住徐琨?
  “事成之後,願兄於周王前再明真相,替弟苟全殘軀!”

  咱們都姓孫,都是自己人,我相信你會幫我——這是對自身利益的訴求。

  兩封信,都被送了出去。

  丹陽。

  諸葛亮是奉命趕來這裡的。

  一是給張遼統計大功上報。

  二是開始統籌兵馬和進攻所需之物。

  打大仗消耗是很大的,而諸葛亮最強的就是這裡——你在前線盡管浪,後面要啥我都能給你調度好。

  收到孫權來信後,他沒有急著處置,而是給周野送了去。

  徐州。

  “縱有三面之敵,我們也可以分兵拒之,何須退兵!?”

  孫輔年輕,性格比較衝動,不甘心就此放棄連續的勝利。

  他主張分兵對抗,截住李典、曹昂的援救部隊,繼續出擊夏侯惇。

  “泰山為兗州後方門戶,一旦奪取泰山成功,兗州人人自危。”

  孫賁亦點頭,讚成了自己弟弟的提議:“值得冒險!”

  “孫仲謀新敗,他失人心,我們便得人心,確實是用兵之機啊。”張紘說完,看向了徐琨。

  徐琨沉吟片刻,望向周瑜:“公瑾,你力主退兵,定不是怯戰吧?”

  周瑜搖頭,沒有過多解釋,只是道:“長驅直入,泰山難破,敵人兩面有援,此其一。”

  “便是擊破泰山,夏侯惇、李典、曹昂等人依舊可以挾生力之軍,退守濟北、魯國之地,我等再進乏力,此其二。”

  “冒覆軍之險,奪一郡之地,非明智之舉。”

  周瑜的意思很清晰:不能挫敗對方的軍力,在曹操底蘊遠強於自己的前提下,一城一地之攻取,毫無意義!
  孫輔急了,道:“照你的說法,咱們攻一通泰山,那是白費力氣了?”

  “也不全然。”魯肅搖頭,道:“威脅了曹操,使他不敢向冀州添兵,策應了大王。”

  “真要退兵,還是先請示大王?”程普問道。

  “當退速退,遲則生變!”周瑜異常堅持。

  眾人都微微皺眉:這和他平日的風格出入極大。

  別看周瑜生的面白人帥,平日裡看書彈琴,但內心絲毫不懼戰,反而進取之心極強。

  如今張遼挫敗孫權,從大勢上來說是極好的進攻時機,一向主戰的他怎麽又要退兵呢?

  以往有事不決,周瑜都主張詢問自己老哥,而這次竟然否掉此事,又是為何?

  “坐看戰機淪喪,我不同意!”孫輔依舊是一根筋。

  “務必撤軍!”周瑜態度更堅定。

  徐琨無奈,道:“再考慮一日。”

  等到散會,太史慈忍不住問道:“公瑾,你難道真的要放棄泰山,就回去死守等大王來援?”

  周瑜搖頭:“自然不是。”

  “那是為何?”

  “夏侯惇加上援軍,圍繞泰山之地共有曹軍十余萬人。”

  “只要這十余萬人還在,即便我們奪下泰山,也極難守住。”

  時間一長,依靠區區數郡之地的錢糧,根本支撐不住這樣的軍事行動。

  “所以……”周瑜說到一半,停了下來。

  “所以怎樣!?”這可要把太史慈急死了,一把抓住了他的手腕。

  “暫不可多說,恐隔牆有耳。”周瑜一笑。

  身旁的魯肅,眼中有沉思之色……

  另外一頭。

  “也不知道公瑾葫蘆裡賣的什麽藥。”

  “之前主戰的是他,如今主退的又是他!”

  “大哥,明天無論如何,你一定要堅持進兵。”

  “咱辛苦了這麽久,不能白費啊!”

  孫輔拉著孫賁狂噴唾沫。

  “放心吧。”孫賁點頭:“即便要退兵,也要先請示大王。”

  “嗯!”

  別了弟弟,回帳的孫賁,突然收到了一封密信。

  燈光中,帳內一道人影時起時坐。

  直到凌晨,燈方才滅……

  次日,再議退兵之事。

  徐琨很困惱,主進者多,但周瑜態度又異常堅決……

  “我同意公瑾的說法,退兵。”

  就在雙方即將再度展開爭執時,孫賁石破天驚般的站了起來。

  孫輔呆呆的看著自己親哥,半晌才道:“大哥,你說什麽?!”

  即便是提議退兵的周瑜,也是一時難以理解。

  沒搭理自己弟弟,孫賁接著道:
  “我讚成退兵。”

  “並且,我要率部去吳會。”

  “什麽!?”眾人大駭。

  “你瘋了!?”孫輔失態。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