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農門狀元》第356章 皇帝要親征
  羅先生和董月明都在守著七郎,見他醒來第一件事又要進佛堂,也沒有阻攔,隻擔憂地跟著他。

  七郎跪的時間長,又剛剛醒來,雙腿酸痛,但心中有執念支撐著,也就忘了身體上的痛。

  圓通的那一盞命燈,籠罩著一層淡淡的光暈,而燈芯似乎又已經熄滅了。

  “先生,師姐,你們看到光了嗎?”七郎聲音沙啞地問。

  羅先生和董月明面面相覷,他們只看到一盞熄滅的燈。

  七郎認真看著他們:“我看到了,你們一定也看到了!”

  他大大的眼睛還有黑眼圈,卻是不容置疑的執著。

  羅先生大略猜到這盞燈有什麽特殊的意義,雖然他沒看到光,也不能再打擊七郎,安慰:“或許有吧。”

  董月明也說:“有。”

  七郎長長地舒了口氣,笑道:“我就知道!哈哈!我就知道!”

  ……知道什麽!他又不肯說了。

  如果圓通是以死改換身份,從此海闊憑魚躍,那他不應該拆穿。

  他對著佛像雙手合十,默念:“多謝佛祖保佑!”

  心情放松了一些,就感到餓了,七郎腳步虛浮地跟羅先生和師姐出去用膳。

  興國寺的和尚們跟七郎都是熟悉的,見他終於想通了,也都為他高興。

  齋堂的大和尚普光曾經和七郎一起在萬年縣衙大展神通,算是有交情的了。

  他端了一碗熬出米油的糜子粥,笑道:“小師叔先墊一墊。”

  七郎點點頭,大口大口地吃了……這個時候也顧不上別的,先填飽肚子再說。

  然而他隻喝了一碗,羅先生就不準他多吃了,說怕暴飲暴食傷了胃。

  剛吃完東西,聽人來報,皇帝派人給他送來了一批滋補品。

  七郎嚇了一跳,做出火藥和鐵殼地雷,都隻賞了一些帛。現在他什麽都沒做,就給他送補品?
  羅先生眸光閃爍,暗暗歎了一口氣……皇帝真正想賞賜的,或許不是七郎,可那個人已經沒了。

  人死如燈滅,人人都說圓通死了,那麽“圓通”就必須是死了。

  晉王跟著送賞賜的小黃門一起來,看到七郎時挺震驚的。

  雖然睡了一覺、又喝了一碗粥,七郎的神色還是很憔悴,黑眼圈還在,臉色蒼白。

  七郎恭恭敬敬地給晉王行禮,感謝晉王來看他。

  晉王抬了抬手,歎道:“從前聽你論過生死之事,你勸人的時候明明很通透,知道人死不能複生,死亡是以另一種方式存在,如何自己又看不破呢?”

  七郎苦笑:“渡人容易渡己難。”

  勸架的人都是說“算啦,算啦”,輪到自己的時候,打紅了眼五頭牛都拉不住。

  晉王看到這樣的七郎,卻覺得很親切。

  人皆有七情六欲,看不破的才是俗人,才有人情味。

  他叮囑七郎先留在興國寺調養,衙門的事會有人處理,不用擔心。

  七郎現在真的覺得很疲憊,既然晉王都準了他的假,就索性留在興國寺休養。

  羅先生和董月明不宜在寺中久留,安慰了七郎幾句,一起離開了。

  七郎回到興國寺僧人的寮屋,這間是他和圓通住的。後面就是圍牆,他們曾一起翻牆出去烤肉。

  想到自己騎在牆頭上下兩難的樣子,他不由得露出了懷念的笑容。

  圓通師兄肯定還活著!不知是在新羅,還是去了別的地方呢?
  不管怎麽樣,總要親眼看一看才安心。

  ……在他內心深處,不願意相信另一種可能。

  七郎在興國寺休養了幾天,就按捺不住地回了城。

  軍器監和晉王府的同僚、國子監的同窗們都熱情地歡迎他回來,讚歎:“我們果然沒認錯人,阿全是個重情重義之人!”

  七郎真的沒想過借此邀什麽名聲,他當時都急壞了,全都是近乎本能的行為。

  這一次算是無心插柳柳成蔭了。

  可他並沒有為此感到得意,他寧願這是一個噩夢,醒來之後圓通已經回來了。

  七郎積極地打聽出征高句麗的事,想著能不能主動請纓隨軍出征,可朝廷還沒有定下來。

  最核心的爭議是,皇帝有親征的意向。

  諫議大夫褚遂良等大臣予以反對,認為這是高句麗、百濟和新羅狗咬狗,我朝靜觀其變,沒必要插手。

  而且皇帝乃一國之君,更沒必要以身涉險。

  ……其實褚遂良是覺得,陛下你已經不是年輕人了,悠著點啊!

  但皇帝其實早就想徹底征服高句麗,完成前朝未完成的功業!如今新羅求援,正好讓我朝師出有名。

  兵部尚書李勣就比較懂皇帝的心思了,他站出來說:“當初薛延陀進犯,陛下就要發兵討伐,因魏玄成諫阻而作罷,使之直到今日仍為禍患。如今難道又要錯失時機、養虎為患嗎?”

  皇帝深有同感,決定要親征。

  滕王得到消息,匆忙進宮,跪在地上說:“孫神醫說皇兄要好好休養,最好連政事都放下,可皇兄你放不下。那是您作為一國之君的職責,實在沒辦法。可出征的事,朝廷養著那麽多武將,讓他們去不行嗎?”

  皇帝看著滕王:“你不是嚷著再也不來見朕了,怎麽又來了?”

  滕王耍賴:“我說過的話,轉眼就忘了!皇兄不要轉移話題,老褚說得對,您沒必要以身犯險。您的文韜武略,已經是古往今來中帝王的翹楚,不需要再添高句麗一樣!”

  “你是覺得朕打高句麗是為了虛名,還是也覺得朕老了,不能上馬打仗了?”皇帝冷聲問。

  滕王瞪著眼睛:“皇兄你要講道理!我這是擔心你啊!要說打仗,我看老侯也可以,他也挺閑的。李勣也行,他打過薛延陀,對東北最熟悉。”

  見皇帝不為所動,滕王忍了又忍,冒著被打的風險說:“皇兄!您要是親征去了,後方亂了怎麽辦?”

  “你知道你在說什麽?”皇帝盯著滕王。

  這話正擊中皇帝心中的隱憂……太子已經形成了一定的勢力,青雀似乎又不是很老實。

  萬一他親征回來,就變成太上皇了怎麽辦?
  滕王縮了縮脖子:“皇兄心裡也明白,又何必我多說。”

  皇帝歎道:“朕明白,你卻不明白。你知道為何一定要滅高句麗嗎?”

  ……趙宅裡,羅先生也在問七郎這個問題:“你知道前朝至今,為何中原皇朝都執著於滅高句麗嗎?”

  七郎想了好一會兒說:“因為高句麗和我們一樣,都是農耕文明?若放任其壯大,會成為隱患?”

  一個以農耕為主的政權,佔據肥沃的東北平原和遼東,是任何一個中原王朝都無法容忍的。

  而且,遼東地區自古以來是我朝領土,高句麗趁我們動蕩時期不斷蠶食而取得。

  對大一統的帝王來說,都覺得自己有義務消滅高句麗收回遼東!

  羅先生讚賞地笑了,點頭:“若不取,後世必為子孫患!”

  同樣的一句話,也從皇帝口中說出來。

  滕王無話可說。

  征高句麗不是為了名利,是為了國家大義。確實,由皇帝統帥大軍親征,威懾力是最大的。

  可是,征高句麗可能需要好幾年……這麽長的時間,朝政就交給太子嗎?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