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車沿著小路穿過一個個村莊,遇到顛簸的地方,兩個小娃兒都從小凳子上彈起來。
七郎掀開車簾子看向外面,路過一片又一片的竹林,竟不知走了多遠。
“這些路也是官府修的嗎?”七郎好奇地問。
劉茂笑道:“當然不是。這些是村民自己修的……有時是裡長組織修,有時是村長領頭。”
七郎問:“那和官府征徭役有什麽不同?”
董月明也好奇地看著劉茂。
“當然不同。”劉茂看著兩個小孩兒,耐心地解釋:“在自己村子附近修路,為的是方便自家,大家都不好推脫的,不然就不好在村子裡住下去了。”
“修村道,大多是一家出一人,沒壯丁的,健壯婦人也行。大家農閑時邊說笑邊乾活,餓了渴了,也能回家吃點東西。今年修不好明年修,這一代修不好下一代修,也不會有人用鞭子盯著。”
蜀道難,可百姓一代接一代的還是開出路來。
七郎若有所思:“一是內驅力,修路是給自己走的;二是自由,百姓不覺得艱苦;三是有村民間的議論,也不敢太偷懶。”
誰家不出工或出工不出力,也會被其他村民嫌棄。
憑借著內外驅動力,這鄉村小道竟也能修起來。
劉茂詫異地聽著七郎的話,細細一想,還總結得很到位。
這是六歲小孩兒能想到的嗎?難怪羅先生說趙七郎的天資是他生平僅見。
他今日出門,原是為益州城的事感到鬱憤,出來散散心,順便也看看徭役的真實情況,沒想到又有意外之喜。
第一次賣白糖,是他帶著幾個小孩子去的,那時候隻覺得七郎聰慧可愛,現在卻覺得,這孩子比他想象中還要厲害。
劉茂讚道:“這些都是你自己想到呢?你可真厲害。”
七郎謙虛地說:“也不是很厲害啦~~就是比普通小孩子聰明一點。”
尾巴又要翹起來啦~
他做夢的時候,是以旁觀者的形式圍觀了“夢中人”的一生。
因為是旁觀者,他沒有對“夢中人”的喜怒哀樂感同身受,他還是六歲的趙全。
但他卻陪同著“夢中人”上了一遍學,其中有些記憶清晰,有的模糊,要仔細回想才能想到。
……比如蜀王,他現在已漸漸記起。在另一個時空,蜀王李愔因過度遊獵、鞭笞屬官,被唐太宗斥責“禽獸不如”。
如今雖換了一個時空,蜀王的行事還是沒變啊!
難道他還有機會做先知?那不是有可能做宰相?
劉茂想到他檢查阿植的功課,上面全是圈圈,阿植還理直氣壯地說“不會寫的字就是圈圈啊”,如今看到聰明伶俐的七郎,突然覺得趙全也是自家弟弟就好了。
兩個孩子一路提問,劉茂知道的都耐心回答,不知道的就坦然說不會。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沒什麽不好意思的。
行了一個多時辰,他們才找到趙四郎服徭役的地方。
這一隊民夫大約有五十多人,有的搬運著石頭,有的在用石頭鋪路……兩個差役拿著鞭子不遠不近地看著,時不時吆喝一聲。
看到有一輛馬車到來,駕車的馬還挺神氣的,兩個差役互視了一眼,其中一人把鞭子收在腋下,走過來問:“去哪裡的?這裡修路呢,要繞行。”
大勇跳下馬車,站在一旁。
劉茂掀開車簾,笑道:“我是府學的學生,來此處觀摩徭役事務,打擾差爺了,請通融一二。”
差役看著穿綢緞長衫的劉茂,神色溫和了一些:“這位郎君,工地雜亂,不是讀書的地方。”
學生來工地學習?見鬼了。
更見鬼的是,跟著這個“府學學生”下馬車的還有兩個小娃娃。
“他們也是來學徭役事務的?”差役嘴角抽了抽。
要不是看在“府學學生”的名頭,他就該揮鞭子趕人了。別說兩個小娃娃,就是大的那個也未成丁的樣子,恐怕就是來搗亂的孩子!
七郎笑嘻嘻的上前,從袖子裡摸出幾個銅錢,遞到差役手中:“我們也是來學習的,請大哥通融。”
萬萬沒想到,這麽個小豆丁就知道花錢收買人了……劉茂默默收回往袖兜掏錢的手。
差役也愣了愣,手卻麻利地把錢收了,皺眉道:“遠遠看著就行,可不能搗亂。不許去碰石塊,砸了腳可沒人賠錢。”
他的態度能那麽好,可不僅僅是看在這幾枚銅錢的份上?笑話,他是幾枚銅錢能收買的嗎?好歹也要十幾枚~~
主要是,上頭特意交代,說縣令不許差役過度打罵民夫,更不許借徭役滋擾附近村民。
他們這位新上任的縣令可了不得,一人兼著兩個縣,聽說連王爺的命令都敢駁回的……
劉茂笑著答應了。
七郎又問:“那我可以和服役的民夫說話嗎?我舅舅和哥哥也在這裡呢!”
差役從胡思亂想中回過神,不滿地說:“現在不行,說話也是偷懶呢!要說話,也得等中午吃飯的時候。不過那時候忙著搶飯,恐怕也沒時間搭理你們。”
“大哥放心,我不打擾他們乾活。”七郎乖巧地應了。
趙四郎和周小石兩人抬著一塊大石頭,早就看到七郎了……都嚇了一跳。
這孩子,竟敢跑那麽遠,這裡都快到新都縣了。
劉大郎也陪著他們胡鬧……
七郎背著竹簍,和董月明手拉著手,小心翼翼地避開坑坑窪窪的地面,數著搬石頭的有幾個人、修路的有幾個人。
看到有一個穿短衫的中年漢子和他們一樣,也拿著紙筆在計算,七郎小跑去差役旁邊,問:“大哥,那位老哥也是文書嗎?”
差役看著剛到自己腰的小孩兒,無奈地說:“那不是文書,也是征的民夫。因為他能寫會算,就讓他記錄物料。”
“本來是沒有人記錄的……昨日主簿來了一趟,看到西邊一堆石頭沒人搬,東邊一堆人等著石頭鋪路,氣得夠嗆……就問哪個能寫會算的,竟然真找出了這麽一個。算他好運氣,不用乾苦力的活了。”
這些民夫都是縣裡各個村的,識字的都不多,會算的更少,可不是運氣嘛!
七郎鄭重點頭:“知識就是力量啊!”
走過來的劉茂聽到此語,說:“所以讀書還是很有用的,能寫會算,長大了服徭役就有機會不乾苦力。”
七郎認同地點點頭,他要是服徭役,就覺得是動腦不動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