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大清首富》第二章花魁
  其實吳承鑒沒有聽錯,的確有人叫周貽瑾。

  那是一個儒生打扮的北來客人,他叫蔡清華,如果周貽瑾看到,一定要驚叫一聲“師父”的。

  蔡清華是當今重臣朱珪的心腹師爺,朱珪是皇十五子永琰(嘉慶帝)的老師,眼下即將履任兩廣總督,蔡清華先行一步來為東主開道,因想起自己的得意弟子就在廣州,所以先來找他,不料就恰巧目睹眼前的這一切。

  他遲了一步,要追過去,沒等上樓卻被攔住,一個龜奴問:“貴客要上幾層樓?”

  神仙洲在甲板之上更築了三層樓:第一層除了大廳之外,又有數十個或大或小的花艙;第二層中間一個天井,圍繞天井是十六個雅座十六個艙房;第三層最簡單,只有春元芝、夏綠筠、秋濱菊、冬望梅四個小築。

  蔡清華看看吳承鑒最後一個幫閑已經消失在了第三層的轉角,就說:“第三層樓。”

  龜奴諂媚地笑了:“神仙洲的規矩,新客人要直上二層樓,掛燈十盞,要直上三層樓,掛燈百盞。貴客,現在就掛燈麽?”

  蔡清華畢竟見多識廣,就留心多問了一句:“掛燈有什麽講究?”

  龜奴笑道:“看貴客形貌是北方來的?我們廣東地面,也沒那麽多講究,花燈一盞,紋銀十兩。”

  蔡清華臉上雖不動聲色,內心卻著實一驚,一燈十兩,一百盞花燈就是千兩紋銀,他雖然是兩廣總督的心腹師爺,但朱珪是個清官,每年給到蔡清華的也就是這個數。一次登樓就要紋銀千兩?就算是京師地面也沒這等銷金法!

  龜奴們都是人精,蔡清華掩飾的再好也被看出了端倪,他也不得罪人,只是指著第一層大廳笑笑說:“客人新來不知行情,不如先到首層逛逛,什麽時候看上二樓哪位銀釵、三樓哪位金釵,那時候再掛燈登樓不遲。”

  蔡清華無奈,隻好先進了大廳,這神仙洲的首層大廳中間是個戲台,戲台上空沒有艙板,而是個直透三層樓的天井,首層圍繞著戲台是六十四張八仙桌,二層圍繞著天井是十六個雅座,第三層就是四個朝內開的窗口,垂下瑪瑙、硨磲、琥珀、珍珠四種簾子,簾內隱約有人。

  今天神仙洲客人太多,就是在首層也得拚桌,蔡清華坐定之後就朝上張望,過了一會看見珍珠簾後人影晃動,依稀看出是吳承鑒與周貽瑾的身形,另有一個女子陪著,想必就是那一房的花魁了。

  和蔡清華同桌的兩人,都是客商模樣,一個胖一個瘦,瘦客商道:“聽說上四房四大花魁,乃是今年粵海十二金釵的首四位,個個是天姿國色傾國傾城,可惜我們連面都見不到,若是什麽時候能讓咱一親芳澤,美美睡上一晚,就是短三年命都值了!”

  那胖客商譏諷了起來:“短三年命就想睡花魁,你也敢想!登樓就是紋銀千兩,那也不過是隔著珠簾見一面的數。想要入室,那得把銀子像瓢盆大雨一樣潑出去才行!”

  蔡清華插口問:“請問兩位兄台,何謂粵海十二金釵?”

  兩個客商看了蔡清華一眼,瘦客商說:“看來兄台不但是第一次來神仙洲,而且是第一次來廣州?不然怎麽會連這粵海十二金釵都不曉得?”

  蔡清華做慣了師爺的人,最是能屈能伸,笑道:“見笑見笑,正要向兩位請教。”

  瘦客商見他謙遜,心情一好,說道:“那十二金釵,聽說是宜和行吳三少搞出來的花樣,據傳是從一本叫《石頭記》的新書裡借來的稱謂。三年前廣州花行要做大比,那些花行鴇母們好事,請宜和三少代訂了規矩,宜和三少就仿照科考縣、鄉、會三級,將花行大比分出上中下三品,下品如秀才,中品如舉人,上品如進士……”

  鄰桌一個秀才模樣的老童生聽到這裡,忍不住罵道:“這等下賤娼嫽,竟敢與科舉功名相提並論,有辱斯文,有辱斯文!”

  胖客商回頭嘲弄了一句:“你個又想嫖婊子又想立牌坊的鹹濕佬,既然有辱斯文,你還坐在這裡幹什麽?”一句話堵得那老童生滿臉通紅。

  胖客商又回頭,聽那瘦客商繼續說:“……上品共十二人,稱為十二金釵。中品三十六人,各得一支銀釵。下品不定數,也各得一支鎏金銅釵。這神仙洲上,至少要得銅釵才能上來做營生,要得一支銀釵才能上二樓,至於首層四間小築,更是非金釵莫入。今天在下金釵是不敢想的,銀釵估計也睡不上,能在神仙洲與一個花行秀才睡上一晚,回老家也能誇耀誇耀了。”

  蔡清華又問:“那何謂上四房四大花魁?”

  瘦客商指著三層樓上的四面窗子說:“花行大比,就是各家花娘子的恩客比拚財力,看誰給自家娘子砸的錢多,一般以得花燈之多寡決勝負,也可用其它貴重之物折價換算,十二金釵中得燈最多的,就是那上四房的四大花魁。正如那科舉在會試之後還有殿試,這粵海的花行大比也是一樣,四大花魁選出來後,還要再選一個魁中之首,今晚就是選魁首之日。兄台你運氣好,第一次來廣州就趕上了這等盛會。”

  蔡清華環顧一圈,只見大廳外圍、首層各艙門,層層疊疊地掛了各式花燈,有的門前掛著十幾盞,有的門前掛著數十盞,他暗中算了算,心想若一燈十兩,即便是這三等花娘子,其中的佼佼者竟然也有恩客為她們砸了數百兩銀子了。

  再抬頭看看第二層,十六個雅座外側的欄杆也各掛花燈,每面欄杆的花燈都掛了不少,然而其中最少的那一排欄杆只有二十幾盞,明顯比首層的部分艙門少,怎麽反而能躋身二層?就問那瘦客商是何道理。

  瘦客商笑道:“兄台,這花燈不止看數量,還看式樣,你再仔細瞧瞧。”

  蔡清華再細看才發現,首層二層雖然都掛著燈,式樣卻不相同,首層掛的是銅線掐絲花燈,二層掛的卻是銀線掐絲花燈,再往上看,三層的四個窗口,外側欄杆上稀稀疏疏的各掛了十幾盞,卻都是金線掐絲花燈。

  就聽瘦客商說:“銅燈一盞十兩,銀燈一盞百兩,金燈一盞,紋銀千兩。”

  蔡清華又微微驚訝起來,這時再看三層樓上,那幾十盞的花燈,就是好幾萬兩的白銀!
  他忍不住嘟噥道:“大清一年的稅收不過七八千萬兩,平均下來一個縣一年的稅收也就兩萬兩,這三層的欄杆上掛的哪裡是花燈,分明就是一個中縣一兩年的稅收!如此豪奢,實在太過了。廣州的官府也不管管麽?”

  “怎麽管?廣州神仙地,山高皇帝遠,只要不造反,哪個官老兒願意多事?”瘦客商笑了起來:“再說,現在掛的這些燈,才是開胃菜,真正豪奢,這都還沒開始呢。”

  “哦?”蔡清華問:“怎麽說?”

  瘦客商笑道:“能登上三層樓的,每一掛珠簾後面都有一個大恩客。今天是魁首之選,這四大花魁的大恩客都還沒出手呢。去年的上四房加起來,可是掛滿了金燈百盞。所謂‘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但尋常知府也比不上我們廣東的花魁啊,這四大花魁隻憑一年大比之資,就是知府大人三年收入了。”

  就聽門外鑼鼓聲響,瘦客商說:“來了,來了!好戲要開始了。”

  蔡清華回頭,就看兩頭佛山金銀獅子踩著節奏,一路搖頭晃腦,直奔戲台。廣東“南獅”名聞天下,這對獅子上了戲台之後,身上彩條翻動,先敬禮首層四方來客,撲、跌、翻、滾,極為賣力,贏得首層客人的喝彩後,又再敬禮二層一十六雅座,金獅忽然跳躍,執獅頭者踩著執獅尾者的肩膀向上躍高幾乎一丈,引得眾人紛紛叫好,銀獅又忽作瘙癢狀,樣子滑稽極了,引得眾人大笑。

  二層雅座上,金豆、銀錠、戒面、項鏈如雨點一般落下,雙獅大口張開,搶著“吞吃”這些金銀飾物——這是規矩,獅口吞吃下去的,這些金銀首飾就算是賞賜了,舞獅師傅可以拿回去分。

  看看金雨銀雹下完,銀獅微一蹲伏,跟著執獅尾者站穩了馬步,執獅頭者躍起踩上了他的肩頭,銀獅就此人立,蔡清華還來不及叫好,就看見金獅子也是一個縱躍,踩著銀獅執尾者的膝蓋、肩頭,竄上了銀獅獅頭後,以類似的辦法讓金獅在銀獅頭上人立起來,雙獅齊立成筆直一線,更無半分顫抖,這等絕技,惹得整個神仙洲三層船樓叫好之聲震天蕩水。

  蔡清華也忍不住叫道:“好功夫,好功夫!”

  就看金獅口中吐出一物,乃是在上好的絲綢上用金線繡出的十個大字來:“佛山陳為秋菱姑娘點燈”!
  就有龜奴將十盞金燈掛上了硨磲窗外側的欄杆上,這一來,此窗外側金燈之數便力壓余窗,成為上四房之首,硨磲簾子掀開,一個千嬌百媚的小娘子走近窗前,朝著金銀雙獅福了一福。她的身旁,一個年輕俊俏的青年公子滿臉堆笑。

  那胖瘦兩個客商都忍不住站了起來,翹首張望,當然不是看那富家子,而是看那秋菱娘子。但硨磲簾子很快就放下了,雖隻驚鴻一現,也讓蔡清華心中讚歎:“果然絕色!怪不得有恩客為她一擲千金。”

  胖瘦兩個客商坐了下來,眼睛還掃著硨磲簾子意猶未足,胖客商道:“那秋菱姑娘真是美豔,那佛山陳也真是豪情,大喇喇一萬兩白銀就這麽撒了出來,看來今年的花魁之首,非這位秋菱姑娘莫屬了。”

  瘦客商冷笑道:“只怕未必。”

  就見八個壯仆各持一盞金燈,魚貫而入走上戲台,排成一行,朝著瑪瑙珠簾的方向大聲叫道:“山西喬老爺、曹老爺、范老爺,為銀杏姑娘點燈。”

  瑪瑙珠簾被掀開,一個玲瓏美人朝下謝禮,也讓人看清了與她同桌的共有三人。

  瘦客商冷笑:“八千紋銀雖不算少,但前面人家已經出到一萬,他還好意思再出八千,還是三家聯手,這些山西人吃醋吃多了吧,真是又酸又小家子氣了。”

  話聲未落他就被打臉了,又見八個少年舉燈而入,走上戲台,依舊排成一行,站在那八個壯仆之前,這些少年都才十三四歲年紀,個個唇紅齒白,用雌雄莫辨的聲音朝著瑪瑙珠簾的方向唱道:“山西喬老爺、曹老爺、范老爺,為銀杏姑娘點燈。”

  又是八盞金燈掛了上去,瘦客商一時無語。

  胖客商笑道:“雖是三家聯手,但十六盞金燈掛上,也算壓人一頭了。”

  然而就見八個十二三歲的少女碎步而入,仍然是一人一燈,八人走往戲台時恰好經過蔡清華身邊,蔡清華細眼一看,心道:“這些不是普通奴婢,八個全是還未成年的揚州瘦馬。”

  那八個少女上了戲台,依舊是齊聲說話,八人一起也是嬌聲細氣的:“山西喬老爺、曹老爺、范老爺,為銀杏姑娘點燈。”

  二十四盞金燈掛了上去,瑪瑙珠窗內銀杏依舊笑得合不攏嘴。不想那八少年、八少女又同時跪下,齊聲道:“奴才(奴婢)奉命伺候姑娘,還望姑娘不棄。”這不但是點燈,且是連人都送了出去。

  今晚能進這神仙洲的,多少都有些身家,可山西三姓商人如此大手筆,還是將眾人都鎮住了。

  蔡清華忽然心頭一動:“喬、曹、范乃是晉商大家,忽然在此炫富,只是偶然?還是有所圖而來?”想想廣州這塊“神仙地”不但華洋雜處胡漢暗鬥,更有十三行這塊天下第一肥肉在,引得南北各方勢力虎視眈眈,東主這一任兩廣總督,怕是不好做。

  眾人議論紛紛中,三層樓上琥珀珠簾被掀開了,一個胖公子朝前露出半邊身子在欄杆外,肥膩的手指刷的亮開折扇,這扇窗子正好在蔡清華這一桌的頭頂,他就是抬頭也看不清那公子的面目,因樓距不高,反倒是那肥胖的手指與吊著塊通透翡翠的扇子瞧了個分明,心道:“似乎是文征明的字。可握在這隻油膩的手裡頭,真是有辱文氏之才情!”

  就聽那胖公子朝著對面珍珠簾說:“吳三少,那幫山西佬都騎到我們頭上屙屎拉尿了,你再不出手,別說三娘今年魁首寶座保不住,我們廣東少爺的面子也都要丟光了。”

  珍珠簾也被拉開了一角,簾內坐著的兩人果然是吳承鑒和周貽瑾,蔡清華望見周貽瑾,忍不住直了直身子。

  吳承鑒也搖著一柄折扇,笑道:“今年廣東人的面子可別指望我,我大嫂扣著我的月例不放,小爺我今天一盞金燈都湊不齊。還是蔡二少你上吧。今天咱廣東人的臉面,可全看你了。”

  那蔡二少搖晃折扇的手頓了頓:“吳三少,你講真的講假的?”

  吳承鑒笑道:“我每個月一到月底,從來都是‘月光光、照錢囊’,你什麽時候見我有存過錢的?現在雖然是月頭,但月例被扣住,我就是個窮光蛋。”

  蔡二少笑道:“要真是如此,哥哥我就真是勝之不武了。碾壓那些外鄉佬全沒半點意思,本指望著和三少來一場龍爭虎鬥,沒想到卻變成我蔡某人的獨角戲了。”

  他揮了揮手,叫道:“把大窗戶都給我打開了!”

  神仙洲是數十艘船鏈接起來的一座浮寨,首層四面以艙為房,但為了采光通風,還是在東西兩側開了四面大窗戶。二層面積不到首層一半,東西兩側也各開了兩扇大窗。這時蔡二少一聲令下,十二扇窗子同時打開,江風吹了進來,眾人迎風朝外望去,卻見窗外一片烏蒙蒙。

  蔡二少回頭,想是對著屋內的那位花魁,笑道:“小櫻,今天就不給你掛金燈了,我們換成幾盞銅燈玩玩吧。”他再一揮手,早有幫閑傳出話去,甲板上就有人齊聲高叫:“蔡二少有命,點燈!”

  就看見東西兩側的窗外,燈光數十點數十點地亮了起來,把原本烏漆嘛黑的江面漸漸照亮,照出了數十艘畫舫的輪廓,眾人這才看明白了:不知道什麽時候神仙洲的兩側停滿了畫舫,東側二十四舫,西側二十四舫,每艘畫舫都掛滿了銅線掐絲花燈,每舫上下五排,每排二十盞,一艘船就掛滿了一百盞,四十八舫,就是四千八百盞,一燈當十兩資費,那就是四萬八千兩足色紋銀。更別說那數千花燈製作之費、數十畫舫調用之資!
  這成千上萬的白銀,眉頭不皺一下地砸下去,就為了博取美人一笑。

  “這一手,漂亮啊!”胖瘦客商同時讚歎道。

  蔡清華自詡來自京師見多了大場面,這時也不由得有些目瞪口呆,他看不見頭頂三層樓上那位沈小櫻姑娘的情況,但想必此時必是心花怒放滿臉笑意吧。

  就聽蔡二少笑著,對珍珠簾說道:“三姐,不好意思,今年只能請你讓賢了。這神仙洲魁首的位子該怎麽坐,回頭還要你給我家小櫻傳幾手經驗。”

  珍珠簾內,傳來一個爽快的女子聲音:“好說好說,我也正要封簾,有小櫻妹妹來接我這花魁之首的位子,那是正好。”

  神仙洲的花娘子洗手不做了,謂之封簾。珍珠簾內的這位疍三娘是粵海聲名遠播、才貌雙絕的花界狀元,連續兩年的神仙洲魁首,不知多少人為博她一笑而願一擲千金,羊城花行的姐妹也多唯她馬首是瞻,這時陡然聽說她要封簾,整個神仙洲都驚動了。

  吳承鑒似乎也有些意外:“真決定要封簾了?”

  珍珠簾內,疍三娘笑道:“這營生,難道還能做一輩子不成?”

  吳承鑒笑道:“那倒也有理。既如此,那今天可就是你的好日子。我月例沒下來,金燈是沒有了,手裡的那些玩意兒,你挑一件吧。”

  疍三娘也不露面,就在珍珠簾後說:“隨便你送我什麽,我都歡喜。”

  吳承鑒笑道:“你這麽說,我更不好隨便了……有了!就送那個吧。”他招了招手,把短腿查理叫了來,耳語了幾句,短腿查理一聽叫了起來:“上帝啊!三少,你說真的嗎?你竟然要送她那個……雖然你們中國人有一句話說不愛江山愛美人,可要送那東西,也太……”

  吳承鑒道:“快去快去,你一個英吉利人,學什麽北京貧嘴!”

  短腿查理就溜了出去,眾人雖然都有些好奇吳家三少要送什麽“玩意兒”,但等了好一會沒消息,就都且放下了,早有老鴇龜奴四處穿梭,將生意做了起來,鶯鶯燕燕和白臉相公們各自上前,有找熟客的,有找新客的,上下三層樓,無論大有錢人還是小有錢人,個個都美人在抱,花酒滿杯。

  蔡清華也叫了個小相公給自己斟酒。

  正在鶯歌燕舞,忽然從大廳到四小築,三層樓船整個兒搖晃了起來。

  “哎喲,哪裡來的大浪?不是說神仙洲風吹不動、浪刮不走嗎?”

  “不會是起台風吧?”

  “胡說八道,現在這時節,哪來的台風?”

  過沒多久,就聽外頭有人大叫:“停下,停下!這東西不能開太近!”

  所有人都覺得蕩漾的感覺更明顯了,許多人都紛紛跑到窗邊,就見在燈火照耀之中,東南方向開來一個黑乎乎的東西,極高極大,似鯨魚卻在水面,似山嶽卻會移動,也不知道是什麽東西。

  等那東西夾帶浪花衝得更近,黑壓壓地壓了過來,一時收勢不及,嘎啦之聲連響,當場就壓碎了七八艘畫舫,那些個畫舫上的船夫個個急忙跳水逃生。

  眾人這才看清那是一艘能走遠洋的西洋巨艦,船板厚如城牆、桅杆插天挺立,直逼到神仙洲極近處才算穩了下來,停船時引起的浪花,又將神仙洲衝得微微一蕩。

  這時再從窗口望出去,已經看不清這艘巨艦的全貌了,只看到一片巨大的木牆擋住在了外面。

  所有人都看得心中惴惴,幸好這船雖是戰艦的樣式,卻沒有裝火炮,就聽吳承鑒笑道:“三娘,我委托英吉利人打造的這艘‘花差花差號’如何?你是水上人家出身,上岸不方便,既然要封簾,這神仙洲也別住了,以後就搬到‘花差花差號’上罷。區區薄禮,還請三娘笑納。”

  眾人這才知道,吳三少剛才所說要送給疍三娘的“玩意兒”,就是這艘遠洋巨艦!

  這麽個龐然大物,不提艦船裡頭的東西,光是船艦本身,莫說幾萬兩銀子,只怕十萬兩也打不住!

  吳承鑒又朝外對著琥珀簾這邊,笑道:“這玩意兒太過笨重,剛才不小心壓壞了蔡二少好些個畫舫花燈,回頭等大嫂把我的月例發下來,吳三在望海樓上擺酒,給二少賠罪。到時候要叫幾頭醒獅、要擺幾天流水,二少說了算。”

  琥珀簾啪的一聲被甩下來了,二樓雅座上,好些個幫襯吳承鑒的紈絝子二世祖紛紛大笑。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