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北宋熙寧志》第七十章:王見王
  一語既出,所有人瞬間石化,人群中的兩名縱火犯更是呆立當場。

  雲玉縣所有收繳的糧食全部化為了灰燼,唐鈺不但沒有怒火攻心狂噴幾口鮮血,反而處之泰然地任由糧倉被燒而放任自流?
  如此反常的舉動令兩人心中莫名一顫,隱約覺得自家的公子似乎著了唐鈺的道。

  只是此刻城門已關,他們也只能等到天亮之後才潛回了沐府。原本因為燒了唐鈺的糧倉之後自覺出了一口惡氣的沐辰風也不免狐疑了起來。

  在雲玉縣收糧時他便派了人手嚴密監視,確保糧食絕對是送進了這一座新建的糧倉之後再未被搬出來過,這才選擇在朝廷收繳公糧的三日前動手,因為他計算過,即便唐鈺準備重新籌措糧食,時間也根本不夠了。

  既然糧食沒被轉移,那必定是在昨夜的大火中燃成了灰燼,為何唐鈺卻顯得如此鎮靜呢?他到底還留有什麽後路?
  雲玉縣內的大火燒了半夜,終於在天明之前漸漸勢微,被百姓們撲滅,原本嶄新的倉庫頃刻間化為烏有,牆角殘存的黑色木板上冒著陣陣白煙,而令所有人張目結舌的時,原本堆放糧食的地方,一條條麻袋被燒成了黑灰,卻多出來一堆被火焰訊成焦黃色的泥土。

  眾人面面相覷,衙役們也不開口解釋這一堆泥土究竟從何而來,難道是天可憐見,谷神未免雲玉縣辛苦勞作了半年,在火起之前,將滿倉的麥子變成了泥土?
  於是乎,唐大人在前日施法將糧食搬走的消息不脛而走,在城中瘋傳了兩日,終於在押送糧食上繳汴京府的當天揭曉了答案。

  在所有人的注視當中,一眾衙役進入糧倉,找尋到一處位置之後以鐵鍬鏟了幾鏟,便露出一個向下的木門來,打開入口,四名衙役便沿著木梯走了下去。

  剩下的衙役在糧倉內搭起一座木架,一個木質圓盤上卷著帶著鐵鉤的麻繩,通過高高的木架垂著伸入了被打開的地板,一直延伸向地底。

  在石捕頭的指揮下,四名衙役開始轉動木盤,在一陣“咯吱”作響的攪動中,麻繩拎著鐵鉤緩緩向上,在眾人的驚呼聲中吊出了兩隻鼓鼓囊囊的麻袋。

  在眾人恍然大悟的神色中,石捕頭朗聲道:“唐大人早已料到有宵小之輩嫉妒雲玉縣今年的收成,唯恐他們暗中使詐,在搭建糧倉時,便挖了這個地下密室用以儲存糧食,石某人在此奉勸此人,唐大人深謀遠慮,遠非你這小人所能想象,此番並不與你計較,若是再犯到唐大人頭上,決不輕饒。”

  原來如此,難怪這糧倉中堆滿了泥土,便是挖掘地下倉庫所剩,難怪唐鈺在倉庫的四周圍上圍欄,其目的便是為了掩人耳目,難怪當日糧倉走水唐鈺並不吃驚,他是早已料到了自己的主人有此一招。

  念及此處,沐家負責監視的仆役不自覺地相互對望了一眼,都從對方的眼中看到了深深的恐懼。此人小小年紀心機便如此深沉,號稱機智無雙的公子在他面前根本毫無勝算。

  一眾衙役揮汗如雨忙碌了大半日,這才將倉庫內的公糧盡數裝上板車,主簿大人清點了數字之後,浩浩蕩蕩的車隊這才進而有序地推出了雲玉縣,向著汴京城進發。

  負責押韻的是潁王府家臣,隨著一道快馬加鞭的消息傳回了京城,趙頊興奮地仰天長笑,此番唐鈺不但繳足了今年夏收的公糧,便連去年秋收的虧空也一並補齊,自己身邊有此人輔佐,還愁不能達成所願麽?

  難怪王安石當日力保唐鈺,實在是此人的能力、膽識都堪稱絕乎僅有。

  第二日的早朝之上,意氣風發的潁王趙頊理所當然地接受著朝中百官的朝拜,眾人口中的稱呼雖是“王爺千歲”,只是距離這“萬歲”,也只剩下一步之遙了。

  “皇弟真是好手段,為兄的實在佩服。”

  而便在趙頊沾沾自喜之時,殿外傳來的一聲冷哼卻令他莫名打了一個哆嗦。定睛朝外望去,果然發現一身戎裝的寧王趙修手握一柄長劍,緩步朝著大殿走來,二人四目相對,視線碰撞之處,迸射出無數激烈的火花。

  隨著戍邊在外的寧王披甲歸來,兩位繼承大統的皇子短兵相接的時候也近在眼前了。

  “大殿之上,誰人可攜帶兵器?皇兄莫不是太久未回宮而忘了祖宗禮法了吧?”

  “本王久居軍中,早已習慣了兵器在手,軍權在握,有所依仗,本王才能驅除韃虜,保家衛國,還大宋一個長治久安。”

  趙頊冷笑一聲:“皇兄此言差矣,軍權固然重要,但若失了朝廷下撥的軍餉,只怕皇兄手裡的軍隊也只是一盤散沙而已。”

  如今趙頊掌控大宋財政大權,他才不懼趙修手中牢牢緊握的十九路軍的調撥虎符。即便他日汴京被圍,他也自信只需自己高喊一聲:“倒戈者,賞銀百兩。斬趙修者,賜官樞密使。”還怕無人將趙修的頭顱獻上嗎?

  有錢能使鬼推磨,至理名言。

  “是嗎?”面對趙頊的威脅,趙修並不以為意,“那便將這大宋讓與皇弟好了,到時大遼、西夏領兵南下,為兄的沒有軍餉支持,也只能選擇作壁上觀,任由外人搶佔我大宋江山,他日皇弟去了黃泉,看你如何向太祖皇帝解釋。”

  “你居然準備聯合外族?”

  “你這算是汙蔑嗎?你有何證據證明我聯合外族?”

  就在整個大殿之上的百官們靜若寒蟬,任由兩位手握大權的皇子爭鋒相對之時,后宮內急匆匆跑出一位宦官,見到兩位王爺磕頭便拜:“皇上駕崩了。”

  治平五年六月,久病不愈的大宋皇帝趙曙駕崩於汴京城大宋皇宮福寧殿,死前並未留下任何詔書,導致兩子奪嫡的局勢愈演愈烈,已然發展到了手足相殘的地步。

  在兩人短兵相接了數十回合之後,局勢非但沒有明朗化,反而愈顯焦灼起來,這場勢均力敵的爭奪,似乎很難在短時間內決出勝負。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