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大唐:開酒樓的我,鎮國將軍》第239章 說得太好了!開設醫學館
  “生老病死,是每個人人生中都會經歷的。”

  楚河看著孫思邈,正色道:“但,其中病死佔絕大多數。”

  “每個人每年,至少都會生一次病。”

  “有時候甚至因為得不到有效的治療,導致病情加重”

  說到這裡。

  楚河歎息道:“醫生,是非常重要的職業。”

  “醫者父母心,難道孫神醫不想看到一個健康長壽的大唐嗎?”

  面對楚河的勸說,孫思邈也是苦笑起來。

  他搖頭歎息道:“先生,老朽也知道這個道理。”

  “醫者固然重要,但成為醫者並不是那麽容易的。”

  “如果做不到精通醫術,那就不是在救人,而是害人了。”

  想成為一名合格的醫者,需要花費大量時間鑽研學習。

  有些人,甚至從小時候開始學習。

  即便窮盡一生,最後還是成為不了醫者。

  醫者,也是看重天賦的。

  楚河說的這個理想雖然很美好,但卻很難實現。

  聞言楚河卻笑了起來。

  孫思邈不解道:“先生,難道老朽說錯了嗎?”

  “沒錯!”

  楚河搖頭,說道:“你說的都對。”

  “但這些問題其實都不算問題,是可以避免的。”

  哦?
  “願聞其詳。”

  孫思邈也是來了興趣。

  如果這個問題能解決,那麽他答應又何妨?

  他四處行醫,本來就是為了救人。

  能救更多的人,那麽他肯定不會拒絕。

  他以前也收過一些弟子,但最後都沒有多大的成就。

  要麽就是耐不下心,要麽天賦不夠。

  要知道。

  學習醫術,單單就是辨識藥材這關,就難住了很多的人。

  首先,需要記憶力很好才行。

  楚河道:“術業有專攻,我一直都很喜歡這句話,也覺得非常有道理。”

  說著,他笑了笑,繼續道:“既然如此,學醫也是可以如此的。”

  “精通各種醫術自然是難比登天,但如果是隻專精一方面呢?”

  “比如,專攻傷寒,又比如,專攻外傷等等。”

  “所謂熟能生巧,我想哪怕是一般人,也是能做到的。”

  “孫神醫以為如何?”

  楚河也是聯想到了前世的醫院。

  一個醫院裡,有各種的科室。

  什麽內科,外科,皮膚科,那簡直是五花八門。

  既然如此,那麽為什麽不能效仿一下呢?

  確實,精通各種醫術是很難。

  但隻精通一種呢?

  如此一來,哪怕只是一般的人,只要有恆心,也是能做到的。

  這就是楚河的想法。

  孫思邈聞言也是眼睛一亮。

  他也細想了一番,覺得非常可行。

  他以前倒是沒往這方面想過,以為學醫必定要通曉所有。

  沒想到,醫術居然還能這樣學習。

  孫思邈是個比較傳統的人。

  當初他學習醫術時,也是按部就班的來。

  楚河這種針對性學習的說法,算是刷新了他的觀點。

  “或許可行!”

  他沒有把話說的很死。

  說是一回事,但做起來又是另一回事。

  不過,卻值得嘗試。

  說實話,孫思邈的年紀也不小了。

  因為懂醫術,自然也懂得養生,因此身體一直不錯。

  如果換了他人,活到他這個歲數可以說是長壽了。

  特別是那些百姓,因為長期勞動,病根可不少。

  他也想過把自己的醫術傳承下去。

  不然百年後,他只能帶著這些醫術入土。

  這是他不想看到的。

  “自然可行。”

  楚河認真道:“其實不管是哪裡,都非常需要醫生,比如大唐軍營裡。”

  “在打仗的時候,如果有醫生,那將會減少很大的傷亡。”

  軍醫。

  這是很早就有了。

  但大多數的軍醫,也隻懂得一些基本的包扎處理。

  而且,軍醫的門檻也很低。

  畢竟跟著軍隊本身條件就艱難,你指望他們有多少醫術?

  孫思邈連連點頭,目光欣賞的注視著楚河。

  “不僅如此,如果在大唐各地,哪怕是小村子裡。”

  “倘若都有專門的醫生,那麽對我大唐的人口增長的作用也很大。”

  眾所周知,因為醫療技術的匱乏,貧困地區的死亡率很高。

  第一點,無非就是因為貧窮。

  對於百姓來說,一般不是什麽大病,都不會去找醫生。

  其次,由於偏僻,想找醫生是很困難的。

  為了找醫生,往往會耽誤最佳的救治時間。

  等跋山涉水找到醫生,結果人卻救不回來了。

  這在這個時代,是很常見的。

  “到時候,大唐必定會成為盛世!”

  “孫神醫就是大功臣。”

  聽完楚河的一番話。

  孫思邈也是被說的心情澎湃,滿臉潮紅。

  名留青史,試問,哪個人不想?
  但歷史上,能做到的又有幾位?
  大多數人都是籍籍無名,厲害點的也是一筆帶過。

  只有少數人,才能名留青史。

  可現在,他就有這個機會。

  說實話他被說動了。

  啪!啪!啪!
  “說得好!”

  忽然,一陣陣掌聲響起。

  隨著一聲誇讚,李世民帶著尉遲恭和程咬金走了進來。

  他們剛到酒樓外,就聽到了楚河的豪言。

  不由得,李世民龍顏大悅,也是忍不住鼓起掌來。

  大唐盛世,多麽美妙的詞語。

  這也是李世民一直以來的期盼。

  他也一直在努力著。

  盡管有了楚河介入,很多方面都有所好轉。

  但還不夠。

  大唐,還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

  眼下。

  楚河說的醫學館,就是很重要的一環。

  身為君主,他自然知道醫生的重要性。

  可不,你看歷朝以來,哪個皇宮裡不是配備很多禦醫?
  從這裡就可以看出,醫生的重要程度。

  如果楚河說的能夠實現,那麽要不了幾年,大唐的人口將會翻一倍。

  現在的大唐,有了楚河提供的紅薯和土豆,基本不需要為食物的問題擔憂。

  眼下是人口的問題。

  歷朝以來,征戰連連,百姓苦不堪言,消磨的,就是人口。

  雖然新生兒不少,但還是彌補不了空缺。

  戶部記載,每年人口的減員,比人口的增加要多得多。

  而其中,因為疾病去世的要佔大多數。

  李世民雖然知道,但也是有心無力。

  畢竟也說了,想成為醫者不是那麽容易的。

  這個問題,歷朝以來就一直存在。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