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顏的嘴角抽搐了一下,看了一眼那個說話的夫子,心中想道:自己的鋼筆字可是一流的,但是誰特麽規定這個時代都用毛筆。
而且寫的還是小篆……自己穿越到這裡來的時間很短,哪裡有時間去練習什麽字體。
不過他的嘴上可不敢這麽說,臉上表現出一副很無辜的樣子,任由著那名夫子說教自己。
杜如晦對著那名夫子擺了擺手,然後說道:“字體只是一種表現,最重要的還是內在才華!我們且先看看他的詩賦如何,然後再做評論。”
那名學士抱了抱拳,自然不再多說什麽,翼國公看向長孫無忌說道:“還請趙國公當眾讀出來,讓我們也見識一下。”
長孫無忌點了點頭,這才將目光看向詩賦的內容,只是瞥了一眼其內容,眼神中立刻發生了變化。
不過畢竟是見過大風大浪的人,很快就反應了過來,有意無意的看了紀顏一眼,然後讀道:
“題名:公無渡河
黃河西來決昆侖,
咆哮萬裡觸龍門。
波滔天,堯谘嗟。
大禹理百川,
兒啼不窺家。
殺湍湮洪水,
九州始蠶麻。
其害乃去,
茫然風沙。
被發之叟狂而癡,
清晨臨流欲奚為。
旁人不惜妻止之,
公無渡河苦渡之。
虎可搏,河難憑,
公果溺死流海湄。
有長鯨白齒若雪山,
公乎公乎掛罥於其間。
箜篌所悲竟不還。”
長孫無忌在讀著詩賦的時候,一開始的時候語氣還比較平緩,可是越往後邊,就仿佛進入到了一種詩賦中的意境,又仿佛是親臨其境一般,道出了心中的悲痛。
秦瓊、杜如晦以及其他的監考官,也都陷入到了沉思的氣氛當中,心中有一種莫名的痛惜、悲傷,仿佛有一塊大石頭壓在胸前,令他們感到了呼吸都有些困難。
周圍附近的那些學子,也因為長孫無忌進入到了某種狀態中,那悲壯的豪言壯語……讓這些正在考試的學子,仿佛已經忘記了自己還在考試。
一個個不由得站了起來,眼圈泛紅,心中悲痛……目光看向長孫無忌這麽一行人,但實際上卻緊緊的盯著他手中的宣紙,仿佛自己也看到了這麽一首曠古爍今的絕妙詩賦。
所有人都沉浸在悲傷的情緒當中,就仿佛忘記了周圍的一切,忘記了此時正在尚書省受試,慢慢的感受著詩詞中的悲,仿佛身臨其境。
紀顏心中感歎,李白不愧有詩仙的稱號,只是一首公無渡河就讓這些大人物如此的失態,不過讓後世的李白知道有人盜了他的原創,也不知道心中會有何想法。
不過李白是出生於701年,那也是貞觀之後很多年的事情,所以這一點他並不擔心,看著這些人陷入到悲傷當中,心中也是有些不忍。
“好!好詞!好詩!”
就在眾人沉浸在氣氛中的時候,杜如晦突然仰天大吼道,此時他的雙眼當中已經充滿了淚水,連說三個好字,完全是由心底發出。
也是因為這麽一句話,讓在場所有的人都回過了神,目光盯向了杜如晦,秦瓊雖然是武將,但也是一個有才華的人,臉上同樣有悲傷的神色。
紀顏身側的一名參加考試的學子,忍不住的看向杜如晦問道:“夫子,我能夠感受到詩詞中的悲慟、狂放。可是卻不明其中之意,不知夫子可作解釋?”
眾人聞言,並沒有因為這名學子的貿然詢問而責怪,一個個也都紛紛稱是,畢竟杜如晦可是十八學士之首,他的話可是擁有著絕對的權威性。
杜如晦心中體會頗深,見到眾人如此,最終將目光集中在了紀顏的身上,忽然鞠了一躬,這一舉動可把紀顏嚇了一跳。
誠惶誠恐的說道:“夫子這是為何?學生承擔不起!”
“哎!莫怪夫子之前錯怪,如此經典絕倫的詩賦,老夫平生第一次見到,實乃經典之作!值得老夫一拜!”
杜如晦感歎了一聲,看著紀顏滿是欣賞的說道。
“夫子高讚,學生不敢!”
紀顏恭敬的回答道。
“呵呵,你也就不要謙虛了!能讓夫子有此高論的人,我長孫無忌還是第一次見到,不過這首詩的確感人!”
長孫無忌笑了笑,滿是欣賞的看著紀顏說道。
“趙國公說的沒錯,但是卻有此才華才能做出如此詩賦,剛才你也聽見了,很多人都想知道詩賦其中之一,不如由你這個創作人來解釋一番!”
杜如晦一改之前悲傷之色,看著紀顏誠懇的說道。
聞言,紀顏連忙恭敬的答道:“學生不敢,還請夫子點評!”
雖然這首詩是自己盜用的,別人不知道但是他的心中卻清楚,如果此時再高調的站出來自我評價的話,顯然會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但若是杜如晦親自點評的話,那可就像是落上了大印,而且極具權威性,更不會有人來找自己的麻煩。
其他的監考官對著紀顏欣賞的點了點頭,有如此橫溢之才華,不驕不躁,不忘尊師重道,的確是難得。
在這些監考官勸說下,又經過紀顏再三的請求,杜如晦也沒有繼續謙虛,而是對著在場眾人說道:
“既如此,那老夫就解說一番,開篇就將巨筆伸向了蒼茫遼遠的往古——“黃河西來決昆侖,咆哮萬裡觸龍門”!
詩中以突兀驚呼之語,寫它在霎那間衝決力量和氣勢的象征——橫亙天地的昆侖山;隨即挾著雷鳴般的“咆哮”,直撞“萬裡”之外的“龍門”。
寥寥兩筆,就在“昆侖”、“龍門”的震蕩聲中,展現了“西來”黃河的無限聲威。
“波滔天,堯谘嗟!”滔天巨浪吞噬了無數生民,茫茫荒古,頓時充斥了帝堯放勳的浩然歎息:因為詩中用的是三言短句,這歎息之音,聽來便愈加激切。
於是,“大禹”出現了。大禹治水的神話傳說,本可以激發詩人的許多奇思。但此節重在描述黃河,故詩中僅以“大禹理百川”四句帶過,以表現桀驁狂暴的洪水在這位英雄腳下的馴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