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昏沉沉睡到午後,寢宮裡沒有陽光,文昭帝總算醒轉,老太監先讓禦醫給文昭帝看了病情,才安心下來。
文昭帝身體出了狀況,輕度的腦溢血,但他對於文朝大局的走向,非常執著,使得自身的意志力堅韌,醒轉過來,人是暫時清醒的。但這樣的狀態也是非常危險,一旦他不能醒轉,國事就會大亂。
可如今,直接將國家大事交給太子劉靜來接手,也是不妥當的。近五年來,太子府一系的力量,基本掏空,而左丞相府朱子善雖說明面上沒有與人結盟,黨同伐異卻一直在做,勢力不小。
劉靜這個太子突然接手國事,又如何能夠控制大局?皇室這邊也是情況複雜,親王府幾家中,二親王、五親王的實力都很強,一旦局勢失控,整個文朝就完全亂了。
除了可能出現的皇族內部爭奪大位,朝堂官員也是黨朋紛爭,文朝外部,更是強敵環伺。稍有不慎,滅國亡種之災。
也因此,文昭帝在自己清醒之後,便決定先將右丞相楊盛文召回京都。一來先吸引各方火力,讓他們對太子府的力量有新的猜測,感受到一定壓力的前提下,文朝的亂局會推延一些時間,也會使得一些人不敢亂動。
文昭帝在禦醫走後,才看向老太監,老太監不等他問話,說,“皇上,午前已經有六百裡快馬出京,給右丞相傳旨,相信楊盛文會在幾天內趕回京都……”
“太子府沒……來?”
“太子在張洪庭走後就來宮外,請求面見聖上。奴才做主,讓太子先回府……”老太監也明白,文昭帝病情還不穩定,太子劉靜突然得知文昭帝身體的真實狀況,未必是好事。
“……”文昭帝閉目一陣,才說,“也好,暫時都不動,等楊盛文進京吧。”
時間退回到昨天,在朝堂大殿面見文昭帝,受了各方對自己的恭賀後,太子劉靜與韓立仁等一起返回太子府。到太子府外,張洪庭、韓立仁等太子府重要文臣才相繼告辭,離開。
特別是韓立仁,陪著太子去北地,還主導了消滅韃子的戰事,為國立下軍功,也彰顯了文人治軍的正確性。這使得韓立仁在朝中的地位,猛然間拔高很多,影響力雖然還不足與張洪庭相比,但他與太子府之間的關系卻更近。
劉靜作為太子,也明白太子府會在朝堂有所改變,而這些卻要韓立仁、張洪庭等支撐起太子府的整個運行和影響力、感召力,才能逐漸吸納人才,擴大太子府的各方面能力。
送走這兩位,太子劉靜心裡也緊張。阿德今天並沒出現,這也是之前阿德離開時,他親自交待的。可阿德到底有沒有順利地將兒子劉銘帶回太子府,這也是至關重要的一環。
太子府有後和無後,對於大位的接承而言,是極其重要的因素。如果父皇沒見到孫兒出現,以後,太子府就可能換成二皇子劉偉。
劉偉子孫都有,在朝堂的影響力可不小。而之前自己受到的毒,很有可能就是他出手的。劉偉最小的兒子劉世博,在京城非常活躍,雖然主要是做一些惡事,但也可能是劉偉授意,故意自毀聲譽,避免有人盯住他們。
兒子劉銘深得文昭帝喜愛,但後來因為拜師楊盛文之故,使得太子府與文昭帝之間的關系一下子冰冷。但如今,顯然有了轉機,自己必要讓兒子劉銘進宮面聖,讓父皇安心。
兒子出走逃命期間,雖然對外沒有任何消息透露,但要說父皇不知情,劉靜覺得是不可能的事情。或許,皇室裡的殘酷競爭,也是父皇樂意見到的事情。
太子劉靜自然不會忘記,他被立為太子之前,一次跟在文昭帝身邊,聽文昭帝說到作為一個高高在上的帝皇,身邊的所有人,都是你的死敵,但你卻要用好他們。
這就是帝皇手段,沒有這樣的認知,哪怕坐到帝皇寶座,不過是一個傀儡,受人擺布,隨時都可能被人殺掉。
當時,父皇雖沒有多說如何才是一個最好的帝皇,可這些話卻留在太子劉靜心裡,一直都不會忘記。也一直在琢磨和選擇,在想著自己該如何去做。
直到他中毒後,幾年瀕臨死亡,在死亡線上苦苦掙扎,反而讓劉靜覺得親情的重要,信任的重要,忠誠的存在。
但帝皇、大寶、國祚、大統這些東西,卻是充滿血腥的。沒有必要的手段,自然無法保住這些東西,也保不住自己的生命。
鎮住心裡的情緒,如今的太子劉靜已經適應這樣的做法。回太子府後,依舊不急著去找兒子是不是返回京都。
先處理了太子府遺留的一些事情,才表露了要休息,將身邊的人都趕走,返回自己的密室。
推開門,劉靜有些小心。按照時間算,阿德該有足夠的時間從荊蠻楚地返回京都了,只是,帶上兒子劉銘,還要掩飾掉所有的痕跡,不讓任何人察覺這一切,可能會要很多時間,也可能操作起來很難。
“父親……”才進密室,劉靜便聽到一個熟悉的聲音,這個聲音已經期盼了一兩年。
兒子劉銘就跪在自己身前不遠,阿德站在一旁,隨即也跪下去。太子劉靜非常激動,渾身都顫栗起來,想快一點走到兒子身邊,將兒子摟進懷裡,但他腳卻邁不動。
阿德見這情況,急忙去扶住太子劉靜。隨後,才將劉銘扶起來。劉靜說,“回來就好,上蒼保佑……”
“父親,得知您身子好起來,我真想飛回京都來……”劉銘兩行熱淚直流,根本就止不住,他也不去理會湧流的淚水,而是在看著父親還有些變形的體型。與之前相比,如今這樣的體型,自然好轉太多了。
“父親還在服藥吧……”劉銘說。
“銘兒放心,為父知道該怎麽護養身子。對了,說說荊蠻楚地那邊的情形吧。”劉靜有意轉移話題。
之前已經聽阿德說到荊蠻楚地的情況,知道楊盛文的情況和楊繼業的不少事情。兒子受到楊繼業的影響比較多,使得他在性情上都有所轉變,這對兒子而言,也是一種成長,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