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還沒黑,關外的戰鬥就已經結束了。
入夜之後,打掃戰場,傷亡統計等善後工作也基本結束。
在雁門關中的城主府裡,趙德昭看到手上粗略統計出來的傷亡結果,不由得微微歎息了一聲。
雁門關的廟宇中,需要供奉的勇士牌位,又多了一百二十多個,加上之前那三十五個,已經達到了一百六十三個。
勒石記功的碑文上,需要記錄的戰事,也多了一條,內容也將會更加的充實!
或許,在其他宋軍將領的眼中,甚至在他老子大宋官家的眼中,這些犧牲的戰士,都只不過是軍報上的一個個無關緊要的數字,連名字都不會留下一個!
但在趙德昭眼中,他們卻是一條條鮮活的生命,是跟著他,一起出生入死,上陣廝殺的生死兄弟!
他們,是為了大宋,為了雁門關而犧牲的戰士,是大宋的勇士!
他們的犧牲,絕對不能只是軍報上的一個個忽略不計的數字!
這,也是趙德昭鐵下心來,要在雁門關中,樹碑紀念,勒石記功的最主要的原因!
勒石記功,不是為了誇耀他,或者楊業,或者黨進的戰功!
雁門關前這兩次小小的戰鬥,也沒什麽值得誇耀的!
他的目的,是為了紀念,是為了讓所有為國犧牲,流血戰鬥的勇士,不至於埋沒性命,淹沒在歷史的長河之中!
就算史書不能為他們著書立傳,雁門關中的廟宇、碑文,也要記錄下他們的事跡,供後人緬懷、紀念!
趙德昭正拿著傷亡報告,暗自感慨時,隨身親衛王承安卻急匆匆地跑了進來,激動地低聲說道:
“教頭,官家,官家到了!”
趙德昭微微愣了一下,旋即猛地瞪大眼睛,失聲說道:
“官家到了?”
“到哪了?”
“已經入關了!”
王承安激動地說道。
話音未落,府外便傳來了一陣整齊的腳步聲,一隊禦前親兵,快步走了進來,分列兩側,相對而立。
隨後,大宋官家趙匡胤,便龍行虎步地,從屋外走了進來,身後還跟著趙普、李繼勳、何繼筠、曹璨、潘美、王繼勳,以及楊業、黨進等文武大臣。
趙德昭見此,急忙離開書案,上前幾步,行禮說道:
“控鶴軍指揮使趙大,拜見官家,官家萬歲萬歲萬萬歲!”
趙匡胤微微抬手,沉聲說道:“平身。”
說完,便從趙德昭身邊走了過去,徑直走到書案後面,坐了下去。
隨後,趙匡胤便又拿起書案上的傷亡報告,瞧了起來。
瞧了一眼,趙匡胤便又放了下來,然後對趙德昭說道:
“趙大,兩次雁門關之戰,朕都已經聽楊卿、黨卿說了,打得不錯!”
“控鶴軍,河東軍,晉北軍,表現得都不錯,傳朕旨意,重賞三軍!”
“謝陛下!”
趙德昭和楊業、黨進兩人,急忙一起行禮道謝道。
趙匡胤微微抬了抬手,等趙德昭三人直起身來後,卻才又對趙德昭說道:
“聽黨卿說,你要在雁門關中立廟,祭祀戰死的軍中將士,還要勒石記功?”
趙德昭微微愣了一下,旋即硬著頭皮說道:
“是。”
話音未落,卻聽趙匡胤又問道:
“為什麽?”
“回官家,這些兄弟,都是為國征戰,為了保衛雁門關而戰死沙場的。”
“在末將看來,他們都是真正的勇士,真正的英雄!”
說著,趙德昭深吸了一口氣,停頓了一下,才又接著說道:
“保家衛國,方為英雄!”
聽了趙德昭的話,趙匡胤眼神微不可覺的縮了一下,旋即又說道:
“戰死疆場者,固然可稱為英雄,那其他那些袍澤兄弟呢?他們就不是英雄了嗎?”
“他們當然也是英雄!”
不等趙匡胤話音落地,趙德昭便又大聲說道。
“所有為國征戰的人,將帥也好,普通一兵也罷,所有人,都是英雄!”
“所以,我們才要勒石記事,將他們的英雄事跡,記錄下來,供後人緬懷、紀念!”
聽了趙德昭的話,趙匡胤微微愣了一下,過了好一會兒,才又說道:
“你說得沒錯,所有為國征戰的人,都是英雄,都應該被後人銘記!”
“設廟立碑之事,曹卿。”
“末將在。”
趙德昭身後,曹彬上前一步,抱拳躬身應道。
“這事就交給你了。”
“末將領命!”
曹彬急忙又應道。
話音未落,卻聽趙匡胤又說道:
“即日起,行營都監曹彬,任雁門關都部署,領兵五千,駐防雁門!”
微微愣了一下,曹彬才猛地反應過來,急忙跪下行禮說道:
“末將領命!”
而趙德昭身後,黨進和楊業,卻不由得全都愣了一下。
雁門關是他們和趙德昭打下來的,功勞也是他們立下的。
按理說,駐防雁門的,應該是他們才對!
就算不是趙德昭,也應該在黨進和楊業兩人中間選一個才對!
嗯,趙德昭是控鶴軍指揮使,控鶴軍又是天子親軍,重新回到天子身邊,這沒什麽好奇怪的!
楊業是降將,剛剛歸順大宋,官家不放心他,將他外放,駐守重鎮,也情有可原!
可黨進,麾下五千兵馬,全是河東禁軍,駐防雁門,完全合情合理啊!
以黨進的資歷和軍功,別說做雁門關都部署了,獨領一軍,坐鎮一方,也完全夠格了!
可誰想,雁門關的部署,最終卻落在了行營都監曹彬的身上!
一時間,跟著趙德昭和黨進楊業北上,襲取雁門關的李繼隆、荊嗣等人,幾乎全都有些難以置信,也根本沒法理解!
而趙匡胤也沒做過多的解釋,宣布了曹彬的任命後,隨後便又揮了揮手,說道:
“朕乏了,都退下吧!”
“臣等告退!”
趙德昭和趙普、李繼勳等人,一起行禮說道,退出了城主府。
雁門關的關城,本就不大,關城裡,最多也就能夠駐扎一兩萬人,更多的人,就只能露宿關外了!
而離開城主府後,趙德昭卻才從王承安口中得知,抵達雁門關的禦營禁軍,少說有十萬之眾!
十萬之眾,而且隻多不少!
這豈不是意味著,太原城外的宋軍主力,已經全數北上了?
北上伐漢,太原城外,本來就只有三十萬宋軍!
劉繼元開城投降後,太原城外的宋軍,便東一撥,西一撥的,分批遣送出去了數萬人,分散到了漢國各地,接管漢國十三州的軍防重任。
而以接管各地的名義,遣送出去的,其實遠不止這些!
漢國各地,也根本要不了那麽多宋軍前去接管駐防,更多的宋軍,其實還是暗中被趙匡胤調兵遣將,發遣到了河北去。
如此一來,太原城外的宋軍,就只剩下了二十萬左右。
如今,抵達雁門關的宋軍,就超過了十萬人,那太原城裡,還能有多少宋軍?
這可不就是全數北上了麽?
而河北禁軍,原本就只有韓重贇、郭延義所部五萬余人,加上地方駐泊禁軍、廂軍、鄉兵,充其量也就十萬多點。
這點禁軍,防備遼軍南下,阻擋遼軍一陣子,還是可以的,但想要北出三關,反攻幽雲,卻還有些困難!
而現在,晉地漢國的事情,已經解決了,下一步,可就是反攻幽雲了!
被石晉兒皇帝割讓出去的幽雲十六州,總不能一直讓它們陷於北蠻之手吧?
收復燕雲十六州,這才是趙匡胤此次北伐的終極目標呢!
因此,解決了漢國之後,趙匡胤和趙普,便制定了一個更加宏偉的戰略計劃,那就是兵分兩路,反攻幽雲!
韓重贇、郭延義北出瓦橋,反攻幽州,這是一路!
趙匡胤禦駕親征,親率二十萬大軍,北出雁門,反攻雲州,這是第二路!
兩路大軍北上,反攻幽雲,就算不能一鼓作氣,收復燕雲十六州,也定要將幽雲十六州,收復大半!
雁門關外的應州、雲州,全是宋軍需要收復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