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水滸:開局救下潘金蓮》第二百八十五章 戰略調整
  金人之所以隻投入這麽多軍隊,也都是因為上述原因造成的。

  閑篇扯完了,話歸正題。金軍三十五萬和燕遼聯軍三十萬在古北館遙相對峙,拉開了架勢,大戰一觸即發。不過大戰最終卻沒有爆發,不知道為什麽,金軍竟然主動撤退了。

  不久之後,斥候來報,說金軍退入了北安州。跟著又有消息傳來,十萬金軍在完顏杲和完顏青鳳的率領下離開北安州西去。陳梟推測金人的打算依舊是先解決遼國的問題。

  陳梟計劃率領三十萬大軍出古北館進攻北安州。而就在這時,又有消息傳來,從金國的東京路(原遼國東京路)和上京路(原遼國上京路)調來了三十萬大軍,正在前往燕雲的路上,預計十天之後,兩路大軍便將分別抵達燕雲十六州的中部和東部邊緣。

  陳梟顧不上北進了,當即傳令各處要點修繕城牆積極備戰。金軍若要從北方大舉進攻燕雲十六州,主要有三個進攻方向,一是古長城隘口,古北館,這裡由於年久失修,雖然地形險要,不過城牆已經沒有什麽作用了;第二個方向是之前陳梟耶律特裡他們撤入燕雲的龍山,那裡地形極其險要,易守難攻;第三個方向,也是三個方向中最容易攻打的方向,是燕雲十六州最東邊靠海的平州和營州。

  這兩州東邊三十余裡便是臨榆山和榆關,是兩州乃至整個燕雲十六州的東部屏障,這裡的地形相對於龍山和古北館來說要平緩得多,金軍之前之所以沒有從這個方向突破,是因為他們當時的主要目標是遼中京城,因此兵力調到了西邊。如果他們要對燕雲十六州興兵的話,極有可能對這個方向發起猛攻。這個方向還有一個弊端,雖然臨榆山和榆關算得上險要,可是,畢竟平州、營州臨海,金軍完全可以從海上繞過防線,突擊守軍的背後。

  陳梟已經預見到了海上的危險,下令駐扎長島的水軍即刻前往營州以防守那邊的海面,同時陳梟還對各處的防守兵力進行調整,古北館十萬守軍,全部由燕雲軍負責,主帥是楊志,龍山由蕭咄裡和郭藥師負責,兵力為原守備順州、檀州、薊州、景州的五萬遼軍和常勝軍,營州、平州那邊由十萬燕雲軍和兩萬遼軍守備,還加上水軍的全部人馬,領軍主帥是林衝。西邊與遼西京道交界的居庸關則派遣一萬燕雲軍加強守備,剩下的燕雲大軍分別駐扎在燕京和薊州,以隨時救援各處。

  從金國東京道和上京道調來的三十萬大軍分成兩路,分別進逼龍山和榆關,金國水軍(原遼國水軍)也已經調到了榆關附近。好在陳梟調整部署迅速,否則龍山和榆關方向就都危險了。金國五十五萬大軍兵壓燕雲,令陳梟的燕雲軍和耶律特裡系統的殘余遼軍動彈不得。

  與此同時,金軍滅遼的計劃正快速推進著。完顏青鳳、完顏杲率領的十萬金軍主力進入西京道後和投誠過來的十余萬遼軍會合,一路朝西京大同府攻擊前進,勢如破竹,遼軍雖然還有近二十萬兵馬卻兵敗如山倒,大批遼軍投降金軍轉變成金軍為金軍引路。

  在完顏青鳳完顏杲高歌猛進之時,完顏晟完顏宗弼率領的北路金軍,從遼西京路奉聖州北部攻入西京道的豐州,在豐州城下大敗蕭特烈臨時糾集起來的十五萬大軍,遼軍狼奔豕突,只有不到萬人逃向西邊。完顏晟與完顏宗弼在豐州分兵,完顏晟率領兩萬輕騎沿著天祚帝的逃跑路線窮追不舍,完顏宗弼則率領金軍主力和新投誠的八萬遼軍共計十五萬大軍南下,準備與完顏青鳳完顏杲在西京大同府匯合。

  與金軍的凱歌高奏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宋軍的北伐行為。童貫率領十五萬兵馬與蔡攸的殘兵敗將匯合後,當即分兵兩路攻入西京道。童貫率領一路走東線,蔡攸率領另外一路走西線。蔡攸由於之前吃過大虧了,因此極其小心謹慎,軍隊往往一天時間隻行進十幾裡。於是兩支宋軍嚴重脫節。遼軍抓住機會突襲童貫,童貫大驚,也不顧自己是大軍主帥了,竟然首先逃竄,致使大軍群龍無首,軍心登時動蕩不安,眼看就要遭遇滅頂之災了。關鍵時刻,多虧了種師道和弟弟種師中坐鎮前軍指揮若定抵擋住了遼軍的猛攻。大軍才得以全身而退。

  蔡攸接到東路軍進攻受挫撤退下來的消息,大為驚恐,當即率領大軍一百八十度調頭,竄回了雁門。

  至此,宋庭雄心勃勃的北伐計劃徹底失敗。

  蔡京等人還想將此事瞞著皇帝,可是畢竟紙包不住火,李綱、宿元景連番上奏,李綱更是直闖神霄萬壽宮的后宮,皇帝終於了解到了實際情況,登時大為驚詫,又大為憤怒。蔡京為了脫責,將所有的罪過全都推到了蔡攸和童貫的身上。此時朝中那些原本為蔡攸童貫拍馬屁的大小官員們也都見風使舵,紛紛痛斥蔡攸童貫誤國,於是皇帝下詔罷免了蔡攸和童貫的官職。

  視線轉回到燕京。

  傍晚時分,一隊騎兵奔入了城門。來得時陳梟以及梁紅玉和百多個隱殺衛隊。

  陳梟一回到留守府,立即召集文武,會議一直持續到深夜。

  陳梟泡在浴池的熱水中閉目養神,劃水的聲音輕輕地傳來。陳梟睜開眼睛,看見了赤條條的潘金蓮和李瓶兒正從水中走來,好像水中精靈一般,勾人心魄。多日不食葷腥的陳梟不由的食指大動。

  兩女一左一右靠進陳梟的懷中,朝陳梟拋來柔媚的眼波,陳梟猛地摟住兩女痛吻起來。蕩人心魄的嬌吟從浴室中大響起來,一直持續了一個時辰才停歇下來。

  ……

  第二天一早,陳梟便離開了燕京,進入了玄甲軍駐扎的那座山谷。

  差不多就在此同時,寇炎出現在了大同府的皇宮之中,見到了大遼的新皇帝耶律淳。耶律淳怎麽會在這裡,還當上了皇帝?原來守備西京道的耶律大石等遼軍將士全都是耶律淳的親信。當日中京大敗,耶律淳率領殘兵敗將逃到了大同。隨即便在眾將的擁戴下做了皇帝,號天錫皇帝。隨即耶律淳便以皇帝的身份號令西京道所有軍民團結一致共抗外辱,並且派親信到淪陷的中京道、上京道、東京道聯絡反金力量。

  耶律淳在短時間內集結起了幾十萬大軍,同時與金軍和宋軍做戰,對於宋軍可謂連戰連捷,宋軍已經不足為懼了,然而在面對金軍時卻是接連大敗。在寇炎出現在大同府皇宮中時,完顏青鳳和完顏杲率領的二十多萬大軍已經攻陷了大同府東面最後的屏障白登山,警報雪片一樣飛來,逃難的百姓和戰敗的軍隊蜂擁而入。

  一天之後,大同府與白登山之間的奉義城舉城投降,大同府內已經能聽到金鼓鐵蹄之聲了。

  日落之前,城牆上的遼軍將士只見天邊塵頭大起,隨即無邊無盡的軍馬漫湧而來。遼軍將士面色慘白,許多遼軍將士丟掉了自己的職責逃命去了。

  金國大軍近薄城下,完顏青鳳令降將前遼國的奉聖州刺史蕭默前去勸降。蕭默策馬到城下,揚聲喊道:“我是奉聖州刺史蕭默,聽我良言相勸,未免生靈塗炭早早開城投降,否則城破之日當玉石俱焚!”連續喊了數遍,城中卻沒有任何回應。蕭默隻得返報完顏青鳳。

  完顏青鳳也不囉嗦,當即下令大軍攻城。金軍呐喊著朝城牆湧去,好似浪潮一般。還未接戰,遼軍將士就已經心驚膽戰了。

  金軍猛攻了一個晚上,遼軍好不容易堅持到了天亮。金軍暫停進攻,稍作休整。金軍畢竟遠來疲憊,沒能趁著這一股氣勢拿下大同,只能暫時後退休整。戰鬥暫停了下來。遼國的文武大臣都認為大同守不住了,紛紛勸耶律淳放棄大同逃往西南面的朔州。只有耶律大石憤然道:“若金軍繼續追到朔州,又該往哪裡逃呢!應當死守大同,成則贏得一線生機,敗則與社稷同葬!我契丹人豈是貪生怕死之輩!”一番話說得君臣群情激奮,於是耶律淳決心死守大同府。

  恰在此時,有一個好消息傳來了,金軍的屯糧重地常青縣城被燕雲軍攻破,近百萬擔糧草付之一炬。

  遼國君臣感到難以置信,就在這時,有軍士奔進來報告:“陛下,東方天空一片火紅,想是東方某處發生了大火!”

  眾君臣聞言連忙奔出大殿,朝東方眺望。果然看見極遠天邊火映蒼穹,君臣眾人不由的驚訝非常。耶律大石突然喜道:“看距離和方向,那一定是常青縣城!燕雲軍傳來的消息不假,他們確實攻破了常青縣!”眾君臣驚喜非常。寇炎這時乘機道:“陛下現在相信我方的誠意了吧!”耶律淳大笑著點頭,說道:“上將軍果然名不虛傳,出手不凡啊!常青被襲破,金軍就只能退兵了!”

  寇炎道:“如今遼國的情況雖然險惡,但也不是完全沒有希望。金國為了防備我家主公,以五十五萬重兵壓在燕雲邊界之上,能用來進攻大同的金軍不會太多!”眾君臣深以為然地點頭,每個人的心中都重新燃燒起了希望的火焰。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