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芬忍不住在內心中叫了一聲好,難怪盧植見到李琛之後,將李琛收為學生,這樣一表人才的少年,誰看了不喜歡呢?更何況李琛還是一個文武全才之人,武功當排在冀州他們這一代人最前面。
王芬有點遺憾的感覺,要是他能早於盧植認識李琛,他也願意將李琛收為學生,只可惜黨錮耽誤了他太多時候了,於是只能暗自歎息了。
李琛並未因為自己爵位高而在王芬面前托大,還是立即以屬下的禮儀向王芬見禮,口稱王芬為明府大人,為他接到信之後姍姍來遲告罪。
王芬看到李琛在自己面前,毫無倨傲之色,更是暗自喜歡,於是也沒有端任何架子,和李琛見禮,並且將李琛讓入到了堂中,分賓主落座。
“我早已聽聞過舒瓊你的大名了,此次離京前來赴任之前,我在京師見過盧公一面,盧公對我專門提及了你的事情,對你的能力推崇備至!並且對朝廷前次敘功,與你不公之事,非常憤怒!說朝廷棄明珠於淤泥之中,可見盧公是何等看重於你!
今日一見方知,盧公絕非虛言,舒瓊果真是英姿勃勃、英武非凡,乃有大將之風!
本來我到任之時,便想要見你一面,但是奈何到任之後,各種俗務纏身,也就耽擱了下來!
前些時我才聽聞舒瓊你在中丘縣率軍備寇,渡河擊賊,大敗巨寇張牛角,方知傳言不虛,舒瓊果真乃是將才!
現如今冀州各地遍地烽煙,正值用人之際,所以我便想要請你前來助我!舒瓊能來,有你掌冀州兵事之後,那我也就可以高枕無憂了!”王芬朗聲笑著對李琛說道。
李琛連忙拱手說道:“明府太客氣了,那不過是恩師謬讚而已,琛年紀輕輕,哪裡有恩師所說的那樣本事!不過唯有一腔熱血,敢死而已!
賊人逞凶於世間,琛既然身為大漢子民,豈能坐視?故此才奮起討賊,僥幸立下了一些薄功!
今日承蒙明府抬愛,招琛前來效力,琛豈能不來!琛尚年輕,才疏學淺,今後還望明堂多多指教!”
對於李琛這番回答還有如此的姿態,王芬更是大喜,他在李琛身上,只看到了士子的那種謙遜,卻並未看到武人的驕橫,如果不看李琛的身姿的話,完全會感覺李琛就是一個溫文爾雅的士子,哪兒能看出他可是提槍上陣,曾經率軍斬殺過數萬賊軍的悍將呀!
之前他對李琛還是有點擔心的,怕當初盧植對李琛有所誇大其詞,怕李琛乃是一個因為戰功在身,還有關內侯的爵位在身,桀驁不馴,現如今他算是徹底可以放心下來了,於是接下來王芬和李琛便開始了一番暢談。
王芬仔仔細細的詢問了李琛的出身,以及這些年來的所學,雖然感覺到李琛在學識上面並不是很好,堪稱平庸,但是在文采方面,卻還是可以的,另外問及李琛兵學方面的事情,李琛則娓娓道來,理解的非常深刻,確確實實乃是一個知兵之人。
王芬還詢問了當初李琛經歷過的數場大戰,李琛也都給王芬講述了一遍,包括當時戰場的態勢,以及他做出的選擇,還有最後得到的結果。
王芬聽罷之後,心中再無疑慮,暗歎此次算是真的用對人了,李琛確確實實乃是一員智勇雙全的大將,冀州有李琛掌兵,那麽接下來他還有何可發愁的?
於是王芬便將他組建一支冀州軍的具體想法告訴了李琛,而李琛聽罷之後,感覺王芬乃是一個不太知兵之人,很多事情都太過理想化了一些,另外王芬對於這支冀州軍的錢糧問題也沒有考慮妥當,同樣也有些想當然。
還有就是對於這支軍隊的編組等等問題,王芬根本說不出個所以然,從這些事情上可以看出來,王芬實際上水平很有限,是個標準的理想主義者。
當然這也不能否認,王芬個人情操還算是不錯的,來冀州赴任,是充滿了熱情,想要在他的任上真正的大展拳腳乾出一番事業的,這比起不少通過買官的那些官吏們,一上任就第一個想的是怎麽撈錢回本要強的太多了。
所以李琛和王芬談了一陣之後,覺得還是蠻欽佩王芬的,雖然王芬有點太理想主義,但是起碼這個人不是一個壞人,是想要為冀州百姓們做一些實事的,僅憑這一點,李琛也願意幫一幫王芬。
於是李琛便對於組建冀州軍的一些細節方面的事情,和王芬討論了一番,對王芬原來考慮的不成熟的地方做了一番修正。
王芬聽罷了李琛的這些意見之後,仔細想想感覺李琛說的非常有道理,在組建軍隊這種事情上,李琛明顯要比他精通的太多,如果是一般人指出了王芬的這些不足的話,王芬可能還會很不高興,但是對於李琛提出這些建議,王芬卻從善如流,沒有表現出任何不喜。
因為畢竟李琛的名氣在哪兒放著,李琛現如今可是實打實靠著自己的本事打出來的冀州名將,風頭一時無兩,而且剛才他考校李琛學識的時候,也確確實實發現李琛比他對於兵事方面的經驗要強得多,再加上李琛乃是盧植的學生,還有李琛本來身上就有著關內侯的爵位,起碼在地威上,並不低於他多少。
甚至於朝廷給予李琛的任命,現如今乃是破賊校尉,在官秩上,還高於他。
所以王芬並不覺得李琛指出他所想的一些事情的問題,有何讓他感到羞辱的地方,故此對於李琛提出的這些建議,王芬很高興的就接受了下來。
當天王芬便將朝中送來的任命李琛為冀州破賊校尉的敕書以及印綬授給了李琛,李琛也就算是走馬上任,成為了還未組建起來的冀州軍破賊校尉、冀州兵曹從事。
李琛到鄴城赴任的消息也很快在鄴城傳開,鄴城之中的魏郡太守以及郡丞、長史都聽聞了消息,他們現如今對李琛的大名也可以說是如雷貫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