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丘縣城外,王梓吃足了李琛的苦頭,心知以他的部下還有他的能力,在野外跟李琛的兵將浪戰,那純屬是找死,於是他當即決定,依托襄國縣縣城跟李琛對抗,另外立即派人趕往邯鄲,通知渠帥於涉,請他速速率兵來援襄國縣。
李琛進兵的速度很快,七十多名騎兵既被作為斥候,也被作為先鋒,由費康和王雄率領,費康帶著少數騎兵充作探馬,王雄則率領剩下的精騎,作為突擊力量,沿途在李琛率領的主力前面,為主力部隊清理道路。
雖然他們人數不多,但是卻都是精騎,速度非常之快,一入襄國縣境內,便在主力前面展開,搜索沿途鄉亭之間活動的黃巾賊。
一旦費康帶的斥候們發現小股的黃巾賊,便立即通知後面的王雄,王雄隨即便率領騎兵趕來,飛速的將這些倒霉的黃巾賊給收拾掉。
這些散布在鄉亭裡落的黃巾賊,乃是為王梓籌措糧秣的部眾,碰上王雄這支精銳騎兵,他們連一點還手的能力都沒有,只要在野外被發現,等待他們的就只有一個結果,那就是迅速的被擊潰,要麽跪地投降,要麽成為一具具屍體。
李琛自領兵進入襄國縣境內之後,前面的王雄就源源不斷的開始將一批批俘獲的黃巾賊給送回來,一同被送回來的還有不少黃巾賊在鄉亭裡落之中搶劫來的糧食和鐵器以及貴重之物。
李琛此次從中丘縣出發的時候,帶的糧食也並不是很多,因為中丘縣雖然有存糧,可是也稱不上糧食滿倉,接下來還需要應付很長時間,直至夏糧收獲,所以李琛出發的時候,沒有多要,隻給麾下兵將要了五日的兵糧,接著他已經做好打算,這一路上以戰養戰,靠著繳獲以及沿途百姓和世家大戶們的支持,來滿足自己這支兵馬的需要。
雖然這有些冒險,可是事到如今,也只能冒險了,王雄在頭前不斷配合著費康,進剿散布在鄉亭裡落之間,正在四處搶糧的黃巾賊,如此一來倒是為主力搶回來了一批糧食。
李琛沿途也不停留,只是在途經一些襄國縣世家大戶莊堡的時候,稍作一些停駐,告知這些莊堡裡落中的襄國縣民,他乃是新任的趙國兵曹掾,此次從中丘縣起兵,前往邯鄲,順路要克複襄國縣城。
當看到官兵終於來了襄國縣,雖然是從中丘縣來的,可是畢竟讓這些飽受黃巾賊侵擾的襄國縣縣民們看到了希望。
以前雖然官府也算不上好,可是好歹除了勒逼收取稅負之外,也不至於像現在這樣,兵荒馬亂,天天黃巾賊都來騷擾,到處搜刮一切能用的東西。
個別世家大戶的莊子裡,在聽聞李琛的大名之後,立即就打開了莊門,從莊子裡送出了豬羊和一些糧食,以資軍用,這些世家大戶大多數是不會跟黃巾賊同流合汙的,他們享受的是大漢給他們帶來的好處,又怎麽願意跟著黃巾賊作亂呢?
他們巴不得官軍趕緊來把這些該死的黃巾賊給誅殺一空,將這賊亂給討平了,而且李琛的大名他們誰人不知,前年要不是中丘縣賊曹李琛,率兵來襄國縣助戰,他們前年遭受的賊禍還不知道啥時候能討平呢!
而且他們消息靈通,早已得知前些日子王梓率領黃巾軍去中丘縣,結果被中丘縣李琛率兵殺了個大敗虧輸,落荒逃回了襄國縣。
現在聽聞李琛領兵來了,而且還被趙國相擢為了新任的兵曹掾,這就頓時讓他們這些大戶人家看到了希望,連忙出來表示一下他們的心意。
有兩家大戶,甚至於乾脆派出了族人,帶上了家中的私兵,加入到了李琛的隊伍之中,要去幫李琛克複襄國縣縣城,這就是民心所向。
當李琛率兵抵達襄國縣縣城外面的時候,只見到縣城四門早已關門落鎖,所有黃巾賊都已經躲入到了縣城之中,正在城牆上瞪著驚恐的雙眼,觀望著從遠處源源不斷開來的這支官軍,心都懸到了嗓子眼了。
從這支大軍的旗幡上就可以看到,將旗上大書著一個李字,而旗幡上還有幾個小字,寫出了李琛現在的官職,趙國兵曹掾“李”。
這姓李的大將能會是誰?而且還是從中丘縣過來的,城中的黃巾賊就算是用腳丫子想,也想得明白是誰來了。
而且這隻大軍,在他們看來,軍容鼎盛,行在最前面的則是一大群盔明甲亮的披甲之士,兵力數量足足看起來有兩三千人之多,頓時他們就被嚇得是心驚膽戰。
其實李琛哪兒有那麽多兵馬呀!他這次來襄國縣,總共帶了一千五百多人馬,之所以在城上遠遠的看起來很多,是因為後面拖了不少的牛車馬車,另外還押著二三百名在路上俘獲的黃巾賊,讓他們的兵力看起來比較多罷了。
王梓這個時候,早已跑到了北門上面,也在舉目眺望來的這支兵馬,當看到敵軍兵力居然如此之多的時候,王梓也嚇得手腳冰涼。
他怎麽也想不通,李琛怎麽在短短半個月不到的時間裡,從中丘縣劃拉出來了這麽多的兵馬,而且看起來,李琛所率的這支軍隊,兵將們絕非是什麽烏合之眾。
他只見這些李琛麾下的兵將們,隊列整齊,軍容整肅,而且器甲鮮明,絕非是一支臨時拚湊起來的義兵那麽簡單,這些兵將看起來更像是一支訓練有素的精兵,絕非是一般臨時征召起來的義兵。
王梓不由得心頭升起了一種不祥之感,難不成李琛這是獲得了外郡官兵的增援?這不是中丘縣的義兵?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可就大大的不妙了,王梓不由得冷汗就冒了出來。
李琛帶兵抵達襄國縣之外以後,並未派兵分頭將襄國縣城包圍起來,襄國縣城好歹跟中丘縣城規製相仿,大小也差不多,就憑他這一千多兵將,想要包圍襄國縣,那根本就是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