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南宋異聞錄》第312章 看一個吃一個夾一個打一個
  “臣蒙戰,見過大王。”

  “坐吧。”

  楊瀚擺擺手,徑到主位上座了。

  李向榮垂手肅立,一動不動。他是宮中奴婢,楊瀚讓座,是為蒙戰讓座,與他無關。

  瞧著蒙戰退到椅旁,欠著半個屁股坐下,狀極恭謹,楊瀚心中一曬。

  這老貨!

  西山諸部,其實囿於這五百年來的發展,大多缺乏夠境界、夠格局的謀略。

  但有兩人例外,楊瀚心中是暗暗警惕的。

  一個是徐諾,這姑娘雖是女子,卻是難得的巾幗,智慧心計令他也暗暗忌憚。

  而另一位,就是蒙戰。

  楊瀚忌憚蒙戰,是因為……看不透他。

  其實這蒙戰也沒做什麽特別出色的事情,雖說巴圖在時,一向對他言聽計從,可是蒙戰出過什麽了不起的策略了?沒有。

  但楊瀚就是有種感覺,猜度不透。

  因為猜度不透,不知他是喜是怒,心中打算,自然也就不知其深淺,對他自然心生戒備。

  所以此時蒙戰雖是態度恭謹,楊瀚見了反而更加提了幾分小心。

  這蒙家,可是大秦始皇帝的絕對心腹啊!
  想當年,蒙毅、蒙恬兩兄弟,一為文臣,一為武臣,為武臣者,獨領精兵三十萬,於雲中郡屯田戍邊,這是何等信任?
  三十萬大軍,又有移民百萬,築長城、砌堡寨,屯田戍邊,若他有野心,足以自立一方,建國稱王。

  又有蒙毅在朝,極受始皇信重,當時朝中,外有李斯,內有趙高,一時風光無倆。唯有一人,是他們兩個都不想得罪的,那就是蒙毅。

  別看這蒙毅在史書中聲名不彰,那是因為他不需要在其中彰顯什麽聲名,他有什麽意見,私下就能與始皇帝說了,還需要上朝堂與眾大臣打擂台?
  始皇帝派人出海,尋找仙山,求長生不老藥。在此名頭之下,又選童男童女,備齊百匠以及各種糧種,分別有開拓海外之心。

  這如今的三山蒙家,就是當年派遣出海的蒙氏族人。

  以始皇帝對蒙家的信任程度,何以這統帥艦隊的人是我楊家的祖先呢?

  方士徐福,發現這三山世界後,與我楊氏祖先共治天下,一曰天聖,一曰天賢。而這蒙家,就如當年在始皇帝面前的蒙家一樣,始終不曾濟身風雲。

  或許是門風使然,但是,蒙家,與其他人家終歸有些不同。說起底蘊,較之當時一個無根基的方士,一個雖為主將,聖眷皇恩卻遠不及徐家的楊將軍,都要深厚的多。

  所以,追思過往,楊瀚對這蒙家,便也高看了一眼。

  只是,不管他心中對這蒙家是如何看法,他要一統三山,蒙家終究是不可無視的一股力量,早晚要正面碰撞的,早早接觸一下也好。

  蒙戰拱手道:“大王喚臣來,不知有何差遣?”

  楊瀚收斂心神,道:“宋國趙恆,蠢蠢欲動。東面,青女王也是磨刀霍霍,如今我三山精銳尚未回返,不可大意。寡人已令大軍,挾大勝之威,再往東南方去,駐防禦敵。”

  蒙戰頷首道:“大王英明。”

  楊瀚淡淡一笑,道:“此前,軍需輜重,是由徐震兼了這個糧曹官。如今,大雍城受洪林之困,損失慘重,徐家有許多事情需要善後。他如今是徐氏家主,恐難脫身,今日再度出征,這糧曹官,蒙大人,就得由你來擔當了。”

  蒙戰眉頭一皺,輕咳道:“呃……大王,臣子為大王效忠,本份內事。只是老臣年歲大了,精力不濟、體質尤虛。再者,徐家勢大,向徐家索取糧草,恐他們不會把老臣放在眼裡?而巴家現如今的狀況,恐怕短時間內都難得太平,這糧草攤派下去,恐怕……收不上來啊。”

  蒙戰離座,恭恭敬敬地跪倒在地,請罪道:“非是老臣不肯為大王分憂,實是老臣能力有限。兵者,國之大事!生死之地,存亡之道也。一旦耽誤了大事,大王便是把臣千刀萬剮,也是不能挽回損失了,故此,臣,不敢受命!”

  楊瀚道:“若蒙大人都不能為寡人分憂,何人可為?“

  蒙戰道:“徐震既然之前做了此事,做的且還不錯,不曾出過紕漏,大王何必另擇人選?”

  楊瀚抬眼看了看門口,輕輕一揮手,何善光馬上一使眼色,叫二狗子與兩個宮娥悄然退下。

  何公公最後一個退出,將宮門悄悄掩上。

  蒙戰露出一絲疑惑,楊瀚淡淡地道:“李公公,你來說吧!”

  “喏!”

  李向榮答應一聲,右手伸進左袖一掏,一張疊了四五疊的折子便掏了出來。

  李公公想來平時也沒機會接觸折子,一下子沒拿來,隻拈住了最上邊一頁,下邊嘩啦一下就垂了地。

  蒙戰抬眼一瞄,就見上邊一排排一行行,皆是蠅頭小字,但中間也有斷開處,寫了一行行的數字,是阿拉伯數字。

  這三山世界因為曾把東西方文化統一置於一個大一統國家之下,所以這種便利的計數方式倒是早就拿來主義了,蒙戰自然認得。

  蒙戰見了心中便是一奇,奏章不像奏章,帳本兒不像帳本。這是什麽?
  李公公滔滔不絕便念了起來:“……徐振所用貪墨手段,並不高明,不過是多征少記、多入少出,又因奴婢與軍中交接清楚,不好做手腳,便虛報損耗,甚而以‘走水’為由,燒了空倉,抹去虧空……”

  蒙戰聽得瞿然變色。

  李向榮記得極有條理,但凡被他查明了的,哪一天,多少數目,何人經手,記得清清楚楚。

  他為了不打草驚蛇,沒有去詳細訪查過的,是側面了解到何人經手,還是以他判斷是何人操刀,也都一一記上,但也標明了只是懷疑。

  而那察覺出了問題,但尚還沒有什麽線索,他也詳細寫明了該從何處著手,該從何人著手去一一查證。

  待他全念完了,楊瀚淡淡一笑,道:“蒙大人,你現在知道,寡人為何要你接手了吧?”

  蒙戰怔忡不語。

  楊瀚道:“就算李向榮已查得清楚明白的,卻也還缺少人證、物證。更不要說還有許多事情未曾查個明白!前番,戰事連綿數月,錢糧靡費無數,徐震從中貪墨者,大於三成!他欺我三山各部數百年不曾打過如此規模的大仗,以為無人能把消耗匡算清楚,貪得真是肆無忌憚啊!”

  楊瀚歎息一聲,道:“蒙大人,這世間,有資格與他分庭抗禮的,唯有巴將軍與你。巴將軍已戰死沙場,只有你來接掌糧曹,寡人叫李公公配合你,才能不動聲色,拿到人證物證!”

  蒙戰臉色陰晴不定半晌,突然抬頭看向楊瀚:“大王,徐震,乃徐家族長。徐家,乃我三山諸部之長!楊徐兩家,更有世代聯姻、共休共榮之盟約!若是此事查個明白,證據確鑿了,又怎樣?刑,不上大夫啊!”

  楊瀚沉聲道:“寡人欲加刑給他,便是大夫,又如何?”

  蒙戰沉默片戰,道:“恕老臣直言,大王乃英明之主。然,縱是借了天時、地利、人和,又費無數氣力營造契機,所斬,也不過一個巴勇。若是那人換成巴圖,獻俘禮上,便不會出現大王生殺予奪的局面!更何況,徐震,更非巴圖可比!”

  蒙戰緩緩抬頭,道:“大王,切莫因之前一局小勝,而錯判了局勢。老臣若走錯了一步,還有蒙家可以退守!大王若是錯行了一步,前頭便是萬丈深淵,粉身碎骨,是唯一的結局啊。”

  楊瀚凝視他良久,忽然笑了,他又揮一揮手,李公公趕緊收起折子,退了出去。

  宮門,再次緊緊閉攏,蒙戰疑惑地望著楊瀚,他,還有底牌?

  ……

  宮牆一角,千尋懷裡鼓鼓囊囊的,也不知兜了些什麽,還用手捧著,顯得很是沉重。

  她東張西望的,忽見菊若挎著個小包袱急急跑來,連忙招手道:“這裡,這裡!”

  菊若氣喘籲籲地跑到面前,千尋一瞧那小包袱,皺眉道:“怎麽隻裝了這麽點東西?”

  菊若道:“你說方壺蓬萊那邊金幣值錢,叫我多裝金子,可咱們住處,連銅製之物都沒多少,哪有金子,我……我隻撿了幾件絲綢衣服,也值幾個錢。”

  千尋瞪了她一眼道:“那能吃一輩子嗎?難不成到時候你去賣唱不成?幸虧我聰明!”

  千尋說著,便一手兜著肚子,一手從懷裡往外掏,金盤子,金瓶子,金香爐、金筆山、金葫蘆擺件、辟邪金錢劍、金佛、金印?
  菊若吃驚地道:“哇!你從哪兒弄來的?”

  千尋得意地道:“我把禦書房、大王寢宮、王后寢宮裡拿得動的金製品都偷來了,快快快,包起來。”

  “哦哦哦……”

  菊若趕緊蹲下,把包袱打開,兩個人手忙腳亂地就往裡邊包金子。這時宮門處突然有一行人走了進來,雖然她倆蹲在牆角兒,千尋還是十分機警,生怕被人看見那包袱裡的金光燦爛,急忙扯過一件絲綢衣服蓋在上邊。

  徐諾和徐震被二狗子公公畢恭畢敬地迎進宮來,徐諾遊目四顧,忽然瞧見一個小太監、一個小宮女蹲在遠處宮牆角兒處。

  那小太監正鴨子似的抻著脖子偷瞟自己,不覺好笑,便向“他”笑了一笑。

  千尋按著下唇,緊張地便想:“被她看見了麽?應該沒看見吧。要是沒看見,瞎笑什麽,笑得人家心驚肉跳的。哎呀不好,她一定是來找楊瀚的,那我還要不要捎上楊瀚一起逃呢,要是耽誤了,只怕我也逃不了了吧?”

  千尋一時天人交戰,陷入糾結之中。

  菊若卻沒理會那麽多,急急把包袱系好,小聲道:“千尋,咱們走……”

  她剛說到這兒,聲音突然停住,一雙眼睛慢慢移向一邊……

  一雙腳,正向她們兩個走來,靴尖兒眼看就要碰到包袱了,那雙腳停了下來,一個聲音帶著微微笑意道:“陛下在這兒,玩什麽呢?”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