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這蔡、馬、蒯三家一直是卡在我脖子上的一根刺,這次若是能借刀殺人,用這些富商們的手束縛住蔡馬蒯三家的腳步,那我就能專心致志的對付即將來襲的袁紹!”
“如此,就算是舍棄了幾百兩銀子,那又如何?”
一陣三連,凌冽將和富商們做生意後產生的利弊研究的清清楚楚。
以至於郭嘉聽完他的話,整個人更是忍不住拱手作揖道:“主公深謀遠慮,倒是嘉有些鼠目寸光了。”
“無妨,這個也不怪你,商賈之術你本身也不精通,再加上這些日子你主要操勞長安那邊的事情,因此,我不怪你傻了!”
稍稍拿智商開個小玩笑,凌冽見屋內的氣氛稍微緩和了些後。
索性有些好奇的追問道:“哦對了,說起戰事,李傕和袁紹那邊的戰況怎麽樣了?”
“稟主公,情況不是很樂觀。”
一提起雍州的戰事,郭嘉臉上的笑容就消失不見。
轉而從懷中掏出一張巾幗,凝重的念道:“據斥候來報,袁紹成功完成了戰略大轉移,十萬大軍在渡過黃河之後,又殺了個回馬槍,李傕精心設計的涇陽防線徹底崩潰,五萬西涼軍全軍覆沒。”
“打的這麽快?看來袁大頭還是有點能力的啊。”
稍稍驚訝袁紹進軍的速度,凌冽在給自己續了杯酒後。
接著向郭嘉提醒道:“繼續緊盯袁紹的動作,並且告訴老李,讓他把正在休整的虎賁軍、神衛軍調防到樊城跟江陵,然後把處在戰備狀態的夥頭和囚狼軍跟我換回來!”
“現在就調防?主公這是不是有點早啊,而且虎賁軍和神衛軍還有一個多月就能完成重建,所以嘉覺得,沒必要調防吧。”
滿頭霧水的撇著腦袋,郭嘉詢問。
凌冽卻一本正經的搖頭道:“不!雖然這次袁紹的目標是李傕,但我總有一種不祥的預感,所以,防患於未然,把兩個現在能戰鬥的軍隊拉過來,一旦開戰,我們不至於捉襟見肘。”
“主公所言甚是,既然如此,嘉立刻去傳令,同時把雲長從荊州調回來,以防不測。”
認同了凌冽的觀點,郭嘉說著。
旋即撤下去傳令。
反觀凌冽則在他走後,整個人望著牆壁上掛著的雍州地圖。
心中卻忍不住有些感慨。
說真的,在當初選完雍州的主線任務。
結果看到袁紹這頭龐然大物被自己引出來之時
凌冽曾經一度擔憂以桃源村的狀態能否去從袁大嘴的口中搶下一塊肉吃。
畢竟當時的桃源村對內民心不穩,對外又有蔡、蒯、馬三顆定時炸彈。
再加上用三省六部製取消原有的州郡縣令製也才剛露出點苗頭。
所以凌冽那時候是真的沒底氣。
但是幸好,他底氣不足,運氣夠好。
因為袁紹的這套大迂回的戰略轉移戰術替凌冽爭取了一個多月的發展空間。
而正是這一個月!
凌冽不僅解決了汴京城的民心問題,還意外找到了牽製蔡蒯馬三家的手段。
再加上經過時間的沉澱後,三省六部製已經開始逐漸的滲透進桃源村的各個縣郡之中。
可以說,現在的桃源村早已不是一個月前的那樣狼狽不堪。
除此之外,滿編的虎賁軍、擴編的神衛軍也馬上就要歸建。
這樣的一副底牌,凌冽雖然不敢打包票說出征討伐能戰勝袁紹。
但要僅僅是保衛桃源村不受到威脅,那還是綽綽有余的。
甚至如果袁紹真能像前世打官渡的時候腦子犯昏,那凌冽也未必不是沒有機會一戰打翻他!
所以,接下來就看袁紹打算怎麽玩了!
想到這,凌冽頓時開心的笑道:“唉,袁大嘴啊袁大嘴,希望你能不忘初心,穩定發揮,最好像當初打曹操似的,這樣我就能在趁機乾掉你後,徹底崛起了!”
一夜無話。
次日,清晨。
在收到郭嘉的命令後。
桃源村境內的軍隊立刻展開了一次規模龐大的調動。
仍然還在休整補建的虎賁軍、神衛軍奔赴荊州。
囚狼軍,夥頭軍則頂替了它們的位置。
一個駐守武關,一個就在虎門大營。
再加上拱衛汴京的泰山軍。
三個軍可以說是把環抱峰保護的如鐵桶一般。
與此同時。
不知道桃源村已經開始防范著來自北面的偷襲。
在成功吃掉涇陽的五萬西涼軍後。
袁紹也知道僅憑李傕長安城內的那點老弱病殘根本無法阻攔自己進軍的腳步。
所以他也不著急!
先是讓顏良、文醜率領二十萬大軍強渡黃河站穩腳跟。
至於他自己則在剛剛打下的涇陽城中休整待命。
等到張郃的輜重車隊和高攬的大軍和他匯合之後。
五十萬大軍再一擁而上!直接一鼓作氣的向長安進軍!
而另一邊。
“廢物!飯桶!幾萬大軍連區區三座小城都守不住,我養這種飯桶到底是為了什麽!什麽!”
氣急敗壞的將面前的案桌掀翻在地,李傕滿臉猙獰的站在坐在天子的龍椅之上。
反觀作為大漢天子的劉協,此刻在李傕的霸道之下。
只能膽戰心驚的站在旁邊瑟瑟發抖。
而賈詡見到這一幕。
整個人卻拱手作揖道:“李將軍,並非前線士卒無能,而是袁紹兵分兩路,我大軍腹背受敵,這才導致防線潰敗,戰事失利。”
“一派胡言!明明是他們廢柴無能,怎麽能將事情緣由都推卸在袁紹強大的身上,飯桶!飯桶!”
李傕在發泄完心中的怒火之後。
這才平靜下來,面色鐵青的問道:“那依先生之見,咱們現在應該如何是好?這戰事可還有挽回的希望?”
“稟將軍,沒有了。”
無奈的搖搖頭,賈詡繼續說:“涇陽慘敗,我西涼主力全軍覆沒,袁紹消滅我們就只剩下時間問題了,因此我建議將軍立刻率領剩下的大軍撤出長安,逃回鹹陽、秦川一帶。
“不!我不走!”
義無反顧的拒絕了賈詡的提議。
李傕若是沒打回長安,沒有繼承董卓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