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梟率軍往昌邑縣進發,進入昌邑縣境內後,並沒有遭到抵擋。畢竟,曹操和曹昂等諸多重臣,都在劉梟的手中。如今偌大的魏國,失去了和劉梟抗衡的力量。更何況,曹操出兵陳留縣,抽調了魏國絕大部分的兵力,如今的魏國已然沒有力量抵抗。
在半路上,劉梟遇到了荀彧派來的使臣。
使臣名叫劉曄,是宗親出身。
只是到了劉曄的這一代,身份早就淡化了。他早早就在曹操麾下,為曹操效力。劉曄到了劉梟軍前,讓士兵通報後,很快見到了劉梟。
劉曄行禮道:“魏國使臣劉曄,拜見大漢皇帝陛下。”
劉梟清楚劉曄的出身。
他說道:“劉曄,你已經忘記身上所流淌的血脈了嗎?身為劉氏子孫,不思中興大漢,反而是為曹魏效力。”
劉曄登時臉就紅了。
他的的確確是高皇帝的後人,身上流淌著劉氏子孫的血脈。
如今沒劉梟一說,登時就臊皮得很。
劉梟見狀,道:“還知道恥辱,還能迷途知返。如今魏國情勢,你已經知曉。你如今,可願意回到大漢,為朕效力?”
劉曄聽完,收斂了心神。
旋即,劉曄道:“陛下,在下雖是劉姓子孫,但卻受大魏皇帝知遇之恩。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在下身為魏國使臣,當為魏國盡忠,請陛下見諒。”
劉梟一聽,喟然歎息道:“你這是愚忠!”
劉曄道:“不管是愚忠也好,亦或是聰明也罷,這都不重要。陛下,在下作為魏國使臣出使,是代表魏國而來。魏國上下,願意奉陛下為主,聽從陛下號令,只希望陛下釋放魏國皇帝,以及其余將士官員。”
“不可能!”
劉梟大袖一拂,斷然回絕了。
他如今拿下了曹操和曹昂,更俘虜了荀攸、程昱等人,這些魏國的骨乾都在劉梟的手中。以劉梟如今的力量,要橫掃整個魏國,那是易如反掌的事情。
劉曄道:“陛下當真不考慮嗎?”
劉梟笑了笑,說道:“劉曄,你也是有智慧的人。難道眼下的情況,你判斷不出來嗎?朕知道魏國向袁紹求助,可如今的袁紹,正加緊攻打幽州公孫瓚,不可能救助曹操。能滅掉曹魏,朕為什麽要留下後患呢?”
劉曄道:“陛下決斷,在下明白了。在下立刻便返回昌邑縣,將陛下決斷,告知魏國諸公。”
“去吧!”
劉梟擺了擺手。
他也沒有扣留劉曄,因為沒有必要。
在劉曄離去後,劉梟大軍繼續趕路。
劉梟一人一騎先行,先一步回到了昌邑縣,將消息稟報給荀彧後,荀彧喟然歎息。終究,還是到了最壞的一步,劉梟不願意接受魏國歸附,那麽魏國只能投降了。
荀彧連忙就入宮,見到丁皇后,稟報道:“啟稟皇后,劉梟拒絕了求和。如今,劉梟的大軍,正往昌邑縣來。最多再有一天,大軍就會兵臨城下。”
丁氏聞言,臉色變得蒼白。
丁皇后道:“荀卿,當真沒有別的辦法了嗎?”
荀彧思索後,搖頭道:“如今如果要保全魏國,就只能擁立丕公子登基,然後借助昌邑縣抵抗劉梟。能抵抗多長時間,就看天命了。如果有其余諸侯救助,魏國能存活。如果其他的諸侯不馳援,魏國最終必敗。”
“唉!”
丁皇后歎息一聲,道:“一旦冊立丕兒繼位,便等於置陛下和昂兒生死不顧。這樣的做法,本宮絕不采納。”
荀彧道:“如何決斷,請皇后裁決。”
“降了吧!”
丁皇后歎息一聲。
如今局勢,丁皇后也不想抵抗了。
荀彧聞言,那略微弓著的背脊,再度垂下了一點,躬身道:“臣遵旨!”
作為魏國的文官之首,荀彧對魏國嘔心瀝血,付出了無數精力。如今,魏國即將成為過去,他也即將淪為階下囚,甚至所有付出化為泡影,心中也是無比的悲哀。
荀彧躬身退出大殿,便往宮外去。
他剛剛出宮,就碰到了自冀州退回的陳群。如今的陳群,一臉風塵仆仆的憔悴神情,他滿懷愧疚,說道:“下官有負大人重托,沒能說服袁紹,請大人見諒。”
荀彧道:“袁紹是否出兵,都不重要了。”
陳群剛回昌邑縣,還不知道前線的局勢,問道:“荀大人,怎麽回事?”
荀彧道:“你出使冀州期間,前線張邈反叛,聯合劉梟埋伏陛下。如今,陛下、太子、荀攸、程昱等人,盡皆淪為劉梟的階下囚。前線數萬大軍,也全軍覆沒。皇后派人向劉梟求和,劉梟拒絕了。如今,皇后已經決定投降了。”
刷!
陳群聞言,也是面色大變。
他沒有想到,在短短時間內,竟然發生偌大的變故。
陳群說道:“張邈好端端的,怎麽突然反叛了?”
荀彧道:“本官得了消息,是劉梟的人潛入昌邑縣,說服了陳宮。然後,陳宮悄然去了陳留郡,說服了張邈。說起來,也是這一次求助袁紹,導致張邈心中擔心,才有張邈的背叛。”
陳群歎息道:“罷了,降就降吧。仔細想一想,劉梟短短時間,便崛起至今。或許,是漢室不該就此消亡。”
荀彧正色道:“漢室不墜,也是好事。”
事實上,荀彧內心是糾結的。
荀彧他內心始終認為自己是漢臣,畢竟他自幼接受的,便是忠於漢室,忠於天子的教導。只是如今大爭之世,諸多諸侯稱帝,才有了今日局面。
荀彧要效忠曹操,也的確是在其位謀其政,從沒有半點懈怠。
然而,天命如此,天命在漢。
這也是好事。
荀彧道:“長文,走吧,接下來,你我召集魏國的群臣,準備迎接劉梟。”
“是!”
陳群得令,便隨荀彧一起離開。
時間流逝,傍晚時分。
這時,有哨探飛馬返回昌邑縣,向荀彧稟報了消息,劉梟率領的大軍,距離昌邑縣已經不足兩裡路,即將抵達昌邑縣的西門。
荀彧得了消息,便匯通曹丕一起,由曹丕率領文武官員,一起往西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