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回到貞觀當太子》第451章:納粟授爵
  如果換成其他皇帝,聽到於志寧這麽說,恐怕馬上就要發飆,治他個“辦事不利”的罪名。

  可是李承乾卻不能那麽做,因為於志寧所說的這一切,最後歸根結底,全都化成一口巨大的黑鍋,罩在了他這個皇帝的頭上。

  造成這一切困難的根源,其實就是他的軍製改革計劃。

  在改革軍製之前,施行府兵製的時候,朝廷是不需要為戰爭以外的事情操心的。

  上到兵器甲胄,下到米面油鹽,皆由府兵自備。

  朝廷只需隨便準備一些,以備不時之需就行了。

  可是自從改革了軍製之後,沒有了軍戶,將士們不用再自備乾糧,所有的一切,都交由朝廷來負責。

  這種突然的轉變,讓地方官府一時間還有些沒適應過來。

  尋常時候倒也沒什麽,可是一旦掀起大戰,就會出現這種明明所有人都付出了十二分努力,可就是看不到成果的現象。

  如果戰爭是由大唐挑起的,那麽,擁有充足時間的大唐朝廷,就能慢慢適應這種新的戰爭節奏,完成從原有制度向新體系的轉變。

  可惜的是,眼下這場戰爭是由西突厥人首先發難的。

  如此一來,大唐朝廷就有些趕不上趟了。

  想要解決糧草轉輸的問題,趕在大戰開始之前將糧草轉運到位,現有的官僚體系是指望不上的,必須得找到其他辦法。

  否則,即便其他的準備工作都做到完美,後勤保障跟不上,也會導致功虧一簣。

  想到這裡,李承乾轉而看向其他人問道:“戶部尚書所言,諸卿也都聽到了,依諸卿之見,朝廷眼下該當如何是好?”

  眾人對視一眼,紛紛低頭思索起來。

  幾息後,禮部尚書崔浩真出列拜道:“陛下,臣以為,可傳令各軍,就近從各地方州縣官倉搜集糧草,待朝廷糧草運抵,再補償回去便可。”

  這種就地搜集糧草的事情,之前府兵製還在實行的時候唐軍經常做,算是熟門熟路。

  因此崔浩真的這個辦法一提出來,立馬就得到了不少支持。

  就連李承乾也覺得這個建議很好,當即就準備開口同意,只是不等他說話,司農寺卿嚴九齡就出列拜道:“陛下,臣以為崔尚書所言有所不妥。”

  李承乾疑惑問道:“嚴卿何出此言?”

  嚴九齡躬身再拜,解釋道:“陛下,今歲秋收早已完成,各地方州縣存糧早已遞解官倉,即便有所存留,想必也不會太多。”

  “大軍在外,一日耗費起止千石?若僅以地方存糧救濟,怕是堅持不了多長時間。”

  “更何況,地方官府存糧,有些乃是為明歲耕作所留之良種,若被大軍征調,百姓年後何以播種?”

  現如今的百姓雖然都會自己預留種子,不過卻也有不少人會選擇向官府購買質量更好、產量更高的種子。

  地方官府每年收糧的時候,都會專門從收上來的糧食裡挑選一些顆粒飽滿,質量上乘的作為種子,來年售賣給有需要的百姓。

  如果將這些作為種子的糧食給征調了,明年北地百姓只怕有許多人要望田興歎了。

  明白了這一點,李承乾對眾人說道:“兩位卿家所言皆有其理。依朕看來,便由戶部行文沿途州縣,先將明歲良種預留,其余糧草,盡皆輸送大軍,稍後再由朝廷補足,諸卿以為如何?”

  眾人同時拜道:“陛下聖明。”

  李承乾點了點頭,繼續道:“既然諸卿皆無異議,那此事便就此定下。至於大軍糧草該如何解決,諸卿還是再想想別的法子吧。”

  聽到皇帝這麽說,眾人隻好繼續開動腦筋。

  半晌後,張世出列拜道:“陛下,臣有一策,不知該不該說。”

  李承乾看向張世,平靜道:“朝堂議事,向來各抒己見,張卿有話盡管直說。”

  “謝陛下!”

  張世再拜一禮,鄭重道:“陛下,臣以為,可傳詔天下百姓,凡戰前輸送糧草至前線者,可依所輸糧草多寡,確定功勞,授予爵位,以勵其功”

  張世的話還沒有來得及說完,就有好幾個人出聲反對,禦史大夫王贇更是疾言厲色地說道:“少卿大膽!此話也是你能說的?!”

  對於眾人會有這種反應,張世早在提出這個建議之前就有所預測。

  他的這個建議,並不是他自己想出來的,而是古人的智慧。

  第一個這麽做的人,名叫晁錯,是他法家的先賢,而這個政策,用更廣為人知的一個詞來形容,就是——“納粟授爵”!
  話說當年漢文帝在位初期,漢朝邊境剛剛經歷平城之戰,早已破敗不堪,守軍常常會餓肚子。

  大漢朝廷想了諸多手段,都沒能緩解這種情況。

  最終是晁錯玩了一手納粟授爵,才解決了這個問題。

  其大概流程就是百姓將多少粟米運到邊關,從邊關守將那裡拿到收貨的條子,再憑著這張條子,到長安領取一個跟他捐獻糧食數量相匹配的爵位。

  靠著這個手段,大漢朝廷在短短一年的時間裡,就解決了邊關缺糧的問題,隻用了三年不到的時間,就在雲中雁門一帶,建立了四個大型糧倉,為後期漢武帝出塞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歷史經驗已經證明了,這個辦法是很有效的。

  但是當時的漢朝可以那麽做,而現在的大唐卻絕對不可以!

  漢朝實行的是從秦朝延續下來的二十級勳爵制度。

  在這種制度下,低級的爵位是不值錢的,可以隨便拿來當魚餌釣魚。

  可是大唐現在用的是九級爵位制度。

  從最高等級的王爵,到最低等級的縣男,每一級,都有著相應的特權!
  這種爵位的含金量,遠非漢朝時那種爛大街,每年多交一倍稅賦就能混一級的爵位可比。

  更何況,現如今爵位還和分封掛上了鉤。

  最高等級的王爵,直接可以得到三千裡方圓的封國。

  就是最低級的縣男,只要你願意出塞,也可以得到一塊百裡封地。

  在這種情況下,爵位代表的含義就更加不得了了。

  是以沒有人願意讓那些商人或者地主跑進來插一腿。

  大家辛辛苦苦為皇帝辦事,武將出生入死,文官夙興夜寐,大半輩子下來,或許才能混上一個縣男,縣子。

  那些狗大戶憑什麽來跟自己搶名額?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