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禁軍滿城敲鑼打鼓,宣揚的話語卻讓城內百姓、衙役書吏們心中微微一驚。
原本他們根本不相信禁軍們的話語,覺得不過是侯爺夫人在忽悠他們而已。
尤其縣衙的書吏衙役們,怕自己胳膊擰不過大腿,故而乾脆在城內四處宣揚疫病死者,要被焚毀屍體一事,想要扇動全城百姓反對此事,惹得百姓們人心惶惶。
這年頭,誰也不願意自家親眷的屍首,被人一把火給燒了。
若是有人敢這般做,他們拚命的心都是有的。
故而前兩日,禁軍敲鑼打鼓的宣傳疫鬼汙染屍首,眾人誰也不信,甚至嗤之以鼻,覺得侯爺夫人這是將他們當成傻子在戲耍。
雖然為何大頭瘟的患者,死後屍體會發黑,誰也不知道原因,但眾人卻也同樣不信那是疫鬼作祟,用穢物汙染了屍首。
但今日一大早,那兩百名禁軍再次上街,敲鑼吸引眾人注意力後,開口大聲吼道:“諸位都聽好了,道祖托夢戶縣侯,告知因為鄢陵縣疫鬼作祟,屍首被汙穢之物汙染,而又沒有盡快處理,故而上天也倍受其害。今日天上的太陽,便會因為此事,被疫鬼吞沒些許時間。雖然道祖法力高強,能很快驅散疫鬼吞日,但若人間這些被汙染的屍首不盡快焚毀,那便將天下大亂,疫鬼將乘機禍亂人間,屆時連天上的神仙、道祖都無能為力!”
禁軍一遍又一遍在城中四處高聲宣揚,卻聽得百姓們個個眉頭緊鎖。
疫鬼吞日?
這如何可能?
不少人下意識的抬頭看向剛剛初升的太陽,不禁在心中默念幾聲:“道祖保佑,道祖保佑!”
不管百姓們相信與否,此事在心中卻都打了一個大大的問號。
因為此事若還是戶縣侯與侯爺夫人忽悠他們,也太容易被揭穿了。
今日若是沒有疫鬼吞日出現,那豈不是就說明這根本就是一場騙局?
既然如此,戶縣侯這般命人四處宣揚,意義何在?
鄢陵縣中,因為禁軍的宣揚,頓時變得熱鬧了起來。
雖然眾人被嚴令禁止走出坊門,但坊內的百姓,還是安耐不住心中的驚疑,紛紛走出自家房門,與左右街坊鄰居小聲議論起來。
“大郎,你看此事到底是真是假?難道因為疫鬼而死的人,真的屍首被汙穢之物汙染了?”
“呸,老子才不信這種鬼話!依我看這肯定又是那位戶縣侯,想出來哄騙我等的話語。這些當官的,就沒有一個好東西!”
“諸位,你們還不知道吧?前幾日,城牆邊那專門用以安置病家的裡坊,已然死了不少人了。那些人都被那位侯爺命人連夜拖去城外,一把火給燒了!為了這事,不少病家的家屬,都正在縣衙那裡哭鬧不已。”
“嘖嘖,你們說那侯爺是不是瘋了?居然讓我等焚燒屍首,此事從古至今,聞所未聞啊!這屍首若是被燒成了灰,到了下面恐怕更得受罪吧?”
“可不是嗎?咱們又不是沙門裡面那些高僧,死後能被接引去西方極樂。這屍首若是被燒了,將來祖宗連個香火供奉都收不到了。”
“要我說,什麽疫鬼吞日,根本就是無稽之談!”
縣衙那些衙役書吏,此時也同樣聚在了縣衙之中,對此事互相交頭接耳談論著。
但不管怎麽樣,禁軍在城內喊的嗓子都快破了,卻也幾乎沒人相信。
禁軍們在城內這兩日宣揚的,自然是李忘憂教給蘇長卿的話。
他當時滿腦子都是如何忽悠城內百姓,卻被天上的陽光刺痛了眼睛。
以手遮陰時,李忘憂的腦海裡冷不丁的蹦出一段話來。
“四月,甲子朔,日有食之。”
這是《資治通鑒》之中記載,關於貞觀四年大唐發生日食一事。
甲子朔便是四月一號,後世的愚人節。
李忘憂問清紈絝們,當日是貞觀四年三月二十七號後,立即想到了利用日食,裝神弄鬼,忽悠城內上萬百姓。
日食,在後世即便是小學生,也能說清楚其原理。
但在華夏,自古便是不祥之兆。
通常情況下,人們都將日食稱為天狗食日,“日”代表天帝,皇帝是天之子。如果出現日食,就是妖孽侵犯皇帝統治的凶兆。
日食不僅是不吉利,而且是大不吉利。
其實不僅華夏如此,在天文學尚未完善的時代,世界各國對於日食的態度,都大抵相差不大。
所以,當日食發生時,這些事情便會被鄭重其事的記載在史書之中。
李忘憂回憶起史書記載,貞觀四年四月一號要發生日食,便立刻想到憑借這次日食,來解決城內屍體火化的困難。
既然百姓愚昧,一味宣傳卻也未必有效,而且時不我待,這種時候,利用日食捏造出一個“疫鬼吞日”的說法來嚇唬嚇唬他們,就是最有效的辦法了。
李忘憂不僅打算嚇唬鄢陵縣百姓,他還立即寫了奏章,讓快馬送去鄭州,呈給一直駐留在鄭州行在,觀望許州疫情的李二知曉。
他同樣在奏章之中,將三日後將要發生日食一事,歸結到“疫鬼吞日”一事上。
李忘憂給李二寫這封奏章,自然是為了給自己預先鋪墊,免得將來朝堂之上,那些閑得蛋疼的禦史又拿自己焚毀屍體一事來彈劾他。
同時,李忘憂這也是在給李二解圍。
畢竟唐時日食乃是不祥之兆,而且通常會歸結為皇帝失德,奸黨當道。
李忘憂提前三日,給李二送去奏章,言明這乃是許州疫鬼作祟,自然也避免了日後群臣的非議。
畢竟雖然李二與李忘憂這叔侄兩人,借著做出“黃金失竊案”這個局,狠狠的坑了一把世家門閥,將王仁佑、鄭元壽等人都掃出了朝堂,但世家的勢力在朝中卻依舊不可小覷。
這種麻煩,能免則免。
何況李二除了很固執想要將長樂嫁給他這件事外,對於李忘憂真心不薄,故而李忘憂也是投桃報李,沒有忘了回饋自己這個叔叔。
不過李忘憂這份奏章,送到鄭州去,卻也引出不小的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