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史上第一敗家子》第619章:上岸
  金列最終還是在秦凌雲的軟磨硬泡下消了氣,不自覺的就上了他的套。

  不為別的,就為那每日秦凌雲提起的大理各種新政,以及那所謂的人人平等概念。

  以民告官,這在歷朝歷代都沒有好下場,老百姓始終都是最底層被奴役剝削的階級。

  可在大理,所謂的階級被這小子硬生生的給打破了,投票選舉,揭發獎勵等制度一出。

  官員們天生高人一等的優越感沒有了,反過來,官員只是一份工作,不是謀權謀利的手段。

  你的實實在在為民服務做出政績,才有晉升的希望,才能拿到更高的薪水。

  想以權謀私?不是不行,但有個前提就是不得傷害百姓與大理整體的利益,在這個規則之內,動用一些自身的權力,為自己謀取各種好處是被允許的。

  秦凌雲始終認為,不會貪的官,那不是好官。

  有貪念就有欲望,有欲望就會驅使人做事,在大理的審查制度面前,做壞事是不可能做的。

  那就只能做好事,而且在大理弄錢,實在是不要太簡單。

  招商引資的概念當初一被拋出來,根本就不用秦凌雲去教。

  下面的人自然而然的就會了,甚至還玩出了不少花樣,各種手段頻出,直讓他看花了眼。

  金列對於這些新奇的政策早就有所耳聞,現在秦凌雲特意將他弄到大理。

  為的就是讓他以多年的從政經驗給出一些指導性意見,畢竟在大理,除了秦凌雲以外,所有人都是摸著石頭過河。

  當然了,其實秦凌雲也是摸著石頭過河,這些玩意他頂多懂個理論知識,知道是怎麽一回事。

  但是具體操作起來,合不合適,是否能順應民心,這些都是尤未可知。

  所以這麽多年下來,一些政策的實施實際上十分緩慢。

  甚至三權分立他都要以吐蕃為實驗對象,從中找出錯誤的路子,好打下以後大理改革的堅實基礎。

  在大理,什麽人才都有,尤其是工商農幾方面,人才匯聚,全都是當世頂尖。

  可要是說從政的人才,除了原大理的部分官員,剩下的幾乎全是當初從琉球搶走的犯官。

  這些人裡面,有不少確實都是實乾型的人才,可要是論起執政水平,那就要比乾朝和金國差了不少。

  這也是為什麽秦凌雲開展海外殖民,用傀儡控制吐蕃。

  而始終不願意擴大版圖,徹底侵佔的原因。

  人才太少,根基太薄,步子若是邁太大,絕對會扯到蛋,最終得不償失。

  若說金列是被秦凌雲說服,從不情不願到最後答應。

  那麽嶽飛一乾人等則是一臉期盼的希望船隻速度快些,再快些。

  大峽谷一戰他們見識到了什麽叫一夫當關萬夫莫開,見識了火銃打開的正確用法。

  更是見識了火銃、火藥、火油之間的配合,以數千對數萬,十倍於己的兵力,雖然佔據了地利優勢,但以無損的戰績全滅對方。

  這得是多大的能耐,靠著火銃之威,正面硬捍,勾引敵人全軍壓上,最後才一擊斃命。

  嶽飛甚至在想,若自己換成同樣處境下,可能在完顏清豐的隊伍離火銃隊只有三十步距離之時便會下令高處的伏軍進攻。

  哪怕就是在有小型投石車可以截斷對方隊伍的情況下,畢竟當時的處境真是太危險了。

  稍微一個疏漏,便會導致對方的軍隊衝上來,從而衝垮己方陣營,火銃將失去原本應該發揮出的威力。

  但是秦凌雲沒有這麽做,而且當時方陣裡的琉球軍也個個面不改色的繼續攻擊,沒有退後半步。

  甚至連慌亂的表情都沒有出現。

  這就說明了他們這是對自己有著十足的信心,同時還對自己身旁的袍澤戰友充滿著信心。

  如此精銳,臨安軍中也有,不過只有數百人。

  那還是仿的特種隊模式,優中選優,從五萬臨安軍的基數裡選出最頂尖的那一批組成。

  可是琉球軍卻是幾千幾千的出現,這樣的手段,如何不讓這一群大老粗們對於大理,對於琉球軍心向往之。

  這是一次進修之旅,甚至嶽飛都沒有請示王玨,就自己做主帶著部下往大理而去。

  當然,他就是想請示,也做不到。

  因為所有的船隻,不是去倭國,就是去交趾,他們只能二選一。

  送行去臨安?對不起,沒有這個選項,也沒有這個條件。

  只有等到了交趾之後,從那裡派人送信回臨安,這才能讓王玨知道半島地區發生的事情。

  金國再次覆滅,完顏建樹再次逃跑,自己等人經歷的那一戰,以及去大理琉球軍中取經,這等等的一切,他在船上就已經寫好。

  只等著上岸之後派人送往臨安。

  這一來一回,怎麽的也得數月時間,等到王玨的聖旨或者密信送到自己手中時,自己恐怕已經在琉球軍中學到不少東西了。

  到了那時,王玨是催促自己回去,還是繼續留下深造,都不那麽重要了。

  在海上漂泊了足足一個月的時間,即便是一路上遇到的都是好天氣,沒有遭受狂風暴雨的侵襲,這種浮浮沉沉的日子也差點要了好些人的老命。

  整日裡活動的范圍就那麽大,面對的景色還十分單一,行船時帶來的起伏失重感。

  以上種種,可讓金府的家眷們吃足了苦頭。

  好在這趟旅程只有一個月的時間,也好在他們終於達到了目的地。

  本來秦凌雲還打算直接進入河道,逆流而上一段路程。

  不過有鑒於此,他最後放棄了這個打算。

  為了大家的健康著想,還是走陸路吧。

  慢一點就慢一點,反正此時大家也不趕時間。

  嶽飛的信也在上岸後被送了出去,信上除了講述金國發生的事情經過以及自己去琉球軍之外。

  他著重的講了燕雲地區的布防問題。

  西夏寧可丟了,也要首保燕雲十六州。

  臨安軍必須趕緊調去燕雲,少了金國的在鴨綠江一線的牽製,蒙國此時的對手就只剩下乾朝一個了。

  鐵木真詭計多端,哪怕是對方在平壤城再次損失了幾萬兵力,近期內應該是無力南下。

  但還是不得不防,不怕一萬,就怕萬一。

  若是燕雲十六州被破,乾朝接下來的局面便會陷入十分艱難的困境之中。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