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史上第一敗家子》第419章:戰前
  時隔一年,名滿天下的琉球軍再次行動了起來。

  這一次,他們不再是被動出擊,而是在秦凌雲的命令下主動侵略。

  而他們將要打擊的對象,是一直苟在中華大地西南的大理國。

  拿下大理,是秦凌雲所有計劃當中的第一步,也是至關重要的一步。琉球無論是從地理位置,還是環境來看,都不足以支撐他展開心中的報復。

  地方小,物產不豐,人口受製約等等一系列的因素,導致他施展不開手腳。沒有一塊好的地盤,想在將來的數國大戰中取得最後的勝利,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

  所以,在還是監察禦史的時候,他就盯上了大理。

  大理身處西南方,比鄰交趾、乾朝和吐蕃三國,雖說海拔較之平原地區要高不少,但也沒到吐蕃那種讓普通人受不了的地步。

  再加之其國氣溫四季如春,地勢複雜,許多地方易守難攻,境內民風彪悍,是最好的兵源。

  若是輔以商業開道,秦凌雲相信,五年之內,他能將大理打造成一個世外桃源。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計劃布置好,軍令下達之後,整個琉球都運作了起來。

  海量的物資不斷的從台南出發,運往交趾。那裡是他們的第一站,他們將以此處為跳板,直撲大理境內而去。

  糧草等後勤,全數交給了交趾境內的商人負責。

  經過一年的時間,在有心人的引導下。秦凌雲叛國自立為王的消息不脛而走,尤其是當初秦凌雲帶著一支神秘軍隊出現,打退蒙國。

  所有人恍然大悟,那就是秦凌雲的私軍。

  在朝為官,居然蓄養一支數量如此龐大,裝備如此精良的軍隊。難怪朝堂容不下他,要選擇叛國。

  當然,有心人也沒有刻意抹黑秦島主,流言之中只是說皇帝對他不放心,但又憐惜其才華,這才任由他帶著全家老小離去。

  這一點也從事後秦凌雲親自帶著軍隊救援建康府就能看出來,對於乾朝,秦凌雲還是有感情的。

  百姓們選擇相信秦凌雲無奈離去的原因,對於秦凌雲他們是從心底的感謝。

  官員們則是心裡樂開了花,這個攪屎棍離開了朝堂好啊,至少不用擔心某天這貨又拿出一大遝黑料出來彈劾人了。

  商人們對於秦凌雲的離開則是黯然神傷了許久,不過在打聽到了秦凌雲就在琉球後,許多商人暗中出海,前去拜訪。

  不為別的,因為他們自從打聽到秦凌雲在琉球,又聽聞沿海一帶的商人忽然之間有了發家致富的跡象。

  這兩項聯合之下一思索,便明白了必然是秦凌雲在與他們合作。

  無數的商人趨之若鶩的朝琉球出發,想求得與秦凌雲在商業上的合作。

  反正朝廷對於秦凌雲也是持著善意的態度,若是能與對方搭上線,憑著秦凌雲財神爺的名頭,想不賺錢都難。

  秦凌雲樂得這群商人找過來,親切的接見了每一名上島的人,並與他們進行了友好的訪談。

  至於合作,能合作的秦凌雲通通大開綠燈。

  在下達攻打大理的命令之前,他還特意招來了一批商人,與他們密談了許久。

  發動一場滅國戰,琉球手上現有的資源終究還是不夠,需要引進外力才行。

  別看兩萬人的軍隊不多,糧食能得到保障。但箭矢、火藥的原材料、火油、攻城器械等等消耗物資,琉球如何能保證源源不斷的運送到前線?

  這些,就需要商人的幫忙了。

  琉球軍冠絕天下,連鐵木真親率的二十多萬蒙人都能打退,區區大理在商人們看來,這項投資是穩賺不虧的。

  當初被秦凌雲忽悠到交趾去的那些商人,一年的時間就成為了大乾最大的一群糧商。

  憑著低廉的價格,海量的糧食,迅速佔據了大部分市場。

  前車之鑒不遠,如今天上掉餡餅的機會砸在自己頭上,若是還拒絕,那就是個傻子。

  一時間,無數的物資鋪天蓋地的從乾朝大江南北運往交趾。

  同時,無數的奏折也紛紛送往了臨安。

  王玨是知道秦凌雲攻打大理之事的,走之前秦凌雲就與他交過底。琉球只是暫時的棲息地,他的最終目標是大理。

  只是他沒想到這麽快琉球就將之付之於行動了,這一年的時間他對於琉球始終保持著高度的關注。

  臥榻之側有這麽一個擁有高素質軍隊的對手,他豈會不聞不問。

  琉球那邊剛開始有動作,他這邊就立馬收到了消息。

  接著,他又從各地的奏報上知道了秦凌雲的手段,軍需物資全靠商人提供,讓他疑惑的是,琉球不事生產嗎?
  若是掐斷了這些商人與他的溝通,琉球豈不是得廢了?

  有了這一判斷,他的心中終於有了底氣。

  從幾次秦凌雲戰前布置的手法來看,他的手段無非就是依靠商人支持,事前許諾,事後大家一起分果果。

  交趾如此,這次又是如此,上一次打蒙國,是朝廷出的錢。

  除了他的兵員素質奇高,這特麽不就是空手套白狼嗎?
  不過他也有這樣的底氣,畢竟人家的戰績放在這,商人們相信他。若是乾朝敢這麽乾,估計能拉來的投資有限的很。

  秦凌雲既然將此事乾的如此明目張膽,那就是沒想瞞著誰。

  臨安得知消息後,雪花一般的奏折齊齊湧向宮中,王玨全部選擇了留中不發。

  他與秦凌雲早就約定好了,他打大理乾朝作壁上觀,而作為回報就是秦凌雲繼續幫助乾朝振興商業,讓國庫更加豐盈。

  他雖不在乾朝,但影響力卻是不小。這一年間也確實是按照約定進行的,海上的財富源源不斷的湧向乾朝,市舶司收上去的稅收幾乎能抵得上所有稅收的一半了。

  而且這個勢頭還在增長之中,若是此事選擇出爾反爾背刺對方一下。不說迎來的反撲,光是對方封鎖了海洋,就夠王玨難受的了。

  想要壓製住琉球,就要有過硬的軍事力量。而這,正是乾朝欠缺的。

  臨安軍雖說在嶽飛姚奇兩人的帶領下逐步成長,但比起琉球,王玨心中始終沒底。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