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門關外,戰鼓擂動,號角震天。
遮天蔽日的旌旗,延綿數十裡。
三軍立於兩側。
崎嶇不平的蜀道正中,被讓出一條寬約十余米的通道。
直通劍門關下。
劉協騎著一匹純黑戰馬。
一身金色戰甲,在陽光照耀下,金光閃閃。
除了身軀相比一旁的張飛稍稍有些略顯單薄之外。
從裡到外,無不透著皇帝該有的王者霸氣。
尤其是頭盔頂端的那束紅色花翎,看上去尤為醒目。
這一身裝備,是龐統命留守河池的竇茂,專門為天子打造。
以八百裡加急送到劍門關。
一刻不早,一刻也不晚。
剛剛好在大兵抵達劍門關下,派上用場。
弄出這般華麗的出場,不為別的。
只是為了給在劍門關內垂死掙扎的劉璋,脆弱的心理,最後一擊。
天子戰馬所過之處。
兩側的兵丁,紛紛單膝跪地。
以劉協上次軍改重新規定的大軍檢閱軍禮,右臂平彎胸前,齊聲高呼。
萬歲!
萬歲!
萬歲!
此起彼伏的呐喊之聲,震得劉協耳朵嗡嗡作響。
劍門關本就是山巒陡峭的天險。
十幾萬大軍的齊聲呐喊,回蕩在兩側的大山之間。
令整個劍門關,都因此而瑟瑟發抖。
“臣等恭迎天子聖駕,陛下萬歲,萬萬歲!”
正當劉協沉浸在三軍膜拜之中。
前方不遠處。
三員戰將,齊刷刷地跪在地上,躬身叩拜。
其中居左的,劉協一眼便認出,那是前不久剛剛歸順的甘寧,甘興霸。
這貨突襲雒城之後,便按劉協臨行之前的密旨。
急速引兵南下,兵進劍門關。
而跪在三人右側,滿臉絡腮胡,生得虎背熊腰的悍將。
不用問,一定就是孟達。
對於孟達這個人。
劉協自然不會陌生。
歷史上,這貨是先從劉璋麾下轉投劉備。
後來因關羽圍攻襄陽和樊城之時,拒絕發兵救援關羽。
最終導致關羽兵敗。
因怕劉備因關羽兵敗而觸怒於他,這貨便再次從劉備麾下,轉投了曹魏。
時值曹丕主政,對孟達很是厚待。
不但加官進爵,更是每每委以重任。
可曹丕死後,孟達在曹魏的地位,一落千丈。
加之此人一向不安分,便再次萌生了重歸蜀漢的念頭。
奈何這貨密謀反叛,卻不知道管住自己的嘴。
與昔日董承那個二貨衣帶詔事件差不多。
將密謀之事告知自己所謂的心腹。
殊不知你拿人家當心腹,人家可沒把你當知己。
和我拿你當親哥,你拿我當表弟,也沒差到哪裡去。
可想而知,就憑孟達這塊料,又豈會是司馬懿的對手?
密謀敗露,孟達被司馬懿所殺。
縱觀孟達這一生,雖然沒幹什麽好事。
可這貨卻結結實實地改寫了歷史。
關羽兵敗被殺,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孟達絕對難辭其咎。
可要是全把責任推到孟達身上,卻也有點背黑鍋的味道。
畢竟劉備的養子劉封,同樣是關羽之死的幫凶。
可就孟達重歸蜀漢密謀泄露,被司馬懿誅殺一事。
卻是徹底令諸葛孔明為劉備克複中原的夢想,就此破滅。
孟達死不足惜。
可那的的確確那是諸葛亮距離平定中原距離最近的一次。
用一步之遙來形容,一點都不為過。
縱觀諸葛亮的幾次北伐。
可以說,哪一次都沒有孟達密謀回歸蜀漢的那一次,更有希望!
就是這樣一個不鹹不淡的貨色。
卻是間接影響整個三國歷史走向的關鍵先生。
歷史上的孟達,雖然不似呂布那般,背著三姓家奴的罵名。
可這貨數次改換門庭,反攻舊主。
就算都是情有可原。
但這人品嘛,的確值得斟酌。
劉協的目光,轉向跪在正中,看上去略帶幾分奸詐之人。
相比,這就是法正,法孝直。
對於法正這個人。
劉協可謂是極其看重。
雖然歷史上的法正,同張松一般,都是力挺引劉備入川的主謀。
都是賣主求榮。
可在劉協看來,卻有本質上的不同。
張松,身為益州別駕,那可是響當當的益州二把手,深受劉璋信任和器重。
而法正,在劉璋麾下混了十幾年,卻始終都是編外人員。
劉璋甚至連正眼都沒瞧過他。
別說不被重用,壓根連用都談不上。
張松引劉備入川,那是名副其實的賣主求榮。
而法正芳心暗許劉備,在劉協看來。
這最多就是良禽擇木而棲,良臣擇主而侍。
你劉璋不待見我,我又何必在你這一棵樹上吊死?
要是一顆參天大樹,也就忍了。
奈何你劉璋還是一顆歪脖子樹。
甚至連樹葉都沒幾片。
不等侍衛上前攙扶,劉協便翻身下馬。
幾步踏前,將三人一一從地上拉了起來。
面帶幾分欣慰地看著法正。
這貨眼眸之中那抹狡猾和奸詐,怎麽看都有點合自己的胃口。
難怪劉備那個死鬼會對法正情有獨鍾。
生逢亂世,也只有像法正這般,對敵人無節操無下限的出陰損的手段。
才能生存下去。
亂世之中,別談道德,太奢侈!
雖然在劉協看來,賈詡也好,龐統也罷。
甚至包括眼前的法正。
這些人雖然計謀和手段有點狠辣。
可卻不得不說,亂世之中,沒有點手辣的手段,活著都是一種奢望。
沒等劉協開口說話,目光流動之時。
卻陡然間看到不遠處的劍門關之上。
幾個身影來回晃動。
劉璋面色鐵青地傻愣在原地。
天子十幾萬大軍兵臨劍門關。
這一幕,即便劉璋早就在心底無數次的描繪過。
可當這一天真的到來。
劉璋還是感覺自己的前列腺有點不聽使喚。
縱使腳下的劍門關千百年來無人攻破。
可不知為什麽,面對眼前這位少年天子,劉璋卻打心底有點發慫。
尚且不說這貨用兵毫無章法。
單單是道聽途說的那些卑劣手段,想想都夠劉璋心驚膽寒的了。
劉璋身後的文武眾將,看到劉璋這般驚恐的神色。
一個個都不禁泛起一抹失望之色。
鎮守在劍門關的三軍將士,尚且不畏懼那小皇帝的十幾萬大軍。
身為益州之主,竟然是這等的慫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