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亂隋唐》第一百二十二章 火爆邊貿
  楊廣凜然拱手:“卑職遵命!長官差遣,沒有難度!”

  達奚暠和豆盧遠緊跟楊廣,也表示沒有任何問題。

  就這樣,楊廣三人,開始了必健字二營的士卒,還要艱辛的磨煉。

  秦蒙這樣安排,也算是用心良苦了。

  健字二營的將士,基本上都是農家子弟出身的文盲,生性裡,對世家子弟是有敬畏感的。

  但是,有敬畏感並不是說就折服於世家子弟。

  行軍用武,比的是膽氣本領,見了血嗷嗷叫愈發瘋狂,那才叫戰士。

  世家子弟大都讀過書,識文斷字,能做些常人做不到的事情,這是士卒們認可的。

  可真拉到戰場上練練,刀光劍影,血肉橫飛中遛遛,士卒們未必就瞧得上世家子弟。

  現在,楊廣三個上午跟隨健字營訓練,下午還要到府衙辦公,這可不是一般意義上的一個人頂兩個勞力,而是分身能辦截然不同的事情,這意味可就大大不同了。

  士卒們當然不知道楊廣三個處理政務是怎樣的,但他們可以看到三人隨隊訓練是怎樣的。

  只要三人能夠在訓練中讓士卒們欽佩,那麽,他們三個另外一半時間還需處理政務,就會在士卒們的心裡,慢慢樹立起難以撼動的威信。

  命運,或者說機遇更為合適,都掌握在他們自己手中,能吃得下苦,在煎熬中走出來,就是人人信服的長官,而要是沒堅持下來,得到的,就只能是白眼和不屑。

  楊廣達奚暠豆盧遠三人,實際上遇到的困難,要比想象的多的多。

  上午的健卒模式訓練,還可以支撐得住,下午的政務,那才是要人命的。

  真正乾實事的都知道,每一件涉及到政務的事情,都是牽扯到方方面面利益的事情。

  那不是一個命令就能解決的,而是需要各種利益協調,交換,權衡種種利弊,最終才能下決心實施的。

  而且,下決心實施之後,還要面對實施政令出現的意外的情況。

  這就不單單需要自己殫精竭慮,還需要跟上峰溝通,解釋,然後再做定論。

  楊廣三人,說是下午處理武威政務,實際上,到了晚上,還要到秦蒙這裡匯總,有時候事情多了,一直忙到半夜,也不是什麽偶有發生,而是隔三差五就有。

  開皇三年四月下旬,清河林氏的商隊,率先抵達了武威。

  這一次,林可君並沒有隨隊同來,她在為秦蒙所需的硝石硫磺采購貨源。

  硫磺硝石在民間的使用,一般都是藥用居多,貨源並不充足。

  當秦蒙需要的使用量成倍增加,導致了原料價格飛漲。

  即便是原料價格比原來高出十倍,依然是有價無市,根本掃不到貨。

  於是,林可君就組織了人手,專門為打開貨源供應而奔波。

  清河林氏的到來,拉開了武威邊貿的序幕。

  這時候,北方的突厥人,也陸陸續續帶著自己的特產,來到武威這裡尋求交易。

  秦蒙訓練出來的乾吏,終於要拉出來派上用場了。

  這些乾吏,是秦蒙精心設計培養出來的,為的就是邊貿開放時的管理。

  一百多乾吏,在古代官僚體制下,數量是不可想象的,因為小吏的薪酬,朝廷是不管的。

  因此,受雇於地方官的小吏,數量會受到嚴格控制,這無需朝廷嚴令,地方官誰能養得起這麽多人啊?

  然而,秦蒙就是看準了邊貿帶來的巨大商業利潤,只要巧立名目但凡挪用點,別說一百多了,就是幾百,也能養活得起。

  小吏的職責,就是管理邊貿交易雙方。給劃定交易場所,然後根據貨物多少,抽取稅金。

  剛開始的時候,稅金還不算明顯,等武威周邊趕來的人越來越多,交易人群越來越密集的時候,稅金抽取,已經到了應接不暇的地步了。

  這並非是小吏能力不足,而是因為那時候根本就沒有以錢易物之說,這麽龐大的貨物交換量,就算是把大隋所有的通貨銅錢都砸到這裡,也不夠幾天的交易量啊。

  絕大部分的交易,都是以物易物。

  絕大部分的稅金,也是以實物方式上繳。

  到五月份中旬的時候,武威府庫爆滿!

  五月下旬的時候,武威府衙所有廳堂,也全部塞滿了收取來的稅金。

  就連府衙大堂,郡守辦公的地方,都林林總總堆滿了收取上來的布帛,各種新奇的玩意。

  秦蒙接二連三被催尋找新地方裝稅,他索性將武威大牢給騰出來,將一乾人犯訓話教育一番,嚇唬說下次再犯直接砍頭,就給放了。

  然而,武威大牢也僅僅解決了三天的存量,秦蒙不得不讓健字二營在城外搭建帳篷,作為臨時倉儲之地。

  秦蒙想到了邊貿會很火爆,但沒想到會這麽火爆。

  按照常理揣測,北方經歷戰亂,老百姓生計都成問題才是,不會有無法想象的人群過來交易。

  可是,秦蒙忽略的問題是,古代商貿被朝廷刻意打壓,幾乎是變態畸形般不暢。

  除了清河林氏這樣的商賈世家,知道該怎樣跟官府打交道,其他的小型商賈,走一趟若是賠了,幾乎是滅頂之災。

  而武威邊貿,是有朝廷的認可和扶持的,握有商業資源的各方,天生就如蒼蠅嗜血一般逐利,知道武威這裡開邊貿,能不烏央烏央往這兒來麽?

  這就等於是變相朝廷鼓勵,把所有的商業流通,全部都引到了這裡。

  武威一郡是大,但跟源源不斷趕來的交易人群數量相比,還是在規模上,稍顯差了些。

  看到了豐碩的稅收,無論是關向李應等武威官員,還是楊廣,都不得不佩服秦蒙選撥訓練乾吏的前瞻。

  這幫人太好用了,而且,在常人難以想象的薪酬刺激鼓勵下,乾勁兒十足,大家都知道,偷懶耍滑,以秦蒙的心黑手狠,挨打都是輕的,搞不好,能直接被趕回家。

  真的被趕回家,簡直就沒法做人了。那麽高的薪酬,又不是讓你去死,被趕回家,不是不會來事,就肯定是懶唄。

  在中原人的意識觀念裡,懶是最不可被原諒的。

  到了六月初的時候,邊貿勢頭有所緩和,但依然是交易額驚人,稅收也是以三天一帳篷的數量疊加。

  武威城外的稅收暫放地,已經拓展出近三裡多地,一般城防軍卒都已經全部拉出去負責守護,再要是增加,都沒有人手看護了。

  如此吃緊的形勢,讓秦蒙不得不把所有官員召集到一起,商量怎麽解決這事情。

  趕來的官員,一個個盡顯疲態,尤其是楊廣達奚暠和豆盧遠三個,又黑又瘦,比原來活脫脫減了一圈身體一般。

  這麽繁忙的公務壓力,秦蒙依然沒有減少他們三個的訓練,可以想象,楊廣三人,遭受了多大的磨礪啊。

  秦蒙待所有官員到齊,先是看看楊廣笑道:“楊勝,可還堅持得住?”

  楊廣拱手道:“回長官,此等小事,卑職還沒放在心上,長官再有差事,盡管吩咐下來就是。”

  秦蒙點頭讚許了一下,環視諸官員道:“我知道大家都累得要命,但咱們這攤子,任誰也沒想到,會撲騰的這麽大吧?今天就一個議題,怎麽把收取上來的東西解決掉,每一樣可都是記錄在冊的,有損失的話,責任可都在咱們身上啊。”

  關向看看秦蒙,又看看楊廣,沉吟道:“大人,稅收一事,向來是留用和上繳。如今解決之道,無非是通過這兩樣才能減少庫存。可是,咱們沒有人手啊。”

  李應接著說道:“大人,依卑職所見,您手裡握有節製弘化西平職權,不如調集此二處人手,將收繳稅收運送上繳,自可騰出庫存。”

  秦蒙點頭道:“關李二位大人所言極是,只不過,我考慮到如此上繳,帳目核對起來,會非常繁瑣。隻一月稅收就急著上繳,無先例可尋啊。楊勝,你怎麽說?”

  楊廣道:“長官,關李二位大人所言極是,不上繳騰出庫容,只怕稅收物品折損嚴重,未來待年終清対,會更加麻煩。卑職以為,朝廷稅收,也有反哺地方之處,可以此奏上,就近撥出,就地消化部分稅收物資。”

  秦蒙點頭道:“楊勝所言,正合我意。這樣,楊勝,你是武威暫代郡守,就由你起筆,據此上陳。現在情況緊急,等不得上意下達了。達奚暠,你且去丁良大將軍那裡請命,著西平弘化兩郡各出五百兵丁,趕赴武威運送物資。”

  楊勝達奚暠應聲領命,達奚暠去丁良那裡討命令,楊勝則是現場執筆,奮筆疾書。

  秦蒙也不等楊廣寫完,對其他人說道:“西平弘化兩郡,可消化部分稅收物資,但終究消化不了所有。如今物資堆於城外,萬一因天氣或是別的原因有所虧耗,如之奈何?”

  關向想了一下說道:“大人所慮之事,甚為難辦啊。除了上繳朝廷之外,其他諸法,將物資降到府庫能容,幾乎不可能。可否租用民間庫房,暫時盛放一下。待邊貿事緩,再抽調人手,將物資押運上繳。”

  秦蒙低頭沉思,半晌才道:“關大人所言未嘗不是個辦法,只是,租用民間庫房,需要支付租賃費用不說,肯定會有消耗。我有一個方法,非但能解決問題,而且,還能賺一筆,各位可想聽聽?”

  眾人均是渾身一凜,這位小上司腦洞,大家可是深深領教過了。

  一眾官員,相信秦蒙肯定是想到了誰也想不到的辦法。關鍵是,小上司話裡可有賺一筆的字眼,這位小上司,不會又要乾作死的事情吧?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