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三國之召喚神將系統》第122章 治世之才
  漢代寒門弟子想要出仕實在是太難了。擺在他眼前的也就是兩條路。舉孝廉或者是入贅世家。

  舉孝廉也是漢朝實行選拔人才的特殊方式,在漢武之後完全成熟。察舉一途成為入仕的正途,舉孝廉亦成為一種政 治待遇和權力。但鑒於各郡國人口多少不同而名額相同造成的不公平,故至東漢和帝永元之際,又改以人口為標準,人口滿二十萬每年舉孝廉一人,滿四十萬每年舉孝廉兩人,以此推之;人口不滿二十萬,每兩年舉孝廉一人;人口不滿十萬,每三年舉孝廉一人。

  如果這樣換算,潁川郡每一年就要舉孝廉十人之多。換做是別的州郡這個數字看起來很多,但是在世家林立的潁川,別說是十個了,就算是百人也不夠分配的。至於,像戲志才這樣的寒門學子更是連想都不要想。

  除了舉孝廉之外,也就是入贅世家這條道路。

  眾所周知,世家雖然多,但是真正擺的上台面的世家其實很少,絕大多數的世家都是實力衰微,如果幾代出不了一個人才的話隨時都會凋零。這樣的家族雖然可能掌握著舉孝廉的名額,但是苦於沒有人選可用,不少的寒門仕子為了前途也只能選擇這條道路,入贅豪門,改姓他姓。雖然光耀門楣,但畢竟改立祖宗是極其不光彩的失去。

  “治國安邦之策,還是滅漢興國之策,又有何不同,在寒看來最終都是為了我大漢百姓。當初秦朝衰敗,這才有了群雄逐鹿高祖一統天下之說;今大漢已經過了四百年,又為何不能改立門庭。”

  楚寒這一席話如果是在其他人面前的話,絕對是要以欺君論處,但是眼前這幾人本身就不是什麽大漢的忠臣,對於眼下的大漢認識程度其實還要高於楚寒。

  戲志才沉思著,他沒有說話,一切似乎都已經脫離了他的控制,他那充滿著智慧的大腦一下子空白了。按照他的計劃,再等上幾年,如果天下還沒有大亂,自己還沒有機會的話,就只能選擇入贅,畢竟自己這一身的才學不想就此浪費掉。

  “三位先生,我知道在下所說似乎有點突然了!但是在這之前我想問你一個問題!你覺得如今大漢的天下要亂的話,亂的根源在哪裡?”

  “亂的根源?”說實在的,他們其實在學院之內也探討過這個問題,自己也曾經思考過很多次這個問題,謀國作為一個謀士本來就應該具備的本領。而且,這個問題他們同學在一起也曾經思考過治國理政的關鍵。

  縱觀華夏文明的發展,脫離不了戰爭;而戰爭就需要謀略謀士。說起謀士,不管是那些大名鼎鼎的人物,還是那些默默無聞之輩,無論是何種謀士都必然有著同一類型的境界。用謀士的劃分就是謀士“五境”。

  謀士的第一層境界——“謀”己;作為一個謀士,首先要能保住自己的性命,若連自己的生命都保全不了,何來謀人、謀兵、謀國、謀天下?運用謀略,讓自己活下來、並且活得有價值是成為一個謀士最基礎的必備條件。所以,“謀己”是謀士的第一層境界。

  謀士的第二層境界——“謀”人;學會了為自己謀,接下來就要學會為他人謀,若是一個謀士不能為別人出謀劃策,他又是什麽謀士?如果不能為別人謀劃,那這謀士又有什麽價值?所以,“謀人”是謀士的第二境界。

  謀士的第三境界——“謀”兵;會謀己、謀人僅僅只是保住少數幾個人,而作為一個謀士,他必須具有“謀”成千上萬人生命的能力。

  謀士的第四層境界——“謀”國;比起“謀國”來,為一人謀、為千人謀都是淺層次的問題。一個人要是能做到“謀國”,必須具備遠大的眼光和超凡的洞察能力,這些都不是常人所能具備的。所以,謀士的第四層境界就是“謀”國。

  謀士的第五層境界——“謀”天下;相比前面五層來說,能夠做到這一點的縱觀歷史都是極其稀少的存在。對於一個君主來說,一生能夠遇到一位都已經是極其了不得的事情。

  這五層境界全部都能夠做到的在歷史上很少,絕大多數的謀士都卡在了謀天下這一層。但有很多具有謀天下這個能力的謀士又偏偏丟掉了謀己的本能。

  三國之中能夠做到謀主五境的人不多,真正算起來也就是寥寥數人。眼前這三人中,一人是曹操早期第一謀主,還有兩位是日後被他稱為五大謀主的其中兩位,可謂是漢末諸多謀士金字塔頂端的人物。

  亂的根源是天災嗎?看起來並不是;是人禍嗎?貌似人禍之所以有,也取決於天災;難道取決於朝廷?
  大漢天下自高祖斬白蛇起義至今歷經近四百栽,難道讓社會動蕩的根源是朝廷?這個戲志才打死都不相信。

  “楚兄這一言可要慎重啊!潁川可是世家盤踞之地,要是哪個世家弟子聽你一言的話,你的小命可就不保了!”一旁的國家沒有反對也沒有讚同,似乎打了一個擦邊球。但是看他的表情,楚寒知道自己是猜對了他的想法。

  歷史上,戲志才死時,曹操曾經詢問何人可為謀主之時,他唯一推薦的就是郭嘉。雖然郭嘉的能力確實完全可以擔當謀主這個任務,但是更多的也是因為郭嘉和他的出生一樣,二者都是寒門仕子之中出類拔萃的人物。寒門仕子想要崛起就必須抱團在一起。

  “想必幾位先生已經有了定論!世家盤踞大漢數百栽,北起幽州,南到交州,西到涼州這數萬裡河山任何地方都能看得見世家的影子。他們就如同一個個水蛭般不斷的吸取大漢這個巨人的鮮血。如果我們大漢強盛,自然不懼這些世家;但只要我們老去的那一天,這些靠著大漢養育出來的世家就會一起上來將大漢吞食的乾乾淨淨!你……我都是出自寒門,我不希望看見華夏民族倒下去的那一天,你願意與我一同攜手拯救這番天地,再次實現萬國來朝的景象嗎?”楚寒說著站起身恭敬的朝著三人施了一禮,一旁的楊延昭和周泰也跟著施了一禮。

  三人之中程昱不吭聲,他自己本身就是世家出生,楚寒的這番言論其實和他自己從小接受的思想就是背道而行,如此情況,讓他如何能夠接受楚寒的招攬。

  當然楚寒對於程昱的追求並不高,畢竟這個家夥只能算是一個乾臣,要說是一個合格的謀主還要差了些。他的目標首先就是被稱為“鬼才”的郭嘉,其次是戲志才,這二人只要有一人同意,此次潁川之行就不算失敗。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