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三國大軍閥》第65章 席卷汝南(下)
  公元189年,大漢中平六年正月二十六。(既漢靈帝中平六年。)
  歷時半個月圍剿,陸信率領的三路漢軍,光複上蔡、宜安、正陽、陽城,並一舉收復陷落將近一年之久的平輿城。

  收復平輿,也就意味著陸信在汝南的平叛,已經取得全面勝利。

  不過事實上,卻並非如此。

  因為沿途各縣,陸信幾乎沒有遭遇任何抵抗,甚至平輿城,都是兵不血刃拿下的。

  率軍進入平輿城的陸信,很快就發現這座昔日繁華的郡城,已然成了一座空城。

  原本有七萬人口的郡城,如今真的是十不存一,僅剩下不到一萬人口,而且其中都是老弱病殘。

  之所以會這樣,一是黃巾叛軍攻取平輿時,城中的豪門大族,比如許劭這樣的郡望世家,紛紛舉家遷移。

  這些世家大族的遷移,就帶走了五千余人,之後黃巾亂兵入城燒殺搶掠,又有萬余人死於戰火。

  之後幾經黃巾叛軍的洗劫,平輿也就成了如今這副人口凋敝的情景。

  走在街面上,隨處可見都是面黃肌瘦的老弱病殘,面對身穿甲胄,威風凜凜,左右簇擁的陸信,這些饑民,眼中無不是帶著畏懼之色。

  “二哥,召集人手,在成東西兩門,設置粥鋪,一定要讓百姓都喝上一口熱粥。”

  看著這些饑寒交迫的百姓,陸信感同身受的對一旁的趙雲吩咐道。

  “諾!。”趙雲當即轉身而去。

  “公明,立刻張貼告示,整頓治安,嚴肅軍紀,要讓城中的百姓知道,大漢的軍隊回來了,大漢的君臣,沒有拋棄他們。”

  陸信緊接又對徐晃吩咐了一聲。

  “諾!”徐晃沉聲應道。

  陸信並沒有去太守府,因為那裡前些日子,黃巾軍撤退時,早已經一把火把太守府燒為了灰燼。

  在東門內的校場上,陸信的大帳就射在營地之中。

  “王列,把我起草一份文書,匯報這一個月來,咱們的戰果,給諸將請功,並請求朝廷派遣官吏來汝南赴任。”

  陸信想了想又補充道:“文書中加上一條,臣請辭汝南太守一職,請陛下派德才兼備之人前來赴任。”

  “諾!”

  王列在經歷了家人死於戰火的災難後,又追隨陸信征戰以來,正在迅速的成長,現在他是日夜刻苦學習,文武技藝,希望有朝一日能夠振興家族,不負爺爺王奇的期望。

  就在陸信進入平輿的第二天,朝廷對他封賞的詔書,也一路輾轉抵達。

  傳旨的小黃門,並不是張讓的手下,而是十常侍趙忠的乾兒子。

  趙忠與張讓雖然是漢帝劉宏的再生父母,可實際上兩人卻並不是一條心。

  畢竟皇帝的寵愛與權力就這麽多,十常侍十二個太監分攤下來,權力總有大小。

  在平輿城陸信中軍大帳內,小黃門趙波,捏著鼻子,宣讀完聖旨後,陰陽怪氣的笑道:“虎賁中郎將平定汝南叛軍,雖然功勞甚偉,然若沒有吾等於陛下面前進言,只怕也是徒勞無功啊。”

  “王列,給這位內侍拿一千錢,就當是孝敬內侍喝茶的。”

  陸信起身接過聖旨,淡淡的對王列說道。

  “喲,虎賁中郎將這是打發叫花子嗎?”小黃門趙波變色譏諷道:“朝中誰不知道虎賁中郎將出手大方,給張常侍送了幾百金,才買到下軍校尉一職?”

  “狗賊,安敢辱我家主公,欺人太甚也。”

  許褚在旁聞言,勃然大怒,上前就是一腳,直接把小黃門趙波踢了出去。

  “哎喲,殺人了……”趙波被許褚踢飛了出去,摔倒在地上的他,慘叫一聲,看著手按刀柄,殺氣騰騰逼來的許褚。

  嚇得連滾帶爬的喊道:“饒命,虎賁中郎將饒命啊!”

  “仲康,住手。”就在許褚拔劍的刹那,陸信這才緩緩開口道:“還不退下,趙內侍可是陛下的人,汝怎敢如此粗魯待之?”

  陸信上前扶起趙波,笑道:“趙內侍啊,在你眼裡,是不是覺得一千錢太少?”

  說到這裡,陸信臉上的笑容隨之隱去,面色一變的他,冷聲道:“汝可知道,現在城中饑民食不果腹,你瞧不上眼的一千錢,卻可以讓五口之家,過上一月衣食無憂的日子。”

  “立即給我滾,要不是看在你今日是來傳旨的份上,本將軍不介意把你剁了喂狗。”

  陸信面色一沉,大手一揮,左右士兵隨即把趙波以及同行的十名護衛一道趕了出去。

  到了這個節骨眼,宦官還敢來他面前索賄,陸信自是不會再給他們臉面。

  若是歷史走向不變的話,再有不到兩個月,十常侍這夥禍亂朝綱,賣官鬻爵的閹)黨)死期也就到了。

  現在陸信手握兵權,遠在汝南,自是不用再看這些宦官的臉色。

  眼看陸信把傳旨的太監轟出了城池,趙雲、徐晃都不由露出擔憂之色。

  “道之,這樣處理,會不會過激了?”趙雲委婉的苦笑道。

  “將軍,驅趕打罵朝廷使者,一旦消息傳回朝廷,只怕朝廷會問罪啊。”徐晃遲疑的說道。

  “主公,吾去半道上,把他狗太監剁了,看他怎麽回去告刁狀。”

  許褚則是殺氣騰騰站了出來。

  一旁的韓綾雖然沒開口,但她的表情,就知道她對於許褚的建議很是動心。

  “此事無需再議,吾自有主張。”陸信淡淡一笑,接著道:“黃巾主力這次主動撤出平輿,去向不明,這始終是隱患。”

  “必須進一步查明他的動向,絕對不能讓他們死灰複燃。”

  “你們來看看,黃巾叛軍撤出平輿之後,最有可能去的地方會是哪裡?”

  陸信指著簡陋的豫州地域圖,詢問著眾將道。

  “以目前的態勢來說,汝陽、新蔡、項城、細陽周邊各縣,皆有可能。”

  徐晃指著絹帛上的平輿周邊城池,一時也無法確定。

  “如果是撤退,這些地方確實都可以,但如果是戰略轉移呢?”趙雲遲疑提出了自己的猜測。

  “如果是戰略轉移,目前黃巾軍其實有兩個地方可去,一是向南發展,就是攻略南陽,二是向東發展,攻略南陽。”

  趙雲提出的這個思路,立即得到眾人的認可。

  事實上陸信也有這個猜想,汝南黃巾歷史上的戰略部署,是往潁川郡發展的,目的很明確,威脅河南、京師。

  但或許由於自己的原因,導致他們放棄了這個戰略計劃,進而被陸信一路逼迫,轉入被動防禦,甚至放棄了汝南。

  “子龍的猜測,與我不謀而合。”陸信肯定的點點道:“南陽速來是朝廷重鎮,近來朝廷宗室大臣劉表,已經赴任荊州牧。”

  “黃巾之前就打過南陽,明顯沒有討到便宜。”

  “所以我認為他們不會再去碰這個硬茬,那麽他們只有一條路,那就是東下壽春,現在江北朝廷防禦松懈,民豐物足,必然是黃巾首選之地。”

  陸信的這一番推斷,立刻得到諸將的認可。

  “道之,吾立即率領一部人馬,進駐鮦陽縣,向汝穎、細陽放心打探,必然會有所獲。”趙雲隨之請纓道。

  鮦陽位於平輿東面,坐落在汝穎、細陽三角地帶,也是東下壽春必經之路。

  “可行。不過發現敵情,不可輕舉亂動,尤其是叛軍一旦進入壽春,咱們必須與揚州刺史台溝通,方可進駐該地。”

  壽春乃是揚州刺史台的地盤,現在的揚州刺史陳溫,可不是無名小卒,此人出自汝南陳氏大族,在朝中素有賢名,不過此人是個學究派官員,並不善於治軍。

  面對陸信的囑托,趙雲鄭重的點頭道:“諾!”

  “仲康,派人傳令給西平的何儀、宜安的陳化、屈晃,率軍前來平輿會合,接下來朝廷必然會派人來接任汝南各縣事務,我們也不要把精力花在這方面了。”

  “現在必須集中所有精力,消滅黃巾的有生力量。”

  陸信現在在西平、宜安還留了數千兵馬,這股力量豈能擱置,自然需要集中拳頭,給予黃巾主力致命一擊。

  “諾!”

  許褚領命道。

  “公明,城中兵馬,還需加強訓練,一定讓將士們知道,只有平時多吃苦,戰時方能少流血。”

  陸信腦海想起後世的一句口號,順溜之下便說了出來。

  “將軍這句口號簡單明了,晃這就立即傳達全軍。”徐晃默念之下,振奮的應道。

  陸信在汝南連戰連捷的消息,隨著戰報上呈,很快就在京師傳開了。

  同樣伴隨著這個消息,還是有一條消息,那就是他把十常侍趙忠的乾兒子趙波給打了。

  雖然不知道是什麽原因,但京城的十常侍,則因為這事,對陸信的看法,分成了兩派。

  張讓依舊希望拴住陸信為自己所用,而趙忠則對陸信大為不滿,多次在皇帝面前詆毀陸信擁兵自重。

  大將軍何進為首的清流士人派中,卻對陸信在汝南的大捷,不但沒有另眼相看,反而認為這人勢必是個隱患。

  袁紹就上書大將軍,替黃琬陳情,推說黃琬在汝陽失敗,是因為陸信在鹿邑作壁上觀,沒有及時救援,導致豫州牧黃琬兵敗汝陽。

  這份上書一傳開,陸信不但沒有因為汝南大捷而名聲大噪,反而因為陷害忠良(黃琬),而使得名聲更臭。

  甚至有人把陸信歸入閹黨的中堅分子,尤其是這個時候,汝南名士許劭對陸信的評價也傳至京師。

  一時之間,朝中清流士人,皆對陸信口誅筆伐,把他視為許劭口中的‘亂大漢之賊。’

  進入二月初旬,皇帝劉宏的身體日漸嚴重了,整日咳血不斷,無論禦醫如何救治都沒有效果。

  病重的劉宏,這個時候終於意識到自己怕是命不久矣了。

  即便是身為皇帝,擁有天下,卻依舊難逃生老病死。

  而這個時候面對朝中多為大臣攻訐陸信擁兵自重,私自募兵的行為,陷入病魔與對生死恐懼的劉宏,卻並沒有過度重視。

  只是下了一道旨意,命禦史中丞派待禦使前往汝南徹查,並且同意了陸信上奏辭去汝南太守一職。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