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明揚天下》第630章 帝都風水
  ***

  “大明屬火德,而秦淮河正衝皇宮而來,且其宮城乃填湖而生,湖底有泉眼,此乃火坐水上,水火相衝,是三垣五帝之位不安。洪武帝天命神受,開國立祚,三重火正旺,是以可克內外之水。然盡管如此,洪武一朝,也是君臣難濟,風波不斷,血腥之氣極重。”玄機子白須飄飄,神態自若,侃侃而談自有一股仙風道骨的味道。

  秦牧平靜地插了一句:“道長可否言明,何謂三重火?”

  “所謂三重火者,明為火德,此為一重,明朝天子姓朱,朱者赤也,赤色屬火,此為第二重;又明字拆開為日月,日者陽之極也,是為第三重,此便是三重火之由來。”

  秦牧笑了笑說道:“道長請繼續。”

  “此三重火者,非一程不變,火旺則克水,火弱則為水所克。是以南京帝位,不足度二世爾。”

  什麽三重火的,秦牧確實是第一次聽說,之前提到的三垣五帝之位,經玄機子解釋,秦牧也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所謂的三垣,指的是上垣之太微垣、中垣之紫微垣、及下垣之天市垣,這三垣由眾多星宿組成,就象三道城垣,圍著紫微星。

  很難想象,古人是如何憑借肉眼,在滿天星鬥中觀察出這些星座;秦牧本來是不大相信這些風水陰陽之說的,不過正如玄機子所說,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加上日月星辰的變化,在科學上已經證明,對地球的磁場、氣候、潮汐、大氣等等方面都會形成巨大的影響,很難說古人的天象命理、陰陽五行之說,是純粹的迷信。

  本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原則,秦牧耐心地聽玄機子一一講來。

  他再次發問道:“道長,照你這麽說。我大秦屬水德,遇水而生,南京宮城坐於舊湖之上,湖底有地泉。此乃天生之水,相兼相濟,本應是大吉大利才對,道長因何卻說定都南京,我大秦難有百年之國運?”

  玄機子輕撫銀須,徐徐答道:“秦王慧根獨具,所言不虛。不過秦王是隻知其一,不知其二,天地萬物,皆分陰陽。水亦不例外。當年洪武填湖造殿之時,湖底有泉眼,此水為陰。而大秦水德,帝王命中之水,皆歸為陽。”

  “那又如何?”

  “凡陰陽者。相吸相生,陰陽結合,剛柔相濟,必定大吉大利,風生水起。”

  “咦!既然陰陽結合,大吉大利,何以又不可能在南京定都?本王聽來。道長所言,豈不是前後矛盾?”

  “這就是貧道所說的,秦王雖慧根獨具,然隻知其一,不知其二之原由所在。秦王,所謂江山社稷者。不在於你將皇宮建於何處,而在於你把社稷定於何處;

  打個比方,秦王巡幸地方,隨便在一州縣,居於其中十年八年。甚至以此為行宮累世居所也無妨。而太廟、山川社稷壇,一但定下,則萬世不可輕移,因其代表的是江山社稷。

  太廟所供祖宗之牌位,社稷之神守護天下之土,都歸為陰,若為陰水相衝,則何來大吉大利之說。”

  秦牧在這方面雖然知道的不多,但還是有些基本的常識的。比如普通人家下葬祖宗,別說所葬之處有泉眼,就算是土地比較潮濕,也不是吉利的。

  好的墳山,通常是那些比較開陽,而泥土比較乾爽的地方。這和玄機子所說的,大致是一個道理吧。

  他的眉頭不覺間皺了起來,前幾天黃振林剛剛奏報上來,說南京的皇宮已經建好了,就差禦花園補種些四季花草裝飾即可。

  這可是整整花了四百萬兩銀子才建成的新宮殿,而且都是普通百姓一點一點的捐出來的血汗錢。難道因玄機子一番虛無縹緲的話,就將這新宮殿棄而不用?

  殿外的陽光很明亮,照在漢白玉欄杆上,幾隻麻雀落在上面,嘰嘰喳喳地鳴叫著,秦牧被吵得有些心煩,韓讚周善於察言觀色,立即示意小太監去趕。

  玄機子盤坐於小幾之後,靜如處子,唯有輕風吹來,拂動他的銀須,他含笑看了秦牧一眼,徐徐說道:“重為輕根,靜為躁君。雖有榮觀,燕處超然。秦王身為萬乘之主不可不察,輕則失根,躁則失君。”

  玄機子這番話大意是:厚重是輕率的根本,靜定是躁動的主宰。外物雖誘人擾目,卻能安然處之,輕率就會失去根本;急躁就會喪失主導。

  連韓讚周都看出秦牧有煩躁之意,玄機子能看出也很正常,不過他能說出這番話來進諫,絕非等閑之輩能說出如此深刻的道理。

  秦牧也不掩飾,歎道:“老仙長是世外高人,自然可以超然物外,然本王身為一國之君,動輒關系到天下蒼生禍福,豈能不慎?如今南京的宮殿剛剛修好,前後耗費了百姓幾百萬兩血汗錢,若是廢棄另建,則天下蒼生何辜?”

  “秦王有此心,天下之大幸也!秦王不必為此煩憂,此事,並非沒有破解之道,方才貧道已經說了,大秦屬水德,君遇水則生。只不過陰陽有別,相克相生。南京之宮城坐於陰水之上,利陽德,損陰脈。秦王明白貧道之意否?”

  “道長的意思是說,宮殿建於南京無妨,只須把江山社稷壇以及太廟另置他處即可?”

  “然也,太廟與江山社稷壇定於他處,南京實則就不能稱之為首都,只是陪都。國運由陰脈主宰,是以陽君居於首都或是陪都,並無關礙。”

  玄機子的意思照秦牧理解,應該是這樣,按風水學來說,最關鍵的是你家的祠堂和祖脈所在的位置好不好。和你今天住在南京或者明天住在北京沒有多大關系,你家祖脈好,你去到哪裡都能混得風生水起。

  這樣說來,倒也很有道理。

  若是光移山川社稷壇和太廟,那就不用費太大的事了。秦牧心中大喜,問道:“然則太社移往何處為宜,老仙長教我。”

  玄機子仿佛能看穿他的心思一樣,淡然一笑道:“秦王心中已有所屬,何須貧道置喙。”

  “長安。”

  “善之善哉,三秦故地,地脈渾厚,氣運深長,實乃天下之機樞所在。”

  “好,好好!就按老仙長說的辦。”

  秦牧心中欣然,連道三聲好。其實與其說他是被玄機子說服了,還不說是他自己的心裡因素在作怪,畢竟歷代定都南京的王朝都短命,這是不爭的事實,南京這地方確定有些邪門。按玄機子這種處置方案,將太廟、山川社稷壇、皇陵置於關中,以西京為首都,以南京是陪都,主宰國運的陰脈在西京首都,陽君長期居於南京陪都也無防。如此一來,至少能解開自己的心結。“來人,賜........”

  “秦王且慢,貧道早有言在先,此來,不受秦王一官一職,一金一銀。”

  “哈哈哈.....咱們談了半天,老仙長不餓嗎?來人,賜宴!”

  這個玄機子倒沒有拒絕,韓讚周很快叫人把膳食端上來。玄機子面前的小幾上擺的全是素菜,禦廚的手藝自然不用說,但玄機子卻是隻吃了幾口,就放下筷子。

  秦牧問道:“可是飯菜不合老仙長胃口。”

  “秦王不必介懷,貧道每餐食量,隻此而已。”

  秦牧看他鶴發童顏,臉上皺紋甚少,忍不住問道:“老仙長今年高壽?”

  “秦王見諒,貧道忘了。”

  秦牧很想罵一聲:靠!好吧,就算你真是神仙,也總應該記得自己幾歲吧?連自己歲數也不記得的神仙,還算是神仙?恐怕是老年疾呆症患者吧。

  “道長鶴發童顏,老當益壯,可有什麽養生秘訣?”

  玄機子抬眼滿有深意地瞟了秦牧一眼,秦牧被他看得有些發毛,玄機子微笑說道:“貧道觀秦王雙目有神,氣色甚好,若是貧道沒有看錯,秦王應該是練了道家心訣。”

  這也能看得出來?

  *******************************

  ps:九月最後一天,兄弟們,最後決戰的時刻到了,再檢查一下你的票夾,咱們作最後的衝刺!求月票,求推薦票!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