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明揚天下》第248章 尋找外援
  *****

  南京金鑾殿上,馬士英兩次提出啟用阮大铖,殿中的東林黨頓怒發衝冠,一個個擼起袖子衝上去,要用口水活生生地把馬士英一夥人給淹了。

  莊嚴肅穆的金鑾殿很快變成養殖場,雞飛狗跳,鴨壯鵝肥.........嘎嘎嘎........

  正所謂人多嘴亂,下面兩派人馬劍拔弩張,吵成一團,弘光帝根本聽清他們說些什麽。

  他一個新登基的皇帝,怎麽處理這種場面還缺乏經驗,隻得求助地望向韓讚周。

  韓讚周一看,連負責維護朝堂秩序的殿中侍禦使也加入了口水大戰,隻得自己站出來大喝道:“肅靜,各位大臣眼裡還有沒有皇上........”

  這一聲尖銳的叫喊,如穿雲箭一般,好歹讓兩派人馬記起上頭還坐著個弘光帝來,大部分人安靜了下來;

  戶科右給事中熊汝霖反應最快,立即掉頭向弘光奏道:“皇上,阮大铖者,先帝既已棄之,舉國又複非之,即使閣臣認為他有些才能,亦當舍己從人,顧及天下人看法,況乎陰陽消長,間不容發。甯博采廣搜,求異才於草澤,豈能執私而有違眾意,翻鐵案於刑書?”

  戶科給事中羅萬象立即跟上,繼續炮轟道:“阮大铖招幾個遊俠兒談劍說兵,便道他知兵耶?燕子箋,春燈謎,未便是枕上之陰符,袖中之黃石。先帝之成令,一朝而棄之,皇上之明詔,一朝而反之,讓天下人作何感想?”

  論嘴皮功夫,以勳臣為主的挺阮派確實乾不過東林諸將,要知道人家天天青樓妓館演練辯才。一般人豈能望其項背?

  沒等馬士英一派接嘴,禦史陳良弼又已經搶出來,大聲疾呼道:“皇上,自魏逆竊權,群小煸毒,嚴春秋亂賊之義,必先申其治黨之法,此從逆一案,乃先帝朱筆欽定,臣等與阮大铖有何怨仇?唯恐此例一開。則逆案諸邪悉出,逆案盡繙,則先帝欽定之案,紊於一日。若欽案亦可推翻,則何以昭天下而垂後世?”

  站在東林一邊的懷遠侯常延齡言詞更加激烈,直接對阮大铖發起了人身攻擊:“阮大铖者,一戲詞之流,為閹人之乾子,魏逆既以伏誅。阮大铖便是開刀問斬,猶有余辜。如今不過是禁其終身不得出仕,已是高厚包容了。”

  馬士英聽到這,怒極而笑。大有豁出去地奏道:“臣入仕三十年,安囚之變,臣家僮止存十口,臣已幾死。壬申。臣備兵易和口,兵犯宣大。及任宣撫,止五十日。被逮。詔獄錮刑部將近三年,臣又幾死。從戍所起用臣為鳳陽總督,兵僅數千,馬僅數百,而革左、獻逆、小袁等賊,數十萬之眾來犯,臣又幾死。闖賊陷京師,禍及先帝,臣罪應死,今無知而薦阮大铖,又當死。蓋臣得罪封疆,得罪祖宗者,未必死。而得罪朋黨,則必死。先帝誅薛國觀、周延儒等,豈盡先帝之意哉?”

  馬士英大耍光棍,你們不是要殺人嗎,老子這條命死過不知多少回了,還怕你不成?

  而他說得罪朋黨必死,則是指出東林黨何其囂張陰狠,並用薛國觀等人事例加以反擊,這一拳反擊確實夠重。

  這場爭吵,爭到最後也沒有結果,弘光帝由始至終沒有發言的機會,最後還是大家口幹了,肚子餓了,才暫時收兵,準備明日再戰。

  然而第二天一早,卻傳出弘光帝下中旨召阮大铖入見的消息,弘光這麽做,一來是想盡快把生米煮成熟飯,不然大臣們繼續就這件事吵下去,國家軍政大事也不用管了。二來嘛,他非常清楚槍杆子出政權的道理。

  東林黨人傻眼了,集體辭職的戲碼玩過了,再玩可不靈了,弄不好馬士英順勢一腳,真把他們踢出朝堂那就玩大發了。

  天真活潑的東林黨人此刻也開始意識到了槍杆子出政權的道理,放眼天下,東林黨能掌握的槍杆子可不多,因為他們一向相信憑口水可以淹死人。

  當然,東林黨也不是完全沒有槍杆子,史可法就掌握著一兩萬軍隊,問題是史可法那廝腦子裡一根筋,讓他帶兵來............呃,想都別想。

  感覺到危險在一步步逼近的東林黨人開始焦急四顧,薑曰廣提議去拉擾秦牧,他當初和秦牧還是有些交情的。

  對此,大家不抱多大希望,畢竟秦牧當初已經明確表態擁立朱由崧,似乎是與馬士英等人暗中達到了同盟,但走投無路的東林黨人還是決定派人去一試。

  禮部尚書錢謙益接著想起一個人來,此人就是被秦牧弄得臭不可聞的侯方域,而侯方域的老子侯恂是左良玉的大恩人.............

  ***

  這次秦軍擴軍五萬,主要是從江北逃來的難民中招募,一來可以減輕地方官府安置難民的壓力;二來北方戰火紛飛,在南逃的難民中有很多具有從軍經歷,有利於新軍盡快形成戰鬥力。

  武昌東門外黑色的秦字大旗迎風招展,臨時搭建的募兵點前人聲喧囂,前來應募的難民排成五列足有半裡的長隊,大家神情各異,或是躍躍欲試,或是面帶忐忑,或是自吹自擂,或是沉默不語,或是患得患失。

  負責維護秩序的兩百秦軍衣甲鮮明,背弓挎刀虎視眈眈,前來應募的難民在他們的呼喝下,都乖乖地排著隊等待。

  “下一個。”負責登記的軍訓部副主事李東明再次大喊起來。

  一個高大的漢子連忙越眾而出,站在台前。李東明打量了此人一眼,暗暗點頭。

  “叫什麽名字?”

  “俺叫鐵牛。”這漢子聲如洪鍾,口沫橫飛。

  “哪裡人?”李東明抹了抹臉上的吐沫星子,口氣變得有些不善。

  “河南登封縣馬坳村人。”

  “可曾從軍過?”

  “沒有,俺在少林寺習過武,能舉起三百斤的石磨,能........”

  “行了行了,別耽擱時間。去試試。”李東明往旁邊的石鎖一指。

  那叫鐵牛的大漢一看,嘟噥道:“換個大點的行嗎?”

  排隊等候的人群一聽頓時炸窩了,這石鎖已經接近百斤,很多人正擔心自己通不過這道測試,再換個大點的來,那不是要命嗎?

  “喂,你試不試,不試快走開,別耽擱時間。”

  “就是,快走開。”

  人群開始鼓噪起。那大漢一看惹起眾怒,大吼一聲,奔過去拎起那隻大石鎖,一手舉到空中,還象搖旗似的呼呼地搖了幾下,那感覺不象是在舉石鎖,倒象他抓住了隻小雞,正在向小夥伴們炫耀,這一幕驚得現場的人瞪大了眼睛。鴉雀無聲。

  呯,大漢隨手一扔,石鎖重重地砸在了地上,裂成了兩片。

  對於這種破壞公物的行為。不光是等待測試的人不滿,群起聲討,就連負責募兵的李東明也嚴詞訴責起來:“你得瑟什麽?軍隊主要是靠協同作戰,不是看個人力氣有多大。你把石鎖給砸了,讓我去哪兒再找個石鎖來?我這兵還招不招?”

  “大人,小人............小人不是故意的。”

  “不是故意的?我看你是成心的...........”

  站在外圍的秦牧看到李東明有些火大。對身邊的護衛吩咐一聲,李式匆匆越眾而出,李東明這才發覺秦牧竟然在外圍的人群中,心中咯噔一下,連忙收聲。

  李式向他耳語一聲後,李東明對那大漢說道:“好了,你通過測試了,站右邊去。”

  “其他幾樣不用測試了嗎?”大漢還有些不確定。

  “不用了。”李東明應了一聲,心中暗道還測個屁啊,被你害苦了。

  李東明非常清楚,秦牧看重的是辦事效率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象他這樣為一個石鎖大肆指責應募者,使招募工作陷入停頓,秦牧當場雖然沒說什麽,但對他印象終究是大打折扣了。

  那叫鐵牛的大漢不管這些,聽說不用再測試了,非常高興,望著秦牧帶領一隊人馬呼嘯而去的背景,若有所思。

  秦牧現在的重點還是抓緊訓練軍隊,招募新兵的工作他也非常重視,分別在荊州、武昌、九江等地設了近十個募兵點,對兵源素質的要求也很苛刻,貴精不貴多。

  時間對他來說已經很緊迫了。

  進城門時,李式終於忍不住說道:“大人,要不要換個人來募兵。”

  “先觀後效吧。讓教導營抓緊訓練,新兵招募完成之後,就讓他們前去擔任什長、總旗、百戶。”

  “大人,教導營成軍也不過大半年,這是不是倉促了點。”

  “可以了。”

  對於教導營的士兵,秦牧當初都是精挑細選出來的,親自教了大半年,忠誠度應該不成問題了。

  回到王府,與李香君三女用過午餐後,便到水邊的八角亭去乘涼,這炎炎夏日,忙活了一上午,往竹簟上一躺,秦牧便不想再動了。

  他正睡得迷迷糊糊,便有丫環前來向他並報:“老爺,外頭傳進話來,說是朝中有位叫周元泰的禦使來求見老爺您?”

  “周元泰?”秦牧睜開睡眼,想了想才記起這是當初在薑曰廣家宴上認識的一個人,周元泰突然跑到武昌來幹什麽呢?

  “你出去讓李式把人領到這兒來吧。”

  “是,老爺。”

  丫環一出去,秦牧立即拍拍身邊巧兒,催促道:“快去,讓你香君姐姐和小宛姐姐帶著家裡的侍女,拿上琴樂,酒食,快過來。”

  “公子,你要幹嘛。”

  “快去,公子我突然想沉迷酒色,這歌要唱起來,舞要跳起來,快去。”

  “哦........”

  ***************************************

  ps:煩人的回南天,地板上全是水漬,早上起床沒注意,如往常一樣跳下床.......“啊!”一跤滑倒,悲摧的四腳朝天..........

  .(未完待續請搜索,小說更好更新更快!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