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唐騎》第三十三章 綠化肇端
  第三十三章 綠化肇端

  回紇人立國之初,使用的是突厥的文字與語言,在阿拉伯的文獻中,常將這個民族歸入突厥系當中。 天方教東進的過程裡,來到河中地區之後在宗教上遭遇到了明教、佛教、祆教的抵抗,大唐的勢力退出以後,在軍事上受到的最大障礙則是這些缺乏穩定信仰的突厥系民族,因此若能征服突厥系民族使之皈依真神,對那些狂熱的聖戰者而言乃是無上的榮光與功德。至於所使用的手段,那就無所謂了。

  張邁在從蘭州到喀-什的旅途上,曾不止一次地向導遊、當地人以及同行中較為博學的驢友問起為何天方教會佔據整個大西北,甚至蔓延到中原腹地,以至於大半個中國盡是斑駁綠'色'。一個驢友滔滔不絕地給他講述了天方教東傳的歷史,時間跨度達到千年,張邁也沒法完全記住,但他卻牢記了其中一個最關鍵的環節:有一個古代遊牧王朝的君主曾下令全境改信天方教,導致了 萬帳遊牧民族一夕之間都成了天方教的信徒。接下來這些皈依了天方教的遊牧騎士便繼續向東方發動聖戰,以軍事征服與流血殺戮,滅亡於闐(新-疆南部、青藏高原北部的一個大國,是中國傳統的藩屬),滲透河西(甘肅一帶)一路殺過來,滅絕了沿途的佛教、祆教、明教、景教,隔絕了儒家的影響力,一直持續了上千年。

  也許是因為所受教育的原因,那些中亞地區的人名老是重複,那些什麽阿裡、哈桑、阿卜杜勒、納賽爾、博格拉等等,就像張三李四一樣叫張邁難以記住,尤其是那位“關鍵時刻裡的關鍵君主”驢友和當地人在介紹的時候說他有好幾個名字呢,而每個名字又有不同的翻譯,算起來好像有十幾種叫法,所以張邁一開始也沒有很快將之和薩圖克·博格拉聯系起來,但是“ 萬帳遊牧民族被勒令皈依”的情節太震撼了,所以張邁一聽了鄭渭的話馬上就想起:“難道這個薩圖克,就是那個人?”

  反而是鄭渭對張邁不知道聖戰者顯得有些詫異:“這些事情,在回紇境內雖不能說是人盡皆知,但奈爾沙希一家卻是很清楚的——他們家因為生意上的關系,表面上改信了天方教,其實暗地裡卻還是明教教徒,阿布勒不是被你帶走了嗎?你就沒問他這些事情?”

  張邁聽了心中苦笑,他當初帶走阿布勒·伊本·奈爾沙希確實有要從他身上取得情報的意思,但由於根本就不知道有聖戰者這回事,怎麽去問阿布勒?而阿布勒對安西唐軍也還沒到推心置腹的地步,並未主動說明這些情況。

  不過張邁臉上卻沒有流'露'出來,只是聳聳肩,說:“現在形勢是這個形勢,那你打算怎麽對付塞坎呢?”

  “薩圖克是被聖戰者們看中的領袖人物,為人雷厲風行、禦下極嚴,這次他被阿爾斯蘭拖在外頭,塞坎留守怛羅斯,責任極大,可他卻在薩圖克離開期間連打了幾個敗仗,損兵折將,下巴兒思、俱蘭城數日之內連續被攻陷,又被卷走了大批錢糧,他卻連你們的影子都沒'摸'到,按照薩圖克以往的為人處事,塞坎這次表現得這麽無能,降級處分都算輕的了,五馬分屍都有可能,塞坎現在都快急瘋了!所以他抵達俱蘭城以後做的第一件事情派人趕往滅爾基,一開始我還以為他是要去調兵,後來一直沒見滅爾基的兵馬開到,才醒悟塞坎最急的只怕不是調兵,而是要將這邊的消息隔斷,為他自己爭取時間,從他進俱蘭城後那表現就可以看出來了,眼下我只要……”

  鄭渭說到這裡,忽然發現張邁的目光忽然亮了起來,就像暗夜中波斯貓睜開了雙眼!

  “你怎麽了?”

  他不知道剛才無意中講到的幾個情報點已在張邁腦中翻起了怒海狂瀾!

  眼下安西唐軍的行動開始變得踟躕南行,除了實力不足之外更麻煩的就是情報缺乏!

  現在對張邁來說,情報可比黃金還要貴重一萬倍!

  而剛才鄭渭的話卻讓張邁捕捉到兩個關鍵的信息點:

  第一是薩圖克的'性'格——禦下極嚴。

  第二是塞坎的困境——極若不能找到唐軍取得戰績,他將有可能被處分,甚至被斬!

  “你是說,塞坎現在比我們還急?”張邁問。

  “是啊,怎麽了?”鄭渭仿佛也覺察到張邁似乎將有所圖謀了。

  “那麽,按你估計,薩圖克什麽時候會回來?”張邁沉'吟'了好久,又問道。

  “這個就難說了,不過應該沒那麽快吧。”鄭渭說:“你們來之前,薩圖克忽然從怛羅斯調走了大批的軍馬,聽說疏勒那邊也有同樣的動作,我們這些生意人一開始都很緊張,以為薩圖克要和阿爾斯蘭攤牌了。”

  回紇境內正副兩個可汗相爭,那可是會引起整個國家動'蕩'的大事,在這樣的關頭上站對了行列那便大富大貴,站錯了行列那就全家富貴——這些商人自然要關注。

  “後來一打聽才知道不是,原來這次薩圖克調兵竟是阿爾斯蘭大汗下的命令,好像是要到北邊去對付什麽厲害的人。大家估'摸'著有可能是山林中又冒出了一支不服八剌沙袞管轄的遊牧民族或野蠻人吧。”

  遊牧遊獵民族總是一支趕一支,匈奴式微而鮮卑崛起,鮮卑式微而柔然崛起,柔然式微而突厥崛起,突厥式微而回紇崛起,那些新崛起的民族,一開始總是起於邊荒、發之甚微,到後來卻鐵蹄震天、席卷胡地,回紇人如今雖在這數千裡方圓之內取得統治地位,但草原、大漠、荒野、山林之間突然再冒出一支什麽比他們更野蠻的人來也並不奇怪,而回紇人對此嚴加注意以圖防微杜漸也在情理之中。

  但張邁聽到這裡臉上的神'色'卻變得有些怪異,問鄭渭:“你說的那支什麽野蠻人,是在哪裡活動?”

  “好像是在碎葉河上遊。”

  張邁聽到這裡眉頭作出一種很奇怪的紋路來,跟著忽然放聲大笑,笑得鄭渭莫名其妙:“怎麽了?”張邁沒有回答,卻是笑聲不止,鄭渭也是極其聰明的人,辨顏察'色',推情斷理,忽然腦中靈光一閃,“難道……”拍大腿叫道:“是你們!是你們!原來在碎葉河上遊滋擾回紇人的,就是你們!”

  張邁臉帶微笑,說:“到現在你還‘你們’、‘你們’的,難道都到這地步了,你真的還不願意和我們一起走嗎?”

  鄭渭的心沉了下來,這是張邁第二次向他發出邀請了,當日在俱蘭城,唐軍雖然卷走了鄭家許多財物,但態度上卻還表現得十分友善,如今自己淪落到如斯田地他們也未因此就拋棄自己,張邁、郭洛、楊易等人甚至主動表示要幫自己報仇,可見其意甚誠。

  然而,跟著這些人走,真的有出路麽?對鄭渭來說,或許更可行的選擇是設法回撒馬爾罕,那雖然也很困難,但只怕也比跟著唐軍打天下成功的可能'性'更大。

  雖然飽讀諸教經書,但就像古今中外的文人一樣,鄭渭下決斷總是沒那麽快,也像古往今來的商人一樣,他心中總是有一杆天平,做出一個決定之前,總要先把好處與壞處放上天平的兩端,調整道義的準星,秤一秤利害。

  回歸大唐、回歸長安……

  相對於唐軍如今困守在這碎葉沙漠中的現實,鄭渭覺得那個夢太過虛幻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