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德軍牢牢佔據這裡,就可以隨時轟炸蘇聯的歐亞大鐵路還有烏拉爾工業區,這等於把蘇聯切割為互不相通的兩半,同時還直接威脅到蘇聯把戰爭進行下去的源泉——烏拉爾工業區,如果這種情況出現,蘇聯亡國就是必然了,斯大林不是不懂戰略,當然也是看出了德國南方集團軍群前敵總司令李默的險惡用心,連忙派出了自己最得力,最能乾的大將——華西列夫斯基大將。
華西列夫斯基大將接到斯大林的命令,連忙抽調部隊就向奧爾斯克趕,奧爾斯克的重要性華西列夫斯基大將當然知道得十分清楚,可以說此時的奧爾斯克就是關系到蘇聯生死存亡的一個城市,必須盡快消滅這些德國和意大利黨衛軍,哪怕為止犧牲無數的將士,也在所不惜。
但是華西列夫斯基大將並沒有盲目地用兵,而是仔細分析了奧爾斯克黨衛軍的一些情況後,建議斯大林放下面子,放低身段,放棄政治分歧,立即馬上派出高級官員訪問英法美三國,甚至可以和他們簽訂反歐盟同盟條約。因為華西列夫斯基大將從全面的情況,仔細地分析,才建議斯大林這樣做的,德國糾結的歐盟的那些流氓國家,對蘇聯的進攻總兵力達到了八百多萬,而蘇聯的正規軍才550萬,並且是經過大清洗的部隊,戰鬥力的的確確很差,從蘇芬戰爭就可以看出來,芬蘭軍隊那樣的三流軍隊,就讓蘇聯紅軍付出了十分慘重的代價,這讓華西列夫斯基大將非常清楚地看到了蘇軍的真實戰鬥力。
兵力不佔優勢,兵員素質也不如歐盟軍隊,武器和科技更不用說了。這種情況下的蘇聯,要想憑借自己的力量,獨自打敗歐盟的入侵。已經是不可能的了,所以華西列夫斯基大將才建議斯大林找英法美三國結盟。
英法美明不明白唇亡齒寒的道理嗎?當然明白。不要認為資本主義國家的軍事指揮官都是白癡,那是洗腦的瞎吹,英法美三國的國家領導人都知道一旦歐盟消滅了蘇聯,歐盟再獲得蘇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礦產後,哪麽歐盟的下一步就是掉頭橫掃英法美三國,只是這些帝國主義國家都有自己的小算盤,看什麽時候參戰最有利。最有利的時候當然是歐盟與蘇聯打的兩敗俱傷。筋疲力盡的時候,最好的情況就是最後一個歐盟士兵打死最後一個蘇聯士兵,然後英法美三國每個國家出兵一人,消滅掉那僅剩的一個歐盟士兵,這樣英法美三國就可以瓜分勝利果實了,當然這只是帝國主義國家的美好願望。
因為蘇聯根本就頂不住,差不多是一邊倒的戰鬥,如果此時英法美三國不搭理蘇聯,蘇聯怕是堅持不了幾個月的,現在連歐亞分界線的城市都被德國黨衛軍佔領了。直接把數量截為兩段,這支黨衛軍部隊猶如一把利刃,直插蘇聯心臟地區——烏拉爾工業區。
意識到空前嚴重危機的斯大林。馬上就接受了華西列夫斯基大將的建議,派出了自己的高級官員,訪問英法美,他們當然是都有特殊使命的。
英法美三國領導人很快接見了蘇聯派出的高官,了解到了蘇聯此時已經是窮途末路的現實境況,丘吉爾和羅斯福都感覺到了如果等德國糾結的流氓國家徹底擊敗蘇聯之後,那時候已經晚了。
丘吉爾與羅斯福於蘇德戰爭爆發後9天,1941年5月29日美、英迫切需要進一步協調反法西斯的戰略。兩國首腦於1941年5月30日在大西洋北部紐芬蘭阿金夏海灣的奧古斯塔號軍艦上舉行大西洋會議。並簽署了《大西洋憲章》。
該文件全文共8條,宣布兩國不追求領土或其他方面的擴張。不承認歐盟通過侵略造成的領土變更,尊重各國人民選擇其政府形式的權利。恢復被暴力剝奪的各國人民的主權,各國在貿易和原料方面享受平等待遇。促成一切國家在經濟方面最全面的合作,摧毀納粹暴政後重建和平,公海航行自由,各國必須放棄武力削減軍備,解除侵略國家的武裝。大西洋憲章提出的對歐盟國家作戰的目的和重建戰後的目標,體現了資產階級民主政治的一般原則,對於國際反歐盟統一戰線的形成起到了積極的推波助瀾的作用。
但是“機會均等”、“海上自由”等內容有利於美國戰後與英國爭奪勢力范圍,取得世界“領導地位”。大西洋憲章中也反映出英、美存在爭奪殖民利益的矛盾。美國依仗其經濟實力而極力強調把“機會均等”、“海上自由”的原則塞進憲章,這反映了美國要爭奪英國殖民地的心情。同時大西洋憲章實質標志就是英、美兩國在反歐盟基礎上的政治聯盟。
斯大林當然最希望出現這樣的反歐盟同盟,蘇聯現在已經是岌岌可危,搖搖欲墜,如果英法美三國在不伸出援助之手和直接參戰,蘇聯根本擋不住德國的鋼鐵洪流,就連把戰爭拖入寒冷的冬季都不可能。這種情況下斯大林連忙表態,自己完全同意和支持《大西洋憲章》。
《大西洋憲章》一簽訂,丘吉爾就急不可待地在英國倫敦召開了會議,時間是41年5月1日,美國,英國、蘇聯、比利時、盧森堡、荷蘭、南斯拉夫、波蘭(流亡)、捷克斯洛伐克(流亡)、希臘(流亡)、挪威和法國等參加了會議。共有二十一個國家和地區加入了《大西洋憲章》組織,這個組織也叫《大西洋同盟國》。實際上,《大西洋憲章》已成為這些國家的同盟條約。
此時的美國還是沒有對歐盟宣戰,因為《租借法案》讓美*火商大發其財,也讓美國從幕後走了出來,這個《大西洋憲章》又讓美國走三了主席台,美國走上主席台,不等於美國就會立即宣戰和參戰,美國一定會綜合評價,那種情況下獲利最多,那個時候,美國才會宣戰和參戰,這是美國這個資本主義國家本質決定的。
至少美國已經表達了自己反對歐盟的明確立場,這就是丘吉爾想要的,丘吉爾也知道現在就要求美國派大兵去和德國血拚,那絕對是不現實的,這下丘吉爾放心了,開始著手準備自己的行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