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重返大隋》第356章 為我所用
  如果易風這次要向商人們強行攤派,他們也是沒有辦法的。但易風不想這樣,他的計劃是,商人們可以來競爭這三個讚助商的資格,每個等級的讚助商有規定的名額,花費各自標準的錢。符合條件的成為讚助商,獲得相應頭銜。

  最重要的是,這些頭銜不僅僅是頭銜,他們還能享受到不少相應的好處,其一是廣告權,讚助軍方藥品計劃能得到廣告宣傳機會,但這並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讚助軍方後,他們得到的那個頭銜,就將擁有許多實際上的好處,比如,以後他們的商鋪商隊,都可以打上大隋軍方藥品合作商、讚助商、供應商等標志,還能享受同等條件下優先獲得軍方藥品訂單,讚助商們如果違犯法律,必須得由州一級官府審問,最終還得上報中央朝廷核查。這一條就等於是提升了他們的社會地位,在朝廷備了號,以後不用擔心被隨便什麽牛鬼蛇神的敲詐勒索了。

  易風這麽一解釋,在座的顏溫諸兄弟馬上就明白了這個讚助商頭銜的含金量了。

  讚助商的商品上可以打上大隋軍方藥品合作商這樣的標記,那就是極好的廣告啊,簡直就是金字招牌,更別提,還有一個同等條件下軍方藥品優先采購權。僅這兩條,對商家們的生意就有明顯的好處了。更別提,成了讚助商後,以後他們就上了朝廷關注的名單,不會受到地方官員大族隨意的壓迫。

  這確實是極優惠的好處,而對朝廷這邊來說。給予讚助商的這些,根本就是惠而不費的事情。不用花一文錢。

  這是真正的互惠互利雙贏合作。

  隋朝建國以來,對於商人一直是抑製打壓。其實在易風看來,重農雖然有必要,但也根本沒有必要抑商。商人對於國家的好處是不言而明的,只要能管理的好,朝廷能從商人手裡得到大筆的好處。可惜的是,隋朝對商人完全就跟放養一樣,基本上就是無管理狀態,對於後世來說極為重要的商業稅收,在這個時代竟然沒有。關有商稅,沒有關稅,沒有營業稅,幾乎後世所熟悉的各種稅這個時代都沒有,商人們一般隻交市稅,一種在城中市場開店鋪而交的稅,稅率極低。可以說,隋以前的南北朝時期,還有市稅、關稅、商稅等。在隋以後的唐宋時,更是稅目繁多,中唐以後,過關一貫稅二十。此外還有征稅十分之一的竹木鹽稅,茶稅、礦稅,房屋稅種的間架稅。以及一切交易錢物都要收取百分之五的除陌錢等,到了宋朝時。各種稅目更加繁雜,樣樣都收稅。

  可以說。大隋的商人其實真的很幸福。其實在易風看來,朝廷一面抑商,可一面卻又這般的做法,真是太笨了,既得罪商人,實際上又沒得到半點好處。

  若按他的想法,對商人剝削苛刻沒必要,但也不能就這樣放養不管,必要的稅還是得收的。商人們一個個賺的盆滿缽滿,朝廷不去收他的稅,卻偏偏卻收那些整天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窮苦窮民,這完全不合發展規律啊。當然,現在他雖然是太孫,但對於這種朝廷大政,也還輪不到他說話的時候。而且他也知道,當今的許多大商人,其實都背靠著那些貴族勳戚大族,貿然得罪他們,那就是得罪那些權貴們,沒有必要。因此,這次易風拿出來的是讚助商計劃,一個願打一個願挨,大家互惠互利,各取所得。

  “具體方面,讚助商等級越高,他們所付出的讚助費也越多,而能享受到的權益也就越多。”

  易風說了這些,溫顏幾兄弟都在那邊頻頻點頭,他們並非那種不知俗事的書呆子,反而都是群智商極高的人精,一聽到這裡,馬上都對這個計劃讚揚起來。“讚助費收多少呢?”

  “我計劃,最高級的合作商,按讚助費用區分,最高級的合作商讚助費用最低為一萬貫,讚助商則為三千貫,最低級的供應商讚助費為一千貫。”

  “他們之間具體的區別是什麽?”溫彥博馬上抓住一個疑問。

  “讚助費越多,他們得到的讚助商等級越高,能享受到的好處也越多。至於具體的,還有待完善。”反正就是個坑錢的計劃,給錢多的,當然就能享受高一等的合作好處,基本上也就是一些政策上的優惠,地位上的保護等等,都不用讓朝廷出一分錢的。至於搞這個等級制度,也是為了體現出差別來而已。

  顏思魯馬上想到,這個讚助商計劃其實不僅僅適用於這次的醫療計劃,實際上推廣開來,他可以適用於許多其它的朝廷采購。給那些各行各業的商人們一個惠而不費的頭銜,然後朝廷就能得到大筆的讚助費了。甚至他還想到,到時還可以視情況把軍方合作商升級為大隋官方合作商,甚至是大隋皇家供應商這樣的頭銜,有了這樣的頭銜,對於商人們來說不就是金字招牌嘛。商人們憑著這招牌定然能生意大火,而朝廷則可以輕松的收進大筆的讚助費。一想到這裡,顏思魯坐不住了,他不由的從懷裡掏出本懷荒產的筆記本,又掏出一支同樣懷荒產的鉛筆,當下就旁顧無人的迅速把這些想法寫了下來。

  易風一眼看見,但卻沒有阻止。其實如果在每行每業挑選幾家優勢的商家,給予官方指定供應商或者官方合作商乃至於皇家供應商這樣的頭銜,完全可以,商人們就算要交一筆不菲費用給朝廷,但這樣的讚助費也是完全能收回投資的。不過他並不打算自己去把這想法上奏天子,他知道天子並不喜歡商人,也不喜歡這種濃濃商業味道的讚助計劃。當然,也還有一些憂慮,他也有些擔心這樣出發點不錯的計劃,最終會被官商勾結,最後弄出一批壟斷的官商利益集團來。就算要弄,也還不是現在,有楊堅這個討厭商人的皇帝在,這樣的計劃哪怕前景再誘人,也注定難得以推行。眼下也不用想那麽遠,先第一個吃了這一隻螃蟹再說,如果這次計劃成果很好,也許皇帝會有些許改觀也說不定。

  原本易風只是把這個讚助商體系弄了個大概,現在既然有了這些優秀的名士才子,當然也就不再需要自己動手了。他把這件事情直接交給了顏溫兄弟六人,算是給他們新上任的第一件任務。

  當天稍後些,八位太子府舍人也都前來拜見易風,這些也都是顏溫兄弟等一樣的俊傑才子名士,不過比起他們來更加年輕,也沒有太多的為官任職經歷,此時算是高升重用。初見易風時,還有些拘謹,易風跟他們隨意的聊了一會後,對他們都很滿意,尤其是李百藥原本還當過禮部員外郎,也是個得到過楊堅楊素牛弘等一大批人稱讚的幹才。不過除了李百藥外,其它幾個也一樣不簡單,封德彝原來是楊素的幕僚,深得楊素看重,甚至把自己的侄女嫁給了封德彝,而陳叔達則是陳叔寶的弟弟,陳婤的叔叔。蕭瑀是晉王妃蕭氏的弟弟,蕭素美的叔叔。

  而孔潁達則是孔聖人的後人,虞世南是內史侍郎虞世基的弟弟。王珪是漢王楊諒諮議參軍王頍的侄子,杜淹是王通的學生。總之這些人一個個都是一時俊傑,都是風華正茂的才子,但一個個都來頭不簡單。易風對他們也不敢馬上信任,乾脆便讓這八個舍人跟著溫顏六學士一起,負責協助他主持醫療計劃,做些文案工作。

  讚助商計劃很快就傳了出去,改為太孫府的原趙王別府更加熱鬧了,一時可謂是眾商雲集,最先來的都是京畿地區的商人們,帶著大車小車的禮物前來。

  尉遲恭程咬金等旗衛得了易風的命令,對這些人毫無客氣,直接一句太孫有言,恕不見客把他們攔在門外。

  商人們有些無奈的離開了,但很快又有一批人帶著禮物趕來求見,這次來的卻多是京師諸豪門勳戚家的人,易風已經不好直接將他們攔於門外了。

  對於這些人,易風隻好一個個都見上一面。其實這些人過來目的也很簡單,雖然各家都是豪門勳戚,但豪門勳戚也一樣做生意,而且往往生意還做的很大。這些人趕來,也是想要在這次采購中佔一機會,或者說也想弄個軍方合作商的頭銜,雖然他們本身也都是豪門勳戚,可畢竟做生意時也還有不少顧忌,若真能弄個合作商頭銜,以後做起生意來可就要方便多了。當然,還有許多人其實是見易風當了太孫,便借機過來拜會,加強些關系,提前下點籌碼什麽的,另有一些,則是想要跟易風搞合作,畢竟懷荒的商業如今繁華的很,有許多賺錢的買賣,沒人不想分一杯羹。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