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重返大隋》第167章 難以相信
  (謝謝頭疼也不行兄弟的打賞!)

  凌雲手握著剛剛創刊發行的第一期《商報》,感受著報紙散發出來的油墨味道,深吸了口氣,感歎道,“今天將會是一個被歷史銘記的日子。”這是大隋的第一份報紙,也將是世界上的第一份報紙。辦報紙並非是凌雲的突發其想,事實上,對於辦一份真正的報紙,他是反覆考慮過許久的。實際上,報紙對於經濟的推動作用還是很強的。另一方面,他也看中了報紙的輿論功能。在這個時代,輿論是掌控在朝廷以及那些掌握著經學的士族手中的。而辦一張報紙,無疑是一個很好的打破輿論壟斷的辦法,這讓凌雲能更好的把自己的一些觀念傳遞給更多人。

  要辦一份報紙說簡單也不簡單,但說難也不難。不過凌雲本身就是一個穿越者,因此本來很難的事情,在他這裡就變得簡單的多了。

  報紙最關鍵的就是製版印刷技術,歷史上,到唐朝才有了雕版印刷術,然後到了宋朝才有了活字印刷術,而現在,凌雲的出現,讓雕版和活字印刷術都提前出現了。有了活字印刷術後,辦報紙的最大難題就解決了,剩下的不過是些小問題。不過這個時代的造紙技術很落後,導致紙張極貴,此時的書籍,基本上是按頁算錢的,一般的書每頁也在四五錢左右,如果紙張更好些的,一本書可能就要過千錢。此時的造紙術技術落後,主要就是稻杆等製造的土紙還有藤條製成的藤角紙。公文用紙皆用藤角紙。不過對於凌雲來說,印刷術都能提檔,造紙術當然也能升級。桑皮紙、竹紙、藤紙、牛皮紙、羊皮紙。櫧皮紙以及蘆葦、稻草等製成的草紙、宣紙等。凌雲現在是要錢有錢,要人有人,這些本來得需要數百年時間積累起來的技術,在他手裡飛快的出現了。在一口氣建立了十幾家造紙作坊後,易風特別給一家作坊下達了專生產草紙的任務。這種草紙隻用最普通的草製漿造紙,用來書寫或印刷都太差,造紙坊的工匠們都以為造紙失敗。凌雲卻看著那製出來的一堆堆草紙差點流淚,心中長歎,終於告別廁籌了。以後再也不用削廁籌了。當易風宣布作坊以後全力生產這種草紙,而且這種草紙竟然是要用作如廁揩腚時,驚呆了所有造紙工匠們。易帥居然要用紙擦屁股,太奢侈了!

  不過大家用手摸著這柔軟的草紙。也不由的有些心動。

  印刷術有了。造紙術也升級了,凌雲馬上迫不急待的開始了辦報紙。

  凌雲選了魏征為商報的總編,然後又選了一批讀書人為編輯和記者。魏征在聽了凌雲對商報的解釋之後,馬上就興奮起來,毫不猶豫的加入了進來。雖然凌雲只是說這商報是為懷荒邊市的商貿服務,可以魏征的聰明,卻是馬上聽出了弦外之音。這商報的形式類似於邸報,可又完全不同。邸報是自漢以來就有的一種對朝廷要聞的傳抄,內容畢竟單一。但這商報卻不同。按凌雲的話說,商報最主要的還是刊登各種商業信息,比如說懷荒新到的商隊的商品信息,甚至是商鋪出售、招租,住宅的租售,乃至於招聘工人夥計,商鋪開業,二手物品轉讓等等,但除了這些主要內容,也還會刊登一些其它的內容,比如朝廷要聞,本地消息,或者是些各地風土人情等等。魏征是個讀書人,這讓他想到,其實如果商報辦起來,那麽其實商報大有可為,比如通過這商報宣揚儒家聖人教化,教化民眾等。…魏征是聰明的,凌雲只是把商報的定位,以及版面、排版布局等說了自己的想法後,魏征就帶著自己的編輯部,很快就弄出了一份樣刊上來。凌雲又提了一些改進意見後,第一期商報也就已經似模像樣了。

  “將天下可傳之事,通傳於天下!”這是魏征親筆書寫的商報創刊詞,剛從這句話,就看出魏征的野心勃勃,他並不真的甘願隻把商報當成是一份廣告報。

  《商報》采用的是四開張,共有八個版面。報頭由凌雲親筆題寫,創刊詞由魏征題寫,一句話點明了他想要議論時政的想法。不過易風倒不是很在意,報紙嘛,總會往這方面發展的,只要魏征不要做的太過線了,就沒關系。

  不過對於這份報紙的定位,易風是有很明確的要求的,那就是這份報紙是服務於懷荒的商貿的,對象是前來懷荒的商人和在懷荒經商的人為主,因此,這份報紙必須用直白的白話來書,而不能寫的花團錦繡的駢四驪六,讓人看不明白。對於這點,幾個編輯一開始還是很抵觸的,他們自認都是文人,讓他們在公開發行的報紙上寫大白話,這也太丟人了。不過易風態度很堅決,連斃掉了他們多份稿件後,最終他們隻得妥協了。在版面的安排上,易風也是一手拍板的,八個版面,有七個版面是各種商貿信息,然後是各種的招租招聘開業慶賀打折促銷等廣告,最後隻給這些編輯們留了一個版面,讓他們發一些歷史通俗講解,經典解析,詩詞賞析等經學內容。

  魏征看著易風拿著報紙不停點頭稱讚,臉上卻沒什麽高興的神色。他自聽到易風談起辦商報後,就滿腔激揚,可誰知道最後,易風卻把這商報辦成了整版整版的廣告,連中縫都沒放過。看著報紙上那些什麽賣馬售羊,什麽木匠鋪開業大酬賓,開業三天內所有家具九折優惠等等這樣的內容,他不由的感覺一陣陣失落。

  “商報不應當是這樣的”魏征幽幽的道。

  “這樣不是很好嘛,為商貿服務。也是為懷荒服務。”凌雲笑著道。

  魏征一想到自己一個讀書人,經學士族出身的讀書人,河汾門下的弟子。最後居然為一些商人動筆寫文呟喝,就感覺十分的不痛快。

  “慢慢來。”凌雲很清楚魏征的心思,畢竟士農工商,商人在這個時代的地位還是極為低下的。“要知道曲高和寡,你一來就談什麽國朝大事,經學史集,老百姓們知道嗎。懂嗎?咱們得慢慢來,你先要把這份報紙辦起來,只要報紙能夠辦起來。在百姓心中有了影響力,讓百姓們有了讀報紙的習慣,那麽百姓在觀看每天的各種柴鹽油米醬醋茶的同時,也會漸漸的看些其它的內容。這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

  “這報紙十文錢一份。有幾個百姓買的起,也就那些商人能買的起。”魏征歎口氣。

  十文錢一份的報紙,這價錢要說貴,也算不上,畢竟書籍一頁都得四五文錢,而這是八版的大報。可從另一方面來說,雖然如今米價不斷上漲,鬥米已經從原來的五文漲到了二十文。可算起來,買份報紙的錢依然可以買上半鬥米了。夠一個五口之家一天的口糧。普通的百姓怎麽舍的花這個奢侈錢,也就那些商人們有這閑錢了。

  看看這上面的各種廣告,廣告這詞也是易風告訴他的,創刊號第一期,易風成功的拉來了一百條廣告,佔滿了商報七個版面。讓魏征很是驚歎的是,易風通過賣這些廣告位給商家們,報紙還沒刊印出來時,他們就已經賺了一百貫錢了。這個結果讓魏征暗自驚歎,他原本以為這個報紙得易風拿錢補貼,卻沒想到,居然還能贏利,而且很賺錢。有這一百貫錢,這報紙甚至免費發放,都已經賺大發了。

  這些商賈真有錢!這是魏征的又一個感歎!

  懷荒西城,孫平疑惑的看著那個少年揚著一疊寫滿字的紙張,在大聲的喊叫:“賣報,賣報,《商報》今日創刊號發行嘍,北方錢莊今日開業,把錢存進錢莊不但不要保管費,還有利息可得了賣報,賣報,十文一份,一報在手,應有盡有”

  “這位郎君,要來一份報紙嗎?”。報童走到孫平面前揚了揚手中報紙。

  孫平看著那紙上密密麻麻的字,奇道,“這是什麽?”

  “這是易帥編的報紙,看到沒有,這上面的兩個大字,就是易帥親筆題寫的。”

  “給我來一份。”孫平掏出一粒銀豆子,“多的賞你。”

  “謝公子。”那銀豆子起碼能有一錢,少說也值十五六文錢,報童一下子得了五六文錢十分高興,馬上給孫平拿了一份報紙。然後又揚著報紙跑到前面,喊的更大聲了。

  商報第一期創刊,易風也沒有印太多,總共印了五千份。這個數量,懷荒是不可能都賣的出去的,不過易風也根本沒打算要全賣出去。他給懷荒留了三千份,然後下面十三城送去兩千份。這些報紙除了派報童在街上零賣外,易風還給懷荒各個辦事的機構衙門,軍營、學堂等免費派發,同時還在各城的一些重要地方晚些時候張貼供人閱讀。反正廣告費已經把成本賺回來了,易風現在要的只是報紙能讓更多人閱讀到。

  孫平接過還散著油墨香味的報紙,入目最顯眼的就是右上角的商報二個大字,這兩個字寫的很有氣勢,聽剛才的報童說這兩個字居然是易帥所寫,他有些半信半疑,易三郎年紀輕輕做上了盟主的位置,又打敗了老刀把子,勇猛驃悍這是不用說的,畢竟早年就有白馬銀槍的名頭,可是他居然還能寫這麽好的字就有些讓人意外了。也許是找人代筆的,孫平暗暗想道。在報頭的下面,就是創刊詞,將天下可傳之事、通傳於天下。然後是日期,日曜日,開皇十八年八月初一。然後看下去,頭版就是關於交易所明日拍賣會的消息,上面具體的介紹了這個交易所的情況,然後後面還附列了一張交易所明日拍賣的主要貨物,排在最前面的是良好一百組,每組十匹,起拍價二百五十貫,排第二的貨物是淮荒雪鹽,一共一百組,每組十石,起拍價每組十貫

  第二版是北方錢莊開張的消息,上面詳細的介紹了錢莊的情況,這個錢莊類似於質庫,但是錢莊既有抵押借貸業務,也還有存錢業務,而且這存錢竟然不要手續費,在他這裡存錢反而有利息。同時,這家錢莊還有總匯業務,金銀錢絹的通總等。孫平甚至還在上面看到了本地存錢,異地取錢的業務介紹,不過這項業務暫時還未開通。後面連續好幾版,都是各種各樣的商鋪出售,出租,房產出售出租,招聘、商鋪開業、商鋪促銷等各種跟商業信息,甚至還有駝隊、馬車出租等這些消息,最末一版,倒是不同,這一版有一個歷史專欄,還有一個經義欄,下面還有一個詩詞欄,最後還有一個地理欄,都寫的很不錯。

  一頁頁的匆匆翻過一遍後,孫平大感這十文錢花的很值,馬上又開始從頭認真的看了起來。

  從頭到尾把八版商報重新細讀一遍後,孫平小心的把商報折疊好收入懷中,然後若有所思。

  “我們去交易所!”

  對於剛剛讀完的商報,孫平印象最深的有兩個,一是交易所,二是錢莊。對於這家新出來的錢莊,居然存錢還有利息這樣的好事,他有些驚奇,一般情況下,有些質庫做抵押抵當之外,也進行借貸和存錢服務,但不管是借貸還是存錢,都是要錢的,不過存錢只是收些手續費,但從沒聽說存錢不用手續費還有利息的。尤其是對於這個還沒有開通的本地存款,異地取款的業務,他越是驚歎。每次商隊出行,他們都不得不帶上大量的錢,而一貫錢就有四斤三兩,帶上一萬貫錢,裝錢的車就得上百輛,這對商人來說,是個極為麻煩卻又無法解決的事情。若真有異地取錢這樣的業務,那對商人來說可是個極好的消息。

  不過,他眼下更感興趣的還是這個交易所,在剛才的報紙上,他看到了交易所的貨物清單上有許多他本次想要采購的貨物,而且價格竟然都便宜的讓人難以置信。一匹上等良祿要二十五貫,一石雪鹽只要一貫錢,簡直難以相信!

  。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