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我要做皇帝》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節 公示
  翌日,天剛剛蒙蒙亮。

  長安的大街小巷的露布上,就已經張貼上了一塊塊嶄新的露布。

  說是露布,其實早已經換成了廉價的白紙。

  所以,如今,至少在關中和長安,國家的政策變化和法律變動,都會第一時間張貼到各地的露布台上,或由官吏,或由士大夫、讀書人,宣講和解釋給其他民眾。

  這種宣明律令,而且,特別重視對百姓解釋和宣傳法律、政策的做法。

  一直是劉氏政權孜孜以求的目標。

  但在以前,只有那些顛覆性的政策變動以及法律變化,才會由露布通告天下。

  譬如,新君即位、冊立太子,免除田稅、征發徭役等等。

  而,在今天,一個個小小的政策和變化和影響,甚至就連糧食保護價的變動,也會出現在露布上。

  原因很簡單。

  廉價而已!

  如今,就算是將露布貼滿全天下,所費可能也不過幾萬張白紙罷了。

  而在過去,這卻是幾萬塊布。

  雖然是碎布,但那也是錢啊!

  而隨著國家越來越習慣於將政策、法律、朝局、軍事勝利以及對外進取等事情,宣告於露布。

  所以,百姓們也習慣了,每當有新露布出現時,就駐足圍觀,等待有人來宣講。

  原因很簡單,露布上,經常會出現與他們的利益息息相關的事情。

  譬如,糧價的變化、鹽鐵器皿的漲跌,以及國家征兵的通知。

  這一天,跟從前沒有區別。

  新露布一貼上,立刻就有許多百姓圍攏過來,問著露布下站立的官吏:“這露布上說的是什麽啊……”

  那個官吏聞言,微微一笑,朝著眾人拱手道:“方今幸甚,聖王臨軒,國泰民安,於是,陛下乃詔天下諸子百家,各派名士、賢達,共聚石渠閣,與天下賢達,共議時政,共商國事,厘定陰陽五行之屬……”

  人群之中的百姓聽了,紛紛讚道:“誰說不是呢?”

  “陛下真真乃是聖王!”

  如今的關中,已經真正成為了劉氏的大本營和基地。

  鐵桶一般的統治基礎。

  原因很簡單。

  劉徹讓關中大部分百姓,能夠吃飽肚子。

  還給與了那些中下層百姓一個上進的機會。

  這就夠了!

  在中國,老百姓只要能吃飽肚子,就會忠誠於統治者。

  而若統治者還懂得自己吃肉,貴族大臣喝湯,百姓啃骨頭。

  那就肯定是明君。

  稍微加點演技,做做樣子,足以讓萬家生佛,人人尊崇。

  漢太宗如是,劉徹也如是。

  所以,人群之中,有老人也衷心的說道:“老朽活了六十年,第一次見到有天子肯向天下賢達請教,古代的三王,怕也不過如此……”

  在一片讚譽和推崇聲中,那官吏繼續著自己的職責,對眾人宣講道:“天子既開石渠閣,與天下人共議天下事,然,陛下心憂或有濫竽充數,道德敗壞之偽君子,混跡賢達之中,玷汙聖行之事,乃命有司,將與會眾人姓名、籍貫及學派,公之於眾,公示七日!”

  “凡有以為名單之上之人,曾有作奸犯科、欺壓良善、橫行不法、道德敗壞及言行有虧者,皆可至太常、大鴻臚及廷尉衙門檢舉揭發,諸有司不得阻礙和不聽!”

  這官吏的話說完,人群之中,又是嗡嗡嗡的議論成一片。

  這樣的做法,無數百姓聞所未聞,見所未見。

  但,大家夥都從心裡覺得,這樣的做法好!

  至於具體好到那裡,卻又說不清楚了。

  反正,百姓們都覺得,仿佛自己也是這個國家的一部分,而且是參與國家政治運行的一分子。

  一種歸屬感和強烈的主人翁意識瞬間高漲。

  於是,盡管大家夥們對那些高高在上,隻聞其名,不見其人的名士一下子就感興趣了。

  雖然說,大家夥是一個也不認識這些家夥。

  但,陛下說了,希望我們能檢舉揭發那些道德敗壞,濫竽充數的家夥。

  那就幫忙看看吧。

  萬一真的能幫陛下找出一個偽君子呢?

  論起對政治的熱情,中國百姓,自古以來,自稱第二,沒有人敢稱第一。

  於是,無數人紛紛豎起耳朵,聽著那官吏,不斷的唱諾著一個又一個大人物的姓名。

  同時,許多人都在心裡悄悄對比著自己曾經聽說過或者經歷過的事情。

  就在這個時候,一個熟悉而陌生的名字,落入了眾人的耳朵之中。

  “齊、轅固!故孝景博士!”

  頓時人群就炸鍋了。

  許多人立刻就情緒激動起來。

  “這個轅固生怎麽可以入選?”幾個年輕人首先反應過來:“不敬東宮,還狂言無度!”

  轅固生,曾經在先帝時期,在這長安也大小算個人物。

  但可惜,得罪了東宮,而被罷免回家種田。

  這還只是次要的。

  重要的是,罷免此人的決議,是當今天子在場時,由先帝提出的。

  而且這個故事,這麽多年來,一直在長安流傳,甚至寫進了段子裡,成為八卦黨們的日常話題。

  在演繹過程之中,為了凸顯先帝和今上的英明,轅固生自然就被醜化了。

  這不是有人授意,更沒有人推動。

  純粹是人民群眾更喜歡看到這樣的故事。

  明君聖王痛斥昏官庸吏。

  所以,這些人一聽到轅固生,立刻就與自己印象裡的那個昏聵、老朽,不識時務,還妄議國政,非議先帝,不敬今上的印象掛鉤了。

  這還了得?!

  整個長安,幾乎立刻就咆哮起來。

  短短一個時辰內,大鴻臚、太常和廷尉,就遇到了上千個檢舉的‘忠義臣民’。

  這些人拿著過去故事裡的段子和不知道從哪裡聽來的八卦,紛紛檢舉轅固生老邁、昏聵,最重要的是曾經對陛下不敬!

  這樣的人,萬萬不能出現在石渠閣這樣的神聖會場。

  不然的話,有辱聖德,有汙聖明。

  面度這突如其來的風暴,剛剛從齊國抵達長安不久,正準備發揮一下余熱的轅固生頓時了X了狗了,尷尬不已,幾乎隻想找個地洞鑽進去。

  但問題是——轅固生發誓,那些檢舉和舉報他的人說的那些事情,他一個也沒乾。

  最多最多,他只是當年跟東宮太皇太后頂了幾句嘴而已。

  但沒有辦法,眾口鑠金之下,轅固生為了避免情況進一步惡化,只能在當天上書劉徹,稱病求去。

  ………………………………

  今天先三更吧!

  明天爆發5更以上!

  未心公主號:要離刺荊軻,求關注--(~^~)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