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我要做皇帝》漢越一體化計劃(2)
  趁著趙胡跟吳允歡喜得不得了,都有些難以自抑的空當,劉徹冷不丁的從懷中摸出一枚五銖錢,交給身邊的宦官,讓他呈遞下去,然後開口道:“兩位愛卿看看朕所鑄的這五銖錢如何?”

  如今,五銖錢在關中,可謂是打遍天下無敵手。

  因其含銅量高,外觀精美,所以大受歡迎。

  若僅僅只是這樣。

  那五銖錢也真未必能一統關中的錢幣,將其他一切官造和私造的錢幣趕盡殺絕。

  畢竟,中國的商人跟官員,從來都是最善於鑽法律和政策空子的人。

  沒辦法,這些家夥太聰明了。

  他們有一萬種辦法,能將五銖錢消滅於無形——譬如說,換了五銖錢,回家融了,再摻些鉛鐵一類的玩意,傾銷給農民,輕輕松松就能毀滅五銖錢的一切市場前景。

  然而,早知會有這麽個結果的劉徹,早早的就打好了補丁。

  劉徹鑄造了五銖錢後,就規定:糧食保護價政策的售與賣,隻認五銖錢。

  並將之視為鐵律,不許更改和變通。

  直至現在的鹽鐵官營政策,鹽鐵的售賣,也隻認五銖錢。

  而貨幣存在的意義,在於流通。

  能流通起來的貨幣才是錢,不能流通的貨幣,比磚瓦還不如!

  當老百姓們發現,只有五銖錢才能在官府購物後,他們立刻就不認其他任何形式的鑄錢了。

  加上五銖錢的外觀和造型,秒殺一切當時錢幣。

  且比之前的貨幣更輕便,更易於攜帶。

  所以,貴族官僚們,也隻認五銖錢了。

  於是,五銖錢流通三年以來,在關中佔據了絕對的霸主地位。

  而隨著鹽鐵衙門開到天下郡國。五銖錢的流通領域也開始變大。

  再過一兩年,等天下百姓認可和接受了日常交易使用五銖錢後,劉徹就可以光明正大的宣布收回私人和地方的鑄幣權,並將五銖錢作為唯一法定銅幣。

  趙胡與吳允自然也都知道,並且認識五銖錢這種在漢地近來風頭一時無兩的錢幣。

  說來也是好笑。

  此時的世界。對於金融和貨幣的概念。幾乎是沒有的。

  別說偏居一隅的三越,就是漢室自己,精英階級和統治階級,對此也是完全沒有概念。

  所以,才會出現,朝廷允許私人鑄錢。

  甚至在許多地方,依然存在以布帛作為貨幣。甚至乾脆就是以物易物。

  所以。趙胡和吳允看著被送到他們面前的五銖錢,都是一副不明所以的模樣。

  他們不明白,劉徹給他們看錢幣是什麽意思。

  但既然天子都問了,那當然要好好拍馬屁了。

  “回稟陛下,上國錢幣,實在讓下國小臣讚歎……”吳允恭維著道。

  趙胡也說:“陛下所鑄之錢,做工精美,攜帶方便。實乃諸錢之首!”

  劉徹聽著,笑了笑。道:“兩位愛卿有所不知,朕近來有些煩惱啊……”

  趙胡微微一愣,不明白劉徹怎麽一下子就從錢幣跳到了完全不相乾的心情上面。

  但,人家是天子,是宗主。

  只能是陪著笑道:“未知陛下有何煩憂,可有用的著小臣的地方?”說著他拍著胸膛,信誓旦旦的道:“若有用的著小臣的地方,小臣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吳允也跟著道:“小臣亦然!”

  這種空洞的保證和誓言,對他們來說,完全不需要任何代價。

  若劉徹真要他們做個什麽事情。

  能辦到,那就幫著辦。

  辦不到,也先答應著,回國以後再說。

  總之先哄好了天子,其他事情,慢慢看唄!

  “朕煩惱的地方就在這錢幣之上了!”劉徹沉痛的道:“朕為天下之主,順天應命,牧狩九州,凡六合之內,四海之中,日月所照,星辰所經,皆為朕子民,天下四海,理應混一,只是,如今天下幣製混亂,各色錢幣橫行,朕心實憂啊!”

  趙胡跟吳允要是還聽不明白劉徹的意思,那他們就白混了這麽多年了。

  無非就是想要在閩越跟南越也推行五銖錢嘛!

  趙胡跟吳允互相看了看,都覺得,此事,沒什麽大不了的。

  閩越與南越,又不是沒用過漢錢!

  現在,兩國國內的錢幣,比漢室還混亂。

  從秦的半兩錢,到呂後的八銖錢,太宗的三銖錢,甚至古董的青銅刀幣,可謂應有盡有,都快能開一個古典中國錢幣博覽會了。

  再多一個五銖錢,也沒什麽大不了的!

  更何況,五銖錢鑄造精美,用料良心。

  別說是老百姓了,就是趙胡跟吳允,也覺得這個五銖錢上面,有很多文章能做。

  譬如,拿了漢朝的五銖錢,回家融了,摻點鉛鐵什麽的,一錢變兩錢,轉手就是兩倍的利潤!

  要是黑心一點,乾脆把五銖錢鑄成三銖錢,然後再摻點鉛鐵什麽的,那利潤就是十倍甚至十幾倍了。

  面對漢朝這樣的送錢方法,趙胡跟吳允心裡面都快樂開花了。

  至於天子為何要如此?

  中國的統治者,不都一直有好面子的傳統嗎?

  為了面子,裡子都可以丟掉,何況區區讓利?

  於是,趙胡與吳允,幾乎是同時拜道:“陛下所鑄五銖錢,精美大方,實乃天下錢幣之最,下國小臣胡(允)請陛下垂恩,加惠南越(閩越)黎庶,行五銖錢於下國,使草木鳥獸,皆沾恩澤!”

  趙胡與吳允如此上道,讓劉徹樂的合不攏嘴。

  不過,也不能怪他們。

  實在是時代的局限性啊!

  劉徹滿意的點頭,道:“兩位愛卿,果真忠臣也!”

  “既然如此,朕這就下詔,從今往後。閩越、南越兩國,與漢互市,以五銖錢作為唯一交易法定貨幣!”

  “啊……”吳允與趙胡聞言,都是驚呆了。

  他們的腦子有些轉不過來了。

  隻感覺腦子一片混亂,好像有什麽地方不太對勁。可又不知道到底是那裡不對勁。

  “怎麽?兩位愛卿有意見?”劉徹微微笑著問道。

  “不敢。不敢!”趙胡與吳允連忙搖頭。

  開什麽玩笑,他們哪裡敢有什麽意見?

  天子出口成憲,言出法隨,哪裡輪得到他們有意見?

  “即如此,那這個事情,就這麽定了!”劉徹拍拍手,立刻有兩個侍從捧著一本厚厚的書籍走出來。遞給趙胡和吳允:“兩位愛卿回去後。好好看看朕擬定的互市貿易條款,以後,漢與閩越、南越之間的交易規矩和守則,都按著這個上面來!”

  趙胡與吳允,呆呆的拿著那本厚厚的書籍,然後,被漢室官員,送回他們在甘泉宮的居所。

  劉徹看著他們消失在安寧殿外的身影。終於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

  閩越與南越的市場,已經向漢室敞開了大門。

  漢室的商品。有了一個全新的傾斜地。

  更重要的是,通過經濟和金融,漢室能逐步同化和吞食南越與閩越。

  劉徹現在確信,只要運作得當,十年後,漢室即可不費一兵一卒,和平吞並閩越和南越,完成秦朝崩潰後,中國領土的最終統一。

  嗯,到那個時候,河套地區,應該已經被奪回來了。

  道理是很簡單的。

  任何一個稍微了解經濟的人,都很清楚,後世的米帝,是怎麽控制世界的。

  石油美元政策,用白紙掠奪全世界,養活米帝的龐大軍隊。

  劉徹現在玩的五銖錢政策,雖然拍馬趕不上印錢的米帝。

  倒是有些類似英國人玩的金本位。

  五銖錢目前的幣值,其實不是靠它的精美做工,含銅量來計算的。

  而是,依托於糧食保護價政策和鹽鐵官營政策。

  關中糧價,長期維持在五十錢左右一石,而鹽鐵售價,也是以五銖錢來計算。

  這就意味著,南越和閩越,想要買到漢室的商品,他們必須先獲得五銖錢。

  但他們的鑄幣水平和技術,無疑限制了,他們不可能自行大量鑄造五銖錢,而且,也劃不來!

  劉徹鑄造的五銖錢,含銅量與雜質之間的比例達到了八比二。

  超高的含銅量,使得五銖錢信譽大增,同時也使得任何仿製者,陷入了越鑄越賠本的境地。

  而且,劉徹最近修改了錢律,將五銖錢的大小、規製和重量以及含銅量、外觀都做了規定。

  這就讓偽造者的成本再次攀升。

  而同時以糧食和鹽鐵作為其幣值的恆定器,又使得任何企圖將五銖錢變成其他錢幣或者器皿的行為,得不到回報——嗯,暫時來說,可能五銖錢和其他錢幣以及器皿之間還存在一定的獲利空間。

  畢竟,國家這麽大,很多地方都還處於以物易物的階段。

  而銅,又能作為冥器,陪葬。

  有人拿了五銖錢,融了,製造冥器,給自己或者別人當陪葬品。

  這樣的事情,肯定有。

  但劉徹能承擔得起這樣的損失。

  但,隨著未來,鹽鐵衙門遍及天下,以及糧食保護政策的全面推廣開來。

  劉徹相信,在一枚五銖錢,等於X斤糧食或者X兩鹽的情況下,不會再有什麽煞筆乾這樣的事情了。

  而具體到閩越和南越。

  既然他們自己鑄造不出符合規定的五銖錢,即使勉強造出來了,也要虧本。

  那麽,他們唯一獲得五銖錢這種外匯的方式,就是出口自己的糧食和其他特產。

  就像天朝八十年代那樣,為了外匯,不管南越還是閩越,都得賤賣他們的物產,然後,換來五銖錢,再用五銖錢,購買漢室的各種先進工具和器械甚至武器。

  這是赤裸裸的剝削!

  久而久之,閩越和南越的上層統治者,在這樣的情況下,只能選擇敵視或者親近乃至於希望自己變成漢人。

  敵視的不用說,注定成不了氣候。

  而那些親漢派和入漢派,則是要大力扶持和鼓勵。

  而上層被同化後,下層的百姓,在漢室的各種先進工具面前,也會很快做出選擇。

  更何況,如今東甌內附。

  漢室的疆域向東南延伸了數百裡,直接與閩越接壤。

  這使得,漢室的文化,能更加容易的影響和侵襲南越與閩越國內的貴族和精英階級。

  經濟同化,與文化同化,雙管齊下。

  閩越與南越已經不足為患。

  只等著老一輩的那些頑固派,譬如趙佗啊駱嚴掛掉,閩越與南越的回歸,就要進入倒計時了。

  將閩越與南越的事情,先放在一邊。

  劉徹把汲黯和顏異,都叫過來,同時,尚書和侍中們也叫到一起。

  就在這安寧殿,劉徹與他們商議起接下來漢室要面臨的兩個大事。

  這第一個,就是考舉。

  今年的考舉士子,到目前為止,報名人數已經接近八千人了。

  雖然,這些人中起碼有五分之二,是回鍋肉,都是上兩次考舉的失敗者。

  但新增的士子,人數也不少。

  而隨著考舉人數不斷增加,錄取人數,勢必也要增加。

  但關中的官員空額,已經不多了。

  很顯然,無論如何也塞不下去年那麽多的官員了。

  因此,不可避免,考舉只能向地方郡國轉移。

  丞相府跟禦史大夫已經選定了楚國、江都國、河南、河東、河內、南陽、清河、上郡、雲中等漢室控制力最強的郡國作為今年考舉士子的安置點。

  另外,軍隊方面也表示,吃下一千人左右的士子,不成問題。

  所以,這個問題,劉徹暫時還不需要去考慮。

  劉徹目前主要要關心和關注的重點是:即將開始的首批移民遼東、新化、朝鮮的屯墾團。

  按照劉徹的命令,遼東郡和新化城以及朝鮮方面,已經選定了移民們將要屯墾的地區。

  都是水源充足,地勢平坦,適合耕種的平原。

  移民們過去後,只需要開墾土地,修建好過冬的房屋,儲備過冬所需的糧食和柴火,再撐過今年的嚴冬,等到明年,差不多就能自給自足了。

  而,現在,正是最佳的移民時機。

  因為天氣合適。

  不趁著夏季,將移民們安置到各自的定居點,同時建立好過冬的物資儲備,那今年就沒機會了。

  可問題是,一個超過十萬人,涉及三千裡地域的安置工作和移民們的管理工作,都非常瑣碎且麻煩。

  劉徹召集自己的親信心腹智囊團的目的,就是要商議出一個切實可行,且完善的屯墾團管理制度和移民的分配制度。(未 完待續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