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我要做皇帝》第五百三十節 帝國主義(1)
  翌日清晨,劉徹剛起床,就得到了內史衙門的奏報:許觀受刑不過,死了。

  劉徹點了點頭,這樣的結果,很不錯。

  漢室的刑罰之嚴酷,能與秦代媲美。

  特別是緹縈救父之後,受刑不過而死的犯人人數,每年都在遞增。

  嗯,緹縈救父之後,朝廷廢除了肉刑,但取而代之的是鞭笞。

  所謂肉刑,那是割去你身體的某個零件,譬如著名的宮刑什麽的。

  這樣的刑罰,會讓你殘疾,但不會要了你的命。

  但鞭笞……

  目前官府用刑的起步價就是五十……

  更麻煩的是,在中國歷史上,直至隋文帝頒布《開皇律》,明確規定,鞭笞五十以上,就屬於刑訊逼供。

  換句話說,在楊堅以前,地方衙門想怎麽鞭打犯人就怎麽鞭打犯人。

  打死了人,一句‘嫌犯受刑不過’就算了結了。

  劉徹倒是有心想學一下楊堅,只是,目前情況還不允許。

  因為,國家是統治階級的工具,而法律與刑罰則是國家的工具。

  想要改變律法,限制刑罰,幾乎等於給國家升級、打補丁。

  後世的電腦操作系統打補丁前,軟件公司還要開會研究,針對情況作出改變。

  何況這麽大一個國家,這麽複雜的一個律法系統?

  要是沒操作好,律法系統出現bug,豈不是要死機了?

  電腦死機,可以重啟,大不了重裝系統,但國家的律法系統要是死機……

  像這種專業的事情,劉徹已經把這個課題丟給了‘特進元老’們去商量。這也算是這些元老政治家們發揮余熱的機會了。

  許觀死於‘受刑不過’,在這個時代太正常不過了。

  沒有人會去追究,更不會有人探尋其中的奧秘。

  不過,與許觀死訊一同來到劉徹案前的,還有許觀的口供以及內史衙門的調查結論。

  劉徹看過之後。直接將這些檔案與結論。扔到火盤裡燒掉。

  火焰燒毀了最後與此有關的一切證據。

  但劉徹的心,卻有些不怎麽好受。

  這些被焚毀的口供與證據,證明了劉徹的猜測。

  這個許觀,能混進漢室的官僚系統,確實是先帝放行的……

  至於方法……

  先帝生平,最是好色。

  對付色鬼,當然是美人最適合了。

  這個許觀。不過是先送了百金給館陶。然後就在館陶的引薦下,向當時還是太子的先帝,進獻了美人。

  拿人錢財,與人消災,睡人妹子,就要幫人解決問題。

  更何況,這個人所求的不過是一個名譽性質的少府認證的‘名士’。

  這樣的事情,在漢室是層出不窮。見怪不怪的事情。

  就是現在,官僚系統不也有個貲官的途徑嗎?

  花錢買官與送美人買官。在本質上是一樣的。

  只是,這個許觀卻因此鑽了這個漏洞,成功的混進了少府——監國太子放話了,誰敢唧唧歪歪,不要命了去查那人的背景?

  恐怕當時的少府、內史和大鴻臚,都是走過場。

  甚至,後來在選聘閩越王世子的老師的時候,少府跟大鴻臚的官僚們,可能只是看了下檔案裡給這位許觀簽名的北宮伯子與周仁的印章,立刻就放行了。

  只是……

  劉徹搖了搖頭,恐怕所有人都沒想到。

  這個許觀的來歷……他是閩越人啊!劉徹在心中歎息著。

  不過,稍微想想,劉徹也釋懷了。

  許觀從頭到尾謀求的都是閩越王世子的老師這個職務。

  而對官僚們來說,閩越,那是什麽?

  恐怕很多人連閩越國到底在那裡,都搞不清楚。

  大家的視線與注意力都集中在南越、匈奴身上。

  不會有人閑的蛋疼的去管犄角疙瘩裡的閩越國,也不會關心這個‘撮爾小國’的謀劃。

  恐怕,少府和內史衙門,即使在過往的巡查裡發現了這個許觀的不對頭和異樣,也不會放在心上。

  閩越人愛怎樣怎樣,朝廷才懶得去搭理呢!

  更何況此人還跟太子、天子、先帝隱隱約約有關系。

  犯的著為了一個無關緊要的小國質子的問題去麻煩未央宮,讓太子、天子操心嗎?

  指望官僚系統能‘勇敢’的承擔自己的責任‘盡職盡責’,這本身就是一個天大的笑話。

  劉徹歎了口氣。

  不過,此事的暴露,讓劉徹知道,閩越國的問題,已經到了必須解決的時候了。

  他們敢讓自己的人潛伏到長安,並耗費天大的代價,甘冒奇險,只為了不讓自己的繼承人被漢室洗腦。

  這說明,這個漢室自己親手扶持起來的政權,已經做好了必要的時候,噬主的準備。

  閩越人的膽子與胃口,正在一天天膨脹。

  若劉徹沒記錯的話。

  在前世,三越中第一個挑釁長安的就是閩越,第一個企圖將統一三越這個理論實踐的人,也是閩越。

  建元三年,閩越發兵東進,攻擊東甌國。

  東甌人抵抗不住,立刻發大招,大叫一聲:漢朝爸爸救我。

  小豬心腹莊助領會稽郡兵,前往相救。

  面對漢朝大軍,閩越人明智的選擇撤退。但是,東甌人卻被閩越人殺怕了,請求內附,舉國遷於淮泗。

  閩越全並東甌之地,由此走上了擴張之路。

  僅僅三年後,建元六年,閩越國將目光投向了他們統一路上最後的一個障礙——南越國。

  彼時,南越王趙佗已死,即位的是鐵杆的親漢派兼崇漢派,同時還是劉徹的小弟——趙胡。

  說起趙胡,這貨回國兩年多,就給劉徹寫了十幾封表忠心的奏疏。

  看的出來,這個家夥已經被漢室的儒家從頭到腳都洗了一遍。

  這樣的人當南越王。閩越人的企圖,自然是毫無疑問的被挫敗了。

  因為,閩越剛剛發兵攻擊南越,趙胡立刻就下令軍隊收縮不許抵抗,等待長安天子裁決。

  小豬見到如此乖巧的藩王。自然龍顏大悅。

  以大農韓安國為左將軍。以大行王恢為右將軍,統兵救南越。

  漢軍未至,閩越人自己就縮卵了,內訌了。

  作為負責人,當時的閩越王郢,為其弟弟余善所殺。

  想著這些前世的事情,劉徹就猛然發現。那個被自己弟弟‘大義滅親’乾掉的那個閩越王郢。與現在在長安的這位世子郢,好像是一個人……

  前世,劉徹還是很奇怪的。

  漢室建立後,吸取了戰國時期,列國質子回國即位後,立刻翻臉,對其待過的列國大打出手的教訓。

  典型的例子就是晉文公、秦昭襄王以及秦始皇。

  於是,大力研究洗腦之策。而且大獲成功。

  外藩質子,只要來到長安。那麽回國後,鐵定就會變成親漢派,而且是那種頑固不化的親漢派,就跟後世留學歐米日的公知們一樣,任何事情,都是漢朝最好,本國垃圾。

  甚至於,發展到最後,都主動請求內附。

  譬如南越國王室與東甌國王室,都是王室先叛變了,要內附。

  但偏偏閩越這裡就變調了。

  先後的幾代國王,都是勵精圖治,一心想要一統百越,甚至進取中國的野心家。

  別說內附了,其國中的上層貴族裡,親漢派的力量甚至微乎其微。

  譬如,前世,郢死後,小豬所立的閩越王醜(繇王),有著大義名分在身,又有漢軍撐腰,可還是被其叔叔余善邊緣化,最後閩越國的事務,盡操於余善之手。

  前世,劉徹不明所以,如今,他算是明白了。

  感情,漢室的洗腦教育,從來沒有發揮過作用。

  閩越人一直是自己在教育自己的繼承人。

  這樣的質子,在長安待的越久,必然心越大。

  就像春秋戰國時,那些列國質子一樣,回國以後,立刻就是要勵精圖治,發憤進取。

  因為,若不這樣乾,那麽,其國家社稷基業,就必然要滅亡。

  就好比後世天朝的八十年代,有些人出國,見到歐米的發達工業設施與現代化軍隊,回國就努力推動國家的現代化與科技發展。

  但還有些人出國,見到國外的花花世界和強大國力,立刻就崩潰了,臣服了,從此就歐米視為主子,言必稱歐米如何如何,將本國的一切都視為糟糠。

  說到底,這是看問題的角度不同。

  劉徹長長的出了一口氣。

  “難怪公知沒養成,卻養出了一位‘愛國者’……”劉徹冷笑一聲。

  所謂彼之英雄,我之仇寇。

  屁股不同,對人的評價當然也不同。

  但是,不要緊。

  以前世的記憶來看,這個許觀的教育很失敗。

  他光塞給了郢要自立自強的想法,卻沒有教他應該怎麽自立自強。

  最終讓閩越國在作死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如今,許觀教育郢的時間,滿打滿算也就最多五年。

  一切都還沒有定型,還來得及洗腦。

  只是常規的洗腦方式是不能用了,不能跟對南越和東甌、濊人一樣,用儒家來洗腦。

  只能用一些特殊的辦法。

  摧毀他的世界觀和價值觀。

  劉徹於是問道:“那位閩越王世子,今年多大了?”

  “回稟陛下,閩越王世子,今年八歲被送來長安,今年應該是十三歲左右……”王道答道。

  劉徹點點頭,漢室對外藩世子的控制力還是很嚴格的。

  以南越王為例。

  自趙胡開始,南越王的歷代國王,都是在差不多四五歲的時候,被送來長安,然後經過嚴格的教育和洗腦,等到其父親不行了,才會禮送回國。

  這些質子在長安,享受的是國賓的待遇。

  住最好的房子,睡最好的美人。

  同時,皇帝或者太子,會親自帶著他們在身邊,日夜教導和施恩。

  像是後來決定內附的南越國末代國王趙興的父親趙嬰齊,小豬一度讓其負責宿衛工作,擔任天子的宿衛武官。

  在制度和慣性的力量下,配合洗腦教育,趙嬰齊養成了一切服從長安的習慣,聽到天子詔三個字,立刻就會條件反射的下跪,趙嬰齊取的王后,甚至就是長安給他安排的漢女。

  要不是趙嬰齊這個人比較殘暴,愛殺人,害怕內附後,殺人犯法被廷尉追究,恐怕,內附的決定還輪不到他兒子做。

  等到趙興即位後,整個南越國的漢化和內附,都是不可避免了。

  雖然丞相呂嘉為首的一批本地貴族頑固的抗拒歷史潮流。

  但其國中包括王室在內的許多貴族,卻都已經做好了‘簞食漿壺以迎王師’的心理準備。

  等到呂嘉叛亂,漢軍討伐的時候,大軍還沒過豫章,南越國的邊境大將就‘撥亂反正’‘歸義朝廷’了。

  當然,這些是南越質子才能享受的待遇。

  閩越和東甌,漢室就沒那麽重視了。

  像是質子郢,要不是劉徹忽然腦洞大開,想到要見見他,恐怕整個朝廷都將這個人忘記了。

  畢竟,固有的認知使得很多人都認為,三越中只要南越臣服,區區閩越、東甌這樣的高皇帝與呂後所立的藩國,還不是一紙詔書就能使其不戰而屈?

  劉長派遣一位將軍,就滅亡南海國的事情,更加劇了人們的這個觀念。

  不過好在,一切都還來得及。

  劉徹問道:“朕不是命大鴻臚將那閩越王世子帶來見朕嗎?如今人在那裡?”

  王道答道:“回稟陛下,大鴻臚那邊還沒消息,要不,奴婢去催一催?”

  劉徹想了想,搖搖頭道:“算了,朕再等等吧……”

  劉徹負者手,轉過身子去,吩咐道:“傳令內史,朕今日將與閩越王世子視察思賢苑,同時還將前往細柳,檢閱細柳營,最後去巡視軌道馬車!”

  那位閩越王世子郢,已經在許觀手下,接受了五年的教育。

  雖然才十三歲,三觀也還沒完全建立起來。

  但想要消除,卻還是要費一些功夫的。

  甚至,若這位世子聰明一些,狡猾一些,演技好一點,漢室後續的洗腦,可能會造成反效果。

  畢竟,這個年紀的少年,已經進入了青春期,開始覺醒反叛心理了。

  假如想將他變成一個親漢派,那麽,劉徹就需要徹底摧毀他的所有認知,徹底打垮他的所有僥幸心理。

  讓他哪怕回國後,都永遠記住漢室的強大,上國的威嚴。

  還有什麽比展示肌肉更能屈服他人的?

  兩國交鋒,未戰先怯的一方,肯定是贏不了的。

  特別是在封建時代,只要屈服和震懾住了敵國高層,使之怯懦與畏懼,那麽,真是如同秦國一般,可以予取予求了。(未 完待續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