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我要做皇帝》第四百六十二節 大朝儀(2)
  站在銅鏡前,劉徹張開雙手,讓侍女為自己換上剛剛從少府內庫送來的嶄新天子衣冠。

  按照蕭何當年為劉邦制定的規矩,漢天子春夏秋冬朝會所穿的天子衣冠顏色,將因四季變化而變化。

  這就是所謂的‘法天地之數,中得人和’。

  但是,這個規矩連劉邦自己都不願意遵守,隻實行了一次,就被廢止了。

  此後數十年,劉氏天子的衣冠,基本上就是喜歡怎麽穿,就怎麽穿。

  太宗孝文皇帝生性節儉,生前隻穿弋綈、革舄、赤帶,只有大朝儀時才會換上華麗的天子衣冠。

  嗯,就是叔孫通從秦代的皇帝衣冠基礎上設計出來的那一套黑衣大冠。

  賈誼曾經勸過太宗孝文皇帝,確立天子衣冠制度,然而,並沒有什麽卵用。

  直到今天,劉氏也沒確定和規定皇帝的衣冠到底是個什麽樣子。

  像冠冕,諸侯列侯甚至王子皇子,都能穿戴。

  而且與皇帝老子的冠冕相差無幾——真要區別的話,那可能就是天子的旒珠有十二排,而諸侯王皇太子九排,。

  至於身上的衣服,那就是百無禁忌了。

  基本上皇帝的常服與士大夫的基本無二。

  就只有祭服和朝服上會在顏色以及裝飾上做一定的區分。

  所以在漢室的前期歷史上,常常出現這樣一個局面:民間有錢的狗大戶和富商地主階級的衣冠,居然比皇帝的還奢侈華麗……

  當然了,還是有一樣東西,除了皇帝外,一般人是不被允許穿戴的。

  那就是太祖高皇帝劉邦發明創造的劉氏冠。

  所謂的劉氏冠是個什麽玩意呢?

  簡單的來說,就是用竹皮製造的一種有些類似喜鵲尾巴的頭冠。

  這種幾乎沒有任何科技含量,製造方法簡單的頭冠。因為它的發明者是劉邦,而且劉邦生前最愛戴此冠,所以劉邦死後,這種頭冠就成了皇帝專屬,其他人不能隨意佩戴。

  除了這個所謂的劉氏冠外。老劉家再未規定任何一種不允許民眾穿戴的衣冠。

  歷史上。漢室天子衣冠的制度化始於小豬統治時期,隨著儒家獨尊,為了區別皇帝與其他人而開始建立。

  但小豬也就打了個補丁而已,並未硬性規定什麽衣服只能皇帝穿,而大臣百姓不能穿。

  所以,宣帝常常會穿著一件短衣,就跑出宮外。

  到了東漢。皇帝專用的衣冠這個玩意才正式出現。

  漢室尚黑。衣冠普遍是深絳色。

  如今,穿在劉徹身上的這一套衣冠也是如此。

  劉徹伸出手,接過王道遞來的那柄高祖斬白蛇劍,任由侍女為自己系上綬帶。

  寢宮的大門已經打開,門外,無數的火盤洶洶燃燒著。

  衝天的火光,將整個未央宮都變成了白晝。

  大朝儀宮中置火盤火把,算是現存為數不多的周禮了。

  左傳中說:諸侯賓至。甸設庭燎,國語有雲:敵國賓至。火師監燎。

  唐代的孔穎達就曾經對此做過注解:廷中設火,以照燎來朝之臣夜入,因謂火為庭燎。

  所謂庭燎之百,大抵如此,是故,群臣又別稱百繚。

  迎著火光,在身周侍女宦官侍中以及郎官數百人簇擁下,劉徹走出寢殿。

  一架巨大的天子攆車已經在殿門口候命。

  “群臣可都到了?”劉徹問道。

  漢室制度,大朝儀,群臣先至宣室殿,全部到齊後,皇帝才會駕臨。

  是以,每歲大朝儀,群臣百官都會提前在北闕宮門城樓下等候。

  不然,萬一因為這樣或者那樣的緣故遲到了,那麽,這位遲到的大臣就可以去死了!

  居然敢在天子之後入殿?

  你還有沒有為人臣子的心?

  王道在旁邊答道:“陛下,群臣都已經到齊了!”

  稍微頓了頓,王道就又道:“請陛下移駕宣室殿,宣慰諸臣!”

  劉徹點點頭,說實在的,他心裡也有些緊張。

  這可是大朝儀!

  西漢版的兩會!

  天下郡國,勳貴、列侯、元老、外戚,全在等著他這個皇帝。

  要說不緊張,那是騙鬼!

  但劉徹很快就鎮定了下來,因為他想到了自己的身份——朕乃天子,天上地下,唯我獨尊!安可有懼?

  於是,他提起綬帶,帶著侍從們走向攆車。

  攆車周圍,數百名虎賁衛的士兵早已在劇孟帶領下恭候劉徹的到來。

  “陛下……”劇孟迎上前來,拜道:“臣奉命奉車,請陛下登車!”

  身為奉車都尉,劇孟的本職工作其實就是管理天子車駕,虎賁衛的指揮官,只是差遣,如今,劇孟算是乾回老本行了。

  劉徹登上攆車,在衛隊與侍從的護衛下,向宣室殿進發。

  沿途所見,俱是兵甲林立,黑旗飄揚。

  今日的未央宮中,幾乎塞滿了士兵,整個北軍以及一部分的南軍都已經進入未央宮各處,擔任安保警戒任務。

  換句話說,未央宮現在實質上已經成為了一巨大的兵營。

  攆車抵達宣室殿時,這景象就變了。

  宣室殿的衛兵,全部都是選的南北兩軍最高最壯最英俊的士兵。

  最低身高要求是七尺。

  這些士卒全部身被重甲,手持著斧鉞斬馬劍一類的禮器。

  這些兵器,全部都是樣子貨,沒有開刃,基本上不具備殺傷力。

  這也是自周室以來的傳統了,天子朝會所在,片刃不得夾帶,所有可能危及天子的人身安全的東西,都被排除。

  但是,也有例外,譬如貼身保護劉徹的郎中、侍從以及謁者,這數百人全副武裝,手持殺人利器。

  這大抵也算是漢室的一個創新吧。

  誰叫當年荊軻刺秦王鬧得沸沸揚揚,天下無人不知呢?

  為了避免再出現一個荊軻第二,而天子卻沒有保護措施,所以,漢室規定,天子身邊的侍中、郎官以及謁者是可以攜帶兵器利刃的。

  尤其是劉徹身邊的心腹保鏢侍中們甚至被允許攜帶類似短劍這樣的凶器。

  劉徹的攆車從宣室殿的大門直接抵達宣室殿的內宮,在內宮門口,劉徹下了攆車,從一側的殿門直接進入宣室殿的內殿。

  在哪裡,太皇太后竇氏,太后薄氏,皇后陳阿嬌三位漢室最有權勢的女性已在等候他的到來。(未 完待續 ~^~)

  PS: 抱歉,今天有點卡文,狀態不好~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